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双凤镇:党建领航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时间: 2017-12-28 来源: 合川区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718


村级党建阵地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陶发明)近年来,合川区双凤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把党建工作作为统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党建工作与镇域建设同频共振,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良性开展。

党建阵地多样化

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分步推进的思路,双凤镇统筹抓好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在保合村、车山村、社区三个点建立三个村级党建示范点,优化提升服务功能,统一标准、标识、服务职责和服务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网上党支部”,利用“多彩双凤”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习教育资料,开设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栏目,创新微党课等新型载体,打造了“全天候、开放化、菜单式”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有效保证了各类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党员参与率。

党员联户常态化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面开展在职党员进村庄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在职党员村级表现反馈制度,不断完善志愿服务规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范围,建立部门对口培育、村牵头组织、村民广泛参与的培育发展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创新服务形式,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农村志愿者队” 3支服务队,服务民生,重点服务群众的春耕、秋收,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村级人才作用,实现群众互帮互助,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出行、用水、用电等民生难题。

党员干部当先锋

鼓励党员干部要立足村情,充分利用现有集体资源,通过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机关干部与薄弱村牵手致富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同时,按照群众的实际需求,搞好规划,加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及农村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使群众享受到集体发展的好处;在稳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让更多农民富起来。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使农民群众更多地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非农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该镇江北村通过成立李子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党员带头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来,年产优质李子20000余吨、产值达2000余万元,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的可喜成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合川双凤镇:党建领航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村级党建阵地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陶发明)近年来,合川区双凤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把党建工作作为统领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党建工作与镇域建设同频共振,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良性开展。

党建阵地多样化

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分步推进的思路,双凤镇统筹抓好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在保合村、车山村、社区三个点建立三个村级党建示范点,优化提升服务功能,统一标准、标识、服务职责和服务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网上党支部”,利用“多彩双凤”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学习教育资料,开设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栏目,创新微党课等新型载体,打造了“全天候、开放化、菜单式”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有效保证了各类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党员参与率。

党员联户常态化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面开展在职党员进村庄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在职党员村级表现反馈制度,不断完善志愿服务规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范围,建立部门对口培育、村牵头组织、村民广泛参与的培育发展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创新服务形式,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农村志愿者队” 3支服务队,服务民生,重点服务群众的春耕、秋收,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村级人才作用,实现群众互帮互助,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出行、用水、用电等民生难题。

党员干部当先锋

鼓励党员干部要立足村情,充分利用现有集体资源,通过开展“村企结对”帮扶、机关干部与薄弱村牵手致富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同时,按照群众的实际需求,搞好规划,加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及农村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使群众享受到集体发展的好处;在稳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让更多农民富起来。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使农民群众更多地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非农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该镇江北村通过成立李子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党员带头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来,年产优质李子20000余吨、产值达2000余万元,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的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