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社区矫正工作

时间: 2020-06-08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856

  石诗龙一行在社区调研

  江津区司法局局长姚家永向人大代表们介绍情况

  本网讯(记者 周喜冬 通讯员 杨伟)为规范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近日,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石诗龙率队调研江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光武参加调研活动。

  当天,石诗龙一行前往江津区鼎山街道琅山社区、几江街道四牌坊社区等地,认真查阅了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社区服务和学习记录,详细查看了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情况,重点询问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江津区司法局举行的座谈会上,石诗龙一行认真听取了该区司法局负责人2019年社区矫正工作情况汇报,主动征求街道办事处干部、社区负责人、人大代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石诗龙说,去年以来,江津区司法局以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准则,以强化组织队伍建设为基础,以“1+5+N”管理模式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助力矫正为手段,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被司法部表彰为特赦实施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值得充分肯定。

  石诗龙指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效降低刑罚执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法治江津建设。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即将实施为契机,充分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增强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

  石诗龙强调,要不断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压实镇街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的机制渠道,努力形成社区矫正工作合力。要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深化“智慧矫正”建设,强化对矫正对象信息化、电子化手段监管,严防脱管漏管,不断推进江津社会治理创新迈上新水平、取得新突破。要强化行为管理,突出针对性,因人施矫,落实对矫正对象的生产生活帮助,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正面教育、法制教育,从思想和行为上将社区矫正对象由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改造成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同时,要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相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保障,加强对即将实施的社区矫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并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效。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江津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社区矫正工作

  石诗龙一行在社区调研

  江津区司法局局长姚家永向人大代表们介绍情况

  本网讯(记者 周喜冬 通讯员 杨伟)为规范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近日,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石诗龙率队调研江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光武参加调研活动。

  当天,石诗龙一行前往江津区鼎山街道琅山社区、几江街道四牌坊社区等地,认真查阅了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社区服务和学习记录,详细查看了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情况,重点询问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江津区司法局举行的座谈会上,石诗龙一行认真听取了该区司法局负责人2019年社区矫正工作情况汇报,主动征求街道办事处干部、社区负责人、人大代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石诗龙说,去年以来,江津区司法局以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准则,以强化组织队伍建设为基础,以“1+5+N”管理模式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助力矫正为手段,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被司法部表彰为特赦实施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值得充分肯定。

  石诗龙指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效降低刑罚执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推进法治江津建设。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即将实施为契机,充分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识,增强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

  石诗龙强调,要不断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压实镇街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的机制渠道,努力形成社区矫正工作合力。要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深化“智慧矫正”建设,强化对矫正对象信息化、电子化手段监管,严防脱管漏管,不断推进江津社会治理创新迈上新水平、取得新突破。要强化行为管理,突出针对性,因人施矫,落实对矫正对象的生产生活帮助,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疏导、正面教育、法制教育,从思想和行为上将社区矫正对象由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改造成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同时,要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相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的保障,加强对即将实施的社区矫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并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