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退而不休的公安老兵

时间: 2019-11-15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333

▲蒋大荣在整理工作笔记(资料图)

现年85岁的重庆市黔江区退休老民警蒋大荣老人,是渝警70年的见证者、参与者。蒋老家里存有他的个人照片百余张,荣誉证书、锦旗等装了满满一柜子。这些老照片记录了蒋老从青涩小伙到耄耋老人革命的一生。

在蒋大荣的老物件里,他最为珍视的有两样:1978年3月,他被四川省革命委员会评为“公安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纪念照;一个褪色泛白的笔记本。蒋大荣说,照片记录了他一生最骄傲的荣誉,而笔记本记录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热爱公安事业降一级也愿意当公安

1934年,蒋大荣出生于秀山县妙泉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只上了四年学就辍学回家帮母亲干活。13岁时,他离开家里到酉阳县一户地主家放牛,因为悄悄将地主家的稻谷送给穷人,被地主发现后他便逃回了老家,以砍柴为生。1949年10月,秀山县解放,15岁的蒋大荣积极报名参加民兵,不久当上村里的武装队长。

1951年下半年,蒋大荣参加了酉阳地委第一期党建班培训,开始学党章、上党课。培训三个月后,他被分配到黔江县石家区工委工作。1952年至1961年,先后任财粮干事,粮库主任,鹅池乡党委书记。

在党政工作期间,蒋大荣参与了禁毒工作和内部肃反等工作,对公安工作萌发了初心。1961年,蒋大荣的工作面临转折,本可以选择离县城更近的冯家区工委当书记,但他满怀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果断选择到当时的黔江县公安局一股做侦查员。比起书记,职务要低一级,当时蒋大荣非常坚定地答复组织:“降一级也愿意当公安!”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喂猪种菜样样行

公安工作期间,蒋大荣主要负责查办政治案件。1970年,在办理一起反革命集团案件的过程中,他得到线索,该案三个重要嫌疑人潜逃到白土乡三塘盖某个山洞里,便立即带上一名侦查员前往抓捕。两人埋伏在洞口一整晚,等三个嫌疑人睡着了,再悄悄地探进山洞袭击。借着乌黑的夜色,两人故意制造声势,使嫌疑人辨别不出警察的人数,很快将三人抓获。后来,“悬崖洞里擒逃犯”的英勇事迹被四川省公安厅发通报表扬。

事实上,那个山洞旁边是高达几十米的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峻,稍不注意就可能摔下山崖,粉身碎骨。蒋老回忆说,事后觉得挺惊险,但擒贼的时候完全没有怕的感觉。

工作之余,蒋大荣还主动承包了扫地、清理厕所等勤杂工作。在黔江县公安局旁边的空地上,他还搭建了一个猪棚,又把院坝的地开垦出来种上菜。下班后和周末,他便抽空割猪草喂猪。那些年,同事们都能分到猪肉和新鲜蔬菜。

洪灾后的幸存物承载着生命之重

蒋老另一个珍视物品是一个笔记本。他说这样的工作笔记原本装了满满两箱子,1982 年黔江城被洪水肆虐,洪水退去后,他从废墟里找到了这个唯一没有被浸泡的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依稀可见泥水沾染的痕迹,斑斑驳驳,提醒着那段难忘的岁月。

笔记本第一页写着1963 年11 月——1968 年9 月,里面记录了他办理的案件,如怎样通过学习来克服工作和思想上的困难等内容。

当翻到其中一页时,蒋老哽咽了,眼眶里泛着泪花。笔记本上写着:“怎么办呢?”1964 年10 月15 日,他收到一封电报:黔江,公安局,蒋大荣,母病重,速回。当时通讯不便、交通落后,没能等到儿子回家见最后一面,母亲便与世长辞。蒋老说,从他1951 年离开秀山到黔江工作,每次见到母亲,她都嘱咐他好好工作,不要担心家里。

“忠孝难两全,我这一生欠了孝敬母亲的债!后来,我就把这人生最大遗憾转化为工作动力,听母亲的话,好好工作报答党的培养。”蒋老说。

发挥余热退而不休将终点化为起点

1993年蒋大荣退休了。退休后他并没有完全闲下来,先后当了校警、退休支部党支部书记,目前是黔江区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监督员,黔江区公安局警风警纪监督员和黔江区法院的特邀监督员,退休生活过得绚丽多姿。

“退休了,是安享晚年,还是发挥余热?我回顾我的经历,是党的教育和培养,让我从一名地主家的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干部。于是我暗下决心,准备工作换位,将工作的终点转为继续履行党员义务的起点。”说起退休后的“事业”,蒋老的神情自豪又惬意。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征程,释放正能量,书写夕阳光辉,退休二十多年来,蒋老从未放弃党员应尽的义务。

他说:“我家现在四世同堂,三代从警,生活丰富多彩。没有党,哪有我的今天!”

记者 谭剑 孙洪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放牛娃到退而不休的公安老兵

▲蒋大荣在整理工作笔记(资料图)

现年85岁的重庆市黔江区退休老民警蒋大荣老人,是渝警70年的见证者、参与者。蒋老家里存有他的个人照片百余张,荣誉证书、锦旗等装了满满一柜子。这些老照片记录了蒋老从青涩小伙到耄耋老人革命的一生。

在蒋大荣的老物件里,他最为珍视的有两样:1978年3月,他被四川省革命委员会评为“公安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纪念照;一个褪色泛白的笔记本。蒋大荣说,照片记录了他一生最骄傲的荣誉,而笔记本记录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热爱公安事业降一级也愿意当公安

1934年,蒋大荣出生于秀山县妙泉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他,只上了四年学就辍学回家帮母亲干活。13岁时,他离开家里到酉阳县一户地主家放牛,因为悄悄将地主家的稻谷送给穷人,被地主发现后他便逃回了老家,以砍柴为生。1949年10月,秀山县解放,15岁的蒋大荣积极报名参加民兵,不久当上村里的武装队长。

1951年下半年,蒋大荣参加了酉阳地委第一期党建班培训,开始学党章、上党课。培训三个月后,他被分配到黔江县石家区工委工作。1952年至1961年,先后任财粮干事,粮库主任,鹅池乡党委书记。

在党政工作期间,蒋大荣参与了禁毒工作和内部肃反等工作,对公安工作萌发了初心。1961年,蒋大荣的工作面临转折,本可以选择离县城更近的冯家区工委当书记,但他满怀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果断选择到当时的黔江县公安局一股做侦查员。比起书记,职务要低一级,当时蒋大荣非常坚定地答复组织:“降一级也愿意当公安!”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喂猪种菜样样行

公安工作期间,蒋大荣主要负责查办政治案件。1970年,在办理一起反革命集团案件的过程中,他得到线索,该案三个重要嫌疑人潜逃到白土乡三塘盖某个山洞里,便立即带上一名侦查员前往抓捕。两人埋伏在洞口一整晚,等三个嫌疑人睡着了,再悄悄地探进山洞袭击。借着乌黑的夜色,两人故意制造声势,使嫌疑人辨别不出警察的人数,很快将三人抓获。后来,“悬崖洞里擒逃犯”的英勇事迹被四川省公安厅发通报表扬。

事实上,那个山洞旁边是高达几十米的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峻,稍不注意就可能摔下山崖,粉身碎骨。蒋老回忆说,事后觉得挺惊险,但擒贼的时候完全没有怕的感觉。

工作之余,蒋大荣还主动承包了扫地、清理厕所等勤杂工作。在黔江县公安局旁边的空地上,他还搭建了一个猪棚,又把院坝的地开垦出来种上菜。下班后和周末,他便抽空割猪草喂猪。那些年,同事们都能分到猪肉和新鲜蔬菜。

洪灾后的幸存物承载着生命之重

蒋老另一个珍视物品是一个笔记本。他说这样的工作笔记原本装了满满两箱子,1982 年黔江城被洪水肆虐,洪水退去后,他从废墟里找到了这个唯一没有被浸泡的笔记本。泛黄的纸张上,依稀可见泥水沾染的痕迹,斑斑驳驳,提醒着那段难忘的岁月。

笔记本第一页写着1963 年11 月——1968 年9 月,里面记录了他办理的案件,如怎样通过学习来克服工作和思想上的困难等内容。

当翻到其中一页时,蒋老哽咽了,眼眶里泛着泪花。笔记本上写着:“怎么办呢?”1964 年10 月15 日,他收到一封电报:黔江,公安局,蒋大荣,母病重,速回。当时通讯不便、交通落后,没能等到儿子回家见最后一面,母亲便与世长辞。蒋老说,从他1951 年离开秀山到黔江工作,每次见到母亲,她都嘱咐他好好工作,不要担心家里。

“忠孝难两全,我这一生欠了孝敬母亲的债!后来,我就把这人生最大遗憾转化为工作动力,听母亲的话,好好工作报答党的培养。”蒋老说。

发挥余热退而不休将终点化为起点

1993年蒋大荣退休了。退休后他并没有完全闲下来,先后当了校警、退休支部党支部书记,目前是黔江区政法系统队伍建设监督员,黔江区公安局警风警纪监督员和黔江区法院的特邀监督员,退休生活过得绚丽多姿。

“退休了,是安享晚年,还是发挥余热?我回顾我的经历,是党的教育和培养,让我从一名地主家的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干部。于是我暗下决心,准备工作换位,将工作的终点转为继续履行党员义务的起点。”说起退休后的“事业”,蒋老的神情自豪又惬意。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征程,释放正能量,书写夕阳光辉,退休二十多年来,蒋老从未放弃党员应尽的义务。

他说:“我家现在四世同堂,三代从警,生活丰富多彩。没有党,哪有我的今天!”

记者 谭剑 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