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法院3年执结案45万件

时间: 2018-10-30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699

  重庆法制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朱颂扬 通讯员 刘 洋


  本报讯 2016年至今年9月,重庆三级法院共计执结各类执行案件452628件,兑现金额883.1亿。这是记者从10月30日召开的重庆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评估工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自“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重庆法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执行行为日趋规范,外部环境明显改善,执行质效显著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指出,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重庆三级法院坚持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利剑直插基层一线,打通“最后一公里”,高质量、全覆盖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全市法院执行质量水平逐步提高,“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杨临萍强调,此次评估既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制度性安排,也是衡量重庆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状况的重要方式,更是对全市法院履职担当能力的检验。全市法院要切实增强受评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自觉配合评估组开展工作,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提供情况,实事求是反映问题,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真实。虚心接受评估,高度重视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边评边改,并把解决当前问题和着眼长远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执行规范化建设,提升执行信息化水平,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强化执行队伍建设。要以此次受评为新起点,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依法穷尽一切执行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补齐短板,高质量完成 “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在听取重庆高院以及部分中基层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情况汇报后,第三方评估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指出,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不仅可以依法、全面、客观地评估法院执行工作,帮助法院查找、整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法院和老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凝聚共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建议重庆法院以此次评估工作为契机,着力探索构建执行工作的长效机制,在重视执行积案的化解和执行工作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的同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重视执行干警身心健康,扎实抓好执法办案任务,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重庆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重庆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相关负责人,重庆高院在家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中基层法院院长出席了座谈会。


  相关链接 重庆法院八大执行亮点


  构筑联合惩戒体系。重庆高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制定办理妨害执行刑事案件会议纪要,出台拒执罪自诉案件办理意见,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打击力度。全市法院审理拒执罪案件131件192人,判处拒执罪47件52人。密织信用惩戒网络,对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财政、金融、市场监管等46家单位共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任职准入、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金融信贷、出入境、高消费等多领域限制。目前,通过平台查询、比对信用信息224万人次,实施信用联合惩戒5.4万余次,600余名法定代表人被解除任职资格,35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入住星级宾馆。创新失信被执行人惩戒举措,与市教委共同出台具有重庆特色的措施,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就读高收费民办学校。


  强力推进办案攻坚。开展“迅雷”、“铁拳”等集中攻坚行动,形成强大执行声势,共执结涉民生案件52692件,兑现93.67亿元。加大特殊主体案件执行力度,专项清理涉党政机关、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案件,由重庆高院挂牌督办,执结案件241件,执行到位2.18亿元。与市纪委监委建立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涉执线索移送机制,目前已移送线索10余条,相关未履行法律义务的特殊主体受到了党纪政纪严惩。建立专项执行救助资金,共救助执行案件1369件,救助金额3267万元。


  集约化搭建执行办案系统。坚持“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一个标准”,将审判、执行、财产保全、评估拍卖、案款管理、涉执信访、人事管理等6个系统平台“无缝对接”,建立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并融入全市法院综合管理平台。财产查控、评估拍卖、案款收支、限制措施等执行信息均集成于执行流程管理界面,并与案件一一对应,实现对执行案件37个节点全流程监控。


  实体化运行执行指挥中心。全市三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实现在线指挥、网上办案办公、数据指标管理、政令上传下达、案件督导和事项委托等18项功能,实时监控案件办理全过程,依托单兵系统对执行现场进行远程指挥。全市法院在线指挥940余次,上传下达文件1400余份。借力指挥平台事务委托功能,按时办好各类受托事务,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全市法院委托执行事务20571次,办理受托执行事项19156次,受托事项平均办理用时8.12天。


  完善网络查控体系。对接最高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协调银监局、国土房管局将我市37家本地银行及全市不动产信息纳入“总对总”查控系统,推动财产网络查控全覆盖。与市发改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公安局等55家单位建立执行联动机制,通过“点对点”系统实时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车辆、人口户籍、婚姻配偶、出入境证件、水电气、社保、银联卡交易信息等10余项信息,查询量达到400余万次。对接公安大情报系统,接收被执行人住宾馆、进网吧、进出高速路口、检票口等信息19098条。


  推进执行资源结构性调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民事财产保全中心,由执行局统一管理,集约办理财产保全事务,财产保全保质提效,防范“执行不能”风险前移至诉讼中、立案前。全市法院办理诉讼保全案件110141件,同比增长276.61%,保全金额2525亿元,9600件民商事案件在保全过后撤诉、达成调解且未进入执行程序。成立执行事务中心,集约办理咨询、立案、分案、接待、查询、材料收发等事务性工作,执行效率显著提高,执行平均用时缩短至65.5天。


  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改革。全面推开网络司法拍卖,实现拍卖辅助机构网络化管理,评估拍卖过程无纸化流转。自开展司法网拍以来,全市法院成功拍卖财产7981宗、成交额144.3亿元,拍卖成交率75.82%、溢价率25.95%。


  精心开展执行宣传。全市法院制作微电影18部、公益广告50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29场,让“基本解决执行难”深入人心。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发布稿件3824篇,在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发布稿件1208篇。


  编辑 陈生容 组版 余游虹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法院3年执结案45万件

  重庆法制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朱颂扬 通讯员 刘 洋


  本报讯 2016年至今年9月,重庆三级法院共计执结各类执行案件452628件,兑现金额883.1亿。这是记者从10月30日召开的重庆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评估工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自“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重庆法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执行行为日趋规范,外部环境明显改善,执行质效显著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指出,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重庆三级法院坚持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利剑直插基层一线,打通“最后一公里”,高质量、全覆盖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全市法院执行质量水平逐步提高,“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杨临萍强调,此次评估既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制度性安排,也是衡量重庆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状况的重要方式,更是对全市法院履职担当能力的检验。全市法院要切实增强受评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自觉配合评估组开展工作,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提供情况,实事求是反映问题,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真实。虚心接受评估,高度重视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边评边改,并把解决当前问题和着眼长远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执行规范化建设,提升执行信息化水平,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强化执行队伍建设。要以此次受评为新起点,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依法穷尽一切执行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补齐短板,高质量完成 “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在听取重庆高院以及部分中基层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情况汇报后,第三方评估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指出,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不仅可以依法、全面、客观地评估法院执行工作,帮助法院查找、整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在法院和老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凝聚共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建议重庆法院以此次评估工作为契机,着力探索构建执行工作的长效机制,在重视执行积案的化解和执行工作经验的提炼和总结的同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重视执行干警身心健康,扎实抓好执法办案任务,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重庆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重庆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相关负责人,重庆高院在家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中基层法院院长出席了座谈会。


  相关链接 重庆法院八大执行亮点


  构筑联合惩戒体系。重庆高院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制定办理妨害执行刑事案件会议纪要,出台拒执罪自诉案件办理意见,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打击力度。全市法院审理拒执罪案件131件192人,判处拒执罪47件52人。密织信用惩戒网络,对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财政、金融、市场监管等46家单位共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任职准入、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金融信贷、出入境、高消费等多领域限制。目前,通过平台查询、比对信用信息224万人次,实施信用联合惩戒5.4万余次,600余名法定代表人被解除任职资格,35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入住星级宾馆。创新失信被执行人惩戒举措,与市教委共同出台具有重庆特色的措施,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就读高收费民办学校。


  强力推进办案攻坚。开展“迅雷”、“铁拳”等集中攻坚行动,形成强大执行声势,共执结涉民生案件52692件,兑现93.67亿元。加大特殊主体案件执行力度,专项清理涉党政机关、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殊主体案件,由重庆高院挂牌督办,执结案件241件,执行到位2.18亿元。与市纪委监委建立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涉执线索移送机制,目前已移送线索10余条,相关未履行法律义务的特殊主体受到了党纪政纪严惩。建立专项执行救助资金,共救助执行案件1369件,救助金额3267万元。


  集约化搭建执行办案系统。坚持“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一个标准”,将审判、执行、财产保全、评估拍卖、案款管理、涉执信访、人事管理等6个系统平台“无缝对接”,建立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并融入全市法院综合管理平台。财产查控、评估拍卖、案款收支、限制措施等执行信息均集成于执行流程管理界面,并与案件一一对应,实现对执行案件37个节点全流程监控。


  实体化运行执行指挥中心。全市三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实现在线指挥、网上办案办公、数据指标管理、政令上传下达、案件督导和事项委托等18项功能,实时监控案件办理全过程,依托单兵系统对执行现场进行远程指挥。全市法院在线指挥940余次,上传下达文件1400余份。借力指挥平台事务委托功能,按时办好各类受托事务,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全市法院委托执行事务20571次,办理受托执行事项19156次,受托事项平均办理用时8.12天。


  完善网络查控体系。对接最高法院“总对总”查控系统,协调银监局、国土房管局将我市37家本地银行及全市不动产信息纳入“总对总”查控系统,推动财产网络查控全覆盖。与市发改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公安局等55家单位建立执行联动机制,通过“点对点”系统实时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车辆、人口户籍、婚姻配偶、出入境证件、水电气、社保、银联卡交易信息等10余项信息,查询量达到400余万次。对接公安大情报系统,接收被执行人住宾馆、进网吧、进出高速路口、检票口等信息19098条。


  推进执行资源结构性调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民事财产保全中心,由执行局统一管理,集约办理财产保全事务,财产保全保质提效,防范“执行不能”风险前移至诉讼中、立案前。全市法院办理诉讼保全案件110141件,同比增长276.61%,保全金额2525亿元,9600件民商事案件在保全过后撤诉、达成调解且未进入执行程序。成立执行事务中心,集约办理咨询、立案、分案、接待、查询、材料收发等事务性工作,执行效率显著提高,执行平均用时缩短至65.5天。


  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改革。全面推开网络司法拍卖,实现拍卖辅助机构网络化管理,评估拍卖过程无纸化流转。自开展司法网拍以来,全市法院成功拍卖财产7981宗、成交额144.3亿元,拍卖成交率75.82%、溢价率25.95%。


  精心开展执行宣传。全市法院制作微电影18部、公益广告50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29场,让“基本解决执行难”深入人心。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发布稿件3824篇,在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发布稿件1208篇。


  编辑 陈生容 组版 余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