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提案”聚焦农村“三变”改革

时间: 2020-01-1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830

昨日,记者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现场办理会上获悉,今年的“一号提案”为“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在提案中,政协委员们认为,重庆“三变”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此,他们提出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农村“三变”改革存在四处问题待改进

“一号提案”由民建市委、民盟市委、民进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提出。市农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扶贫办、市金融监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市税务局共14个部门,进行了现场办理。

提案指出,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统筹稳步推进。近两年,分两批次在全市137个村开展试点,初步构建起“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脱贫攻坚”等改革模式,探索试点出“土地股”“资产股”“现金股”“基建股”“管理股”等股份合作形式,助农增收效果日渐显现,为我市农村改革探出了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但同时,我市“三变”改革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政策配套不完善:农村“三变”改革对象、利益多元,又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标准,涉及金融、股权交易、农业保险等诸多政策亟待配套健全。承接主体力量薄弱:农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生产经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差,难以组织带领农民抱团发展。工作队伍力量不强:农村改革工作无固定的机构和人员,部分村支“两委”干部对“三变”改革的认识不足、顾虑多,缺乏担当和积极性。农民顾虑多信心不足:由于“三变”改革时间短,培育产业需要一定周期,故虽然试点村基本都建立起收益分配制度,但除产业基础好、集体资产多而优的试点村外,其他试点村农民暂时还没获得收益,故而,农民对“三变”改革前景心存顾虑,没有足够信心。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4个问题,提案中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各方力量,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三变”改革组织保障;加强探索创新,确保“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14部门继续发力助推农村改革发展

市农业农村委作为“一号提案”的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主体培育是关键。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评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每年拿出100个左右指标面向优秀村书记(主任)招录公务员,各区县每年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招聘一批事业编制人员,加大从有村党组织书记经历的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拓展基层干部成长空间。

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指导区县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抓好农村经管职责、机构、人员“三落实”,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干事。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以来,共安排市级以上投资4.5亿元开展股权化改革试点,项目正常运营分红后,将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年均增收2000万元以上。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9年11月,已累计为2.7万个农业项目担保贷款200亿元,覆盖全市所有涉农区县。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涉农高校设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推进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涉农专业设置调整,鼓励增设涉农专业,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弹性学制、“半农半读”等方式开展农技人才或职业经理人培养。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政策研究,对新增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下达、用地审批方面应保尽保。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厘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权属,为用好管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委将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三变”改革+旅游发展模式,助农增收。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发展理念,按照“双选择、双对接”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市财政局继续农村金融优惠政策优化工作,深入实施“三权”抵押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确保“三变”改革顺利推进。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放活林地经营权为核心,推行“公司+林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组建林业股份公司、林业股份合作社、家庭林场和产业联合体,培育股份农民,增加林农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的资源,共同组建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为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销等全程服务的长效机制。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现行“三农”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工作,确保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记者 舒楚寒 张柳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一号提案”聚焦农村“三变”改革

昨日,记者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现场办理会上获悉,今年的“一号提案”为“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在提案中,政协委员们认为,重庆“三变”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为此,他们提出加强我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农村“三变”改革存在四处问题待改进

“一号提案”由民建市委、民盟市委、民进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提出。市农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扶贫办、市金融监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市税务局共14个部门,进行了现场办理。

提案指出,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统筹稳步推进。近两年,分两批次在全市137个村开展试点,初步构建起“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脱贫攻坚”等改革模式,探索试点出“土地股”“资产股”“现金股”“基建股”“管理股”等股份合作形式,助农增收效果日渐显现,为我市农村改革探出了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但同时,我市“三变”改革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政策配套不完善:农村“三变”改革对象、利益多元,又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标准,涉及金融、股权交易、农业保险等诸多政策亟待配套健全。承接主体力量薄弱:农村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生产经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差,难以组织带领农民抱团发展。工作队伍力量不强:农村改革工作无固定的机构和人员,部分村支“两委”干部对“三变”改革的认识不足、顾虑多,缺乏担当和积极性。农民顾虑多信心不足:由于“三变”改革时间短,培育产业需要一定周期,故虽然试点村基本都建立起收益分配制度,但除产业基础好、集体资产多而优的试点村外,其他试点村农民暂时还没获得收益,故而,农民对“三变”改革前景心存顾虑,没有足够信心。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4个问题,提案中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各方力量,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三变”改革组织保障;加强探索创新,确保“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14部门继续发力助推农村改革发展

市农业农村委作为“一号提案”的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主体培育是关键。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评选,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每年拿出100个左右指标面向优秀村书记(主任)招录公务员,各区县每年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招聘一批事业编制人员,加大从有村党组织书记经历的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拓展基层干部成长空间。

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指导区县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抓好农村经管职责、机构、人员“三落实”,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干事。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以来,共安排市级以上投资4.5亿元开展股权化改革试点,项目正常运营分红后,将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年均增收2000万元以上。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9年11月,已累计为2.7万个农业项目担保贷款200亿元,覆盖全市所有涉农区县。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涉农高校设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推进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涉农专业设置调整,鼓励增设涉农专业,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弹性学制、“半农半读”等方式开展农技人才或职业经理人培养。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政策研究,对新增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下达、用地审批方面应保尽保。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厘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权属,为用好管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委将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三变”改革+旅游发展模式,助农增收。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发展理念,按照“双选择、双对接”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市财政局继续农村金融优惠政策优化工作,深入实施“三权”抵押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确保“三变”改革顺利推进。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放活林地经营权为核心,推行“公司+林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组建林业股份公司、林业股份合作社、家庭林场和产业联合体,培育股份农民,增加林农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的资源,共同组建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为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销等全程服务的长效机制。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现行“三农”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工作,确保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记者 舒楚寒 张柳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