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时间: 2023-06-3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923

  巫溪县尖山镇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位于巫溪县西部,东接朝阳镇,南同云阳县上坝乡和沙市镇交界,西与田坝镇毗邻,北跟中岗乡相挨。全镇辖7个村2个社区,2.5万人;境内有陈昌秀烈士墓、双龙寺、青山寨、仙女溪、九狮坪、王家包、敖家垭口等乡村旅游景点7处,全年接待游客12000人;有县级骨干企业或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系重庆市级生态镇。近年来,尖山镇狠抓基层治理,探索“三三”基层治理模式,呈现了一幅和谐稳定的祥和图。

  “三强”志愿者

  筑起“平安城墙”

(交通安全检查【资料图】)

  强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志愿工作的全面领导。召集全镇党员扎实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打造磨砺先锋队,成立9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队,作为参与各类重要活动的第一梯队,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全天候响应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在广大志愿者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强服务大局。全镇探索“微网格+平安志愿”工作模式,将志愿服务通过网格覆盖到治安防控、平安宣传、矛盾化解、重点人群帮扶等方方面面,努力为共建、共治、共享贡献志愿力量。同时,根据平安志愿者应知应会知识和创新技能,对志愿者开展定期培训,通过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全镇平安志愿者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强调解队伍。在全镇招募热心公益、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了一支14人的“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为群众免费提供公益调解服务,弥补了镇党委、镇政府和百姓之间的“空档”,直接介入调解工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向村、社区党组织传递信息,起到了信息收集、反馈的作用。“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具有离得近、叫得应的基础优势,利用“草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三调”联动

  倾心调解化解纠纷

  一“调”调解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以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为主,每季度一次自下而上地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采取化解措施,并以报表形式上报。

  二“调”司法中心。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积极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部门,及时互相通报所发现、受理的矛盾纠纷情况及调处工作情况。

  三“调”契约精神。建立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书评阅制度,邀请签约律师定期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评阅,指出问题与不足,提高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三治”融合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部署平安稳定工作【资料图】)

  党支部“领”治。建立党支部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落实“党支部书记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信访矛盾调处责任体系,设立党员中心户126个,帮带群众2105户,今年1至5月摸排发现信访矛盾隐患27件,村(社区)自行调解25起,调解成功25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

  乡贤“引”治。邀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干部和威望较高的社会名人、群众代表共60余人组成“乡贤团”,全面参与基层治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开展“讲入党初心、讲大局意识”等专题讲座8场次,并通过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信访矛盾20余起。

  多元“共”治。充分发挥村(居)党建服务管理平台作用,全面落实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9个村(社区)组建网格单位22个,利用镇村干部、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落实网格责任人31人,构建共建共治的网格化防控管理体系,全面保障“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

  沈远万 记者 熊一君

  通讯员 阳 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三三”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巫溪县尖山镇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位于巫溪县西部,东接朝阳镇,南同云阳县上坝乡和沙市镇交界,西与田坝镇毗邻,北跟中岗乡相挨。全镇辖7个村2个社区,2.5万人;境内有陈昌秀烈士墓、双龙寺、青山寨、仙女溪、九狮坪、王家包、敖家垭口等乡村旅游景点7处,全年接待游客12000人;有县级骨干企业或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系重庆市级生态镇。近年来,尖山镇狠抓基层治理,探索“三三”基层治理模式,呈现了一幅和谐稳定的祥和图。

  “三强”志愿者

  筑起“平安城墙”

(交通安全检查【资料图】)

  强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志愿工作的全面领导。召集全镇党员扎实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打造磨砺先锋队,成立9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队,作为参与各类重要活动的第一梯队,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全天候响应镇党委、镇政府要求,在广大志愿者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强服务大局。全镇探索“微网格+平安志愿”工作模式,将志愿服务通过网格覆盖到治安防控、平安宣传、矛盾化解、重点人群帮扶等方方面面,努力为共建、共治、共享贡献志愿力量。同时,根据平安志愿者应知应会知识和创新技能,对志愿者开展定期培训,通过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全镇平安志愿者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强调解队伍。在全镇招募热心公益、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了一支14人的“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为群众免费提供公益调解服务,弥补了镇党委、镇政府和百姓之间的“空档”,直接介入调解工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向村、社区党组织传递信息,起到了信息收集、反馈的作用。“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具有离得近、叫得应的基础优势,利用“草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三调”联动

  倾心调解化解纠纷

  一“调”调解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以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为主,每季度一次自下而上地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采取化解措施,并以报表形式上报。

  二“调”司法中心。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积极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部门,及时互相通报所发现、受理的矛盾纠纷情况及调处工作情况。

  三“调”契约精神。建立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书评阅制度,邀请签约律师定期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评阅,指出问题与不足,提高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三治”融合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部署平安稳定工作【资料图】)

  党支部“领”治。建立党支部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落实“党支部书记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信访矛盾调处责任体系,设立党员中心户126个,帮带群众2105户,今年1至5月摸排发现信访矛盾隐患27件,村(社区)自行调解25起,调解成功25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

  乡贤“引”治。邀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干部和威望较高的社会名人、群众代表共60余人组成“乡贤团”,全面参与基层治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开展“讲入党初心、讲大局意识”等专题讲座8场次,并通过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信访矛盾20余起。

  多元“共”治。充分发挥村(居)党建服务管理平台作用,全面落实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9个村(社区)组建网格单位22个,利用镇村干部、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落实网格责任人31人,构建共建共治的网格化防控管理体系,全面保障“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

  沈远万 记者 熊一君

  通讯员 阳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