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记录行踪

时间: 2018-07-0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865

陈子昂出蜀,是从他的故乡射洪始发,乘船沿涪江而东南下,至合州(今重庆合川区)转入嘉陵江南折以下,至渝州(重庆渝中区)再入长江东下。这一路行踪,均大略记录在他沿途所作的几首诗的诗题里,了了分明,历历可辨。

在进入今之重庆市境域前,他先已在遂州留下一首《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诗,然后即抵达涪江下游的安居县。安居县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辖地跨今之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和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及附近地区,迄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方才撤销。在安居县,他作了《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一诗,成为他当时巴渝行踪的第一个记录。

那是一首五言古诗:“肃徒歌伐木,鹜楫漾轻舟。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麋鼯寒思晚,猿乌暮声秋。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起始两句写闻伐木歌而漾轻舟,带出第三句至第十四句,写景寄兴,曲尽“奇致”。第十五、十六两句转到此行目的在于折桂的意思上,方引出最后两句作结,“誓息”与“将从”实暗寓着对奇致的流连难舍。

到合州,他没有写诗,但在东阳峡写了一首《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怀,作以示之》的五古,记录了他在今重庆合川区的踪迹和行事。津口即今合川南津关附近渡口,涪江汇入嘉陵江之处,他在那里与弟告别。东阳峡则指嘉陵江小三峡中的温汤峡,因为近傍东阳镇,故亦称东阳峡。东阳峡距合州尚不远,他想再追转去见其弟(“步趁”意谓步辇追逐),却来不及了,禁不住眷念之情油然而生,惆怅不已,乃作此诗以图“示之”。正因此,全诗十四句,仅七、八两句“林暗随天转,云峰逐望新”稍涉及景象,其余诗句都述心情。特别是三、四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五、六句“同衾成楚越,别鸟类胡秦”,表明了他的“眷然有怀”上及父母,下及昆仲。也因此,由第十一、十二句“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引发出结句“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感情之真挚令人泫然。

东阳峡在今重庆北碚区。在那里,他还留下另一首五古《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全诗二十句,与示弟之作情调迥异。起始六句由“东崖初解缆,南浦遂离群”的出游入题,引出行至东阳峡而“沿洄异诸濆”“歌笑浩难闻”。中间八句,集中描绘东阳峡的山水树木和形胜景象,“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及“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四句,特别富有层次感和动静感,形影交合,色彩斑斓,写景状物若在目前。结尾六句转入意绪:“地入巴陵道,星连牛斗文。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对出蜀前途上的孤寒艰辛,对与友相遇不及的怅惘失落,又使得他纠结不已。三层诗意,三迭起伏,比前一首诗更摇曳多姿。

巴陵道,巴陵道,出了嘉陵江,便转入长江。在两江汇合的古渝州,陈子昂似乎未曾停留,至少是未曾留下诗作来。为什么会那样?不宜妄测。后来的李白,《峨眉山月歌》唱出“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李白,也曾步过他的后尘,没有在渝州哪怕仅止留下一首诗。很可能,会与唐代的渝州政治地位不高,秦代张仪和三国李严所筑之城业已破残,不大吸引得住行色匆匆的诗人有一定的关系。无看头即无游兴,无游兴即无诗趣,古今一理,或可推之。

顺长江东下,到万州他才写出五古《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空蒙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日相依。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前八句纪行写景,雨后初晴的朝阳霞云,分明令他神清气爽,林岫、涨涛、孤烟、曙日,无不浑然如画,形象生动。如今之万州与之比一比,古今之变何其巨然!后八句驰望遐思,究竟是哪些今古曲直,是非经过并未指实,但进退依违,入京折桂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并无把握,只不过对于“江海事多违”已然有所心理准备,心事浩茫直连广宇。

以上四首诗,加上前篇诗话已引述过了的《白帝城怀古》《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以及《宿空舲峡青树村浦》三首诗,仅从诗题便可以看出当年陈子昂出蜀穿越巴渝的行踪。对应当今重庆市所辖区县,由涪江而嘉陵江而长江,先后经过了铜梁、合川、北碚、万州、奉节、巫山。这对于巴渝诗歌历史而言,不啻为一段传世佳话,可触可摸,可亲可诵。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诗题记录行踪

陈子昂出蜀,是从他的故乡射洪始发,乘船沿涪江而东南下,至合州(今重庆合川区)转入嘉陵江南折以下,至渝州(重庆渝中区)再入长江东下。这一路行踪,均大略记录在他沿途所作的几首诗的诗题里,了了分明,历历可辨。

在进入今之重庆市境域前,他先已在遂州留下一首《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诗,然后即抵达涪江下游的安居县。安居县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辖地跨今之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和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及附近地区,迄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方才撤销。在安居县,他作了《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一诗,成为他当时巴渝行踪的第一个记录。

那是一首五言古诗:“肃徒歌伐木,鹜楫漾轻舟。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麋鼯寒思晚,猿乌暮声秋。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起始两句写闻伐木歌而漾轻舟,带出第三句至第十四句,写景寄兴,曲尽“奇致”。第十五、十六两句转到此行目的在于折桂的意思上,方引出最后两句作结,“誓息”与“将从”实暗寓着对奇致的流连难舍。

到合州,他没有写诗,但在东阳峡写了一首《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怀,作以示之》的五古,记录了他在今重庆合川区的踪迹和行事。津口即今合川南津关附近渡口,涪江汇入嘉陵江之处,他在那里与弟告别。东阳峡则指嘉陵江小三峡中的温汤峡,因为近傍东阳镇,故亦称东阳峡。东阳峡距合州尚不远,他想再追转去见其弟(“步趁”意谓步辇追逐),却来不及了,禁不住眷念之情油然而生,惆怅不已,乃作此诗以图“示之”。正因此,全诗十四句,仅七、八两句“林暗随天转,云峰逐望新”稍涉及景象,其余诗句都述心情。特别是三、四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五、六句“同衾成楚越,别鸟类胡秦”,表明了他的“眷然有怀”上及父母,下及昆仲。也因此,由第十一、十二句“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引发出结句“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感情之真挚令人泫然。

东阳峡在今重庆北碚区。在那里,他还留下另一首五古《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全诗二十句,与示弟之作情调迥异。起始六句由“东崖初解缆,南浦遂离群”的出游入题,引出行至东阳峡而“沿洄异诸濆”“歌笑浩难闻”。中间八句,集中描绘东阳峡的山水树木和形胜景象,“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及“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四句,特别富有层次感和动静感,形影交合,色彩斑斓,写景状物若在目前。结尾六句转入意绪:“地入巴陵道,星连牛斗文。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对出蜀前途上的孤寒艰辛,对与友相遇不及的怅惘失落,又使得他纠结不已。三层诗意,三迭起伏,比前一首诗更摇曳多姿。

巴陵道,巴陵道,出了嘉陵江,便转入长江。在两江汇合的古渝州,陈子昂似乎未曾停留,至少是未曾留下诗作来。为什么会那样?不宜妄测。后来的李白,《峨眉山月歌》唱出“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李白,也曾步过他的后尘,没有在渝州哪怕仅止留下一首诗。很可能,会与唐代的渝州政治地位不高,秦代张仪和三国李严所筑之城业已破残,不大吸引得住行色匆匆的诗人有一定的关系。无看头即无游兴,无游兴即无诗趣,古今一理,或可推之。

顺长江东下,到万州他才写出五古《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空蒙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日相依。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前八句纪行写景,雨后初晴的朝阳霞云,分明令他神清气爽,林岫、涨涛、孤烟、曙日,无不浑然如画,形象生动。如今之万州与之比一比,古今之变何其巨然!后八句驰望遐思,究竟是哪些今古曲直,是非经过并未指实,但进退依违,入京折桂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并无把握,只不过对于“江海事多违”已然有所心理准备,心事浩茫直连广宇。

以上四首诗,加上前篇诗话已引述过了的《白帝城怀古》《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以及《宿空舲峡青树村浦》三首诗,仅从诗题便可以看出当年陈子昂出蜀穿越巴渝的行踪。对应当今重庆市所辖区县,由涪江而嘉陵江而长江,先后经过了铜梁、合川、北碚、万州、奉节、巫山。这对于巴渝诗歌历史而言,不啻为一段传世佳话,可触可摸,可亲可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