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河

时间: 2020-05-2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04

  我的家乡在川南一个小山村,上大学时离开了那里,至今已30多年了,心中时常泛起对儿时家乡的美好回忆。记忆是模模糊糊的,但又强烈清晰;记忆是青涩细微的,却又温馨缠绵、温暖亲切。我的心永远都在故乡的山山水水里,在温柔的儿时记忆中。

  家乡多山,山上多林多土,山下多水多田。山上山下,所有的田土都种了庄稼,几乎没有撂荒现象。春天的时候,各式的菜花野花开得漫山遍野,不同色调的绿叶铺满田园,挂满枝头。蜂飞蝶舞,整个山村都从冬的包裹中苏醒过来,活动起来,充满生机。秋天,一层层梯田载满成熟的稻穗,金黄金黄的,丰收的喜悦晒满整个山岗,堆满家家户户的笑脸。

  在我记忆中,有树就有田,有田就有水,有水就有河。家乡每条山沟深处,都必定有一条有名无名的小河。小河弯弯曲曲,沿山谷慢慢向前延伸,每流过一道山口,就与另一条小河交汇,水流也变得更大一些,河道也逐渐宽阔起来。最终,所有的小河都汇入了长江。

  河岸边是年年耕种的良田熟土,分季节种着各式的谷物、蔬菜、瓜果。不能耕种的地方,也栽上竹子、树木,或者任由各种野生植物沿河生长。于是,小河被掩藏在树林、竹林中,人家也掩藏进竹林、树林中。

  河中长满各式水草,很多都叫不出名来,绿绿的叶子随流水不停摆动,随季节不停生长。水草间散居着大大小小的鱼儿,三五成群,嬉戏其间。岸边石缝和洞穴中藏着螃蟹、鳝鱼,是孩子们劳作之后展示技艺的好去处。为了抓住猎物,经常弄得满身是水满脸是泥,这是山村小孩最快乐的事。

  小河不宽,水不深也不急,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一般用不着撑船过渡,只需在行人比较多的地方,用几块石头搭起一道小桥,也有把规整的石柱整齐地埋进溪底,石柱之间保持相同的宽度,恰好容人一步步跨过。石柱与石柱之间河水经年漫流,汛期还会被一次次淹没,又一次次露出,久而久之,小河里的一切都被刻上自然的年轮,岁月的烙印。

  随着年龄增长,沿河活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听过小河的故事越来越多,我才知道,河的下游连着长江,那里江深水阔,风疾浪大,有桥也有船。

  有船的生活是有诗意的。古时候,在大江大河上建桥是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鹊桥也只有借神仙的力量才能完成,所以人们造了船,让水上交通变得方便起来。在我家乡,无论是定期摆渡的渡船,还是沿河上下的货船,或者打鱼谋生的渔船,大都依靠尾舵把握方向,靠两支浆划动提供动力。只有长江边的大船,才使用风帆,或者靠纤夫拉动。

  夏秋季节,江水很盛,逆流行船非常困难。尤其是过滩的时候,需得船上岸上的人同心协力,才能挺得过来。

  那船上的人,把舵的把舵,撑篙的撑篙,调帆的调帆,几乎不用号令,大家动作整齐划一,精确及时,保证自家的船远离水经,远离礁石,既减少冲击阻力,又避免碰撞搁浅。

  那岸上的纤夫最为辛苦,几乎赤条条一丝不挂,日晒雨淋,全身铜色,一根绳头挂在肩上,躬身向前,双手撑地,双脚交替向前挪动。每个人都保持着同样贴地向前的姿势,身上腿上大小肌肉一齐紧绷,嘴里齐整整喊着号子,拼命用力向前拉。他们走过的地方,坚硬的岩石被赤脚踩出一道道凹槽,凸起的棱角被纤绳磨平又磨灭。过了一滩又一滩,走了一湾又一湾,直到傍晚时刻,才可以歇下来。点一堆篝火,吃一锅粗食,然后天当房地为床,听着江水,枕着星星,望着月亮,在一个个龙门阵中睡去。

  家乡的小河,多数河段河床浅,河道也不宽,行不了大船,正好可以造桥。九曲河、濑溪河、龙溪河、马溪河上遍布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桥,单是明清时期的“龙桥”据说就保有170多座。这些桥全部由石头打造,桥墩以龙、象等瑞兽雕刻为饰,横卧家乡大小河溪,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在今天看来还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47座已经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是龙溪河上就保存有十座国宝级石桥。

  龙溪河的源头在玉龙湖。清明时节,我冒着小雨故地重游。这是全年最好的季节,龙溪河畔春光满满,远处近处花红柳绿,郁郁葱葱。河两岸依旧是几十年前建起来的水产养殖基地,一口口用条石磊起来的鱼塘,专门生产鱼苗。一位大姐正在清理水面漂浮物。据她讲,她1979年嫁到这里,距今已经41年啦。

  聊着天,不知不觉雨停了,我突然发现,家乡的小河依然美好,龙桥仍在,风景安然。不知儿时玩伴,今又在何方。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文旅委)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故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在川南一个小山村,上大学时离开了那里,至今已30多年了,心中时常泛起对儿时家乡的美好回忆。记忆是模模糊糊的,但又强烈清晰;记忆是青涩细微的,却又温馨缠绵、温暖亲切。我的心永远都在故乡的山山水水里,在温柔的儿时记忆中。

  家乡多山,山上多林多土,山下多水多田。山上山下,所有的田土都种了庄稼,几乎没有撂荒现象。春天的时候,各式的菜花野花开得漫山遍野,不同色调的绿叶铺满田园,挂满枝头。蜂飞蝶舞,整个山村都从冬的包裹中苏醒过来,活动起来,充满生机。秋天,一层层梯田载满成熟的稻穗,金黄金黄的,丰收的喜悦晒满整个山岗,堆满家家户户的笑脸。

  在我记忆中,有树就有田,有田就有水,有水就有河。家乡每条山沟深处,都必定有一条有名无名的小河。小河弯弯曲曲,沿山谷慢慢向前延伸,每流过一道山口,就与另一条小河交汇,水流也变得更大一些,河道也逐渐宽阔起来。最终,所有的小河都汇入了长江。

  河岸边是年年耕种的良田熟土,分季节种着各式的谷物、蔬菜、瓜果。不能耕种的地方,也栽上竹子、树木,或者任由各种野生植物沿河生长。于是,小河被掩藏在树林、竹林中,人家也掩藏进竹林、树林中。

  河中长满各式水草,很多都叫不出名来,绿绿的叶子随流水不停摆动,随季节不停生长。水草间散居着大大小小的鱼儿,三五成群,嬉戏其间。岸边石缝和洞穴中藏着螃蟹、鳝鱼,是孩子们劳作之后展示技艺的好去处。为了抓住猎物,经常弄得满身是水满脸是泥,这是山村小孩最快乐的事。

  小河不宽,水不深也不急,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一般用不着撑船过渡,只需在行人比较多的地方,用几块石头搭起一道小桥,也有把规整的石柱整齐地埋进溪底,石柱之间保持相同的宽度,恰好容人一步步跨过。石柱与石柱之间河水经年漫流,汛期还会被一次次淹没,又一次次露出,久而久之,小河里的一切都被刻上自然的年轮,岁月的烙印。

  随着年龄增长,沿河活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听过小河的故事越来越多,我才知道,河的下游连着长江,那里江深水阔,风疾浪大,有桥也有船。

  有船的生活是有诗意的。古时候,在大江大河上建桥是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鹊桥也只有借神仙的力量才能完成,所以人们造了船,让水上交通变得方便起来。在我家乡,无论是定期摆渡的渡船,还是沿河上下的货船,或者打鱼谋生的渔船,大都依靠尾舵把握方向,靠两支浆划动提供动力。只有长江边的大船,才使用风帆,或者靠纤夫拉动。

  夏秋季节,江水很盛,逆流行船非常困难。尤其是过滩的时候,需得船上岸上的人同心协力,才能挺得过来。

  那船上的人,把舵的把舵,撑篙的撑篙,调帆的调帆,几乎不用号令,大家动作整齐划一,精确及时,保证自家的船远离水经,远离礁石,既减少冲击阻力,又避免碰撞搁浅。

  那岸上的纤夫最为辛苦,几乎赤条条一丝不挂,日晒雨淋,全身铜色,一根绳头挂在肩上,躬身向前,双手撑地,双脚交替向前挪动。每个人都保持着同样贴地向前的姿势,身上腿上大小肌肉一齐紧绷,嘴里齐整整喊着号子,拼命用力向前拉。他们走过的地方,坚硬的岩石被赤脚踩出一道道凹槽,凸起的棱角被纤绳磨平又磨灭。过了一滩又一滩,走了一湾又一湾,直到傍晚时刻,才可以歇下来。点一堆篝火,吃一锅粗食,然后天当房地为床,听着江水,枕着星星,望着月亮,在一个个龙门阵中睡去。

  家乡的小河,多数河段河床浅,河道也不宽,行不了大船,正好可以造桥。九曲河、濑溪河、龙溪河、马溪河上遍布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桥,单是明清时期的“龙桥”据说就保有170多座。这些桥全部由石头打造,桥墩以龙、象等瑞兽雕刻为饰,横卧家乡大小河溪,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在今天看来还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47座已经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是龙溪河上就保存有十座国宝级石桥。

  龙溪河的源头在玉龙湖。清明时节,我冒着小雨故地重游。这是全年最好的季节,龙溪河畔春光满满,远处近处花红柳绿,郁郁葱葱。河两岸依旧是几十年前建起来的水产养殖基地,一口口用条石磊起来的鱼塘,专门生产鱼苗。一位大姐正在清理水面漂浮物。据她讲,她1979年嫁到这里,距今已经41年啦。

  聊着天,不知不觉雨停了,我突然发现,家乡的小河依然美好,龙桥仍在,风景安然。不知儿时玩伴,今又在何方。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文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