川渝代表团联合建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时间: 2023-03-0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47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3月3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代表团全团建议。其中,《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将由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向大会提交,吁请国家层面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政策,加大指导支持川渝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代表们认为,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国家政策支持还需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围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融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代表们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指导支持力度,代表们联合提出以下建议:

  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建议充分利用成渝地区钒、钛、锂、钾、锰等资源优势,江河山地等自然特点,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作用,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布局国家级、区域级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储备中心,共建一批国家物流枢纽,把川渝地区打造成为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国家在成渝地区前瞻部署一批政府主导类重大平台和重大工程,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国内头部企业重大生产力在成渝地区布局,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备份”基地。

  打造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抓住应急产业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契机,依托川渝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持在成渝地区规划布局一批智能应急产业园,大力发展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应急通讯与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等。支持成渝地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实训基地在成渝地区布局和建设力度,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提升平急转换能力,把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

  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建议在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实施鼓励“本土创新”与加速“海外转化”双擎驱动政策,加速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支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抗癌药等临床急需创新药产业发展。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建立医药科技创新孵化中心,设立医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成渝地区分中心。支持川渝口岸药品和生物制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检验功能,推动成立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西南分中心。优化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和生物制品进口备案职能,建设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建立新药研发用材料、试剂和设备进口绿色通道。鼓励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创新医疗设备创新。

  此外,加大国家统筹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川渝代表团联合建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3月3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代表团全团建议。其中,《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将由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向大会提交,吁请国家层面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政策,加大指导支持川渝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代表们认为,党的二十大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国家政策支持还需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围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融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代表们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指导支持力度,代表们联合提出以下建议:

  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建议充分利用成渝地区钒、钛、锂、钾、锰等资源优势,江河山地等自然特点,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作用,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布局国家级、区域级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储备中心,共建一批国家物流枢纽,把川渝地区打造成为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国家在成渝地区前瞻部署一批政府主导类重大平台和重大工程,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国内头部企业重大生产力在成渝地区布局,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备份”基地。

  打造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抓住应急产业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契机,依托川渝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持在成渝地区规划布局一批智能应急产业园,大力发展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应急通讯与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等。支持成渝地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实训基地在成渝地区布局和建设力度,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提升平急转换能力,把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

  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建议在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实施鼓励“本土创新”与加速“海外转化”双擎驱动政策,加速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支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抗癌药等临床急需创新药产业发展。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建立医药科技创新孵化中心,设立医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成渝地区分中心。支持川渝口岸药品和生物制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检验功能,推动成立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西南分中心。优化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和生物制品进口备案职能,建设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建立新药研发用材料、试剂和设备进口绿色通道。鼓励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创新医疗设备创新。

  此外,加大国家统筹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