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解难到协同管 川渝跨省矛盾就地化解背后的故事

时间: 2023-08-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809

近日,在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司法所,四川万源市、重庆城口县两地司法局组织调解员,通过以案说法、劝解疏导、多次协调等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跨省边界借贷纠纷,当事双方当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

“以前这种跨省纠纷,面临想要调解‘找不到门’的窘境,跑很多次都不能解决问题,现在通过边界调委会的协调,很快就解决了。”当事人雷大海(化名)感叹道。

大巴山下的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万源市不仅往来日益密切,也是跨省矛盾纠纷的多发易发地。从曾经的“调解难”变成现在的“协同管”,发生在群众生活中的“小变化”,源自双城法治共建的“大成效”,也是重庆市司法局在主题教育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

打造联调工作室

跨省矛盾“就地解”

[2023年4月21日,荣昌区司法局龙集司法所在六合村马家坳小院成功调解一起川渝边界未成年人斗殴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资料图)]

重庆市江津区和四川省泸州市近年来保持着紧密而活跃的司法行政交流协作——位于江津区塘河镇与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两镇交界的联合调解室正是两地化解跨省矛盾的重要平台。

前不久,联合调解室又成功化解一起多年的跨省积怨。2014年,白鹿镇的黄刚(化名)与江津区塘河镇的陈旭(化名)达成口头协议,黄刚以27万元的价款购买陈旭的自建房。支付部分房款后,面对利息约定,双方各执一词,多次沟通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主动来到联合调解室,将陈年积怨“摆”到工作人员面前。工作人员采取“两步走”措施:一面通知村、社区安抚好双方情绪;一面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成立专班对纠纷情况认真研判。

日前,联合调解室、江津区法院石蟆法庭、塘河镇古镇社区和白鹿镇袁湾村几方一起组织再次调解,引导双方最终补充完善曾经的口头协议,当场签订书面协议,重新明确债务及金额,黄刚向陈旭支付一万元,履行部分债务。一场陈年积怨,就此化于无形。

这是重庆市司法局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实效的一个缩影。早在2020年,川渝两地签订了川渝地区调解工作合作共建战略协议,随后川渝毗邻区县纷纷签订实施方案。如今,伴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区县如火如荼推进川渝调解向纵深发展。

截至目前,重庆已有11个区县与四川毗邻的15个市县就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普法依法治理等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已累计联合化解边界纠纷2700余件,调解成功率97%,一大批涉边矛盾纠纷实现就地化解。

搭建多元调解中心

跨省矛盾“一站解”

“王律师,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有个合同纠纷,还得请你帮帮忙。”近日,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内江某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邓某向律师求助。近年来,他公司旗下工程项目出现过两次跨省合同经济纠纷,所幸,在律师调解员王丹丹的专业建议和耐心调解下,均得到圆满解决。

在王丹丹看来,外地民营企业愿意多次主动上门申请调解,离不开“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的搭建。

在成立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前,她也主持过多起类似跨省调解案件。“当时最直接的感受是,这类矛盾调解难度大,费时又费力。”王丹丹直言不讳。

但如今,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永川区法院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置了派驻法庭,可安排法官参与到矛盾调解前端,从而大大提升司法确认时效,通常5个工作日就能拿到确认书。

而联动调解,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已不是新鲜事。据介绍,该中心不仅配套了远程视频调解室、网格之家等辅助调解业务功能,还将劳务、医疗、建筑、教育等17个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服务组织整合在一处,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联调。目前,社会治理中心受理事项一次办结率达94%。

共建川渝调解专家库

跨省矛盾“专业解”

“每个矛盾有不同的调解方法,但是所有矛盾的调解都遵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上半年,川渝地区调解专家、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结合自身参与调解的经典商事案例,向川渝两地贸促调解中心180名受聘调解员分享心得体会、传授调解方法。

据介绍,为深化川渝调解协作服务,保障推动“一号工程”,川渝两地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川渝地区调解专家库”,马善祥等100名调解员被聘为川渝地区调解专家。随后,川渝毗邻区县纷纷建立调解专家库。

当前,川渝双方在共享共用调解专家库资源、开展调解员培训、组织案件联合调解、典型案例会商问诊等方面已建立起紧密的协同合作,并不断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联调办案质效,为有效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撑。

重庆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市委“一号工程”,聚焦成渝法治一体化目标,坚持以优化制度环境、执法环境、法律服务环境“三大环境”为抓手,加强立法协同、执法协作、法律服务共享,以法治之力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川渝法治“朋友圈”越扩越大。

记者 舒楚寒 实习生 蒋雨虹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调解难到协同管 川渝跨省矛盾就地化解背后的故事

近日,在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司法所,四川万源市、重庆城口县两地司法局组织调解员,通过以案说法、劝解疏导、多次协调等方式,成功调解了一起跨省边界借贷纠纷,当事双方当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

“以前这种跨省纠纷,面临想要调解‘找不到门’的窘境,跑很多次都不能解决问题,现在通过边界调委会的协调,很快就解决了。”当事人雷大海(化名)感叹道。

大巴山下的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万源市不仅往来日益密切,也是跨省矛盾纠纷的多发易发地。从曾经的“调解难”变成现在的“协同管”,发生在群众生活中的“小变化”,源自双城法治共建的“大成效”,也是重庆市司法局在主题教育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

打造联调工作室

跨省矛盾“就地解”

[2023年4月21日,荣昌区司法局龙集司法所在六合村马家坳小院成功调解一起川渝边界未成年人斗殴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资料图)]

重庆市江津区和四川省泸州市近年来保持着紧密而活跃的司法行政交流协作——位于江津区塘河镇与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两镇交界的联合调解室正是两地化解跨省矛盾的重要平台。

前不久,联合调解室又成功化解一起多年的跨省积怨。2014年,白鹿镇的黄刚(化名)与江津区塘河镇的陈旭(化名)达成口头协议,黄刚以27万元的价款购买陈旭的自建房。支付部分房款后,面对利息约定,双方各执一词,多次沟通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主动来到联合调解室,将陈年积怨“摆”到工作人员面前。工作人员采取“两步走”措施:一面通知村、社区安抚好双方情绪;一面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成立专班对纠纷情况认真研判。

日前,联合调解室、江津区法院石蟆法庭、塘河镇古镇社区和白鹿镇袁湾村几方一起组织再次调解,引导双方最终补充完善曾经的口头协议,当场签订书面协议,重新明确债务及金额,黄刚向陈旭支付一万元,履行部分债务。一场陈年积怨,就此化于无形。

这是重庆市司法局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实效的一个缩影。早在2020年,川渝两地签订了川渝地区调解工作合作共建战略协议,随后川渝毗邻区县纷纷签订实施方案。如今,伴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区县如火如荼推进川渝调解向纵深发展。

截至目前,重庆已有11个区县与四川毗邻的15个市县就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普法依法治理等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已累计联合化解边界纠纷2700余件,调解成功率97%,一大批涉边矛盾纠纷实现就地化解。

搭建多元调解中心

跨省矛盾“一站解”

“王律师,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有个合同纠纷,还得请你帮帮忙。”近日,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内江某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邓某向律师求助。近年来,他公司旗下工程项目出现过两次跨省合同经济纠纷,所幸,在律师调解员王丹丹的专业建议和耐心调解下,均得到圆满解决。

在王丹丹看来,外地民营企业愿意多次主动上门申请调解,离不开“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的搭建。

在成立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前,她也主持过多起类似跨省调解案件。“当时最直接的感受是,这类矛盾调解难度大,费时又费力。”王丹丹直言不讳。

但如今,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永川区法院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置了派驻法庭,可安排法官参与到矛盾调解前端,从而大大提升司法确认时效,通常5个工作日就能拿到确认书。

而联动调解,在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已不是新鲜事。据介绍,该中心不仅配套了远程视频调解室、网格之家等辅助调解业务功能,还将劳务、医疗、建筑、教育等17个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服务组织整合在一处,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联调。目前,社会治理中心受理事项一次办结率达94%。

共建川渝调解专家库

跨省矛盾“专业解”

“每个矛盾有不同的调解方法,但是所有矛盾的调解都遵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上半年,川渝地区调解专家、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结合自身参与调解的经典商事案例,向川渝两地贸促调解中心180名受聘调解员分享心得体会、传授调解方法。

据介绍,为深化川渝调解协作服务,保障推动“一号工程”,川渝两地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川渝地区调解专家库”,马善祥等100名调解员被聘为川渝地区调解专家。随后,川渝毗邻区县纷纷建立调解专家库。

当前,川渝双方在共享共用调解专家库资源、开展调解员培训、组织案件联合调解、典型案例会商问诊等方面已建立起紧密的协同合作,并不断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联调办案质效,为有效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撑。

重庆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市委“一号工程”,聚焦成渝法治一体化目标,坚持以优化制度环境、执法环境、法律服务环境“三大环境”为抓手,加强立法协同、执法协作、法律服务共享,以法治之力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川渝法治“朋友圈”越扩越大。

记者 舒楚寒 实习生 蒋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