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与唐诗

时间: 2020-05-2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185

  万里长江,美在三峡。长江三峡是一首吟咏不尽的歌,其雄壮、险峻、幽深、秀美,给无数文人提供了无穷诗源。但由于历史原因,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很长时间,三峡很少在文人笔下飞溅起绚烂的诗花。无论是先秦时的《诗经》,还是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及收录作品甚多的《文选》《乐府诗集》,我们很少看到三峡的文学身影。那种独特地域与诗歌的结伴而行,直至隋唐前期,尚未大规模耦合。

  自唐代开始,三峡大涛奔涌,频频激荡在唐诗里。地理三峡同艺术三峡回环往复,叠加复重,把三峡之歌表现的浓郁绵密。三峡在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美感动脉的同时,也成为每一位诗人绕不过去的审美词典。

  《唐诗三百首》中就有12首与三峡有关。几乎唐代的每一位诗人,都与三峡有过不解之缘。而杜甫的羁旅蜀道,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三峡壮游,都成全了他们一生中最为阔大、雄浑的诗歌。大自然鬼斧神工而矗立万古,但若没有唐诗与三峡的相互依恋,没有诗人与三峡的交融互摄,没有在这之后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前赴后继及无数炎黄后裔的诵读,三峡还能成为三峡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唐代,三峡是进出蜀地的重要通道。第一流的巴蜀诗人如李白、陈子昂,往往将远离天府之国走出夔门,作为自己的人生成年大礼。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在“遥遥去巫峡”的漫长征途中,诗人由狭窄幽深、逶迤繁复的峡江,渐渐伸展到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极目楚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是居天之中、四方可去的江汉平原。同相对自成一体的四川盆地相比,楚地无疑更为开远。随“巴国山川尽”,是那一个大写的“开”字。诗人从峡江闭塞的视野中走出,一下子走进江汉浩荡,“茫茫九派流中国”,心志也骤然阔大雄健起来。诗人壮志凌云,一如少年初膺世务,历事渐久,自信足以担当。因此,在这样一重要时空节点上,他“吼”出了这样的声音——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没有人知道,多少巴蜀健儿由巴蜀经三峡入楚,走向更大的生命空间。尽管义无反顾地出发,并不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但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由蜀如楚”、极为开阔健朗的表达,更多属于盛唐那样一个青春般的时代,以及那批壮志凌云的诗人。

  相较陆路的波澜不惊,出川的旅程,因顺流直下,故猛浪若奔、一泻千里。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借顺流直下的轻快,来激荡那久违的兴奋与不可遏止的归乡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回乡。即从巴峡穿巫峡,却下襄阳向洛阳。”“从”“穿”“下”“向”等字,将空间位置的变换迅疾、地理节点的跳动和心情的轻松愉悦勾勒得一览无余。诗人要借助那江水滔滔的三峡,直下夷陵,转赴襄阳,早日归向那受尽兵火战乱蹂躏的故国家园。这张唐时三峡到洛阳的路线图,有着诗人最为郁勃、顽健的生命跳动。

  与之相应,进川则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用人力的持久坚韧同自然的强大蛮横作斗争。同时,暗礁、险滩、急流、泡漩、大风、浓雾,随时都可以将人船葬身水底。所以,自然风光绝佳的三峡之旅,也不断有葬身水底的悲剧发生。

  江湖险恶,世路难行。当58岁的李白流放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以舟行逆水之艰,烘托自己的惶恐心忧。而当他到白帝城时接到大赦消息,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在重获生命自由的感受中,自然山水已迅疾转化成一个流动不拘的空间。而他,则在万水千山的大流转中,成全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歌华章。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入衰,一大批第一流的诗人,也由长安、洛阳二都,避难蜀中。盛唐之音随之消歇,诗风为之一变。诗人的心理由宏放开朗转为细腻沉潜。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那绵长幽深的三峡、夔府岁月,仿佛将诗人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诗人的仁者之心变得更加深厚、低沉、沉与郁。我们所感受到的,绝非一己浅小,而是诗人的仁者之心与整个民族的大悲大痛!

  波涛奇诡,云雨荒台。三峡入唐诗的频率之高决非偶然。唐代国力的空前强大和四海一家的统一态势,为诗人的全国漫游及蜀地诗人的出川,提供了条件和包容万物的自性。而安史之乱及明皇幸蜀,无形中也让天府之国成为当时唐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凡此种种,都使三峡作为进出川交通要道的作用日益凸显。

  交通所积,荒径渐开。随第一流的诗人与三峡互动的日趋活跃,不仅是诗歌从三峡获得灵性与机缘,几忽盛唐的所有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都从三峡获得灵感。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将三峡作为自己文学的生命殿堂,如苏轼、陆游、范成大、黄宾虹、齐白石、叶圣陶……他们在三峡磨砺自己的生命锐感、诗歌品性,为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后裔贡献着“很三峡”“很峡江”的诗歌。

  偌大的三峡,历经江湖之变,如今正成为一条平稳的“水上高速公路”。当那座古老的三峡渐行渐远,我们行舟三峡,还能记起曾经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美诗篇吗?

  (◎熊勇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三峡与唐诗

  万里长江,美在三峡。长江三峡是一首吟咏不尽的歌,其雄壮、险峻、幽深、秀美,给无数文人提供了无穷诗源。但由于历史原因,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很长时间,三峡很少在文人笔下飞溅起绚烂的诗花。无论是先秦时的《诗经》,还是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及收录作品甚多的《文选》《乐府诗集》,我们很少看到三峡的文学身影。那种独特地域与诗歌的结伴而行,直至隋唐前期,尚未大规模耦合。

  自唐代开始,三峡大涛奔涌,频频激荡在唐诗里。地理三峡同艺术三峡回环往复,叠加复重,把三峡之歌表现的浓郁绵密。三峡在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美感动脉的同时,也成为每一位诗人绕不过去的审美词典。

  《唐诗三百首》中就有12首与三峡有关。几乎唐代的每一位诗人,都与三峡有过不解之缘。而杜甫的羁旅蜀道,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三峡壮游,都成全了他们一生中最为阔大、雄浑的诗歌。大自然鬼斧神工而矗立万古,但若没有唐诗与三峡的相互依恋,没有诗人与三峡的交融互摄,没有在这之后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前赴后继及无数炎黄后裔的诵读,三峡还能成为三峡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唐代,三峡是进出蜀地的重要通道。第一流的巴蜀诗人如李白、陈子昂,往往将远离天府之国走出夔门,作为自己的人生成年大礼。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在“遥遥去巫峡”的漫长征途中,诗人由狭窄幽深、逶迤繁复的峡江,渐渐伸展到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极目楚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是居天之中、四方可去的江汉平原。同相对自成一体的四川盆地相比,楚地无疑更为开远。随“巴国山川尽”,是那一个大写的“开”字。诗人从峡江闭塞的视野中走出,一下子走进江汉浩荡,“茫茫九派流中国”,心志也骤然阔大雄健起来。诗人壮志凌云,一如少年初膺世务,历事渐久,自信足以担当。因此,在这样一重要时空节点上,他“吼”出了这样的声音——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没有人知道,多少巴蜀健儿由巴蜀经三峡入楚,走向更大的生命空间。尽管义无反顾地出发,并不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但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由蜀如楚”、极为开阔健朗的表达,更多属于盛唐那样一个青春般的时代,以及那批壮志凌云的诗人。

  相较陆路的波澜不惊,出川的旅程,因顺流直下,故猛浪若奔、一泻千里。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借顺流直下的轻快,来激荡那久违的兴奋与不可遏止的归乡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回乡。即从巴峡穿巫峡,却下襄阳向洛阳。”“从”“穿”“下”“向”等字,将空间位置的变换迅疾、地理节点的跳动和心情的轻松愉悦勾勒得一览无余。诗人要借助那江水滔滔的三峡,直下夷陵,转赴襄阳,早日归向那受尽兵火战乱蹂躏的故国家园。这张唐时三峡到洛阳的路线图,有着诗人最为郁勃、顽健的生命跳动。

  与之相应,进川则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用人力的持久坚韧同自然的强大蛮横作斗争。同时,暗礁、险滩、急流、泡漩、大风、浓雾,随时都可以将人船葬身水底。所以,自然风光绝佳的三峡之旅,也不断有葬身水底的悲剧发生。

  江湖险恶,世路难行。当58岁的李白流放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以舟行逆水之艰,烘托自己的惶恐心忧。而当他到白帝城时接到大赦消息,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在重获生命自由的感受中,自然山水已迅疾转化成一个流动不拘的空间。而他,则在万水千山的大流转中,成全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歌华章。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入衰,一大批第一流的诗人,也由长安、洛阳二都,避难蜀中。盛唐之音随之消歇,诗风为之一变。诗人的心理由宏放开朗转为细腻沉潜。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那绵长幽深的三峡、夔府岁月,仿佛将诗人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诗人的仁者之心变得更加深厚、低沉、沉与郁。我们所感受到的,绝非一己浅小,而是诗人的仁者之心与整个民族的大悲大痛!

  波涛奇诡,云雨荒台。三峡入唐诗的频率之高决非偶然。唐代国力的空前强大和四海一家的统一态势,为诗人的全国漫游及蜀地诗人的出川,提供了条件和包容万物的自性。而安史之乱及明皇幸蜀,无形中也让天府之国成为当时唐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凡此种种,都使三峡作为进出川交通要道的作用日益凸显。

  交通所积,荒径渐开。随第一流的诗人与三峡互动的日趋活跃,不仅是诗歌从三峡获得灵性与机缘,几忽盛唐的所有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都从三峡获得灵感。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将三峡作为自己文学的生命殿堂,如苏轼、陆游、范成大、黄宾虹、齐白石、叶圣陶……他们在三峡磨砺自己的生命锐感、诗歌品性,为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后裔贡献着“很三峡”“很峡江”的诗歌。

  偌大的三峡,历经江湖之变,如今正成为一条平稳的“水上高速公路”。当那座古老的三峡渐行渐远,我们行舟三峡,还能记起曾经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美诗篇吗?

  (◎熊勇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