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 2023-03-2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110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交通安全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部领导关于加快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批示指示精神,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陈芃结合公安交管工作实际,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目标、路径及策略,并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文章摘刊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培育现代交通文明的根本要求和迫切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建设与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交通强国相适应交通安全文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什么”的理解

  道路交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既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就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是孕育现代交通和培育文明交通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与塑造人的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

  一是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安全理念、方针目标等,比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发生一起事故,歼灭一类(批)隐患,完善一类(批)制度”的理念等。

  二是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党和国家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实施细则等。

  三是安全文化行为。体现为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对交通安全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和行为模式等。四是安全物质文化。这是交通安全文化发展的基础,主要是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设施、防护技术等保障措施。

  二、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为什么”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就需要从时代背景和现实逻辑上牢牢把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谋划。预计到2035 年基本形成“全国123 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 小时通勤、城市群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 小时覆盖)。面对随之而来的交通大发展、车辆大增长、隐患大暴露、管理大考验,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交通安全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适应形势需要的现代交通安全文化,使交通安全观“软”的一手与交通大发展“硬”的一面协调发展。

  二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治理模式转型的应势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交通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人、车、路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 年,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公路里程将超过4.8 亿辆、5.7 亿人和560 万公里,汽车社会全面形成。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迫切需要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基础上,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要的交通安全文化范式,推动依法治理的“他律”向文化浸润的“自律”转变。

  三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传统宣传升级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文化源于宣传、大于宣传、高于宣传,面对汽车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增强,传媒渠道和信息渠道的拓展,传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穿透力、辐射力、渗透力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边际效应。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文化导向、约束教化和带动辐射功能,不断提升全民的交通安全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迭代升级。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 陈 芃

  三、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做什么”的思考

  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打造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遵守的交通安全文化共同体。下一步,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将以集合分众化布局、多元化场景、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育的占地3万平方米的交通安全文化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在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上先行一步、走深一层。

  一是扭住“三个抓手”,筑牢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本。现代社会,善不善于发动和运用各方面的力量,成为衡量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交通安全文化,协同共建是根本出路,也是努力方向。加强党政主导,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上升为政府工程,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制定标准,明确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落实“党政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建”。发动社会共建,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增加基层交通安全文化供给,以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保障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建设。树牢“交通安全要从娃娃抓起,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努力”的理念,统筹兼顾受众的从小到大、时序的从近到远、范围的从点到面,结合《“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实施,同步编制实施交通安全文化建设长远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打造,全周期、全闭环推进这项建设。

  二是强化“三个保障”,夯实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可靠的保障。强化投入保障。抓住《“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实施的机遇,向党委政府加强汇报、争取支持,加大投入,确保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于法有据、依法建设”,吃透政策法规,制定建设指引,细化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法治的约束作用,确保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始终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强化德治保障。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教化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坚持把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公序良俗、村规民约、道德公约建设,推动文明、守法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三是完善“三个体系”,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目。俗话讲,纲举目张。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体系的支撑和系统的保障。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培育体系。坚持“交通安全文化要可知、可感、可亲、可传”的理念,结合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强化传统媒体与新传媒手段的整合运用,做好“七进”宣传、“五大曝光”的警示教育,做精主题相声、小品、脱口秀等文艺创作,做大专兼职结合的交通安全文化队伍。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科技体系。坚持“科技赋能”导向,与时俱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科技建设,结合交通安全文化基地建设和新媒体手段应用,把“声、光、电、影、景”等新技术新手段深度融合,打造全媒体、矩阵式阵地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营造氛围感。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围绕守法率、知晓率等项目指标,推动建立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办法,结合弘扬文明新风行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内容,确保建设可考、结果可查、质效可评。

  四是强化“三项机制”,打造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魂。立足城乡道路交通融合发展,不断扩展和丰富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健全警媒联动宣传机制,加快推进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明确建设标准,制定运行规范,把信息技术、平台终端、日常管理等要素有机共融,把信息推送、系统策划、情景体验等环节畅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警媒联动的聚合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健全农村巡回宣讲机制,依托“美丽乡村行”,深入开展“送戏下乡”“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等宣传活动。发挥“两站两员”作用,积极应用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流动宣传车等渠道,有针对性抓好精准化宣传,特别是“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教。健全公益文化传播机制,进一步增强“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影响力,建设交通文化主题公园,深入开展“零酒驾”“零违法”“零事故”创建活动和交通安全“亮屏行动”,广泛开展“酒后禁驾”“一盔一带”“礼让斑马线”“遵守信号灯”等公益宣传倡导,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培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突出“三个重点”,营造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境。主要围绕抓重点、强养成、固根基,紧盯农村,加快推进“行政村一栏一喇叭、农村学校一栏一课、农村劝导站一屏一海报”宣传阵地建设,强化农村地区常用交通工具、典型出行场景、主要生产生活的安全驾驶和出行学习教育,系好出村入乡的第一粒扣子。紧盯驾校,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车辆智能化等社会发展需求,建成一批具有授课讲解、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的交通安全宣教基地,丰富车辆新技术、驾驶新要求等考核内容,严格落实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和培训学时内容,强化驾驶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风险辨识能力培养。紧盯学校,统一编订交通安全教育教材或读本,专门开设交通安全课程,设置专门教育园地,通过“交警入校园”“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完善体验式、活动式、交互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师生交通安全素养。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交通安全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部领导关于加快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批示指示精神,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陈芃结合公安交管工作实际,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目标、路径及策略,并提出了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文章摘刊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培育现代交通文明的根本要求和迫切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建设与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交通强国相适应交通安全文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什么”的理解

  道路交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既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就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是孕育现代交通和培育文明交通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与塑造人的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

  一是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安全理念、方针目标等,比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发生一起事故,歼灭一类(批)隐患,完善一类(批)制度”的理念等。

  二是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党和国家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实施细则等。

  三是安全文化行为。体现为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对交通安全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和行为模式等。四是安全物质文化。这是交通安全文化发展的基础,主要是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设施、防护技术等保障措施。

  二、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为什么”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就需要从时代背景和现实逻辑上牢牢把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谋划。预计到2035 年基本形成“全国123 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 小时通勤、城市群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 小时覆盖)。面对随之而来的交通大发展、车辆大增长、隐患大暴露、管理大考验,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交通安全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适应形势需要的现代交通安全文化,使交通安全观“软”的一手与交通大发展“硬”的一面协调发展。

  二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治理模式转型的应势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交通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人、车、路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 年,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公路里程将超过4.8 亿辆、5.7 亿人和560 万公里,汽车社会全面形成。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迫切需要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基础上,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要的交通安全文化范式,推动依法治理的“他律”向文化浸润的“自律”转变。

  三是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传统宣传升级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文化源于宣传、大于宣传、高于宣传,面对汽车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增强,传媒渠道和信息渠道的拓展,传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穿透力、辐射力、渗透力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边际效应。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文化导向、约束教化和带动辐射功能,不断提升全民的交通安全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迭代升级。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 陈 芃

  三、关于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做什么”的思考

  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打造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遵守的交通安全文化共同体。下一步,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将以集合分众化布局、多元化场景、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育的占地3万平方米的交通安全文化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在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上先行一步、走深一层。

  一是扭住“三个抓手”,筑牢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本。现代社会,善不善于发动和运用各方面的力量,成为衡量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交通安全文化,协同共建是根本出路,也是努力方向。加强党政主导,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上升为政府工程,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制定标准,明确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落实“党政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建”。发动社会共建,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增加基层交通安全文化供给,以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保障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建设。树牢“交通安全要从娃娃抓起,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努力”的理念,统筹兼顾受众的从小到大、时序的从近到远、范围的从点到面,结合《“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实施,同步编制实施交通安全文化建设长远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打造,全周期、全闭环推进这项建设。

  二是强化“三个保障”,夯实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可靠的保障。强化投入保障。抓住《“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实施的机遇,向党委政府加强汇报、争取支持,加大投入,确保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于法有据、依法建设”,吃透政策法规,制定建设指引,细化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法治的约束作用,确保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始终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强化德治保障。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教化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坚持把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深度融入公序良俗、村规民约、道德公约建设,推动文明、守法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三是完善“三个体系”,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目。俗话讲,纲举目张。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体系的支撑和系统的保障。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培育体系。坚持“交通安全文化要可知、可感、可亲、可传”的理念,结合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强化传统媒体与新传媒手段的整合运用,做好“七进”宣传、“五大曝光”的警示教育,做精主题相声、小品、脱口秀等文艺创作,做大专兼职结合的交通安全文化队伍。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科技体系。坚持“科技赋能”导向,与时俱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科技建设,结合交通安全文化基地建设和新媒体手段应用,把“声、光、电、影、景”等新技术新手段深度融合,打造全媒体、矩阵式阵地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营造氛围感。构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围绕守法率、知晓率等项目指标,推动建立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办法,结合弘扬文明新风行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内容,确保建设可考、结果可查、质效可评。

  四是强化“三项机制”,打造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魂。立足城乡道路交通融合发展,不断扩展和丰富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健全警媒联动宣传机制,加快推进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明确建设标准,制定运行规范,把信息技术、平台终端、日常管理等要素有机共融,把信息推送、系统策划、情景体验等环节畅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警媒联动的聚合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健全农村巡回宣讲机制,依托“美丽乡村行”,深入开展“送戏下乡”“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等宣传活动。发挥“两站两员”作用,积极应用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流动宣传车等渠道,有针对性抓好精准化宣传,特别是“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教。健全公益文化传播机制,进一步增强“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影响力,建设交通文化主题公园,深入开展“零酒驾”“零违法”“零事故”创建活动和交通安全“亮屏行动”,广泛开展“酒后禁驾”“一盔一带”“礼让斑马线”“遵守信号灯”等公益宣传倡导,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培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突出“三个重点”,营造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之境。主要围绕抓重点、强养成、固根基,紧盯农村,加快推进“行政村一栏一喇叭、农村学校一栏一课、农村劝导站一屏一海报”宣传阵地建设,强化农村地区常用交通工具、典型出行场景、主要生产生活的安全驾驶和出行学习教育,系好出村入乡的第一粒扣子。紧盯驾校,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车辆智能化等社会发展需求,建成一批具有授课讲解、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的交通安全宣教基地,丰富车辆新技术、驾驶新要求等考核内容,严格落实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和培训学时内容,强化驾驶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风险辨识能力培养。紧盯学校,统一编订交通安全教育教材或读本,专门开设交通安全课程,设置专门教育园地,通过“交警入校园”“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完善体验式、活动式、交互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师生交通安全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