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休息时间,只为高墙内更稳定安全

时间: 2020-05-1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19

  “李宏耀,我们一睁眼总是看到你在忙,你是瞌睡少吗?”李宏耀是渝州监狱十三监区副监区长,防疫执勤期间,同事们常爱跟他逗趣说他不爱睡觉。大家玩笑这么开,可心里都明白,为了尽力分担防疫期间同事们的工作压力,他选择挤压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少睡觉,多执勤。

  李宏耀,今年31岁,从2010年大学毕业考入渝州监狱起,今年正好是第十年。身为十三监区最年轻的中干,工作起来,有着青年民警特有的冲劲。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大家见识到李宏耀“开挂”的工作模式。

  时间:6:40 地点:备勤房

  警务通的闹铃划破了微亮的天空,为了让其他兄弟再多休息几分钟,不等铃声响完半个循环,李宏耀就已滑动屏幕关闭闹钟。踏着轻快的脚步去洗漱了,喝一杯凉开水,在楼道窗前简单活动几下身体后,便和洗漱完毕的兄弟们一同下楼集合了。

  在保证监区内有足够警力的前提下,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排出了一个“晚起班”,所谓“晚起”指的是无特殊情况下每天可有一人不用早起到监区执行早间勤务,只需9:00之前到岗。一次,在重排此“班”时,李宏耀就说了一句, “你们自己商量好,莫要排我哦。”

  时间:9:45 地点:服刑人员通道

  “焜宇,把时间看起。”“小倪,跟我一路去清监查舍。”时值监狱开展“七项”工作大评比,活动对日常工作都作出了更加细化且严格的要求,规定清监查舍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每次,倪明海和李宏耀一路检查完毕后,监舍内的景象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因为上到窗户护栏边缘、墙上张贴的标语;中到床铺的每个缝隙、枕头的“每寸肌肤”;下到床底的鞋子脸盆、洗漱池、便盆;内到舍房的四面八方;外到内务柜的任何一格,没有一处能逃离李宏耀的火眼金睛。检查完毕,时间早已超出规定的五分钟,汗水也争着从帽檐与鬓角的夹缝滴落。

  时间:12:30 地点:民警办公区域

  每天午饭过后,有时间可以用来稍作休整,可以小睡一会儿,也可以去教学楼指定地点使用手机,为了把这些休息的机会让给大家,李宏耀中午从未离开过监管区,最多只是趴在桌上小憩片刻,等到需要开展下午的勤务工作前,才喊醒正在小憩的兄弟们。

  就这样,为了多给大家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李宏耀每天雷打不动第一个起床,中午也从未好好休息过。作为监区领导,李宏耀的这份担当,监区其他民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这股冲劲随时感染着大家。

  时间:15:30 地点:服刑人员通道

  进入各支服刑人员通道进行个别教育谈话是每天下午的规定动作。从国家出台的各项防疫战略部署,到服刑人员家乡的疫情态势;从科学防护措施,到心里压力疏导,面对服刑人员提出的种种疑问,李宏耀总是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这种内容扎实的谈话每天都在十三监区的服刑人员通道中准时上演,每每都是办公区的兄弟们已经跃跃欲试了,通道内的谈话还没有结束。这样的谈话看似简单,但却为舒缓服刑人员对疫情的恐慌心理、确保改造秩序持续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封闭执勤的各项工作面前,李宏耀总是抢在前面,先把相关文件钻研透彻再亲自上阵,实践操作后与大家一起商讨,听取这些年轻人的看法,凭借活跃的思维和实干积累的经验制定最为合理的实施方案。他的率先垂范,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在种种工作面前,大家从不叫苦喊难,互相加油鼓劲一起攻克道道沟坎。

  时间:19:05 地点:教学楼

  领取手机后,李宏耀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拨打视频电话,像其他双警家庭一样,疫情期间,孩子只能托付给母亲去照顾。每次视频李宏耀总会温柔地问女儿:“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啊?”“长大了要自己吃饭了,不要再让婆婆追着喂饭哦。”……大多数聊天总是轻松愉快的,但有一次,李宏耀对屏幕那头的女儿说:“等爸爸下班了和妈妈去接你回家,好不好啊?”女儿却回答:“才不要你们接,我就在婆婆家哪也不去,上次你说要来接我都没有来,再也不信你了!”

  听到这,屏幕前平常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做出快速反应的男人语塞了。他知道,自己和妻子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忠于祖国,早该习惯闻令而动,藏蓝在身,早应准备好承担更多。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之时,唯有自己在路上才能让战友们能与家人团聚,唯有义无反顾舍小家才能逆流而行为大家。面对女儿的小声抱怨,他也只好强忍内心愧疚,微笑着鼓励孩子。

  抗击疫情,不管什么地方都是主战场,不论什么工作都是重头戏,在渝州监狱像李宏耀这样的青年民警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绝无丝毫退缩,在同样间距的无声战场,挥洒青春,逆风飞扬,共抗疫情!

  通讯员 倪明海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挤压休息时间,只为高墙内更稳定安全

  “李宏耀,我们一睁眼总是看到你在忙,你是瞌睡少吗?”李宏耀是渝州监狱十三监区副监区长,防疫执勤期间,同事们常爱跟他逗趣说他不爱睡觉。大家玩笑这么开,可心里都明白,为了尽力分担防疫期间同事们的工作压力,他选择挤压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少睡觉,多执勤。

  李宏耀,今年31岁,从2010年大学毕业考入渝州监狱起,今年正好是第十年。身为十三监区最年轻的中干,工作起来,有着青年民警特有的冲劲。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让大家见识到李宏耀“开挂”的工作模式。

  时间:6:40 地点:备勤房

  警务通的闹铃划破了微亮的天空,为了让其他兄弟再多休息几分钟,不等铃声响完半个循环,李宏耀就已滑动屏幕关闭闹钟。踏着轻快的脚步去洗漱了,喝一杯凉开水,在楼道窗前简单活动几下身体后,便和洗漱完毕的兄弟们一同下楼集合了。

  在保证监区内有足够警力的前提下,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排出了一个“晚起班”,所谓“晚起”指的是无特殊情况下每天可有一人不用早起到监区执行早间勤务,只需9:00之前到岗。一次,在重排此“班”时,李宏耀就说了一句, “你们自己商量好,莫要排我哦。”

  时间:9:45 地点:服刑人员通道

  “焜宇,把时间看起。”“小倪,跟我一路去清监查舍。”时值监狱开展“七项”工作大评比,活动对日常工作都作出了更加细化且严格的要求,规定清监查舍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每次,倪明海和李宏耀一路检查完毕后,监舍内的景象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因为上到窗户护栏边缘、墙上张贴的标语;中到床铺的每个缝隙、枕头的“每寸肌肤”;下到床底的鞋子脸盆、洗漱池、便盆;内到舍房的四面八方;外到内务柜的任何一格,没有一处能逃离李宏耀的火眼金睛。检查完毕,时间早已超出规定的五分钟,汗水也争着从帽檐与鬓角的夹缝滴落。

  时间:12:30 地点:民警办公区域

  每天午饭过后,有时间可以用来稍作休整,可以小睡一会儿,也可以去教学楼指定地点使用手机,为了把这些休息的机会让给大家,李宏耀中午从未离开过监管区,最多只是趴在桌上小憩片刻,等到需要开展下午的勤务工作前,才喊醒正在小憩的兄弟们。

  就这样,为了多给大家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李宏耀每天雷打不动第一个起床,中午也从未好好休息过。作为监区领导,李宏耀的这份担当,监区其他民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的这股冲劲随时感染着大家。

  时间:15:30 地点:服刑人员通道

  进入各支服刑人员通道进行个别教育谈话是每天下午的规定动作。从国家出台的各项防疫战略部署,到服刑人员家乡的疫情态势;从科学防护措施,到心里压力疏导,面对服刑人员提出的种种疑问,李宏耀总是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这种内容扎实的谈话每天都在十三监区的服刑人员通道中准时上演,每每都是办公区的兄弟们已经跃跃欲试了,通道内的谈话还没有结束。这样的谈话看似简单,但却为舒缓服刑人员对疫情的恐慌心理、确保改造秩序持续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封闭执勤的各项工作面前,李宏耀总是抢在前面,先把相关文件钻研透彻再亲自上阵,实践操作后与大家一起商讨,听取这些年轻人的看法,凭借活跃的思维和实干积累的经验制定最为合理的实施方案。他的率先垂范,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在种种工作面前,大家从不叫苦喊难,互相加油鼓劲一起攻克道道沟坎。

  时间:19:05 地点:教学楼

  领取手机后,李宏耀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拨打视频电话,像其他双警家庭一样,疫情期间,孩子只能托付给母亲去照顾。每次视频李宏耀总会温柔地问女儿:“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啊?”“长大了要自己吃饭了,不要再让婆婆追着喂饭哦。”……大多数聊天总是轻松愉快的,但有一次,李宏耀对屏幕那头的女儿说:“等爸爸下班了和妈妈去接你回家,好不好啊?”女儿却回答:“才不要你们接,我就在婆婆家哪也不去,上次你说要来接我都没有来,再也不信你了!”

  听到这,屏幕前平常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做出快速反应的男人语塞了。他知道,自己和妻子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忠于祖国,早该习惯闻令而动,藏蓝在身,早应准备好承担更多。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之时,唯有自己在路上才能让战友们能与家人团聚,唯有义无反顾舍小家才能逆流而行为大家。面对女儿的小声抱怨,他也只好强忍内心愧疚,微笑着鼓励孩子。

  抗击疫情,不管什么地方都是主战场,不论什么工作都是重头戏,在渝州监狱像李宏耀这样的青年民警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绝无丝毫退缩,在同样间距的无声战场,挥洒青春,逆风飞扬,共抗疫情!

  通讯员 倪明海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