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渡口

时间: 2020-03-2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863

在水乡,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河流,它曲曲弯弯,就像星罗棋布遍布的众多支流一样。这条河的上游与长江相通,穿过十里八村,尽头是烟波浩渺的大湖。河道蜿蜒延伸,沿河林荫蓊郁,两岸的村民傍水而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通自来水,沿岸散布着一个个青石板的水埠头,乡村汉子饮牛、挑水、扳罾,女人淘米洗菜、杵衣捣被,顽童戏水追逐水面上的鹅鸭,河畔热热闹闹,人们与水相邻,休养生息。

这条河从我家门前经过,几十年来脉脉流淌,即便是枯水季节,也一直没有干涸过。童年的记忆中,这条河桥梁不多,或是河面比较宽阔的原因,要走上很远才能看到一座横跨于河上的石拱桥,拱伏着彩虹般的身躯,任由那些运粮的、贩鱼的以及跑水上客运的船只一次次穿过桥洞,乡村的手扶拖拉机一次次爬过桥面。

印象最深的是河流上那些渡口,终年摆渡着南来北往的人。这些渡口都极其相似,就像挂上了乡村的标签,一级一级的石板,从水边延伸到河坡上,一座用楠竹、苇席和油毡搭成的凉亭,是待渡人遮挡风雨阳光的地方。渡口用麻石和水泥砌成,平坦坚固,简陋实用,一条终年泊在码头边的小木船,用绳索固定在岸坡的杨柳树上,四边船帮上的木杆,顶起一片油布搭起的船篷。人们通过搭在码头和船头的木板,依次走进船舱,或坐或站,在艄公欸乃的桨声中,船穿越河边,直到在对岸的码头边抛锚。那时候,对于桥梁稀少的乡村来说,渡船是乡民们过河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到对岸的田地里忙活,或是过河走亲访友,或是到小镇上赶集,或是到对岸的乡村公路边等候搭上班车去一趟县城,都要通过渡口来完成。

对渡口之所以有着如此浓烈的情感,主要是我家门前就有一个使用了数十年之久的渡口,而摆渡的艄公,则被外曾祖和外公两代人占据了多年。按老村长的话来说,外公是村里的最后一任艄公,也是这个渡口的最后一位艄公。外公家离我家只隔着十多户人家,22岁那年从外曾祖手中接过长篙和双桨开始,他在这个渡口耗去了整整五十余年的光阴,他的青春,他的壮年甚至他的晚年,他的爱情甚至他的命运,都与这个渡口息息相关。我对同为艄公的外曾祖印象十分模糊,只有一张请画师绘制的黑白遗像,摆放在供桌之上;对外公的印象,则几乎充满了我的整个记忆,多年之后,依然那样清晰。在我心里,这条河是有生命力的,它一直流淌在外公额头上最深的那条皱纹里,他在夕阳下用力划动双桨的背影,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外公的渡船是一条木船,比一般的渔船要大一些,是外公请木匠特意打造的。渡船有7个隔舱,舱中两边铺着相对的木板,供人们乘坐,一张遮风挡雨的凉棚,被四根粗大的木杆撑起在船舱之上,席棚边上有一个贯通的细孔,是外公用来放置长竹篙用的。船头宽大平坦,便于乘客上下。船尾两边挂着一双木桨,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泡使用,上面的油漆显得斑斑驳驳。每当乘客上船入舱,外公便解开拴在杨树上的缆绳,用长篙在码头上用力一顶,渡船便晃悠悠地离开了码头,在外公长篙的操纵下,船头转向对岸的方向。外公将长篙插进席棚上的那个孔洞,穿过船舱来到船尾,熟练地划动木桨,咿咿呀呀的桨声中,渡船稳定地向着对岸行进。快靠岸时,外公又一次穿过船舱,踏上船头,抽出那根长长的竹篙,将船撑近对岸的码头,然后跳上码头,将缆绳牢牢地拴在河岸上的那棵歪脖大柳树上。乡亲们一边下船,一边自觉地将早就准备好的船钱,放进船头上放置的那个小小的柳条筐里。

自幼生活在水乡,除了捉泥鳅、逮知了、掏鸟窝,玩水可以说是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之一。4岁那年,外公就开始经常带我去渡口,夏天无人唤渡的时候,就抱着我下到水里,教我各种游泳技巧,面对母亲的阻拦,外公常常说,哪有艄公的后代不会水的。于是,我很小就学会了侧泳、仰泳、蛙泳、潜泳、跳水等各种游泳技巧,5岁时就能顶着衣服踩水游过宽阔的河面。家里有两条木船,另一条船身小一些,是外曾祖留下来的。每年盛夏时节,外公就使用这条小船摆渡,找人帮忙将大些的渡船抬到河堤上,刮腻子,上桐油,在阳光下晒干。我经常给外公打下手,皮肤晒得黝黑。

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外公讲故事,每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公去渡口,也因有那些故事的诱惑。闲暇时,外公坐在柳荫下的码头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讲着“鲢鱼套”“十五贯”“李天霸打擂”等民间故事,有时候,也讲一些跟渡口有关的故事。关于渡口的故事,爷爷讲得最多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艄公在渡口救了一个从外地逃荒来到此地,为逃避日军跳入大河的女人,顺流而下被艄公救起后两人成家的故事。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爷爷便特别投入,绘声绘色,满脸泛红,那旱烟也抽得吧嗒吧嗒格外响。外公外婆去世多年后,有一年清明,我跟着母亲去郊外给外公外婆扫墓,跟母亲说起外公讲的这个故事,才知道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外公和外婆。

乡小学在河对岸一箭之地的邻村,那时候几个村才有一所小学,每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外公去渡口。学校没食堂,中午要返家吃午饭后再去学校,黄昏时再从渡口回家,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要数次往返于渡口。放假的日子,我常常到渡船上给外公帮忙,解缆撑船,靠岸拴系缆绳,外公便不需要从舱中穿梭来回了。舅舅不愿做艄公,学了瓦匠手艺,结果有一次在工地摔伤腰椎。有时候外公向我抱怨,说舅舅若是做了艄公,就不会落下腰疼和驼背的毛病了。

一个冬天的夜里,我正在外婆家烤火,突然有一个乡亲登门求助,说要送急性阑尾炎突发的老父去河对岸的乡医院。外公二话不说,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就顶着刺骨的寒风出门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外公已去世三十余年,随着渡口上游那座大桥的架起,外公的渡口早已停渡。每当我漫步这个时光深处的渡口,就会想起艄公外公的音容笑貌,便感到南宋诗人陆游“沙平水浅木叶下,摇楫渡口生微波”的诗句,仿佛是为这个渡口而吟咏的。

(作者 李笙清 作品散见《新民晚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岁月深处的渡口

在水乡,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河流,它曲曲弯弯,就像星罗棋布遍布的众多支流一样。这条河的上游与长江相通,穿过十里八村,尽头是烟波浩渺的大湖。河道蜿蜒延伸,沿河林荫蓊郁,两岸的村民傍水而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通自来水,沿岸散布着一个个青石板的水埠头,乡村汉子饮牛、挑水、扳罾,女人淘米洗菜、杵衣捣被,顽童戏水追逐水面上的鹅鸭,河畔热热闹闹,人们与水相邻,休养生息。

这条河从我家门前经过,几十年来脉脉流淌,即便是枯水季节,也一直没有干涸过。童年的记忆中,这条河桥梁不多,或是河面比较宽阔的原因,要走上很远才能看到一座横跨于河上的石拱桥,拱伏着彩虹般的身躯,任由那些运粮的、贩鱼的以及跑水上客运的船只一次次穿过桥洞,乡村的手扶拖拉机一次次爬过桥面。

印象最深的是河流上那些渡口,终年摆渡着南来北往的人。这些渡口都极其相似,就像挂上了乡村的标签,一级一级的石板,从水边延伸到河坡上,一座用楠竹、苇席和油毡搭成的凉亭,是待渡人遮挡风雨阳光的地方。渡口用麻石和水泥砌成,平坦坚固,简陋实用,一条终年泊在码头边的小木船,用绳索固定在岸坡的杨柳树上,四边船帮上的木杆,顶起一片油布搭起的船篷。人们通过搭在码头和船头的木板,依次走进船舱,或坐或站,在艄公欸乃的桨声中,船穿越河边,直到在对岸的码头边抛锚。那时候,对于桥梁稀少的乡村来说,渡船是乡民们过河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到对岸的田地里忙活,或是过河走亲访友,或是到小镇上赶集,或是到对岸的乡村公路边等候搭上班车去一趟县城,都要通过渡口来完成。

对渡口之所以有着如此浓烈的情感,主要是我家门前就有一个使用了数十年之久的渡口,而摆渡的艄公,则被外曾祖和外公两代人占据了多年。按老村长的话来说,外公是村里的最后一任艄公,也是这个渡口的最后一位艄公。外公家离我家只隔着十多户人家,22岁那年从外曾祖手中接过长篙和双桨开始,他在这个渡口耗去了整整五十余年的光阴,他的青春,他的壮年甚至他的晚年,他的爱情甚至他的命运,都与这个渡口息息相关。我对同为艄公的外曾祖印象十分模糊,只有一张请画师绘制的黑白遗像,摆放在供桌之上;对外公的印象,则几乎充满了我的整个记忆,多年之后,依然那样清晰。在我心里,这条河是有生命力的,它一直流淌在外公额头上最深的那条皱纹里,他在夕阳下用力划动双桨的背影,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外公的渡船是一条木船,比一般的渔船要大一些,是外公请木匠特意打造的。渡船有7个隔舱,舱中两边铺着相对的木板,供人们乘坐,一张遮风挡雨的凉棚,被四根粗大的木杆撑起在船舱之上,席棚边上有一个贯通的细孔,是外公用来放置长竹篙用的。船头宽大平坦,便于乘客上下。船尾两边挂着一双木桨,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泡使用,上面的油漆显得斑斑驳驳。每当乘客上船入舱,外公便解开拴在杨树上的缆绳,用长篙在码头上用力一顶,渡船便晃悠悠地离开了码头,在外公长篙的操纵下,船头转向对岸的方向。外公将长篙插进席棚上的那个孔洞,穿过船舱来到船尾,熟练地划动木桨,咿咿呀呀的桨声中,渡船稳定地向着对岸行进。快靠岸时,外公又一次穿过船舱,踏上船头,抽出那根长长的竹篙,将船撑近对岸的码头,然后跳上码头,将缆绳牢牢地拴在河岸上的那棵歪脖大柳树上。乡亲们一边下船,一边自觉地将早就准备好的船钱,放进船头上放置的那个小小的柳条筐里。

自幼生活在水乡,除了捉泥鳅、逮知了、掏鸟窝,玩水可以说是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之一。4岁那年,外公就开始经常带我去渡口,夏天无人唤渡的时候,就抱着我下到水里,教我各种游泳技巧,面对母亲的阻拦,外公常常说,哪有艄公的后代不会水的。于是,我很小就学会了侧泳、仰泳、蛙泳、潜泳、跳水等各种游泳技巧,5岁时就能顶着衣服踩水游过宽阔的河面。家里有两条木船,另一条船身小一些,是外曾祖留下来的。每年盛夏时节,外公就使用这条小船摆渡,找人帮忙将大些的渡船抬到河堤上,刮腻子,上桐油,在阳光下晒干。我经常给外公打下手,皮肤晒得黝黑。

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外公讲故事,每天屁颠屁颠地跟着外公去渡口,也因有那些故事的诱惑。闲暇时,外公坐在柳荫下的码头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讲着“鲢鱼套”“十五贯”“李天霸打擂”等民间故事,有时候,也讲一些跟渡口有关的故事。关于渡口的故事,爷爷讲得最多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艄公在渡口救了一个从外地逃荒来到此地,为逃避日军跳入大河的女人,顺流而下被艄公救起后两人成家的故事。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爷爷便特别投入,绘声绘色,满脸泛红,那旱烟也抽得吧嗒吧嗒格外响。外公外婆去世多年后,有一年清明,我跟着母亲去郊外给外公外婆扫墓,跟母亲说起外公讲的这个故事,才知道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外公和外婆。

乡小学在河对岸一箭之地的邻村,那时候几个村才有一所小学,每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外公去渡口。学校没食堂,中午要返家吃午饭后再去学校,黄昏时再从渡口回家,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要数次往返于渡口。放假的日子,我常常到渡船上给外公帮忙,解缆撑船,靠岸拴系缆绳,外公便不需要从舱中穿梭来回了。舅舅不愿做艄公,学了瓦匠手艺,结果有一次在工地摔伤腰椎。有时候外公向我抱怨,说舅舅若是做了艄公,就不会落下腰疼和驼背的毛病了。

一个冬天的夜里,我正在外婆家烤火,突然有一个乡亲登门求助,说要送急性阑尾炎突发的老父去河对岸的乡医院。外公二话不说,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就顶着刺骨的寒风出门了……

时光荏苒,转眼间,外公已去世三十余年,随着渡口上游那座大桥的架起,外公的渡口早已停渡。每当我漫步这个时光深处的渡口,就会想起艄公外公的音容笑貌,便感到南宋诗人陆游“沙平水浅木叶下,摇楫渡口生微波”的诗句,仿佛是为这个渡口而吟咏的。

(作者 李笙清 作品散见《新民晚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