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治理社区“生态圈”

时间: 2017-07-25 来源: 重庆政法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056

北碚区蔡家镇两江名居社区

构建社会治理社区“生态圈”
 

去年3月,北碚区蔡家岗镇两江名居居民张正秀辞去工厂工作,加入专职网格员队伍,她至今仍记得当初接过网格员背心时的激动心情。张正秀2014年从成都市金牛区到两江名居公租房居住,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群,她每天独来独往,甚至一度抑郁。一段时间后,社区干部经常走访看望,丰富的志愿服务及各种就业培训,让她逐渐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她逐渐融入社区,倾听邻居们的故事,也帮他们排忧解难。加入专职网格员队伍后,张正秀和众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共同努力着,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家”的感觉。

两江名居公租房是重庆市首批6个公租房之一,于2012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分为南、北两个社区,目前已入住近5万人。社区居住人口体量大、结构复杂、思想价值多元、民生需求多样。如何让这短时间聚集的5万余外来人口安家安心、定身定根,是摆在社区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北碚区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两江名居公租房社会治理工作。蔡家岗镇以打造“幸福家园”为目标,树立“包容、共治”的服务管理理念,构建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平安文化建设为板块的社会治理“生态圈”,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把两江名居从人员聚集的复杂区变成了安居乐业的新社区。

6月8日,北碚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蔡家岗镇两江名居北社区召开,来自全区17个街镇的综治办主任、网格化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村)书记及网格管理员骨干共计51人参加,两江名居社区社会治理经验正向全区推开。

网格化服务管理专职化、规范化

“谢谢您配合我们采集信息,这是网格服务联系卡,上面有网格员、物管联系电话,您还可以加入9栋微信群,群里会公布一些社区活动信息。”

“有问题可以在群里反映不?”

“当然可以,这个群就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联系,有了问题也能及时给大家解决。”


为网格员统一规范服装和工作牌

5月30日,两江名居社区网格员陈艳红和孙萍正在E区9栋采集新入住居民信息,同时向居民提供网格员和物管的联系方式,让居民发现问题后有地方进行咨询和解决。

陈艳红介绍说,大部分居民都比较热心和积极,经常通过电话和微信群向我们反映情况,我们网格员收集到情况后,能解决的我们自己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我们通过手机中的社区E通app上报至网格化信息服务系统,让社区、街道进行研究处置。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居民会更加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除了日常的信息采集和意见的处理,两江名居的网格员们在走访工作还时常会遇到一些紧急事件,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月5日上午,北社区网格员信息采集员张元国探访社区独居老人谢某,敲门无人应答,询问邻居也说今天上午谢某没有下楼。张元国立马电话告知了专职网格员梅建和李梦玲,两人再次来到谢某门前敲门,这次终于开了门。原来,谢某有脑梗塞,早上醒来头昏、脚发软,全身无力,听见敲门声却开不了门,网格员们第二次到访时,才有点力气开门。了解情况后,梅建当即背起谢某下楼,李梦玲打电话给社区领导,说明情况安排车辆将谢某送医。

社区居民谢斌说,我们社区实行网格化之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加及时方便的解决,有些危急的事情也能及早发现,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也有了照应,就感觉我们小区的生活比原来更加舒适了。

北碚区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两江名居公租房社区配备了15个专职网格员,实现了人员专职化,配套了专项资金保障,创新物管、楼栋双管家,实现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更好的收集基础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并且社区在区“综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行“社区E通”手机APP,有力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2016年,社区共入户走访25000余户(次),采集基础信息60000余条,办理民生实事760余件,发现并上报问题事件543起,协调处理矛盾纠纷22件。

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多元化社会组织

去年8月5日,两江名居北社区的小区热闹非凡,中间的空地上摆上了长排的座椅和宣传展板,里三层外三层都围满了人。原来,北碚区司法局、荣泽律师事务所组织近10余名机关干部和律师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2016年“志愿法治集市”普法宣传的首场活动。

活动吸引了千名小区居民的热情参与,不少居民主动在服务摊位前排起长龙。活动共发放《法治重庆明白卡》、《公证手册》、《农民工维权须知》、《重庆市法律援助服务指南》、《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把实实在在的普法志愿服务提供给了广大群众,增强了小区居民的普法志愿服务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深得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法治宣传活动的开展正面引导群众积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转变观念,勇于维权,依法合理反映诉求,自觉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提升法治理念,维护社会稳定。

据介绍,社区还与重庆荣泽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法律诊所”,每月到社区开展1次法律服务,免费接受法律咨询和提供法律援助;聘请蔡家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担任社区常年法律顾问,每周至少1次前往社区协助调解民事纠纷、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去年,律师参与协调矛盾纠纷21起,调解成功率达85%,提供咨询服务5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树立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同时,社区结合实际,为社区众多的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量身定制各种专业化社工服务。

今年4月中旬,北碚区启明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北碚区作孚广场上开展了“以爱之名·伴你成长”公益慈善活动,为两江名居公租房的1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书包、羽毛球等学习用具,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帮助其健康成长。

社区近年积极探索购买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成立了“启明星社会工作室”,开展青少年课外辅导及心理咨询等服务。设立“春晖计划”青少年感恩教育项目,培育公租房重点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实施的“宝贝成长支持计划”已对80名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和生活帮扶。与北碚区科协合作,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每周四派驻心理学专家、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每两月开展一次青少年团体辅导,已累计服务1460人次。

启明星社工室负责人杨梅说,我们社区的青少年儿童,大多都是随父母从外地随迁到这个社区,我们这个感恩项目的开展,就是为了加强孩子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国家。

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下的一步好棋。在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下,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社区大力培育志愿公益组织,如志愿者心站,开展结对帮扶、义务维修;志愿服务平台,建立了“民盟志愿者工作室”、“四点半课堂”、“方凤富雷锋班”等服务项目;爱心储蓄所,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募集爱心基金7万余元,为132户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风气。大力发展群众社团组织,社区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娱乐性、趣味性和广泛性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组织发动居民加入各类文体协会。

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这位老师,摩托车不要停在消防出口,出现灾情,这个就是生命通道,麻烦你及时开走,谢谢合作。”5月10日傍晚,社区党员志愿者黄成运在社区周边路口进行义务巡逻,对发现的隐患给予及时的协调处理。

黄成运正是两江名居社区党员红袖标巡逻队的一员,该队伍是由社区2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每天早晚定点在社区两条交通主干道和一个十字路口开展交通劝导。

社区居民黄大姐说,以前社区门口的马路摆满了乱停放的车辆,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有人劝导,秩序好多了。

据介绍,社区组建了特勤巡逻队、专职治安巡逻队、社区巡逻队、党员红袖标巡逻队、义务巡逻队5支社会治安巡防队伍,专职巡逻队和义务巡逻队相互补充,共同维护辖区平安稳定。

在社区人防有五支生力军的基础上,社区也对物防工程加大了投入。建立了应急备勤用房,在两江名居A区选址建设了300平方米的特保中队专用办公室。设立了治安岗亭,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负责接待报警求助群众,收集上报不稳定信息,处置突发情况。还完备了消防设施设备和人员出入道闸系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基础设施。

同样的,技防工程上社区也同步调跟上,镇政府斥资近50万元在两江名居公租房45栋居民楼、公共场所以及背街小巷共安装100个球枪机高清红外监控摄像头,存储时间达30天。设置视频监控室,派专人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人防、物防、技防构成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下,营造了社区平安和谐的环境。社区自成立以来,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尤其是治安案件同比下降了44.59%,未发生三类恶性案事件。

全方面推进社区平安文化建设

在两江名居社区里有一道独特的“家文化”长廊,社区在长廊里展示的居规民约、“家文化”核心理念、“家文化”主题徽标诠释等内容,常常会吸引很多过往居民同时驻足观看。

“这条长廊是根据居民的建议修建的,是社区‘家文化’具象化的举措之一。”两江名居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社区设计的主题徽标,在篆书“家”的视觉形象中加入“人”的元素,宣传“社区就是一家人”的理念。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谁不希望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他们自然就认同了社区的“家文化”。

倡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是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江名居社区成立了“爱心车队”“义务清扫队”“文明劝导队”等10多支志愿者队伍,常态性地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个人”“社区邻里节”“百姓讲堂”“梦想课堂”“百姓书场”等文化活动,还设立了“社区家庭荣誉树”,上墙展示居民的光荣事迹,让大家从身边的典型受到教育和感染。


居民通过“网格服务管理公示牌”上的电话

要上墙展示的好人好事简直太多了,但更多的还是记在社区居民的心里。年过七旬的独居老人蒋忠云说,去年他的手摔断了,志愿者上门为他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让他“非常感动”。居民冉梦娅说,前年她快临盆时,社区“爱心车队”志愿者及时将她送到医院,“多亏了志愿者们,我才能在医院平安生产,真的很感谢他们。”

“现在邻居们见了我,都称呼我为‘孝子’。”居民肖发田笑着说,他母亲今年94岁,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在今年社区“寻找最美家庭和个人”评选活动中,肖发田一家获评“孝亲敬老最美家庭”。肖发田说:“小家的幸福,大家的和谐都靠我们共同营造,只要大家越来越多地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就会变得越来越温馨和谐。”


网格管理员梅建将当天收集的信息录入电脑

去年底,社区又投入5万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通过典型案例说法、漫画图片讲法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开展法治周末影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北碚流动放映队每周五晚上在社区广场播放电影前插播法治广告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沁润居民心灵。以社区“法治梦想课堂”为载体,整合“四点半课堂”、市民学校、志愿者学校等资源,联合司法、消防、法院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累计受众13000余人次。对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社区牵头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民声民意,通过“群众教育群众”的方式提高法治意识。如社区渝百家广场坝坝舞扰民、便民公交路线的设置等问题均是依托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制定工作措施,从而得以及时有效解决。

蔡家岗镇党委书记李均介绍,两江名居在树立“包容、共治”理念以来,社区积极打造家文化,营造家氛围,从环境、民生、治安、文化四个方面,致力于不断增加居民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社会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努力实现居民安家安心、定身定根。

记者/刘臻 通讯员/丁若珈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构建社会治理社区“生态圈”

北碚区蔡家镇两江名居社区

构建社会治理社区“生态圈”
 

去年3月,北碚区蔡家岗镇两江名居居民张正秀辞去工厂工作,加入专职网格员队伍,她至今仍记得当初接过网格员背心时的激动心情。张正秀2014年从成都市金牛区到两江名居公租房居住,陌生的环境,复杂的人群,她每天独来独往,甚至一度抑郁。一段时间后,社区干部经常走访看望,丰富的志愿服务及各种就业培训,让她逐渐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她逐渐融入社区,倾听邻居们的故事,也帮他们排忧解难。加入专职网格员队伍后,张正秀和众多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共同努力着,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家”的感觉。

两江名居公租房是重庆市首批6个公租房之一,于2012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分为南、北两个社区,目前已入住近5万人。社区居住人口体量大、结构复杂、思想价值多元、民生需求多样。如何让这短时间聚集的5万余外来人口安家安心、定身定根,是摆在社区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北碚区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两江名居公租房社会治理工作。蔡家岗镇以打造“幸福家园”为目标,树立“包容、共治”的服务管理理念,构建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区平安文化建设为板块的社会治理“生态圈”,不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把两江名居从人员聚集的复杂区变成了安居乐业的新社区。

6月8日,北碚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蔡家岗镇两江名居北社区召开,来自全区17个街镇的综治办主任、网格化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村)书记及网格管理员骨干共计51人参加,两江名居社区社会治理经验正向全区推开。

网格化服务管理专职化、规范化

“谢谢您配合我们采集信息,这是网格服务联系卡,上面有网格员、物管联系电话,您还可以加入9栋微信群,群里会公布一些社区活动信息。”

“有问题可以在群里反映不?”

“当然可以,这个群就是为了方便大家沟通联系,有了问题也能及时给大家解决。”


为网格员统一规范服装和工作牌

5月30日,两江名居社区网格员陈艳红和孙萍正在E区9栋采集新入住居民信息,同时向居民提供网格员和物管的联系方式,让居民发现问题后有地方进行咨询和解决。

陈艳红介绍说,大部分居民都比较热心和积极,经常通过电话和微信群向我们反映情况,我们网格员收集到情况后,能解决的我们自己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我们通过手机中的社区E通app上报至网格化信息服务系统,让社区、街道进行研究处置。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居民会更加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除了日常的信息采集和意见的处理,两江名居的网格员们在走访工作还时常会遇到一些紧急事件,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月5日上午,北社区网格员信息采集员张元国探访社区独居老人谢某,敲门无人应答,询问邻居也说今天上午谢某没有下楼。张元国立马电话告知了专职网格员梅建和李梦玲,两人再次来到谢某门前敲门,这次终于开了门。原来,谢某有脑梗塞,早上醒来头昏、脚发软,全身无力,听见敲门声却开不了门,网格员们第二次到访时,才有点力气开门。了解情况后,梅建当即背起谢某下楼,李梦玲打电话给社区领导,说明情况安排车辆将谢某送医。

社区居民谢斌说,我们社区实行网格化之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加及时方便的解决,有些危急的事情也能及早发现,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也有了照应,就感觉我们小区的生活比原来更加舒适了。

北碚区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两江名居公租房社区配备了15个专职网格员,实现了人员专职化,配套了专项资金保障,创新物管、楼栋双管家,实现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更好的收集基础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并且社区在区“综治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行“社区E通”手机APP,有力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2016年,社区共入户走访25000余户(次),采集基础信息60000余条,办理民生实事760余件,发现并上报问题事件543起,协调处理矛盾纠纷22件。

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多元化社会组织

去年8月5日,两江名居北社区的小区热闹非凡,中间的空地上摆上了长排的座椅和宣传展板,里三层外三层都围满了人。原来,北碚区司法局、荣泽律师事务所组织近10余名机关干部和律师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2016年“志愿法治集市”普法宣传的首场活动。

活动吸引了千名小区居民的热情参与,不少居民主动在服务摊位前排起长龙。活动共发放《法治重庆明白卡》、《公证手册》、《农民工维权须知》、《重庆市法律援助服务指南》、《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把实实在在的普法志愿服务提供给了广大群众,增强了小区居民的普法志愿服务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深得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法治宣传活动的开展正面引导群众积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转变观念,勇于维权,依法合理反映诉求,自觉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提升法治理念,维护社会稳定。

据介绍,社区还与重庆荣泽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法律诊所”,每月到社区开展1次法律服务,免费接受法律咨询和提供法律援助;聘请蔡家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担任社区常年法律顾问,每周至少1次前往社区协助调解民事纠纷、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去年,律师参与协调矛盾纠纷21起,调解成功率达85%,提供咨询服务5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树立社区居民法治意识的同时,社区结合实际,为社区众多的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量身定制各种专业化社工服务。

今年4月中旬,北碚区启明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北碚区作孚广场上开展了“以爱之名·伴你成长”公益慈善活动,为两江名居公租房的1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书包、羽毛球等学习用具,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帮助其健康成长。

社区近年积极探索购买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成立了“启明星社会工作室”,开展青少年课外辅导及心理咨询等服务。设立“春晖计划”青少年感恩教育项目,培育公租房重点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实施的“宝贝成长支持计划”已对80名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和生活帮扶。与北碚区科协合作,建设社区心理咨询室,每周四派驻心理学专家、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每两月开展一次青少年团体辅导,已累计服务1460人次。

启明星社工室负责人杨梅说,我们社区的青少年儿童,大多都是随父母从外地随迁到这个社区,我们这个感恩项目的开展,就是为了加强孩子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国家。

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下的一步好棋。在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下,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社区大力培育志愿公益组织,如志愿者心站,开展结对帮扶、义务维修;志愿服务平台,建立了“民盟志愿者工作室”、“四点半课堂”、“方凤富雷锋班”等服务项目;爱心储蓄所,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募集爱心基金7万余元,为132户困难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风气。大力发展群众社团组织,社区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娱乐性、趣味性和广泛性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组织发动居民加入各类文体协会。

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这位老师,摩托车不要停在消防出口,出现灾情,这个就是生命通道,麻烦你及时开走,谢谢合作。”5月10日傍晚,社区党员志愿者黄成运在社区周边路口进行义务巡逻,对发现的隐患给予及时的协调处理。

黄成运正是两江名居社区党员红袖标巡逻队的一员,该队伍是由社区2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每天早晚定点在社区两条交通主干道和一个十字路口开展交通劝导。

社区居民黄大姐说,以前社区门口的马路摆满了乱停放的车辆,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有人劝导,秩序好多了。

据介绍,社区组建了特勤巡逻队、专职治安巡逻队、社区巡逻队、党员红袖标巡逻队、义务巡逻队5支社会治安巡防队伍,专职巡逻队和义务巡逻队相互补充,共同维护辖区平安稳定。

在社区人防有五支生力军的基础上,社区也对物防工程加大了投入。建立了应急备勤用房,在两江名居A区选址建设了300平方米的特保中队专用办公室。设立了治安岗亭,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负责接待报警求助群众,收集上报不稳定信息,处置突发情况。还完备了消防设施设备和人员出入道闸系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基础设施。

同样的,技防工程上社区也同步调跟上,镇政府斥资近50万元在两江名居公租房45栋居民楼、公共场所以及背街小巷共安装100个球枪机高清红外监控摄像头,存储时间达30天。设置视频监控室,派专人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人防、物防、技防构成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下,营造了社区平安和谐的环境。社区自成立以来,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尤其是治安案件同比下降了44.59%,未发生三类恶性案事件。

全方面推进社区平安文化建设

在两江名居社区里有一道独特的“家文化”长廊,社区在长廊里展示的居规民约、“家文化”核心理念、“家文化”主题徽标诠释等内容,常常会吸引很多过往居民同时驻足观看。

“这条长廊是根据居民的建议修建的,是社区‘家文化’具象化的举措之一。”两江名居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社区设计的主题徽标,在篆书“家”的视觉形象中加入“人”的元素,宣传“社区就是一家人”的理念。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谁不希望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他们自然就认同了社区的“家文化”。

倡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是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江名居社区成立了“爱心车队”“义务清扫队”“文明劝导队”等10多支志愿者队伍,常态性地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个人”“社区邻里节”“百姓讲堂”“梦想课堂”“百姓书场”等文化活动,还设立了“社区家庭荣誉树”,上墙展示居民的光荣事迹,让大家从身边的典型受到教育和感染。


居民通过“网格服务管理公示牌”上的电话

要上墙展示的好人好事简直太多了,但更多的还是记在社区居民的心里。年过七旬的独居老人蒋忠云说,去年他的手摔断了,志愿者上门为他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让他“非常感动”。居民冉梦娅说,前年她快临盆时,社区“爱心车队”志愿者及时将她送到医院,“多亏了志愿者们,我才能在医院平安生产,真的很感谢他们。”

“现在邻居们见了我,都称呼我为‘孝子’。”居民肖发田笑着说,他母亲今年94岁,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老人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在今年社区“寻找最美家庭和个人”评选活动中,肖发田一家获评“孝亲敬老最美家庭”。肖发田说:“小家的幸福,大家的和谐都靠我们共同营造,只要大家越来越多地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就会变得越来越温馨和谐。”


网格管理员梅建将当天收集的信息录入电脑

去年底,社区又投入5万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通过典型案例说法、漫画图片讲法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开展法治周末影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北碚流动放映队每周五晚上在社区广场播放电影前插播法治广告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沁润居民心灵。以社区“法治梦想课堂”为载体,整合“四点半课堂”、市民学校、志愿者学校等资源,联合司法、消防、法院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累计受众13000余人次。对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社区牵头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民声民意,通过“群众教育群众”的方式提高法治意识。如社区渝百家广场坝坝舞扰民、便民公交路线的设置等问题均是依托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制定工作措施,从而得以及时有效解决。

蔡家岗镇党委书记李均介绍,两江名居在树立“包容、共治”理念以来,社区积极打造家文化,营造家氛围,从环境、民生、治安、文化四个方面,致力于不断增加居民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社会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努力实现居民安家安心、定身定根。

记者/刘臻 通讯员/丁若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