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成年戒毒人员“重塑人生”

时间: 2023-06-02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39

  “从警26年来,在工作中也曾犹豫彷徨、迷茫过,但只要坚守初心、不断付诸行动,前行的路一定会慢慢明朗……能陪伴你们不断成长,我倍感骄傲。”这是重庆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所长(以下简称未成年所)党委书记、所长黄阳和青年民警谈心时的真情流露,更是他一直立足岗位、默默耕耘的不竭动力。

黄阳(右)

  “不近人情”锻造铁军

  2020年8月,成为所长的黄阳用了1个月时间,对全所各大队、机关各部门逐一走访调研,当场指出问题短板,召开专题会议6次,找民警谈心谈话30余人次。

  对于黄阳的雷厉风行,也有少数民警抱怨,说他不近人情。黄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未成年所建设理念、功能布局、管理理念、勤务模式上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解放指挥中心的男民警警力,强化现场管理;优化值班领导、值班主任夜间巡查制度;修订并严格落实“季度考核”;对民警“八小时”外坚决从严管理;总结提炼未成年戒毒人员教育戒治“三七”工作法(“依法管理、科学戒治、联合帮扶”三大工作原则;“法德正念、心理疏障、情感暖心、艺术塑魂、文化明智、运动强体、劳动增技”七大戒治措施)……一系列新制度不断出台落地,该所面貌也逐步改善,所内学理论、学技术、创先争优的氛围越来越浓。

  弥补戒毒人员“校园时光”

  鉴于未成年戒毒人员普遍辍学早、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淡薄,要想其文化水平达标,教学工作必须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针对未成年戒毒人员的这些特点,黄阳以重庆渝北崇德教育学校这一平台为中心,不断优化专兼职民警教师队伍力量,聘请义务教育机构、社会专家教师等,对未成年戒毒人员开展教育。

  2022年又与重庆市慈善总会启动“文化救赎、阳光护航”关爱行动,在戒毒人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开展传统文化、特色书法、美术艺术教学,形成“传统文化+特色教学”的“文化戒毒”套餐,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道德和法治水平,补齐他们缺失的“青春”。目前,该所已有82名未成年戒毒人员获得初中毕业证书,获证率达86.3%。

  开展禁毒教育进校园活动

  “基地建成后,我们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形式将更加丰富。”看着办公桌上重庆市戒毒法治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进度报告,黄阳颇为欣慰。

  他带领全体民警队伍履行好对所内戒毒人员进行教育戒治职责的同时,还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禁毒、戒毒工作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重要指示,做好对在校青少年的禁毒宣传工作。

  如今的未成年所拥有重庆首支“未成年禁毒教育宣传队”,已前往30余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禁毒教育。

  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先后在未成年所成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矫治研究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在该所成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在校学生来所参观、实践学习,累计受教育人数达30000余人。未成年所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帮助戒毒人员迎新生

  戒毒人员出所后的管控和能否顺利回归社会,一直是困扰戒毒工作的难题。黄阳充分利用未成年所戒毒管理工作优势,不断深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工作制度,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委托管理工作,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四五六”工作体系,即实现提高社戒人员管控率、就业率、操守率和提高毒品综合治理水平四个目标,坚持“共建、共管、共帮、共治、共享”五大原则,落实管控联络、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医疗康复、困难帮扶六大措施。

  在黄阳的带领下,在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戒毒人员出所后真正迎来了新生:有的戒毒人员回归家庭,当了父亲;有的戒毒人员谨遵教诲10年没有复吸,自主创业兴办蔬菜基地;有的戒毒人员出所后,重新走进课堂……

  在26年的从警路上,黄阳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默默担起未成年戒毒人员“父亲”的角色,帮助他们摆脱毒魔,脚踏实地谱写一曲新时代戒毒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赞歌。     

通讯员 罗钰林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让未成年戒毒人员“重塑人生”

  “从警26年来,在工作中也曾犹豫彷徨、迷茫过,但只要坚守初心、不断付诸行动,前行的路一定会慢慢明朗……能陪伴你们不断成长,我倍感骄傲。”这是重庆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所长(以下简称未成年所)党委书记、所长黄阳和青年民警谈心时的真情流露,更是他一直立足岗位、默默耕耘的不竭动力。

黄阳(右)

  “不近人情”锻造铁军

  2020年8月,成为所长的黄阳用了1个月时间,对全所各大队、机关各部门逐一走访调研,当场指出问题短板,召开专题会议6次,找民警谈心谈话30余人次。

  对于黄阳的雷厉风行,也有少数民警抱怨,说他不近人情。黄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未成年所建设理念、功能布局、管理理念、勤务模式上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解放指挥中心的男民警警力,强化现场管理;优化值班领导、值班主任夜间巡查制度;修订并严格落实“季度考核”;对民警“八小时”外坚决从严管理;总结提炼未成年戒毒人员教育戒治“三七”工作法(“依法管理、科学戒治、联合帮扶”三大工作原则;“法德正念、心理疏障、情感暖心、艺术塑魂、文化明智、运动强体、劳动增技”七大戒治措施)……一系列新制度不断出台落地,该所面貌也逐步改善,所内学理论、学技术、创先争优的氛围越来越浓。

  弥补戒毒人员“校园时光”

  鉴于未成年戒毒人员普遍辍学早、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淡薄,要想其文化水平达标,教学工作必须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针对未成年戒毒人员的这些特点,黄阳以重庆渝北崇德教育学校这一平台为中心,不断优化专兼职民警教师队伍力量,聘请义务教育机构、社会专家教师等,对未成年戒毒人员开展教育。

  2022年又与重庆市慈善总会启动“文化救赎、阳光护航”关爱行动,在戒毒人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开展传统文化、特色书法、美术艺术教学,形成“传统文化+特色教学”的“文化戒毒”套餐,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道德和法治水平,补齐他们缺失的“青春”。目前,该所已有82名未成年戒毒人员获得初中毕业证书,获证率达86.3%。

  开展禁毒教育进校园活动

  “基地建成后,我们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形式将更加丰富。”看着办公桌上重庆市戒毒法治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进度报告,黄阳颇为欣慰。

  他带领全体民警队伍履行好对所内戒毒人员进行教育戒治职责的同时,还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禁毒、戒毒工作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重要指示,做好对在校青少年的禁毒宣传工作。

  如今的未成年所拥有重庆首支“未成年禁毒教育宣传队”,已前往30余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禁毒教育。

  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先后在未成年所成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矫治研究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在该所成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在校学生来所参观、实践学习,累计受教育人数达30000余人。未成年所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帮助戒毒人员迎新生

  戒毒人员出所后的管控和能否顺利回归社会,一直是困扰戒毒工作的难题。黄阳充分利用未成年所戒毒管理工作优势,不断深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工作制度,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委托管理工作,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四五六”工作体系,即实现提高社戒人员管控率、就业率、操守率和提高毒品综合治理水平四个目标,坚持“共建、共管、共帮、共治、共享”五大原则,落实管控联络、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医疗康复、困难帮扶六大措施。

  在黄阳的带领下,在全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戒毒人员出所后真正迎来了新生:有的戒毒人员回归家庭,当了父亲;有的戒毒人员谨遵教诲10年没有复吸,自主创业兴办蔬菜基地;有的戒毒人员出所后,重新走进课堂……

  在26年的从警路上,黄阳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默默担起未成年戒毒人员“父亲”的角色,帮助他们摆脱毒魔,脚踏实地谱写一曲新时代戒毒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赞歌。     

通讯员 罗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