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三三”工程筑牢村社安全之基——巫溪县尖山镇平安建设巡礼

时间: 2024-04-1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23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境内山高岭峻,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山地区,距县城80多公里,社会治理难度大。近年来,尖山镇通过实施“三头”管控、“四项”举措、“三强”平安志愿者队伍、“三调”联动机制建设,有效推进了社区六大领域安全稳定工作,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村社提供坚实的保障,营造更加安定、有序、繁荣的生活环境,实现重点人群管控率100%,群众见警率100%,确保了辖区平安稳定。

“三头”管控 夯实基石

稳源头。2023年以来,全镇紧盯网络诈骗行为,建立警银协作快速反应机制,接群众报警5起,快速处置涉诈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紧盯婚恋家庭纠纷,启用公安、司法、妇联、村(社区)等部门协同,有效调解家庭纠纷4起;紧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将“零酒驾”创建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零酒驾”创建活动,紧盯“人车路”三要素,围绕“查、教、警、治”多维发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控苗头。去年,扎实开展“除险清患”十大专项行动,累计组织各村(社区)排查苗头性风险隐患共计32件,截至目前已化解30件。目前存在工业园区征地安置导致大包村部分村民房产证办理和白庙水库征地补偿纠纷等2个问题,均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对一”包案制度,已落实相关村(社区)支部书记和驻村领导为责任人,负责后续稳控化解工作。

管人头。针对安全生产隐患防范,管住责任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党委、政府和班子成员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89项,压紧企业主体责任,对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3份。

“四项”举措 消除隐患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尖山镇采取了“四项”措施,旨在根除风险隐患、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以保障社区的安全与和谐,彰显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

第一项措施,尖山镇坚持高位推动。为了加强领导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尖山镇对此次行动的高度重视,更凸显出对各项任务落实的决心。镇党委书记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团队细化每项任务的责任分配,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第二项措施,尖山镇注重方案的制定与优化。经过党委会的专题研究,镇党委书记组织并引导讨论,最终形成了包括《尖山镇“除险清患”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尖山镇“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尖山镇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攻坚战行动方案》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方案。这些方案不仅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整个行动指明了方向,确保了行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三项措施,尖山镇强调工作责任的落实。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科室、镇属单位以及村(社区)都明确了自身的职责。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并积极组织实施。这种层层传导压力,环环相扣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项措施,尖山镇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驻村干部和网格员走村入户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反诈、反邪教和禁毒等相关知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播,更是一个提升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法治意识的过程,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三强”队伍 强力支撑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政法领域,“三强”志愿者队伍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活力,正逐渐成为社区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党建引领强。秉持政法机关政治基因和红色血脉,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志愿工作的全面领导。召集全镇党员扎实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在9个村(社区)成立9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队,作为参与各类重要活动的第一梯队,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全天候响应党委、政府要求,在广大志愿者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服务大局强。这支队伍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跟随政法工作的步伐。无论是治安防控、平安宣传,还是矛盾化解、重点人群帮扶,志愿者们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镇通过探索“微网格+平安志愿”的工作模式,志愿服务的触角得以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对社区治安和稳定的全面覆盖。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宝贵的志愿力量。

能力建设强。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与应对能力,全镇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这些培训内容涵盖了平安志愿者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技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志愿者们不仅能够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升,还能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带动整个队伍的能力水平整体上升。这种内部的互帮互助机制,使得每个志愿者都成为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共同推动了队伍的发展与成熟。

在党委、政府号召下,在全镇招募热心公益、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了一支14人的志愿者调解队伍。为群众免费提供公益调解服务,弥补了党委、政府和百姓之间的“空档”,直接介入调解工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向村(社区)党组织传递信息,起到了信息收集、反馈的作用。“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具有离得近、叫得应的基础优势,利用“草根”力量,化解民间矛盾。

“三调”联动 和谐之桥

深化“三调”联动机制,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定期排查、信息通报、法律确认三大机制的有机联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以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为主,会同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每季度一次自下而上地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采取化解措施,并以报表形式上报。

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积极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机构,及时互相通报发现、受理的矛盾纠纷情况及调处工作情况。建立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制度。

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书评阅制度。邀请签约律师定期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评阅,指出问题与不足,提高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沈远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三四三三”工程筑牢村社安全之基——巫溪县尖山镇平安建设巡礼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境内山高岭峻,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山地区,距县城80多公里,社会治理难度大。近年来,尖山镇通过实施“三头”管控、“四项”举措、“三强”平安志愿者队伍、“三调”联动机制建设,有效推进了社区六大领域安全稳定工作,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村社提供坚实的保障,营造更加安定、有序、繁荣的生活环境,实现重点人群管控率100%,群众见警率100%,确保了辖区平安稳定。

“三头”管控 夯实基石

稳源头。2023年以来,全镇紧盯网络诈骗行为,建立警银协作快速反应机制,接群众报警5起,快速处置涉诈案件5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紧盯婚恋家庭纠纷,启用公安、司法、妇联、村(社区)等部门协同,有效调解家庭纠纷4起;紧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将“零酒驾”创建纳入村规民约,深入开展“零酒驾”创建活动,紧盯“人车路”三要素,围绕“查、教、警、治”多维发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控苗头。去年,扎实开展“除险清患”十大专项行动,累计组织各村(社区)排查苗头性风险隐患共计32件,截至目前已化解30件。目前存在工业园区征地安置导致大包村部分村民房产证办理和白庙水库征地补偿纠纷等2个问题,均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对一”包案制度,已落实相关村(社区)支部书记和驻村领导为责任人,负责后续稳控化解工作。

管人头。针对安全生产隐患防范,管住责任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党委、政府和班子成员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89项,压紧企业主体责任,对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3份。

“四项”举措 消除隐患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尖山镇采取了“四项”措施,旨在根除风险隐患、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以保障社区的安全与和谐,彰显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

第一项措施,尖山镇坚持高位推动。为了加强领导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尖山镇对此次行动的高度重视,更凸显出对各项任务落实的决心。镇党委书记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团队细化每项任务的责任分配,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第二项措施,尖山镇注重方案的制定与优化。经过党委会的专题研究,镇党委书记组织并引导讨论,最终形成了包括《尖山镇“除险清患”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尖山镇“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尖山镇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攻坚战行动方案》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方案。这些方案不仅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整个行动指明了方向,确保了行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三项措施,尖山镇强调工作责任的落实。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科室、镇属单位以及村(社区)都明确了自身的职责。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并积极组织实施。这种层层传导压力,环环相扣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项措施,尖山镇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驻村干部和网格员走村入户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反诈、反邪教和禁毒等相关知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播,更是一个提升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法治意识的过程,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三强”队伍 强力支撑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政法领域,“三强”志愿者队伍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活力,正逐渐成为社区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党建引领强。秉持政法机关政治基因和红色血脉,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志愿工作的全面领导。召集全镇党员扎实开展平安志愿者活动,在9个村(社区)成立9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队,作为参与各类重要活动的第一梯队,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全天候响应党委、政府要求,在广大志愿者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服务大局强。这支队伍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跟随政法工作的步伐。无论是治安防控、平安宣传,还是矛盾化解、重点人群帮扶,志愿者们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镇通过探索“微网格+平安志愿”的工作模式,志愿服务的触角得以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对社区治安和稳定的全面覆盖。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宝贵的志愿力量。

能力建设强。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与应对能力,全镇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这些培训内容涵盖了平安志愿者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技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志愿者们不仅能够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提升,还能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带动整个队伍的能力水平整体上升。这种内部的互帮互助机制,使得每个志愿者都成为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共同推动了队伍的发展与成熟。

在党委、政府号召下,在全镇招募热心公益、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了一支14人的志愿者调解队伍。为群众免费提供公益调解服务,弥补了党委、政府和百姓之间的“空档”,直接介入调解工作;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向村(社区)党组织传递信息,起到了信息收集、反馈的作用。“和事佬”民间调解队伍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具有离得近、叫得应的基础优势,利用“草根”力量,化解民间矛盾。

“三调”联动 和谐之桥

深化“三调”联动机制,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定期排查、信息通报、法律确认三大机制的有机联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以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为主,会同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每季度一次自下而上地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采取化解措施,并以报表形式上报。

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积极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机构,及时互相通报发现、受理的矛盾纠纷情况及调处工作情况。建立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制度。

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书评阅制度。邀请签约律师定期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评阅,指出问题与不足,提高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沈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