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百余名误入岐途的孩子带回正道

时间: 2019-07-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22

梅玫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他们不小心走岔了路,我们要竭尽所能把他们带回正途。或许路途艰辛,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当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办公室主任梅玫话音刚落,重庆报业集团多功能大厅便响起了阵阵掌声。

7月15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梅玫作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宣讲团成员之一。15年来,梅玫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她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她是柔情似水的“知心姐姐”

与未成年人打交道15年,梅玫始终扮演着“知心姐姐”的角色,总是尽一切可能为那些迷失的孩子提供帮助。她说:“帮助这些迷失的少年,重新找回自我、融入社会,总会给自己带来欣喜,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事”。

“梅姐,我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请你放心。”前不久,小羽打电话告诉梅玫自己的现状。2012年,15岁的小羽,为朋友出头,刺伤他人造成脾脏破裂的严重后果。他的一时冲动,给这个母亲早逝、生活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灾难。数十万元的医疗赔偿,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小羽靠打临工维持生计的父亲身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姐姐,也被迫放弃学业。

考虑到小羽案发时年仅15岁,系自首又有悔罪表现,还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小羽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一年。梅玫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和团委干部组建了专门的帮教考察小组,继续着帮扶帮教工作。

案发后,小羽被学校开除。为帮助他重返校园,梅玫在市检察院支持下依托团市委的彩虹助学计划,帮小羽在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了免费就读名额并为他垫付了学杂用品费用。

小羽顺利入学后,梅玫坚持通过书信往来、走访,一直关注他的情况,鼓励他用心学习。可小羽最终还是辍学了,原因很简单,看到为自己日夜操劳还债的父亲,无法安心学习,想早点工作分担父亲的压力,并且越来越自卑。梅玫主动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羽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发现,造成小羽性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人的压力。伤人事件发生后,父亲每日念叨,姐姐时常抱怨,不断加重小羽的负罪感和愧疚心理。这样,梅玫又安排心理咨询师分别和小羽的父亲、姐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引导。随着家人态度的转变,小羽的心理压力慢慢减轻。后来,在梅玫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她是热情似火的“工作狂人”

梅玫说:“立足案件保护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对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好的呵护,不是失足后的挽救,而是事前预防,未雨绸缪。”

早在2004年,梅玫即动员7名检察官组成一个团体,在大渡口区检察院的互联网页上增加了“未检之窗”栏目,反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动态,经常通过写博客、写办案心得、上传照片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不久,院里正式设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

梅玫创建了全市首个“莎姐”校园法律社团,她指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自编自导自演的法制情景剧《冲动的代价》大获成功。梅玫说:“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观念新颖、性格叛逆。向他们开展预防工作,仅仅靠几堂法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赋予法制宣传更丰富的内容、开展更新颖的活动,走进他们、融入他们,才能起到同频共振的效果。”

梅玫努力改变着,她组织干警拍摄《莎姐说之预防校园欺凌》微视频,向小学生讲述小小动画片中的法律大道理,辩论赛、参观未管所等活动,进行感知式、触碰式的法治教育,孩子们的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她是坚韧如松的女检察官

2012年7月,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全面设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2015年7月,市委宣传部、政法委、文明办、公检法司、共青团等八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在全市广泛开展“莎姐”法制宣讲等志愿服务。这样的成绩,梅玫总觉得很坦然。从2004年开始,梅玫始终坚持着、努力着、探索着,创建了“耐心教育、爱心感化、真心挽救”的“三心理念”“五+七”工作模式,让“莎姐”逐渐成长为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违法犯罪预防和全民普法宣传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10多年时间里,梅玫带领“莎姐”们,对4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个别帮教,帮助48名受害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阴霾;促使56名微罪不诉的未成年人重新回到了课堂和社会。同时,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接受热线咨询400余人次;开展“莎姐”进社区、进学校、进监舍、进机关200余次;赠送《莎姐讲故事》丛书20000余册。此外,设立“莎姐工作室”13个,聘请“莎姐”志愿者34名;成立“莎姐”校园法律社团9个,开展10个专题系列宣讲160场,受众两万余人,覆盖全区大部分机关单位、所有街镇、数十个社区、20余所学校。

“赠人玫瑰的暖心事业,永远没有止境。一路走来,我更加清楚,‘莎姐’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一份坚持、一种情怀。”梅玫说,始终怀着为未成年人撑起美好明天的初心,她相信,她会做得更好!

记者 谭 剑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她将百余名误入岐途的孩子带回正道

梅玫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他们不小心走岔了路,我们要竭尽所能把他们带回正途。或许路途艰辛,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当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办公室主任梅玫话音刚落,重庆报业集团多功能大厅便响起了阵阵掌声。

7月15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走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梅玫作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宣讲团成员之一。15年来,梅玫帮助100多个失足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她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她是柔情似水的“知心姐姐”

与未成年人打交道15年,梅玫始终扮演着“知心姐姐”的角色,总是尽一切可能为那些迷失的孩子提供帮助。她说:“帮助这些迷失的少年,重新找回自我、融入社会,总会给自己带来欣喜,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欣慰的事”。

“梅姐,我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请你放心。”前不久,小羽打电话告诉梅玫自己的现状。2012年,15岁的小羽,为朋友出头,刺伤他人造成脾脏破裂的严重后果。他的一时冲动,给这个母亲早逝、生活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灾难。数十万元的医疗赔偿,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小羽靠打临工维持生计的父亲身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姐姐,也被迫放弃学业。

考虑到小羽案发时年仅15岁,系自首又有悔罪表现,还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小羽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一年。梅玫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和团委干部组建了专门的帮教考察小组,继续着帮扶帮教工作。

案发后,小羽被学校开除。为帮助他重返校园,梅玫在市检察院支持下依托团市委的彩虹助学计划,帮小羽在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了免费就读名额并为他垫付了学杂用品费用。

小羽顺利入学后,梅玫坚持通过书信往来、走访,一直关注他的情况,鼓励他用心学习。可小羽最终还是辍学了,原因很简单,看到为自己日夜操劳还债的父亲,无法安心学习,想早点工作分担父亲的压力,并且越来越自卑。梅玫主动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羽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发现,造成小羽性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人的压力。伤人事件发生后,父亲每日念叨,姐姐时常抱怨,不断加重小羽的负罪感和愧疚心理。这样,梅玫又安排心理咨询师分别和小羽的父亲、姐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引导。随着家人态度的转变,小羽的心理压力慢慢减轻。后来,在梅玫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她是热情似火的“工作狂人”

梅玫说:“立足案件保护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对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好的呵护,不是失足后的挽救,而是事前预防,未雨绸缪。”

早在2004年,梅玫即动员7名检察官组成一个团体,在大渡口区检察院的互联网页上增加了“未检之窗”栏目,反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动态,经常通过写博客、写办案心得、上传照片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不久,院里正式设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

梅玫创建了全市首个“莎姐”校园法律社团,她指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自编自导自演的法制情景剧《冲动的代价》大获成功。梅玫说:“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观念新颖、性格叛逆。向他们开展预防工作,仅仅靠几堂法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赋予法制宣传更丰富的内容、开展更新颖的活动,走进他们、融入他们,才能起到同频共振的效果。”

梅玫努力改变着,她组织干警拍摄《莎姐说之预防校园欺凌》微视频,向小学生讲述小小动画片中的法律大道理,辩论赛、参观未管所等活动,进行感知式、触碰式的法治教育,孩子们的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她是坚韧如松的女检察官

2012年7月,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全面设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2015年7月,市委宣传部、政法委、文明办、公检法司、共青团等八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在全市广泛开展“莎姐”法制宣讲等志愿服务。这样的成绩,梅玫总觉得很坦然。从2004年开始,梅玫始终坚持着、努力着、探索着,创建了“耐心教育、爱心感化、真心挽救”的“三心理念”“五+七”工作模式,让“莎姐”逐渐成长为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违法犯罪预防和全民普法宣传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10多年时间里,梅玫带领“莎姐”们,对4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个别帮教,帮助48名受害未成年人走出心理阴霾;促使56名微罪不诉的未成年人重新回到了课堂和社会。同时,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接受热线咨询400余人次;开展“莎姐”进社区、进学校、进监舍、进机关200余次;赠送《莎姐讲故事》丛书20000余册。此外,设立“莎姐工作室”13个,聘请“莎姐”志愿者34名;成立“莎姐”校园法律社团9个,开展10个专题系列宣讲160场,受众两万余人,覆盖全区大部分机关单位、所有街镇、数十个社区、20余所学校。

“赠人玫瑰的暖心事业,永远没有止境。一路走来,我更加清楚,‘莎姐’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责任、一份坚持、一种情怀。”梅玫说,始终怀着为未成年人撑起美好明天的初心,她相信,她会做得更好!

记者 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