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民箱”到“微信警务室”

时间: 2019-09-0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412

派出所内,民警细心解答市民咨询

陈定源老人参观大阳沟派出所荣誉室,回忆警营岁月

在大阳沟派出所荣誉室里,一面红色的墙上挂着一幅幅老旧照片,记录着这个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批派出所的变迁。

时代在变,服务群众的方法在变,但69年来,大阳沟派出所“廉政爱民”的精神没有变。从做好每一件群众期盼的小事入手,不断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法,把大事化小,小事做好,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平安不出事、便民服务不缺位”,达到了“枫桥式派出所”要求。

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

在解放不久的上世纪50年代,为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大阳沟派出所做了“爱民箱”挂在各个地段上。当时很多市民不识字,民警就把各家的门牌号写在特制的小竹片上,挨家挨户发放,告诉居民们,有意见、有困难就把竹片投入“爱民箱”内,民警承诺,8小时内上门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如今,大阳沟派出所辖区从“平房小院”发展到“高楼林立”,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9个社区、常住人口52025人、暂住人口35742人,大型商场、金融网点及店堂门市一万余家,酒店场所180家,外国驻渝领事馆10家,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商业发达、人口密集、驻点机构重要,决定了大阳沟派出所面临的矛盾纠纷复杂且众多。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今年59岁的民警李壮苗入警29年,在岗位上潜心“修炼”调解能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李壮苗调解工作法”:及时沟通、另辟蹊径、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育之以法。数十年来,李壮苗坚持“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每年调解纠纷多达200余起,成功率达99%,被群众称为“金牌调解员”。

2017年,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了“李壮苗调解工作室”,并组建大阳沟调解团队。在李壮苗的带领下,调解员们现在都能独当一面。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阳沟辖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9.8%,同比上升2.2%。

发案必破案破案必追赃

公安爱民为民最根本的手段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大阳沟派出所始终强调在破获每一起案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案必破案,破案必追赃,追赃必还主”这一理念传承多年。

在侦破一起系列盗窃案后,为了找到两条被盗长裤的主人,民警走访了多家服装店,最终物归原主;一名妇女给儿子治病的救命钱被抢,民警在破案后,多方协调将犯罪分子用赃款购买的自行车等物品退掉换成现金,然后又自掏腰包补足了金额送到受害人手中;为归还从流动盗窃团伙收缴的被盗财物,民警踏上了千里征程,赴外地一一查找失主,一位妇女激动得泪流满面地说:“我没有去过重庆,但是永远会记得大阳沟……”

快破案不如不发案,有效防范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群众安全感。结合新时代实际情况,大阳沟派出所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办法:警民联防、警企联防等各类防范模式不断涌现,600人的专业社区巡防队“白天控街区、晚上控社区”,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首创七铺联防工作模式,成立20个“七铺联防”小组,形成“一铺报警,六铺联动”的治安协防机制;率先推出“民心天网”视频防控机制,建立每日、每周警情研判机制,以刑情研判为支撑,找准发案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作案特点,强化“民心天网“工程,24小时屯警街面,通过便衣蹲点、专职巡线、武装盘查等手段,建立视频巡逻和街面巡逻两张防控网,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自防控机制实施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环比下降21.3%,其中侵财案件环比下降16.5%,扒窃案件环比下降32.5%。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这句贴在派出所墙头的标语,是户籍民警陈定源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并在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始终践行。

早在60多年前,陈定源就提出了24小时昼夜办公为民服务的理念,改掉之前“下班不办、休息不办、学习不办、夜间不办、当段民警不在不办”的陈规旧习。事情做到这一步,应该说是尽心竭力了,可是陈定源并不满足,他想到群众来办事时经常会提到一些问题,诸如粮店在哪里?某家旅馆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火车、轮船的售票时间、价格、车次及航班等等。有的问题他回答得出来,但大部分问题他无法回答。于是,他跑车站跑码头,再抱来厚厚的电话簿,终于整理出一份衣食住行“百科全书”,整整齐齐地抄在纸上、贴在墙头。

时过境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阳沟派出所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新时代。派出所的“社区微信警务室”形成了独特的线上“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微调度、微破案”工作法,成为了群众工作的新阵地、和谐警民关系的新舞台。

点击进入“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会发现群里有数百个微信号,有各楼层居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区干部、小区楼栋长、物管工作人员、保安、媒体记者,还有卖菜的、理发的、小面馆老板、快递小哥……而这个群的群主就是公园路社区全功能警务室的主人马永鹏。他将辖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起来,让大伙儿只需轻点手机就能随时提出需求。“微信警务室”开通后,社区居民都说,派出所就像开在家门口一样方便,大家也越来越熟了。

2016年7月,辖区居民露天停放的摩托车接二连三失窃,马永鹏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发布作案嫌疑人视频监控截图,提醒居民防范。不久,雅兰电子城销售人员小王在店里发现作案嫌疑人后,立即在微信群里报告。马永鹏当即调度电子城安保人员迅速将嫌疑人抓获,还顺藤摸瓜捣毁了这个流窜作案数十起的犯罪团伙。

2018年,“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共发布警务服务信息120条,收集各类治安信息1万多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网上逃犯10余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点20余处,救助群众1000余人次。

记者 李亚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爱民箱”到“微信警务室”

派出所内,民警细心解答市民咨询

陈定源老人参观大阳沟派出所荣誉室,回忆警营岁月

在大阳沟派出所荣誉室里,一面红色的墙上挂着一幅幅老旧照片,记录着这个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批派出所的变迁。

时代在变,服务群众的方法在变,但69年来,大阳沟派出所“廉政爱民”的精神没有变。从做好每一件群众期盼的小事入手,不断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法,把大事化小,小事做好,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平安不出事、便民服务不缺位”,达到了“枫桥式派出所”要求。

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

在解放不久的上世纪50年代,为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大阳沟派出所做了“爱民箱”挂在各个地段上。当时很多市民不识字,民警就把各家的门牌号写在特制的小竹片上,挨家挨户发放,告诉居民们,有意见、有困难就把竹片投入“爱民箱”内,民警承诺,8小时内上门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如今,大阳沟派出所辖区从“平房小院”发展到“高楼林立”,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9个社区、常住人口52025人、暂住人口35742人,大型商场、金融网点及店堂门市一万余家,酒店场所180家,外国驻渝领事馆10家,日均人流量超过30万人次。商业发达、人口密集、驻点机构重要,决定了大阳沟派出所面临的矛盾纠纷复杂且众多。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今年59岁的民警李壮苗入警29年,在岗位上潜心“修炼”调解能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李壮苗调解工作法”:及时沟通、另辟蹊径、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育之以法。数十年来,李壮苗坚持“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每年调解纠纷多达200余起,成功率达99%,被群众称为“金牌调解员”。

2017年,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了“李壮苗调解工作室”,并组建大阳沟调解团队。在李壮苗的带领下,调解员们现在都能独当一面。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阳沟辖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9.8%,同比上升2.2%。

发案必破案破案必追赃

公安爱民为民最根本的手段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大阳沟派出所始终强调在破获每一起案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案必破案,破案必追赃,追赃必还主”这一理念传承多年。

在侦破一起系列盗窃案后,为了找到两条被盗长裤的主人,民警走访了多家服装店,最终物归原主;一名妇女给儿子治病的救命钱被抢,民警在破案后,多方协调将犯罪分子用赃款购买的自行车等物品退掉换成现金,然后又自掏腰包补足了金额送到受害人手中;为归还从流动盗窃团伙收缴的被盗财物,民警踏上了千里征程,赴外地一一查找失主,一位妇女激动得泪流满面地说:“我没有去过重庆,但是永远会记得大阳沟……”

快破案不如不发案,有效防范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群众安全感。结合新时代实际情况,大阳沟派出所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办法:警民联防、警企联防等各类防范模式不断涌现,600人的专业社区巡防队“白天控街区、晚上控社区”,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首创七铺联防工作模式,成立20个“七铺联防”小组,形成“一铺报警,六铺联动”的治安协防机制;率先推出“民心天网”视频防控机制,建立每日、每周警情研判机制,以刑情研判为支撑,找准发案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作案特点,强化“民心天网“工程,24小时屯警街面,通过便衣蹲点、专职巡线、武装盘查等手段,建立视频巡逻和街面巡逻两张防控网,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自防控机制实施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环比下降21.3%,其中侵财案件环比下降16.5%,扒窃案件环比下降32.5%。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这句贴在派出所墙头的标语,是户籍民警陈定源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并在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始终践行。

早在60多年前,陈定源就提出了24小时昼夜办公为民服务的理念,改掉之前“下班不办、休息不办、学习不办、夜间不办、当段民警不在不办”的陈规旧习。事情做到这一步,应该说是尽心竭力了,可是陈定源并不满足,他想到群众来办事时经常会提到一些问题,诸如粮店在哪里?某家旅馆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火车、轮船的售票时间、价格、车次及航班等等。有的问题他回答得出来,但大部分问题他无法回答。于是,他跑车站跑码头,再抱来厚厚的电话簿,终于整理出一份衣食住行“百科全书”,整整齐齐地抄在纸上、贴在墙头。

时过境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阳沟派出所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新时代。派出所的“社区微信警务室”形成了独特的线上“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微调度、微破案”工作法,成为了群众工作的新阵地、和谐警民关系的新舞台。

点击进入“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会发现群里有数百个微信号,有各楼层居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区干部、小区楼栋长、物管工作人员、保安、媒体记者,还有卖菜的、理发的、小面馆老板、快递小哥……而这个群的群主就是公园路社区全功能警务室的主人马永鹏。他将辖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起来,让大伙儿只需轻点手机就能随时提出需求。“微信警务室”开通后,社区居民都说,派出所就像开在家门口一样方便,大家也越来越熟了。

2016年7月,辖区居民露天停放的摩托车接二连三失窃,马永鹏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发布作案嫌疑人视频监控截图,提醒居民防范。不久,雅兰电子城销售人员小王在店里发现作案嫌疑人后,立即在微信群里报告。马永鹏当即调度电子城安保人员迅速将嫌疑人抓获,还顺藤摸瓜捣毁了这个流窜作案数十起的犯罪团伙。

2018年,“公园路社区微信警务室”共发布警务服务信息120条,收集各类治安信息1万多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网上逃犯10余名,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点20余处,救助群众1000余人次。

记者 李亚 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