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虫儿飞

时间: 2019-03-2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496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虫儿,在这美妙歌谣里是可爱的、浪漫的。今天想要说的鸡冠虫却是异类,它不会飞入如此美妙的意境,它只是轻轻巧巧地飞向了我的笔尖。

  家附近的篮球场旁有一棵高高大大的泡桐树,长得跟它的名字一样野蛮和张扬。记得它总是先开花后长叶。四、五月的开花时节开得一大簇一大簇,这边粉白粉白倒垂着,那边嫩紫嫩紫像倒钟,甚至枝干上也能开满花,真是妖艳儿得略显俗气。孟夏,花开得艳了,叶片也随着一对一对地疯长起来,又宽又大顶得上一把把小蒲扇,一片挤一片,一层叠一层,一浪涌一浪。俗话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俗话又说:树大招风。然而这些俗话,都管不住俗气的泡桐树,它没能招来蜂引来蝶,却在那年夏天惹来了一种奇怪的虫儿——鸡冠虫。

  你若第一次见鸡冠虫,说不定也和我一样竟觉得它还挺漂亮。鸡冠虫整个脑袋是特别正的鲜红色,难怪隔壁阿姨叫它“红娘”。它整个背黑得不容分说,不许一点杂色。头上摇着两根长长的扁触角,像京剧武将插的雉鸡翎,威风凛凛又花枝招展。今日翻书,偶得鸡冠虫还有好些名字——“亭长”“豆斑蝥”“豆芜菁”,真是个个都好听。

  都说人如其名,但鸡冠虫毕竟是虫,自然是虫不如名。它才不像“亭长”那么文雅,不像“豆芜菁”那么娇弱,不像“豆斑蝥”那么充满童话味,他们可是有组织的“红巾军”,擅长明目张胆地团伙作案。那个孟夏,泡桐树花入迟暮绿叶繁茂之际,鸡冠虫来袭,一来就是黑压压一个兵团。

  正午,咱几个疯够了的野孩子,汗流浃背地从热辣辣的阳光下穿过,躲进泡桐树下想乘乘凉。只听得头顶“沙沙沙”作响,这“沙沙沙”可不是作文里和风细雨的形容词,简直是敌人踩着夜色秘密前进的脚步声,急迫而迅猛。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原本密密实实、挤挤挨挨、遮天蔽日的泡桐树的绿冠,不一会儿就被扯出星星点点的洞来。泡桐树白长那么大的个儿,在鸡冠虫大军的袭击下毫无招架之力,任由绿色领土一点点沦丧,身上布满筛子似的“弹孔”悲壮地漏出越来越大的天空。太阳太大我们不敢久久仰望,低头一看,地上早已落满细碎黑黑的颗粒。我顿时对那“沙沙沙”声有了两种判断:一是鸡冠虫大军啃噬树叶之声,一是绿叶的尸骨残骸落地之声。哪一种都充满惊悚。

  一股树叶汁液混合着咀嚼后湿哒哒、咸津津的腐臭味弥漫开来,空气中充满了一些不祥的预感。恐怖从一只鸡冠虫得意洋洋地空降到我裸露的手臂上开始。唉呀妈呀,我手无寸铁,只能赶紧用另一只手将它拂到地上,吧唧,小胖一个箭步冲上前将其一脚毙命。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泡桐树冠慢慢地快要秃了,鸡冠虫们张开翅膀,敞着圆鼓鼓的褐色肚皮哗啦啦地降落,小伙伴们一边尖叫一边噼里啪啦地用脚板还击,然儿童团怎敌虫大军?紧接着,我们的胳膊、手背、后颈窝,四处开始刺痛,大家才发现皮肤上纷纷冒出小指头粗的一个个狰狞的水泡,越抓水泡越多越大。最后,小伙伴们只能逃之夭夭,哇哇大哭各找各妈。

  鸡冠虫并未就此罢休,它们是喂不饱的饕餮,吃光了泡桐树又乌央央杀向菜地,机关食堂的、干部职工的、周边农民的,当然还有我家的,无一幸免,天上地下到处都是这又红又黑的小东西,四处弥漫着它们那独特的臭味。为了让孩子们免受鸡冠虫伤害,也为了保护集体和个人的蔬菜财产,大人们纷纷出动,套上长衣长袖,用毛巾裹住脑袋只露出眼睛,再穿上一双雨筒靴冲出来迎战,踩踩踩!娘子军尤为凶悍,边踩边骂:踩你个死瘟丧,格老子敢咬我幺儿!

  莫看鸡冠虫叫“红娘”,它却惹不起这群气红了眼的娘!只好放弃地面行动,重新振翅起飞,再次涌向高高的泡桐树,占领空中阵地,留下大人们指着不争气的泡桐树骂骂咧咧干瞪眼。

  后来,不知是谁那么有本事,竟然请来了驻扎附近的武警官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论作战,当兵的就是不一样。兵哥哥们一身戎装,在队长的带领下向泡桐树进发,“一二一”的口号,配着“唰唰唰”整齐的军靴踏地声,集合、散开、各自进入作战位置,帅啊!我们站在自家阳台上拍着手欢呼雀跃,期待观摩一场真正的战斗!战士们先是水攻,将据守树梢的鸡冠虫成群击落。接着火攻,一团团红蓝火焰烧得落在地上一堆堆的鸡冠虫们“哔哔啵啵”炸响,臭味中又多出一股烤肉味,香臭香臭的,也是臭香臭香的。这场战斗,约莫两三个小时吧,反正闻到晚饭飘香时,鸡冠虫差不多大势已去,剩下那些散兵游勇也多半折戟沉沙,落荒而逃。

  再后来,我那些又痒又痛的水泡是怎么好的,篮球场那棵泡桐树还有没有长鸡冠虫,我已不记得了。与鸡冠虫的交集只剩初夏路过大树时,脑子里时不时蹦出:树上有没有鸡冠虫?再后来从小县城搬进主城区,大街小巷很难再看到泡桐树,也多年未遇到过鸡冠虫。直到今日翻书:“鸡冠虫,多在川渝。性温,有毒;去头、足、翅,以全虫入药;取一二只,以米炒焦,去米留虫,研末兑米泔水服通血闭、破症块、利于症痂淤结、主治狂犬病。”读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那个夏天的鸡冠虫儿飞。回忆中,包括虫儿,又变得有些可爱了。

  (作者单位:市司法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鸡冠虫儿飞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虫儿,在这美妙歌谣里是可爱的、浪漫的。今天想要说的鸡冠虫却是异类,它不会飞入如此美妙的意境,它只是轻轻巧巧地飞向了我的笔尖。

  家附近的篮球场旁有一棵高高大大的泡桐树,长得跟它的名字一样野蛮和张扬。记得它总是先开花后长叶。四、五月的开花时节开得一大簇一大簇,这边粉白粉白倒垂着,那边嫩紫嫩紫像倒钟,甚至枝干上也能开满花,真是妖艳儿得略显俗气。孟夏,花开得艳了,叶片也随着一对一对地疯长起来,又宽又大顶得上一把把小蒲扇,一片挤一片,一层叠一层,一浪涌一浪。俗话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俗话又说:树大招风。然而这些俗话,都管不住俗气的泡桐树,它没能招来蜂引来蝶,却在那年夏天惹来了一种奇怪的虫儿——鸡冠虫。

  你若第一次见鸡冠虫,说不定也和我一样竟觉得它还挺漂亮。鸡冠虫整个脑袋是特别正的鲜红色,难怪隔壁阿姨叫它“红娘”。它整个背黑得不容分说,不许一点杂色。头上摇着两根长长的扁触角,像京剧武将插的雉鸡翎,威风凛凛又花枝招展。今日翻书,偶得鸡冠虫还有好些名字——“亭长”“豆斑蝥”“豆芜菁”,真是个个都好听。

  都说人如其名,但鸡冠虫毕竟是虫,自然是虫不如名。它才不像“亭长”那么文雅,不像“豆芜菁”那么娇弱,不像“豆斑蝥”那么充满童话味,他们可是有组织的“红巾军”,擅长明目张胆地团伙作案。那个孟夏,泡桐树花入迟暮绿叶繁茂之际,鸡冠虫来袭,一来就是黑压压一个兵团。

  正午,咱几个疯够了的野孩子,汗流浃背地从热辣辣的阳光下穿过,躲进泡桐树下想乘乘凉。只听得头顶“沙沙沙”作响,这“沙沙沙”可不是作文里和风细雨的形容词,简直是敌人踩着夜色秘密前进的脚步声,急迫而迅猛。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原本密密实实、挤挤挨挨、遮天蔽日的泡桐树的绿冠,不一会儿就被扯出星星点点的洞来。泡桐树白长那么大的个儿,在鸡冠虫大军的袭击下毫无招架之力,任由绿色领土一点点沦丧,身上布满筛子似的“弹孔”悲壮地漏出越来越大的天空。太阳太大我们不敢久久仰望,低头一看,地上早已落满细碎黑黑的颗粒。我顿时对那“沙沙沙”声有了两种判断:一是鸡冠虫大军啃噬树叶之声,一是绿叶的尸骨残骸落地之声。哪一种都充满惊悚。

  一股树叶汁液混合着咀嚼后湿哒哒、咸津津的腐臭味弥漫开来,空气中充满了一些不祥的预感。恐怖从一只鸡冠虫得意洋洋地空降到我裸露的手臂上开始。唉呀妈呀,我手无寸铁,只能赶紧用另一只手将它拂到地上,吧唧,小胖一个箭步冲上前将其一脚毙命。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泡桐树冠慢慢地快要秃了,鸡冠虫们张开翅膀,敞着圆鼓鼓的褐色肚皮哗啦啦地降落,小伙伴们一边尖叫一边噼里啪啦地用脚板还击,然儿童团怎敌虫大军?紧接着,我们的胳膊、手背、后颈窝,四处开始刺痛,大家才发现皮肤上纷纷冒出小指头粗的一个个狰狞的水泡,越抓水泡越多越大。最后,小伙伴们只能逃之夭夭,哇哇大哭各找各妈。

  鸡冠虫并未就此罢休,它们是喂不饱的饕餮,吃光了泡桐树又乌央央杀向菜地,机关食堂的、干部职工的、周边农民的,当然还有我家的,无一幸免,天上地下到处都是这又红又黑的小东西,四处弥漫着它们那独特的臭味。为了让孩子们免受鸡冠虫伤害,也为了保护集体和个人的蔬菜财产,大人们纷纷出动,套上长衣长袖,用毛巾裹住脑袋只露出眼睛,再穿上一双雨筒靴冲出来迎战,踩踩踩!娘子军尤为凶悍,边踩边骂:踩你个死瘟丧,格老子敢咬我幺儿!

  莫看鸡冠虫叫“红娘”,它却惹不起这群气红了眼的娘!只好放弃地面行动,重新振翅起飞,再次涌向高高的泡桐树,占领空中阵地,留下大人们指着不争气的泡桐树骂骂咧咧干瞪眼。

  后来,不知是谁那么有本事,竟然请来了驻扎附近的武警官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论作战,当兵的就是不一样。兵哥哥们一身戎装,在队长的带领下向泡桐树进发,“一二一”的口号,配着“唰唰唰”整齐的军靴踏地声,集合、散开、各自进入作战位置,帅啊!我们站在自家阳台上拍着手欢呼雀跃,期待观摩一场真正的战斗!战士们先是水攻,将据守树梢的鸡冠虫成群击落。接着火攻,一团团红蓝火焰烧得落在地上一堆堆的鸡冠虫们“哔哔啵啵”炸响,臭味中又多出一股烤肉味,香臭香臭的,也是臭香臭香的。这场战斗,约莫两三个小时吧,反正闻到晚饭飘香时,鸡冠虫差不多大势已去,剩下那些散兵游勇也多半折戟沉沙,落荒而逃。

  再后来,我那些又痒又痛的水泡是怎么好的,篮球场那棵泡桐树还有没有长鸡冠虫,我已不记得了。与鸡冠虫的交集只剩初夏路过大树时,脑子里时不时蹦出:树上有没有鸡冠虫?再后来从小县城搬进主城区,大街小巷很难再看到泡桐树,也多年未遇到过鸡冠虫。直到今日翻书:“鸡冠虫,多在川渝。性温,有毒;去头、足、翅,以全虫入药;取一二只,以米炒焦,去米留虫,研末兑米泔水服通血闭、破症块、利于症痂淤结、主治狂犬病。”读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那个夏天的鸡冠虫儿飞。回忆中,包括虫儿,又变得有些可爱了。

  (作者单位: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