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长江生态检察官倾情守护美丽三峡

时间: 2023-09-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848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依水而生、依山而建,浩荡长江穿城而过,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近年来,万州区检察院坚持“探环保检察新路、护三峡库区生态、添绿色发展活力”工作理念,以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为抓手,探索建立“刑事打击为先导、公益诉讼为主导、民事行政检察为补充”的办案模式,以检察之力推进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打击修复一体化

全力守护青山常绿

郁郁葱葱的草木遮蔽了裸露的山体,轻风拂过,树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鸣唱……今年5月,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万州区某镇回访一起非法采矿案的生态修复情况,只见伤痕累累的矿山已重新披上绿装。

2019年初至2020年1月期间,向某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万州区某镇开采建筑用石灰岩,并加工成碎石和机砂进行销售。经认定,向某共计开采建筑用石灰岩8900余立方米,涉案矿产品达1.3万余吨,价值56万余元。

2020年12月10日,该案移送至万州区检察院审查逮捕。同年12月15日,经检察官实地踏勘,初步确认向某损毁土地类型为有林地,损毁面积达4252平方米。

承办检察官遂多次对向某开展释法说理,引导犯罪嫌疑人从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向某主动表示愿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为促使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复,万州区检察院积极促成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向某进行赔偿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向某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投入近20万元,有序推进地形地貌恢复治理、灾害及隐患治理、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在万州区检察机关与万州区规资局的持续跟进和督促下,2022年5月底,4252平方米土地完成复绿复垦,青山的“伤疤”终于被抚平。

(万州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到非法采矿案现场进行回访)

打击与修复、惩治与预防并重,方可实现生态保护最优效果。最终,万州区检察院就该案向法院提起公诉。2022年8月,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判处向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据悉,万州区检察院在总结办案经验的基础上,于2022年8月与万州区规资局会签了《检察监督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衔接协作办法》,并在万州区规资局设立检察服务站,聘任专业人员作为长江生态检察官助理,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移送违法线索、协同落实普法责任、开展联合专项行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等方式,巩固常态化执法司法协作,合力守护辖区青山常绿。

公益诉讼协同化

合力守护碧水东流

近日,记者行走在万州区熊家镇大周溪河段边,只见孩童河滨嬉戏、老人悠然漫步,一派人水相依的美好景象。

“以前这里水质十分浑浊,河面上漂浮着垃圾,还有刺鼻的味道,经过整改,现在河水变清了,臭味闻不到了,我们生活也更舒适了!”住在附近的刘大爷告诉记者。

2021年1月,重庆市检察院向万州区检察院交办了一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万州区熊家镇辖区的大周溪河段存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核实,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发现,该镇辖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管网损毁或堵塞、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等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该院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整治污水污染问题,完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修复损毁管网1.1公里,疏通堵塞管网约2公里,建成污水管网16公里,修建生化池103座……”经过近6个月的整改建设和4个月的“回头看”监督,大周溪流经熊家镇水域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原本污浊的河道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值得一提的是,万州区检察院以此为契机,促使辖区83座镇乡污水处理厂完成全面整治,实现达标稳定排放。

保护长江水环境需要凝聚强大合力,万州区检察院坚持“刑事+公益诉讼”协同发力,有力打击震慑长江流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办理的曹某等3人污染环境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第三批)》;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与公安机关、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推进污水“三排”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表彰为“2020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被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表彰为“2021年进一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完善“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持续深化“万利云”“万开云”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就长江流域、七曜山山脉生态保护联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件。

(万州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在沙河街道开展长江十年禁捕系列普法宣传)

全面治理系统化

着力守护良田密林

耕地资源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应如何破解办案中的专业性难题?近年来,万州区检察院在加强与有关行政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将引“外力”、借“外脑”、用“外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聘任87名公益诉讼观察员、11名长江生态检察官助理、5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在现场踏勘、公开听证等活动中提出专业性意见,为检察办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州区检察院扎实开展“保护耕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活动,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为重点,先后开展调查核查120余次,共立案调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7件,向有关镇乡街道等行政主体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件、诉前磋商28件,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300余亩。

保护林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去年世界环境日前夕,万州区检察院邀请10余家行政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以法治之力护绿水青山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刑行联动保护公益座谈会。座谈会上,万州区检察院与区公安局、区林业局会签了全市首个《关于推行林长+检察长+山林警长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起了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该项机制包含对口联系、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巡查、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等重要内容,通过三方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推进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及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万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明介绍,截至目前,该院与有关行政部门共同巡山百余次,达成生态损害赔偿7件,支持区林业局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4件。

(万州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万州区检察院不断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建立了1300余亩的重庆检察林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教育基地,现已种植苗木300余亩,集生态修复、休闲观光、法治教育三效合一;创新“原地+异地”补植复绿等生态修复机制,督促449名犯罪嫌疑人缴纳生态修复费用近150万元,补植林木15万余株,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下一步,万州检察人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在守护山水林田湖草沙这张检察答卷上,肩负使命、勇担重任,用法治力量托举绿色发展,助力三峡库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

本报万州特刊报道组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视频】长江生态检察官倾情守护美丽三峡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依水而生、依山而建,浩荡长江穿城而过,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近年来,万州区检察院坚持“探环保检察新路、护三峡库区生态、添绿色发展活力”工作理念,以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为抓手,探索建立“刑事打击为先导、公益诉讼为主导、民事行政检察为补充”的办案模式,以检察之力推进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打击修复一体化

全力守护青山常绿

郁郁葱葱的草木遮蔽了裸露的山体,轻风拂过,树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鸣唱……今年5月,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万州区某镇回访一起非法采矿案的生态修复情况,只见伤痕累累的矿山已重新披上绿装。

2019年初至2020年1月期间,向某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万州区某镇开采建筑用石灰岩,并加工成碎石和机砂进行销售。经认定,向某共计开采建筑用石灰岩8900余立方米,涉案矿产品达1.3万余吨,价值56万余元。

2020年12月10日,该案移送至万州区检察院审查逮捕。同年12月15日,经检察官实地踏勘,初步确认向某损毁土地类型为有林地,损毁面积达4252平方米。

承办检察官遂多次对向某开展释法说理,引导犯罪嫌疑人从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向某主动表示愿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为促使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复,万州区检察院积极促成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向某进行赔偿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随后,向某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投入近20万元,有序推进地形地貌恢复治理、灾害及隐患治理、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在万州区检察机关与万州区规资局的持续跟进和督促下,2022年5月底,4252平方米土地完成复绿复垦,青山的“伤疤”终于被抚平。

(万州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到非法采矿案现场进行回访)

打击与修复、惩治与预防并重,方可实现生态保护最优效果。最终,万州区检察院就该案向法院提起公诉。2022年8月,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判处向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据悉,万州区检察院在总结办案经验的基础上,于2022年8月与万州区规资局会签了《检察监督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衔接协作办法》,并在万州区规资局设立检察服务站,聘任专业人员作为长江生态检察官助理,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移送违法线索、协同落实普法责任、开展联合专项行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等方式,巩固常态化执法司法协作,合力守护辖区青山常绿。

公益诉讼协同化

合力守护碧水东流

近日,记者行走在万州区熊家镇大周溪河段边,只见孩童河滨嬉戏、老人悠然漫步,一派人水相依的美好景象。

“以前这里水质十分浑浊,河面上漂浮着垃圾,还有刺鼻的味道,经过整改,现在河水变清了,臭味闻不到了,我们生活也更舒适了!”住在附近的刘大爷告诉记者。

2021年1月,重庆市检察院向万州区检察院交办了一条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万州区熊家镇辖区的大周溪河段存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核实,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发现,该镇辖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管网损毁或堵塞、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等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该院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整治污水污染问题,完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修复损毁管网1.1公里,疏通堵塞管网约2公里,建成污水管网16公里,修建生化池103座……”经过近6个月的整改建设和4个月的“回头看”监督,大周溪流经熊家镇水域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原本污浊的河道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值得一提的是,万州区检察院以此为契机,促使辖区83座镇乡污水处理厂完成全面整治,实现达标稳定排放。

保护长江水环境需要凝聚强大合力,万州区检察院坚持“刑事+公益诉讼”协同发力,有力打击震慑长江流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办理的曹某等3人污染环境案入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第三批)》;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与公安机关、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推进污水“三排”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表彰为“2020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被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表彰为“2021年进一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完善“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持续深化“万利云”“万开云”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就长江流域、七曜山山脉生态保护联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件。

(万州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在沙河街道开展长江十年禁捕系列普法宣传)

全面治理系统化

着力守护良田密林

耕地资源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检察机关应如何破解办案中的专业性难题?近年来,万州区检察院在加强与有关行政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将引“外力”、借“外脑”、用“外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聘任87名公益诉讼观察员、11名长江生态检察官助理、5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在现场踏勘、公开听证等活动中提出专业性意见,为检察办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万州区检察院扎实开展“保护耕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活动,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为重点,先后开展调查核查120余次,共立案调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7件,向有关镇乡街道等行政主体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件、诉前磋商28件,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300余亩。

保护林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去年世界环境日前夕,万州区检察院邀请10余家行政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以法治之力护绿水青山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刑行联动保护公益座谈会。座谈会上,万州区检察院与区公安局、区林业局会签了全市首个《关于推行林长+检察长+山林警长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起了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该项机制包含对口联系、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巡查、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等重要内容,通过三方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同推进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及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万州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明介绍,截至目前,该院与有关行政部门共同巡山百余次,达成生态损害赔偿7件,支持区林业局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4件。

(万州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万州区检察院不断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建立了1300余亩的重庆检察林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教育基地,现已种植苗木300余亩,集生态修复、休闲观光、法治教育三效合一;创新“原地+异地”补植复绿等生态修复机制,督促449名犯罪嫌疑人缴纳生态修复费用近150万元,补植林木15万余株,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下一步,万州检察人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在守护山水林田湖草沙这张检察答卷上,肩负使命、勇担重任,用法治力量托举绿色发展,助力三峡库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

本报万州特刊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