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打造“枫桥式”派出所 率先实现村社警务室全覆盖

时间: 2019-05-2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319

社区警务室作为基层派出所在村居的派出机构,是社会治安前沿的阵地群和支撑点。去年以来,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白市驿派出所着力打造“枫桥式”派出所,在该镇4个社区和11个村分别建立起社区警务室,并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和一名辅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警务室全覆盖。

记者日前在白市驿镇清河村村委会办公室附近看到,该村的社区警务室距离村委会办公室不足10米远。警务室外设有一块警务宣传栏,显示今年1月到3月,该村未发生一起恶性治安事件和消防火灾事件,同时提醒村民继续加强财务保管。警务室大门入口挂着一块民警去向栏,附有民警的电话和当天日期。

村社警务室24小时“不关门”

清河村社区警务室只是该镇社区警务室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白市驿派出所所长申立军介绍,目前,白市驿镇每个村都有了社区警务室。之所以“一村一警”,一方面与当地的发展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们习惯了有事找警察,将社区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更便于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居委会就能解决,利于社会大局稳定。

清河村专职社区民警廖小兵告诉记者,自己和辅警实行AB角工作机制,确保警务室内天天有警力。他们主要负责社区安全防范、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和户口管理等工作,村民们的大部分警务服务需求,都能在家门口得到满足。

融合多方资源筑牢安全网

“110吗,海龙村康居街上有一个中年男子手持利器,正慢悠悠地开着摩托车在路上晃。”近日,白市驿派出所在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调取监控视频进行确认,随即拨打该村社区民警张华的电话,让他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处置。

张华迅速赶到康居街,但可疑人员已消失。张华早已对周边烂熟于心,他一方面带领护村队员对周边进行逐户走访排查,另一方面通过先前与周边企业安全人员建立起来的联系,将可疑人员信息发送至对方手机。经过连续两天的排查,排除了可疑人员为当地居民或员工的可能性。派出所随即扩大调取视频的范围,3天后在外省找到可疑人员,发现其所持的利器是一个仿真物品,当即对他进行了相关教育。

“这件事多亏警民合力才能快速实现排查。”申立军说,社区警务室作为派出所的派出机构,进入到村社,同时派驻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通过工作,与村委会、村民和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形成工作机制,这无形中相当于派出所在全镇编织了一张多方资源融合的安全网。一旦发生警情,派出所通过分析研判,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通报,并向社区民警发出指令,社区民警则通过自己在护村队和企业中建立起来的联系来搜寻相关线索,进一步提高了侦办效率。利用这样一张网,去年该所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群众满意是工作“指向标”

群众满意是一切工作的“指向标”,建设24小时村村警务室,就是要把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走专群结合的道路落在实处。在日常村社工作和执法执勤过程中,警务室成了“收纳”各类矛盾,并进行“消化”的转换器。

今年4月,海龙村的张老太和李大爷在宅基地的界限上产生分歧,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有引发家族矛盾的趋势。民警游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两位老人请进村里的警务室,唠嗑说理拉家常,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工作,半个多月时间不间断,硬是把两位老人磨服了。游杰说,当驻村民警不蹲在村里,根本不可能了解情况,而且,把两人拉到任何一家都不合适,警务室就是化解矛盾纠纷和说理的“家”。

今年以来,通过村村警务室,白市驿派出所共解决基层矛盾300余起,没有一起矛盾走出村子。让群众更满意,就是民警工作的“指向标”。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打造“枫桥式”派出所 率先实现村社警务室全覆盖

社区警务室作为基层派出所在村居的派出机构,是社会治安前沿的阵地群和支撑点。去年以来,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白市驿派出所着力打造“枫桥式”派出所,在该镇4个社区和11个村分别建立起社区警务室,并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和一名辅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警务室全覆盖。

记者日前在白市驿镇清河村村委会办公室附近看到,该村的社区警务室距离村委会办公室不足10米远。警务室外设有一块警务宣传栏,显示今年1月到3月,该村未发生一起恶性治安事件和消防火灾事件,同时提醒村民继续加强财务保管。警务室大门入口挂着一块民警去向栏,附有民警的电话和当天日期。

村社警务室24小时“不关门”

清河村社区警务室只是该镇社区警务室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白市驿派出所所长申立军介绍,目前,白市驿镇每个村都有了社区警务室。之所以“一村一警”,一方面与当地的发展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们习惯了有事找警察,将社区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更便于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居委会就能解决,利于社会大局稳定。

清河村专职社区民警廖小兵告诉记者,自己和辅警实行AB角工作机制,确保警务室内天天有警力。他们主要负责社区安全防范、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和户口管理等工作,村民们的大部分警务服务需求,都能在家门口得到满足。

融合多方资源筑牢安全网

“110吗,海龙村康居街上有一个中年男子手持利器,正慢悠悠地开着摩托车在路上晃。”近日,白市驿派出所在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调取监控视频进行确认,随即拨打该村社区民警张华的电话,让他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处置。

张华迅速赶到康居街,但可疑人员已消失。张华早已对周边烂熟于心,他一方面带领护村队员对周边进行逐户走访排查,另一方面通过先前与周边企业安全人员建立起来的联系,将可疑人员信息发送至对方手机。经过连续两天的排查,排除了可疑人员为当地居民或员工的可能性。派出所随即扩大调取视频的范围,3天后在外省找到可疑人员,发现其所持的利器是一个仿真物品,当即对他进行了相关教育。

“这件事多亏警民合力才能快速实现排查。”申立军说,社区警务室作为派出所的派出机构,进入到村社,同时派驻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通过工作,与村委会、村民和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形成工作机制,这无形中相当于派出所在全镇编织了一张多方资源融合的安全网。一旦发生警情,派出所通过分析研判,向当地党委政府进行通报,并向社区民警发出指令,社区民警则通过自己在护村队和企业中建立起来的联系来搜寻相关线索,进一步提高了侦办效率。利用这样一张网,去年该所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群众满意是工作“指向标”

群众满意是一切工作的“指向标”,建设24小时村村警务室,就是要把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走专群结合的道路落在实处。在日常村社工作和执法执勤过程中,警务室成了“收纳”各类矛盾,并进行“消化”的转换器。

今年4月,海龙村的张老太和李大爷在宅基地的界限上产生分歧,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有引发家族矛盾的趋势。民警游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两位老人请进村里的警务室,唠嗑说理拉家常,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工作,半个多月时间不间断,硬是把两位老人磨服了。游杰说,当驻村民警不蹲在村里,根本不可能了解情况,而且,把两人拉到任何一家都不合适,警务室就是化解矛盾纠纷和说理的“家”。

今年以来,通过村村警务室,白市驿派出所共解决基层矛盾300余起,没有一起矛盾走出村子。让群众更满意,就是民警工作的“指向标”。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