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警察”的酸甜苦辣

时间: 2018-04-0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691


 警察,不一定个个都是奔走在侦破一线的刑警,有一群警察,他们管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却一样获得大家的信赖和喜爱。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社区民警。近日,记者走进巴南区公安分局南彭派出所,见证社区民警张子德一天的工作,感受他的酸甜苦辣。

辣!风风火火处理家庭纠纷

“老张,情况紧急,快点来!”早上8点,办公室电话响起,张子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喂,在哪里?要得,马上过来!”他迅速赶往南彭大鱼村处理一起紧急家庭纠纷。

25年的从警生涯里,像这样走村入户解决家庭纠纷的情况很多,去年9月26日晚上的一起警情让张子德记忆犹新。

“老张,快点来,要出人命了!”去年9月,大鱼村村民冯某与妻子张某吵架,张某准备喝农药自杀,被一旁的母亲强力阻止,并紧急拨打了常来基层走访的张子德的电话。

张子德连夜赶往现场进行劝解。经了解,因冯某在外打牌很晚才回家,张某一人在家带孩子心有不满,所以与丈夫发生了争吵,继而想不开准备轻生。

经过张子德数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都认识到错误,张某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感谢张警官,救了儿子和媳妇的命!”事后,张某的母亲感激万分。

张子德作为社区民警,辖区7000余村民大事小事都爱找他,年轻小伙亲切地称他为“二哥”,上了年纪的则叫他“老张”。

酸!主动帮忙村民却不理解

“张警官,我上到户口了!”处理完家庭纠纷后,张子德接到丰都居民王云(化名)打来的报喜电话,感谢张子德帮忙解决了困扰她20多年的难题。

25年前,因为王云体弱多病,被父母遗弃在丰都外婆家。如今,王云长大成人,准备结婚,但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无法登记。

由于王云的父母都是大鱼村村民,张子德在数月前就将这起“难啃”的警情揽了下来。

“时隔多年,缺乏各种证明,必须让王云父女出示亲子鉴定等相关手续。然而,处理过程中,因事务繁琐,其父有些烦躁且不理解。”张子德说,派出所必须按规定程序办事,不然容易让坏人钻“漏洞”,于是他多次走访王云父母家,在数次劝说下,其父逐渐开始配合工作。经过多方协调,一切手续准备完成,王云终于有了户口,事情也有了完美结局。

苦!早已习惯了吃剩饭剩菜

“白天工作,晚上还要继续奋战。”张子德说,尽管辖区巡逻、处理纠纷等事情多而杂,但是只要百姓向他求助,他必定竭尽全力。

作为一名“田坎民警”,张子德一直坚持“百姓有事随叫随到”的工作态度。因此,走村串户是常事,吃剩菜剩饭也成了常事。

“警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管是在吃饭还是睡觉,只要接到群众报警,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张子德说,处理警情花费的时间不确定、地点不确定,等处理完后回到派出所,饭菜已经凉了。

“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苦?”当大家问到这个问题时,张子德笑道:“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本分。”

甜!与妻子共建“夫妻警务室”

从警25年来,张子德抱着一颗守护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一心扎在工作上。妻子刘远伦不仅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利用空余时间帮丈夫分担些简单的工作。由于刘远伦时常帮丈夫干些填写资料的活儿,不少同事戏称张嫂干了10多年的“地下工作”。

如今,张嫂也加入了公安系统,当了一名辅警,和丈夫“背靠背”工作,共建“夫妻警务室”。

“去年女儿也成了一名特警。”张子德拿着一家三口的合照自豪地说。如今,他们一家人都在为公安事业奋斗,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记者 张柳妞 通讯员 方 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田坎警察”的酸甜苦辣


 警察,不一定个个都是奔走在侦破一线的刑警,有一群警察,他们管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却一样获得大家的信赖和喜爱。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社区民警。近日,记者走进巴南区公安分局南彭派出所,见证社区民警张子德一天的工作,感受他的酸甜苦辣。

辣!风风火火处理家庭纠纷

“老张,情况紧急,快点来!”早上8点,办公室电话响起,张子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喂,在哪里?要得,马上过来!”他迅速赶往南彭大鱼村处理一起紧急家庭纠纷。

25年的从警生涯里,像这样走村入户解决家庭纠纷的情况很多,去年9月26日晚上的一起警情让张子德记忆犹新。

“老张,快点来,要出人命了!”去年9月,大鱼村村民冯某与妻子张某吵架,张某准备喝农药自杀,被一旁的母亲强力阻止,并紧急拨打了常来基层走访的张子德的电话。

张子德连夜赶往现场进行劝解。经了解,因冯某在外打牌很晚才回家,张某一人在家带孩子心有不满,所以与丈夫发生了争吵,继而想不开准备轻生。

经过张子德数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都认识到错误,张某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感谢张警官,救了儿子和媳妇的命!”事后,张某的母亲感激万分。

张子德作为社区民警,辖区7000余村民大事小事都爱找他,年轻小伙亲切地称他为“二哥”,上了年纪的则叫他“老张”。

酸!主动帮忙村民却不理解

“张警官,我上到户口了!”处理完家庭纠纷后,张子德接到丰都居民王云(化名)打来的报喜电话,感谢张子德帮忙解决了困扰她20多年的难题。

25年前,因为王云体弱多病,被父母遗弃在丰都外婆家。如今,王云长大成人,准备结婚,但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无法登记。

由于王云的父母都是大鱼村村民,张子德在数月前就将这起“难啃”的警情揽了下来。

“时隔多年,缺乏各种证明,必须让王云父女出示亲子鉴定等相关手续。然而,处理过程中,因事务繁琐,其父有些烦躁且不理解。”张子德说,派出所必须按规定程序办事,不然容易让坏人钻“漏洞”,于是他多次走访王云父母家,在数次劝说下,其父逐渐开始配合工作。经过多方协调,一切手续准备完成,王云终于有了户口,事情也有了完美结局。

苦!早已习惯了吃剩饭剩菜

“白天工作,晚上还要继续奋战。”张子德说,尽管辖区巡逻、处理纠纷等事情多而杂,但是只要百姓向他求助,他必定竭尽全力。

作为一名“田坎民警”,张子德一直坚持“百姓有事随叫随到”的工作态度。因此,走村串户是常事,吃剩菜剩饭也成了常事。

“警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管是在吃饭还是睡觉,只要接到群众报警,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张子德说,处理警情花费的时间不确定、地点不确定,等处理完后回到派出所,饭菜已经凉了。

“你会不会觉得这样苦?”当大家问到这个问题时,张子德笑道:“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本分。”

甜!与妻子共建“夫妻警务室”

从警25年来,张子德抱着一颗守护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一心扎在工作上。妻子刘远伦不仅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利用空余时间帮丈夫分担些简单的工作。由于刘远伦时常帮丈夫干些填写资料的活儿,不少同事戏称张嫂干了10多年的“地下工作”。

如今,张嫂也加入了公安系统,当了一名辅警,和丈夫“背靠背”工作,共建“夫妻警务室”。

“去年女儿也成了一名特警。”张子德拿着一家三口的合照自豪地说。如今,他们一家人都在为公安事业奋斗,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记者 张柳妞 通讯员 方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