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书,值得一读

时间: 2020-06-2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21

  有的书,值得一读。

  比如我手上的长篇小说《巴蔓子》。

  巴蔓子是古代巴国的一员大将,《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曰:‘使吾得臣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人们也许没有读过这本《华阳国志》,但是一定听过那个割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从而晓得重庆忠县的地名是怎么得来的,重庆人耿直的性格是怎么传承的,以及为何在巴渝文化中,“忠文化”是一面不倒的战旗。由此可以说,重庆人不知道巴蔓子,就等于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诚如习总书记所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民族精神的存活与彰显,是需要记录与书写的。可是,不知为什么,长久以来,关于巴蔓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西南边陲虽是军事要地,但远离黄河,这里的文化似乎不被中原主流所重视。巴蔓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从各种史料和考古文献来看,其人其事记载稀少,语焉不详,何况对于巴蔓子的英雄行为,至今还存在学术上的争议。因为如此,至少在重庆文学界,形成了针对历史人物巴蔓子的创作热度不够、作品稀疏的窘境。于是,我欣意把秦定波这位作家看成一个勇士,把他的长篇小说《巴蔓子》看成这个题材的一部突围之作。

  那么,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秦定波是位多产作家,我曾为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绝世迷情》写过序。作家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信手拈来的笔法,虚构出一个秘密而甜蜜的人仙侠故事。故事发生在幽深的里隐洞,可是看来看去,除了阴森与潮湿,除了青苔与血渍,我没有看见一丝丝通往洞口的光影。《巴蔓子》则不然,秦定波开篇就要用心中的阳光,去驱散笼罩在历史人物头上的雾霾。他借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告诉读者,主人公巴蔓子借兵平乱、割首留城的行为,体现了巴渝人忠于国家、敢于担当、守土有责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在古代被人称颂效法,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不错,的确有人认为巴蔓子借兵却不愿割城属于失信,宁死都不愿割城更是玩命失信,秦定波在正面回答之前,调动文学手段环顾左右而言他,搬出了另一位历史人物晋惠公与巴蔓子相对比,两人都是在危难中许下割城之诺,但是目的却截然不同:前者为了贿赂秦穆公保他当上晋国国君,后者则是为了借兵救国,不惜牺牲生命。在秦定波笔下,即便巴蔓子为国失信,也没有逃避其失信的责任,他用自己的生命向楚国谢了罪,这样不计个人得失为国的“失信者”,不是晋惠公之流可以同日而语的,因为巴蔓子奉行的不仅是“大忠”,而且是“大信”,忠信两全,相辅相成,是秦定波为主人公崭新的定位,不管是历史的还是艺术的。

  秦定波的主题意蕴,让我想起了孟子的著名论断,“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历史上的巴蔓子也许只是个普通的巴国将领,但他以身护国壮烈牺牲的行为却升华了他的人格,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昔时,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上卿礼葬其身,他的精神得到了公认。今天,这样的精忠报国,这样的民族精神,也必然会得到中华儿女的尊崇与传承。

  不言而喻,巴蔓子的故事是巴渝掌故中的一颗宝珠,巴蔓子的形象也是巴渝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秦定波选中了这个题材,这是他独到的眼光,秦定波写活了这个英雄,这是他高超的笔力。是的,巴蔓子是条汉子,但既非圣贤也非完人,面对巴国的无信之举,他个人出于无奈,甚至出于屈膝,只有选择最为悲怆的方式,来证明和维护一个巴人的有信与尊严。这样的人物塑造,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到内心,秦定波在真人、真事、真史的前提下,以合理的虚构,大胆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迭生扣人心弦的英雄故事,让人信服,更让人励志。诚然,鲜活的形象,还得助于生动的笔触。洋洋三十万言的《巴蔓子》,虽然使用着旧式的章回体,但文字的美感与力度依然洋溢在字里行间,毫不影响现代阅读的趣味与愉悦。大巧于拙,华丽于朴,是这部长篇自始至终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部作品从头到尾带给我的文字感悟。纵观秦定波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小说是诗歌还是电影文学剧本,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部?我会说非《巴蔓子》莫属。

  是的,有的书,值得一读。

  (◎黄济人 作者系中国作协主席团名誉委员、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本报文化顾问)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有的书,值得一读

  有的书,值得一读。

  比如我手上的长篇小说《巴蔓子》。

  巴蔓子是古代巴国的一员大将,《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曰:‘使吾得臣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人们也许没有读过这本《华阳国志》,但是一定听过那个割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从而晓得重庆忠县的地名是怎么得来的,重庆人耿直的性格是怎么传承的,以及为何在巴渝文化中,“忠文化”是一面不倒的战旗。由此可以说,重庆人不知道巴蔓子,就等于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诚如习总书记所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民族精神的存活与彰显,是需要记录与书写的。可是,不知为什么,长久以来,关于巴蔓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西南边陲虽是军事要地,但远离黄河,这里的文化似乎不被中原主流所重视。巴蔓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从各种史料和考古文献来看,其人其事记载稀少,语焉不详,何况对于巴蔓子的英雄行为,至今还存在学术上的争议。因为如此,至少在重庆文学界,形成了针对历史人物巴蔓子的创作热度不够、作品稀疏的窘境。于是,我欣意把秦定波这位作家看成一个勇士,把他的长篇小说《巴蔓子》看成这个题材的一部突围之作。

  那么,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秦定波是位多产作家,我曾为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绝世迷情》写过序。作家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信手拈来的笔法,虚构出一个秘密而甜蜜的人仙侠故事。故事发生在幽深的里隐洞,可是看来看去,除了阴森与潮湿,除了青苔与血渍,我没有看见一丝丝通往洞口的光影。《巴蔓子》则不然,秦定波开篇就要用心中的阳光,去驱散笼罩在历史人物头上的雾霾。他借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告诉读者,主人公巴蔓子借兵平乱、割首留城的行为,体现了巴渝人忠于国家、敢于担当、守土有责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在古代被人称颂效法,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不错,的确有人认为巴蔓子借兵却不愿割城属于失信,宁死都不愿割城更是玩命失信,秦定波在正面回答之前,调动文学手段环顾左右而言他,搬出了另一位历史人物晋惠公与巴蔓子相对比,两人都是在危难中许下割城之诺,但是目的却截然不同:前者为了贿赂秦穆公保他当上晋国国君,后者则是为了借兵救国,不惜牺牲生命。在秦定波笔下,即便巴蔓子为国失信,也没有逃避其失信的责任,他用自己的生命向楚国谢了罪,这样不计个人得失为国的“失信者”,不是晋惠公之流可以同日而语的,因为巴蔓子奉行的不仅是“大忠”,而且是“大信”,忠信两全,相辅相成,是秦定波为主人公崭新的定位,不管是历史的还是艺术的。

  秦定波的主题意蕴,让我想起了孟子的著名论断,“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历史上的巴蔓子也许只是个普通的巴国将领,但他以身护国壮烈牺牲的行为却升华了他的人格,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昔时,楚王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上卿礼葬其身,他的精神得到了公认。今天,这样的精忠报国,这样的民族精神,也必然会得到中华儿女的尊崇与传承。

  不言而喻,巴蔓子的故事是巴渝掌故中的一颗宝珠,巴蔓子的形象也是巴渝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秦定波选中了这个题材,这是他独到的眼光,秦定波写活了这个英雄,这是他高超的笔力。是的,巴蔓子是条汉子,但既非圣贤也非完人,面对巴国的无信之举,他个人出于无奈,甚至出于屈膝,只有选择最为悲怆的方式,来证明和维护一个巴人的有信与尊严。这样的人物塑造,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到内心,秦定波在真人、真事、真史的前提下,以合理的虚构,大胆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迭生扣人心弦的英雄故事,让人信服,更让人励志。诚然,鲜活的形象,还得助于生动的笔触。洋洋三十万言的《巴蔓子》,虽然使用着旧式的章回体,但文字的美感与力度依然洋溢在字里行间,毫不影响现代阅读的趣味与愉悦。大巧于拙,华丽于朴,是这部长篇自始至终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部作品从头到尾带给我的文字感悟。纵观秦定波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小说是诗歌还是电影文学剧本,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部?我会说非《巴蔓子》莫属。

  是的,有的书,值得一读。

  (◎黄济人 作者系中国作协主席团名誉委员、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本报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