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青瓦房

时间: 2018-07-0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816

“我在给碉楼翻青瓦,请的人……”这是父亲生日那天,他在电话里对我说的话。青瓦房是郑家碉楼,有百年历史,是爷爷的爷爷在上世纪初修建的,三层楼,全石结构,屋顶覆满了灰色青瓦。

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喜欢给碉楼翻青瓦。多年过去,他的习惯仍未改变,尤其是春夏雨水和农忙的间歇,这是他每年必做的事。村子里,青瓦房很多,一间挨着一间,像一个又一个的兄弟,肩并肩,围在一起。

奶奶过世早,父亲曾抱养于人,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后被哥哥姐姐偶然发现,历经许多波折才回了郑家碉楼。那时的郑家碉楼,住着爷爷的三位兄弟,三个家庭,一家一层楼二间房,成人一间,孩子们一间,生活异常拮据。父亲从抱养回来就没有固定住处,草垛旁,牛圈里,厨房边,都是他的安身之处,直到哥哥姐姐全部安家立户,他才住进了郑家碉楼。

年少的父亲,总是到大山里挖煤、拉煤,挣的钱虽不多,但也知足。父亲勤奋,十里八乡他都乐于帮人。认识我妈妈,是别人介绍的,那时妈妈有病患,外公是干部,爷爷对父亲成家的最大支持就是同意将碉楼里最黝黑的那间房分给父亲用。父亲接受这样的安排,觉得能安家立户,已是最大恩赐,十分珍惜。父亲年轻,一旦发现碉楼有漏水,他就会主动爬上房顶一片青瓦一片青瓦地翻。常翻常新的青瓦,或青灰,或苍黛,静默无声,像一叶叶小舟,停泊在屋顶,也停泊进了历经风吹雨打的父亲额头。

村里的孩子长大成家了,就在村子里搭建青瓦房。新建的青瓦房洋气,和碉楼外观气派实际居住狭窄、阴湿、黝黑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村子里青瓦房越盖越多,大家相继搬离了郑家碉楼。1974年,经爷爷等三位长辈成全,父亲用省吃俭用下来的123.00元收购了郑家碉楼。农村房是没登记产权的,但父亲听外公的话,有些法制观念,于是在1980年又缴纳了7.38元的交易契税,正式办理了郑家碉楼的房屋产权登记,为此父亲非常自豪。

买下郑家碉楼的父亲,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一次,父亲在外公家看到一块透明的硬质塑料,征得外公同意,就捡回来把它翻上屋顶。青瓦覆盖的郑家碉楼,因安上了透明塑料而有了亮光。黄色砾石的墙上,经常会挂着父亲收获的火红辣椒、白白的大蒜和金黄色的玉米,还有破旧的草帽、锋利的镰刀以及常用的农具。几年后,哥哥成了村里的大学生,搬出了郑家碉楼。又过了三年,我也离开了郑家碉楼。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父亲始终像碉楼墙上的石头,辛苦耕耘,从不喊痛。我刚上班那年,村里翻建了一座砖瓦窑,泥瓦匠挖泥、踩泥、切泥,晾晒,拍瓦,短短几天,泥土就在熊熊炉火中变成了一叠叠的青瓦。出窑的熟瓦,结实,耐用,呈青灰色。大家用架子车把新烧的青瓦拉到村里,父亲也去拉新瓦。叔伯打趣他说,你都养两大学生了,还拉青瓦干啥?父亲憨憨地笑,说,这青瓦来之不易,盖间房多好呀!什么能比过这青瓦呢?

我第一次有房,是重庆的三居室,拿到钥匙那天我就告诉了父亲。父亲喜笑颜开对我说:“你有高楼房了,好呀!你一定要记得办产权哟”。父亲来看我的新房,待屋子里整天不出门,什么地方清洁没做干净,什么地方装修没整巴适,他就像万能技工一样,无所不能,天天打磨屋子,搞得窗明几净的。下班回家,看着父亲忙忙碌碌的身影,我总觉过意不去,喊他不要管这些家事,他说闲着也是闲着,能干点就干点吧。婚后的我,养了两个孩子,父亲说城里房搭不了偏房,要是农村,就可挨着郑家碉楼搭间青瓦偏房供孙娃住了。没多久,他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硬是在碉楼旁搭了间青瓦偏房,还给邻居说,叶落归根,娃些回来还是要有房住才行的。

我知道我是很难回郑家碉楼住了。家里人多,思虑再三,便又买了一套五居室的房子。父亲闻讯很高兴,装修那会,他像监工一样,天天守着。若工人偷懒,他就拿着工具自己干,累得不行。我为此冒火。他却说力气用了力气在,偷懒的装修以后恼火,还说这城头房子漏水可不比青瓦房好翻,现在累点、苦点,没啥,以后就好了。

正当我认为父亲很满意我的五居室房要和我一起生活下去的时候,父亲却执拗地回了老家。数次邀请,他都说,我有青瓦房,你自己管好家就行了。每次见父亲,都会为这件事说得不愉快,我问是我哪点做得不好吗,怎么就不愿意和我一起住呢,他总说你顾好家就行了。哥哥分析是家里人多,吵着他了。想来也是,两个孩子毕竟要长大,总不能让他们不蹦不跳吧。为讨父亲欢心,我们又为他专门在小区买了一套两室房。搬家那天,他高兴地和我喝了好几杯酒。“你这辈子又住新房了”,母亲笑他。他无语,只是幸福地瞪了母亲一眼。尔后,我回家几乎都去他家转一转,和他唠几句家常,搭几句闲白。可他每次总提碉楼青瓦的事,不是小时候烧青瓦,就是长大后盖青瓦,抑或这么多年都没翻过青瓦了。还不无担忧地说,年纪大了,翻不动青瓦了,天若下雨,碉楼要漏水了。

我让父亲别管这些,说碉楼是全石结构,垮不了。何况碉楼没天然气,没热水器,没洗澡间,采光也不好,生活很不方便,我们是不会回去住的。父亲听了更不高兴。

久而久之,父亲开始躲我。听母亲说,他三天两头跑回郑家碉楼,喜欢在郑家碉楼里待着、守着,还说,那才是他的家呀。这次,父亲利用生日和姊妹团聚的机会,又翻起了郑家碉楼的青瓦。

经历过方才明白,回不去的老家,忘不了的青瓦碉楼,不管我们做多大的努力和付出,都无法代替郑家碉楼在父亲心目中的位置。七十多岁的父亲,习惯偏安于郑家碉楼,静静打磨他的人生。就像他的青瓦一样,不管陈旧、破损、苍老还是荒凉,故乡的土地才是他深深根植的地方。这让我深信,他的家确实是那处青瓦覆盖着的郑家碉楼,以及屋檐下一块块温润的黄砾石墙。

(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父亲的青瓦房

“我在给碉楼翻青瓦,请的人……”这是父亲生日那天,他在电话里对我说的话。青瓦房是郑家碉楼,有百年历史,是爷爷的爷爷在上世纪初修建的,三层楼,全石结构,屋顶覆满了灰色青瓦。

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喜欢给碉楼翻青瓦。多年过去,他的习惯仍未改变,尤其是春夏雨水和农忙的间歇,这是他每年必做的事。村子里,青瓦房很多,一间挨着一间,像一个又一个的兄弟,肩并肩,围在一起。

奶奶过世早,父亲曾抱养于人,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后被哥哥姐姐偶然发现,历经许多波折才回了郑家碉楼。那时的郑家碉楼,住着爷爷的三位兄弟,三个家庭,一家一层楼二间房,成人一间,孩子们一间,生活异常拮据。父亲从抱养回来就没有固定住处,草垛旁,牛圈里,厨房边,都是他的安身之处,直到哥哥姐姐全部安家立户,他才住进了郑家碉楼。

年少的父亲,总是到大山里挖煤、拉煤,挣的钱虽不多,但也知足。父亲勤奋,十里八乡他都乐于帮人。认识我妈妈,是别人介绍的,那时妈妈有病患,外公是干部,爷爷对父亲成家的最大支持就是同意将碉楼里最黝黑的那间房分给父亲用。父亲接受这样的安排,觉得能安家立户,已是最大恩赐,十分珍惜。父亲年轻,一旦发现碉楼有漏水,他就会主动爬上房顶一片青瓦一片青瓦地翻。常翻常新的青瓦,或青灰,或苍黛,静默无声,像一叶叶小舟,停泊在屋顶,也停泊进了历经风吹雨打的父亲额头。

村里的孩子长大成家了,就在村子里搭建青瓦房。新建的青瓦房洋气,和碉楼外观气派实际居住狭窄、阴湿、黝黑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村子里青瓦房越盖越多,大家相继搬离了郑家碉楼。1974年,经爷爷等三位长辈成全,父亲用省吃俭用下来的123.00元收购了郑家碉楼。农村房是没登记产权的,但父亲听外公的话,有些法制观念,于是在1980年又缴纳了7.38元的交易契税,正式办理了郑家碉楼的房屋产权登记,为此父亲非常自豪。

买下郑家碉楼的父亲,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一次,父亲在外公家看到一块透明的硬质塑料,征得外公同意,就捡回来把它翻上屋顶。青瓦覆盖的郑家碉楼,因安上了透明塑料而有了亮光。黄色砾石的墙上,经常会挂着父亲收获的火红辣椒、白白的大蒜和金黄色的玉米,还有破旧的草帽、锋利的镰刀以及常用的农具。几年后,哥哥成了村里的大学生,搬出了郑家碉楼。又过了三年,我也离开了郑家碉楼。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父亲始终像碉楼墙上的石头,辛苦耕耘,从不喊痛。我刚上班那年,村里翻建了一座砖瓦窑,泥瓦匠挖泥、踩泥、切泥,晾晒,拍瓦,短短几天,泥土就在熊熊炉火中变成了一叠叠的青瓦。出窑的熟瓦,结实,耐用,呈青灰色。大家用架子车把新烧的青瓦拉到村里,父亲也去拉新瓦。叔伯打趣他说,你都养两大学生了,还拉青瓦干啥?父亲憨憨地笑,说,这青瓦来之不易,盖间房多好呀!什么能比过这青瓦呢?

我第一次有房,是重庆的三居室,拿到钥匙那天我就告诉了父亲。父亲喜笑颜开对我说:“你有高楼房了,好呀!你一定要记得办产权哟”。父亲来看我的新房,待屋子里整天不出门,什么地方清洁没做干净,什么地方装修没整巴适,他就像万能技工一样,无所不能,天天打磨屋子,搞得窗明几净的。下班回家,看着父亲忙忙碌碌的身影,我总觉过意不去,喊他不要管这些家事,他说闲着也是闲着,能干点就干点吧。婚后的我,养了两个孩子,父亲说城里房搭不了偏房,要是农村,就可挨着郑家碉楼搭间青瓦偏房供孙娃住了。没多久,他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硬是在碉楼旁搭了间青瓦偏房,还给邻居说,叶落归根,娃些回来还是要有房住才行的。

我知道我是很难回郑家碉楼住了。家里人多,思虑再三,便又买了一套五居室的房子。父亲闻讯很高兴,装修那会,他像监工一样,天天守着。若工人偷懒,他就拿着工具自己干,累得不行。我为此冒火。他却说力气用了力气在,偷懒的装修以后恼火,还说这城头房子漏水可不比青瓦房好翻,现在累点、苦点,没啥,以后就好了。

正当我认为父亲很满意我的五居室房要和我一起生活下去的时候,父亲却执拗地回了老家。数次邀请,他都说,我有青瓦房,你自己管好家就行了。每次见父亲,都会为这件事说得不愉快,我问是我哪点做得不好吗,怎么就不愿意和我一起住呢,他总说你顾好家就行了。哥哥分析是家里人多,吵着他了。想来也是,两个孩子毕竟要长大,总不能让他们不蹦不跳吧。为讨父亲欢心,我们又为他专门在小区买了一套两室房。搬家那天,他高兴地和我喝了好几杯酒。“你这辈子又住新房了”,母亲笑他。他无语,只是幸福地瞪了母亲一眼。尔后,我回家几乎都去他家转一转,和他唠几句家常,搭几句闲白。可他每次总提碉楼青瓦的事,不是小时候烧青瓦,就是长大后盖青瓦,抑或这么多年都没翻过青瓦了。还不无担忧地说,年纪大了,翻不动青瓦了,天若下雨,碉楼要漏水了。

我让父亲别管这些,说碉楼是全石结构,垮不了。何况碉楼没天然气,没热水器,没洗澡间,采光也不好,生活很不方便,我们是不会回去住的。父亲听了更不高兴。

久而久之,父亲开始躲我。听母亲说,他三天两头跑回郑家碉楼,喜欢在郑家碉楼里待着、守着,还说,那才是他的家呀。这次,父亲利用生日和姊妹团聚的机会,又翻起了郑家碉楼的青瓦。

经历过方才明白,回不去的老家,忘不了的青瓦碉楼,不管我们做多大的努力和付出,都无法代替郑家碉楼在父亲心目中的位置。七十多岁的父亲,习惯偏安于郑家碉楼,静静打磨他的人生。就像他的青瓦一样,不管陈旧、破损、苍老还是荒凉,故乡的土地才是他深深根植的地方。这让我深信,他的家确实是那处青瓦覆盖着的郑家碉楼,以及屋檐下一块块温润的黄砾石墙。

(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