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 凝心聚力激发司法行政正能量

时间: 2017-11-16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750

织密平安法治建设一张网

秀山 凝心聚力激发司法行政正能量

法治宣传进校园,学法守法从小抓

矛盾纠纷勤化解,人民调解促和谐

走访社区服刑人员

上门办证服务困难群体,切实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进企业,依法维权有保障

落实普法责任制督查

法治宣传进村居,群众责权更明晰

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情系便民服务。近年来,秀山县司法局坚持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发展为目的,以职能发挥为抓手,扎实推进“法治秀山”、“平安秀山”建设,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在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方面,着力打造社会治理法治化升级版,坚持司法创新,推进真情惠民,让“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聚合起了司法行政的强大正能量。

A 一网满责 压实责任全面构建“大普法”格局

“自‘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以来,由过去司法行政部门一家‘独唱’普法曲的情况,已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工作新格局。”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法治秀山”、“平安秀山”建设,对此,县委、县政府转发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印发了《关于构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格局的实施意见》。

硬制度还须真执行,平安法治建设领导责任担上肩,在秀山不是一句口号。“‘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落实情况被纳入依法治县目标考核,列入县人大2017年度督查审议内容。”该负责人介绍,秀山县普法办严格制定年度普法目标,部署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15项具体任务,采取审核部门和乡镇(街道)年度普法计划+日常工作督导+年终考评的模式,确保各级各部门普法责任落地生根,构建起了重点突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此外,秀山还大力实施“法律八进”,以巡回宣传、以案释法、视频传播、法治文艺下乡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去“法治大餐”;运用本土主流媒体秀山网、秀山E家、秀山法治网、秀山手机报、商社广场户外LED显示屏等媒介宣传,组织“三月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积极营造浓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氛围。

在持续开展的基层创建活动中,典型涌现使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7个、市级“民主法治五百示范工程”11个。

B 一网打尽 线上线下化解纠纷有新招

今年8月,在秀山一家大型锰矿开采企业上班的陈某因常年在井下工作而患上矽肺病,他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为3级伤残,无护理依赖。由于公司按重庆市平均工资60%为缴纳基数,与陈某本人实际工资有差距,使伤残补助金和工伤津贴与实际相差较大,陈某多次找公司协商未果,情绪激动的他4次到企业讨说法,导致企业停工,矛盾随时可能升级。溶溪镇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杨通成了解情况后,以事实为依据,积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经过4次共16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意见,由企业赔偿陈某34.8万元,最终平息了事态。在秀山,这只是人民调解员深入一线调节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他们像一把把化解矛盾的“金钥匙”,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方便基层群众及时就近获得调解服务,秀山的人民调解纵向到底,触角已延伸到城乡村居。”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秀山狠抓人民调解“四级网络”构建,27个乡镇(街道)232个村(社)调委会完成规范化建设,线下以重大节点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为主线,切实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萌芽和基层。其中,打造的梅江“和事堂”、官庄“专业调解”、溶溪“三调联动”等示范模式已成为引路典型。

同时,秀山还大力推行“互联网+人民调解”新模式,线上运用“巴渝和事佬”APP平台,推行在线受理,既方便了群众,也提升了人民调解信息化工作水平。

打开手机微信,秀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的工作人员就能将法律法规知识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推送给矫正对象,并以微信定位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在严格管理与柔性疏导的十字交叉中,秀山县司法局沿着社区矫正快速健康的发展轨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发展新路子。

秀山依托县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采取“军事化训练+管理制度讲解+典型案例解说”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初始教育,实施手机定位监测全覆盖,通过上门走访、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方式抓实分类管控,在司法所与社区服刑人员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将法治阳光照亮他们心间。

C 一网情深 法律服务零距离便利暖民心

“请问怎么要回老板拖欠我们的工钱?”“汽车借给朋友撞伤人,我要承担责任吗?”……如今,秀山县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的“12348”咨询热线每天都要接到诸多法律咨询。以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咨询热线只是冰山一角。

“平台是服务的载体,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我们不断对法律援助中心窗口服务进行提档升级。”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秀山构建以县法援中心为枢纽、44个援助工作站为主干、268个村居联络点为依托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从接待引导、咨询解答、受理申请到案件指派、监督投诉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0件,为受援人员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1008.2万元。

实现法律服务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秀山县公证工作上门服务也得到群众连连称赞。家住钟灵镇马路村村民邹某因工致残瘫痪在床,致继承其父逝后遗留在银行的存款而无法亲自向公证处申请办理,秀山县公证处知悉情况后,当即指派公证员前往其家中,很快办理了继承权和委托书公证,解决了当事人的及时之需。

“用‘跑腿上门’代替‘群众奔波’,全面提升公证行业为民、便民、惠民、利民、安民服务水平,让法律服务真正零距离。”秀山县公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证处变坐班办证为上门服务,设立“流动公证点”,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畅通绿色公证通道,对部分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民工工伤赔付的公证事项进行减、免公证服务费用。今年以来,办理公证事项1005件,同比增长7.8%。

看点》》

用“土方”治乡村顽疾

小小“和事堂”推动“大和谐”

“我们就是服‘和事堂’这包‘草草药’!”说起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和事堂”对纠纷调解、矛盾消化的话题,当地群众对此交口称赞。作为曾经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的全县“后进村”,近年来,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重庆市民族团结示范村”,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众多荣誉?推动“大和谐”的正是小小“和事堂”。

原来,2003年合村并组,兴隆坳村由原来的杨柳、火石、凉水、兴隆坳4个村合并,人口较多,姓氏复杂,拉帮结派,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变化,诸如田边地角、林界宅基权属等矛盾纠纷不断出现。

为深化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促进社会稳定和谐,2011年8月,兴隆坳村产生了全国首创的以法律为准绳,以“土方子”“医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新矛盾纠纷的“和事堂”。

据了解,“和事堂”以离退休镇村干部、妇女代表、村调解员等担任“和事佬”,以“六公开”为原则,即公开调查、公开事实、公开政策、公开评理、公开处罚、公开回访,通过事事记录、步步签字、时时查阅,依照法律程序,开出调解的“土方子”,用百姓听得懂的话、看得见的比喻消化矛盾纠纷,使群众信服调处结果。

此外,梅江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积极下访服务群众,以党建促社会管理等方式,既调解了纠纷,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知法、守法、用法能力。截至目前,“和事堂”调处各类纠纷78件,成功调解75件,调处率达96.1%,回访率100%,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记者 王涛  图片由秀山县司法局提供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秀山 凝心聚力激发司法行政正能量

织密平安法治建设一张网

秀山 凝心聚力激发司法行政正能量

法治宣传进校园,学法守法从小抓

矛盾纠纷勤化解,人民调解促和谐

走访社区服刑人员

上门办证服务困难群体,切实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进企业,依法维权有保障

落实普法责任制督查

法治宣传进村居,群众责权更明晰

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情系便民服务。近年来,秀山县司法局坚持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发展为目的,以职能发挥为抓手,扎实推进“法治秀山”、“平安秀山”建设,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在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方面,着力打造社会治理法治化升级版,坚持司法创新,推进真情惠民,让“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聚合起了司法行政的强大正能量。

A 一网满责 压实责任全面构建“大普法”格局

“自‘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以来,由过去司法行政部门一家‘独唱’普法曲的情况,已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工作新格局。”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法治秀山”、“平安秀山”建设,对此,县委、县政府转发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印发了《关于构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格局的实施意见》。

硬制度还须真执行,平安法治建设领导责任担上肩,在秀山不是一句口号。“‘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落实情况被纳入依法治县目标考核,列入县人大2017年度督查审议内容。”该负责人介绍,秀山县普法办严格制定年度普法目标,部署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15项具体任务,采取审核部门和乡镇(街道)年度普法计划+日常工作督导+年终考评的模式,确保各级各部门普法责任落地生根,构建起了重点突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此外,秀山还大力实施“法律八进”,以巡回宣传、以案释法、视频传播、法治文艺下乡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去“法治大餐”;运用本土主流媒体秀山网、秀山E家、秀山法治网、秀山手机报、商社广场户外LED显示屏等媒介宣传,组织“三月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积极营造浓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氛围。

在持续开展的基层创建活动中,典型涌现使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7个、市级“民主法治五百示范工程”11个。

B 一网打尽 线上线下化解纠纷有新招

今年8月,在秀山一家大型锰矿开采企业上班的陈某因常年在井下工作而患上矽肺病,他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为3级伤残,无护理依赖。由于公司按重庆市平均工资60%为缴纳基数,与陈某本人实际工资有差距,使伤残补助金和工伤津贴与实际相差较大,陈某多次找公司协商未果,情绪激动的他4次到企业讨说法,导致企业停工,矛盾随时可能升级。溶溪镇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杨通成了解情况后,以事实为依据,积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经过4次共16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意见,由企业赔偿陈某34.8万元,最终平息了事态。在秀山,这只是人民调解员深入一线调节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他们像一把把化解矛盾的“金钥匙”,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方便基层群众及时就近获得调解服务,秀山的人民调解纵向到底,触角已延伸到城乡村居。”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秀山狠抓人民调解“四级网络”构建,27个乡镇(街道)232个村(社)调委会完成规范化建设,线下以重大节点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为主线,切实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萌芽和基层。其中,打造的梅江“和事堂”、官庄“专业调解”、溶溪“三调联动”等示范模式已成为引路典型。

同时,秀山还大力推行“互联网+人民调解”新模式,线上运用“巴渝和事佬”APP平台,推行在线受理,既方便了群众,也提升了人民调解信息化工作水平。

打开手机微信,秀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的工作人员就能将法律法规知识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推送给矫正对象,并以微信定位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在严格管理与柔性疏导的十字交叉中,秀山县司法局沿着社区矫正快速健康的发展轨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矫正发展新路子。

秀山依托县矫正帮教管理服务中心,采取“军事化训练+管理制度讲解+典型案例解说”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初始教育,实施手机定位监测全覆盖,通过上门走访、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方式抓实分类管控,在司法所与社区服刑人员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将法治阳光照亮他们心间。

C 一网情深 法律服务零距离便利暖民心

“请问怎么要回老板拖欠我们的工钱?”“汽车借给朋友撞伤人,我要承担责任吗?”……如今,秀山县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的“12348”咨询热线每天都要接到诸多法律咨询。以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咨询热线只是冰山一角。

“平台是服务的载体,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我们不断对法律援助中心窗口服务进行提档升级。”秀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秀山构建以县法援中心为枢纽、44个援助工作站为主干、268个村居联络点为依托的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从接待引导、咨询解答、受理申请到案件指派、监督投诉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0件,为受援人员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1008.2万元。

实现法律服务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秀山县公证工作上门服务也得到群众连连称赞。家住钟灵镇马路村村民邹某因工致残瘫痪在床,致继承其父逝后遗留在银行的存款而无法亲自向公证处申请办理,秀山县公证处知悉情况后,当即指派公证员前往其家中,很快办理了继承权和委托书公证,解决了当事人的及时之需。

“用‘跑腿上门’代替‘群众奔波’,全面提升公证行业为民、便民、惠民、利民、安民服务水平,让法律服务真正零距离。”秀山县公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证处变坐班办证为上门服务,设立“流动公证点”,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畅通绿色公证通道,对部分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民工工伤赔付的公证事项进行减、免公证服务费用。今年以来,办理公证事项1005件,同比增长7.8%。

看点》》

用“土方”治乡村顽疾

小小“和事堂”推动“大和谐”

“我们就是服‘和事堂’这包‘草草药’!”说起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和事堂”对纠纷调解、矛盾消化的话题,当地群众对此交口称赞。作为曾经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的全县“后进村”,近年来,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重庆市民族团结示范村”,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众多荣誉?推动“大和谐”的正是小小“和事堂”。

原来,2003年合村并组,兴隆坳村由原来的杨柳、火石、凉水、兴隆坳4个村合并,人口较多,姓氏复杂,拉帮结派,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变化,诸如田边地角、林界宅基权属等矛盾纠纷不断出现。

为深化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促进社会稳定和谐,2011年8月,兴隆坳村产生了全国首创的以法律为准绳,以“土方子”“医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新矛盾纠纷的“和事堂”。

据了解,“和事堂”以离退休镇村干部、妇女代表、村调解员等担任“和事佬”,以“六公开”为原则,即公开调查、公开事实、公开政策、公开评理、公开处罚、公开回访,通过事事记录、步步签字、时时查阅,依照法律程序,开出调解的“土方子”,用百姓听得懂的话、看得见的比喻消化矛盾纠纷,使群众信服调处结果。

此外,梅江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积极下访服务群众,以党建促社会管理等方式,既调解了纠纷,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知法、守法、用法能力。截至目前,“和事堂”调处各类纠纷78件,成功调解75件,调处率达96.1%,回访率100%,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记者 王涛  图片由秀山县司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