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司法局以学促干 争当“红岩先锋”

时间: 2023-11-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程迷静 阅读量:8663

按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内涵要求,今年以来,荣昌区司法局坚持党建统领,以打造“五型”组织为目标,从思想理念、方式方法、队伍建设、服务举措、作用发挥等方面不断变革更新,进一步激发党建新活力,奋力实现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赋能荣昌高质量发展。

聚焦学思践悟

打造学习型组织

党建引领,学习先行。提升学习“深度”,严格落实领导班子“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党委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2次;深抓11个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开展各类集中学习120余场次、专题学习研讨30余场次,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干部政治上的坚定。燃旺学习“热度”,组织党员到铜鼓山英烈园、荣隆吕玉久纪念馆等地开展现场观摩教育3期,开展知识竞赛1期,党员轮流上台分享7期,让学习生动入心;鼓励干部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等渠道丰富学识,提高学历,单位整体学习氛围浓厚。强化学习“力度”,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业务培训5期,案卷评查2次,促进业务素质与政治理论素质同步提升;召开科级领导干部座谈会、青年干部座谈会等,分析研究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分层分类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思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考和推动工作的举措。

聚焦内外联动

打造开放型组织

坚持开放合作,多部门联合发力。机关与行业实行“双轮驱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和党建指导员制度,机关与行业党组织每年至少共同举办一次教育培训、观摩学习、座谈交流、党课教育等党建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展5场次;强化“党建统筹、服务联动”的理念,联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一线,共宣政策法规、共解治理难题、共谋发展良策30余场次。打破壁垒形成内外循环。创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活动,划分“党支部、片区司法所、青年干部”三大讨论主体,每季度分类别确定讨论主题和讨论形式;片区司法所开展调解案例互评、法治小院建设现场观摩等交流协作2场次;组建7个工作组深入企业、机关、村社听取意见建议18条,掌握基层干部履职情况,逐步形成内部运转——外部反馈——内部改进的循环机制。突破边界共建区域合作。推动重大项目跨区域、跨部门定期协商调度,与四川省内江市、泸州市等地互派法律顾问,促进项目协同实施。联合四川省隆昌市、泸县成立边界联防联调指导中心和边界矛盾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川渝双方共受理跨区域司法确认案件7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8件。

聚焦提能拓展,打造创新型组织。党建引领增活力,守正创新促提升。着力提升实践能力,探索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在各科室处所中心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中积极组织青年干部报名跟班学习。加强干部一线磨砺,选派2名干部到镇街驻村工作、3名年轻干部到区委重点工作专班中跟班学习锻炼,加强创新工作中的人才蓄能。着力延伸职能职责。推行法律援助申请“承诺制”“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健全“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模式,构建“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全区21个基层司法所均设立行政复议窗口,在21个镇街建立公证联络点,推动服务端口前移。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抓好城乡居民精准化普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2个市级试点工作。以“小院+”模式构建起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新样板”,通过“接单”服务按需提供法律服务,将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互动,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普惠的“法治产品”。

聚焦解忧纾困,打造服务型组织。解企业之忧。成立荣昌区兴融民商事调解中心,加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今年以来共调解纠纷152起,涉及金额74万余元。常态化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全区大中型企业和园区法律服务覆盖率达100%,累计帮助企业查找法律风险隐患点487个,帮助企业处理法律服务问题603件。解群众之盼。针对群众“上班没空办证,下班无处办证”难题,推出延时公证服务。为老年人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62名经济困难群众减收公证费,为老年人提供减免公证费42件次。对社区矫正对象中的涉民营企业对象,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常外出的,在审批时间、程序和范围上均可给予一定的放宽和简化20人次,最大程度减少社区矫正日常监管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解基层之难。强化问题排查,落实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调解成功率达99.85%,较去年上涨0.36%。发挥村居法律顾问重要作用,保障乡村法律服务需求,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合同签订45份,规范村居经济行为67次,协助解决村(社区)各类纠纷212件。

聚焦强基示范,打造效能型组织。坚持以学促干,促进科学高效、唯实争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规范干部日常考核管理,建立“先锋模范”榜和“奋勇争先”榜,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实干氛围。建立完善工作周台账、二级班子例会、青年干部定期座谈等制度和机制,及时调度工作、解决重点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干部轮岗制度,规范执法司法关键岗位、人财物重点岗位干部定期轮岗。坚持执行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常态化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和家访,及时疏导干部思想,积极帮助解决干部“后顾之忧”。抓好清廉机关建设。先后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竞赛、廉洁家访、学廉践廉专题学习会等,让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警钟长鸣。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躺平”问题专项工作,持续转变作风,自查问题均已全部整改。用好数字思维。依托市司法局打造的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全区15个法律服务机构、12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坐”网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法律服务。利用手机平台开展线上调解150件,有效减轻当事人的交通成本。利用远程探视系统,实现服刑人员家属“家门口”探监,已成功连线远程视频会见171场次,服务对象覆盖全区21个镇街。通过手机APP智能应用,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定时签到、在线学习、信息查阅等功能,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效果显著提高。

顾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荣昌区司法局以学促干 争当“红岩先锋”

按照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内涵要求,今年以来,荣昌区司法局坚持党建统领,以打造“五型”组织为目标,从思想理念、方式方法、队伍建设、服务举措、作用发挥等方面不断变革更新,进一步激发党建新活力,奋力实现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赋能荣昌高质量发展。

聚焦学思践悟

打造学习型组织

党建引领,学习先行。提升学习“深度”,严格落实领导班子“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党委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2次;深抓11个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开展各类集中学习120余场次、专题学习研讨30余场次,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干部政治上的坚定。燃旺学习“热度”,组织党员到铜鼓山英烈园、荣隆吕玉久纪念馆等地开展现场观摩教育3期,开展知识竞赛1期,党员轮流上台分享7期,让学习生动入心;鼓励干部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等渠道丰富学识,提高学历,单位整体学习氛围浓厚。强化学习“力度”,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业务培训5期,案卷评查2次,促进业务素质与政治理论素质同步提升;召开科级领导干部座谈会、青年干部座谈会等,分析研究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分层分类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思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考和推动工作的举措。

聚焦内外联动

打造开放型组织

坚持开放合作,多部门联合发力。机关与行业实行“双轮驱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和党建指导员制度,机关与行业党组织每年至少共同举办一次教育培训、观摩学习、座谈交流、党课教育等党建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展5场次;强化“党建统筹、服务联动”的理念,联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一线,共宣政策法规、共解治理难题、共谋发展良策30余场次。打破壁垒形成内外循环。创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活动,划分“党支部、片区司法所、青年干部”三大讨论主体,每季度分类别确定讨论主题和讨论形式;片区司法所开展调解案例互评、法治小院建设现场观摩等交流协作2场次;组建7个工作组深入企业、机关、村社听取意见建议18条,掌握基层干部履职情况,逐步形成内部运转——外部反馈——内部改进的循环机制。突破边界共建区域合作。推动重大项目跨区域、跨部门定期协商调度,与四川省内江市、泸州市等地互派法律顾问,促进项目协同实施。联合四川省隆昌市、泸县成立边界联防联调指导中心和边界矛盾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川渝双方共受理跨区域司法确认案件7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8件。

聚焦提能拓展,打造创新型组织。党建引领增活力,守正创新促提升。着力提升实践能力,探索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在各科室处所中心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中积极组织青年干部报名跟班学习。加强干部一线磨砺,选派2名干部到镇街驻村工作、3名年轻干部到区委重点工作专班中跟班学习锻炼,加强创新工作中的人才蓄能。着力延伸职能职责。推行法律援助申请“承诺制”“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健全“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模式,构建“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全区21个基层司法所均设立行政复议窗口,在21个镇街建立公证联络点,推动服务端口前移。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抓好城乡居民精准化普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2个市级试点工作。以“小院+”模式构建起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新样板”,通过“接单”服务按需提供法律服务,将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互动,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普惠的“法治产品”。

聚焦解忧纾困,打造服务型组织。解企业之忧。成立荣昌区兴融民商事调解中心,加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今年以来共调解纠纷152起,涉及金额74万余元。常态化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全区大中型企业和园区法律服务覆盖率达100%,累计帮助企业查找法律风险隐患点487个,帮助企业处理法律服务问题603件。解群众之盼。针对群众“上班没空办证,下班无处办证”难题,推出延时公证服务。为老年人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62名经济困难群众减收公证费,为老年人提供减免公证费42件次。对社区矫正对象中的涉民营企业对象,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常外出的,在审批时间、程序和范围上均可给予一定的放宽和简化20人次,最大程度减少社区矫正日常监管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解基层之难。强化问题排查,落实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调解成功率达99.85%,较去年上涨0.36%。发挥村居法律顾问重要作用,保障乡村法律服务需求,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合同签订45份,规范村居经济行为67次,协助解决村(社区)各类纠纷212件。

聚焦强基示范,打造效能型组织。坚持以学促干,促进科学高效、唯实争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规范干部日常考核管理,建立“先锋模范”榜和“奋勇争先”榜,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实干氛围。建立完善工作周台账、二级班子例会、青年干部定期座谈等制度和机制,及时调度工作、解决重点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干部轮岗制度,规范执法司法关键岗位、人财物重点岗位干部定期轮岗。坚持执行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常态化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和家访,及时疏导干部思想,积极帮助解决干部“后顾之忧”。抓好清廉机关建设。先后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竞赛、廉洁家访、学廉践廉专题学习会等,让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警钟长鸣。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躺平”问题专项工作,持续转变作风,自查问题均已全部整改。用好数字思维。依托市司法局打造的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全区15个法律服务机构、120余名法律服务人员“坐”网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法律服务。利用手机平台开展线上调解150件,有效减轻当事人的交通成本。利用远程探视系统,实现服刑人员家属“家门口”探监,已成功连线远程视频会见171场次,服务对象覆盖全区21个镇街。通过手机APP智能应用,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定时签到、在线学习、信息查阅等功能,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效果显著提高。

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