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输血”送温暖,更“造血”管长远!云阳县145个贫困村、13.4万贫困群众脱贫

时间: 2020-09-1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20
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今(11)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介绍,自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该县实现了145个贫困村、13.4万贫困群众脱贫。2018年,云阳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连续5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学锋介绍,云阳县30名市管领导担任42个乡镇(街道)战区“指挥长”,定点包干、常态督战脱贫攻坚工作,不定期开展随机随访、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面对面”反馈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限期15日整改到位,县委督查办跟踪问效,形成“随访——反馈——整改——提升”的工作闭环,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
 
同时,从100个帮扶单位选派有农村工作经历的班子成员驻点帮扶贫困村,落实325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挂点帮扶非贫困村,选派了14836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为突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落实了1380名医生帮扶因病致贫户、落实了6376名教师帮扶因学致贫户、531名科技人员帮扶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做到“一户至少一个帮扶人,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松手”。
 
针对贫困村扶贫工作力量不足、村级班子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普遍较弱等难题,云阳先后从全县各级各部门精选1457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他们与村“两委”干部结成对子,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全面提高村干部的履职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探索推广“党小组+”为主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壮大村级产业,助力集体经济“破茧成蝶”。同时,创新开展驻村工作队“赛技能、赛业绩”活动,成效突出的通报表扬、提拔重用,不能胜任的“召回重派”,以硬考核倒逼驻村工作队尽职履责、担当有为。
 
另外,云阳还跟社会帮扶“聚合力”。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威海市、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渝北区等倾情倾力帮扶云阳,250家民营企业组成40个帮扶集团参与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凝聚起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一起抓,干部职工齐上阵,社会各界踊参与的浓厚氛围。
 
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主抓手
 
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云阳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抓手,既“输血”送温暖,更“造血”管长远,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云阳开展农业产业攻坚三年行动,建成柑橘园区30万亩、中药材基地8.9万亩、牛羊饲养量142万头,村村都有了主导产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稳步推动“三变”改革,把贫困户全部嵌在产业链上,村集体经济全部破壳清零,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联结带动3.4万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此外,云阳还采取政策推动、金融撬动、到户产业扶持等方式,每年扶持2万余户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家养一头猪、户种一亩菜”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并建立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制度,就地就近选聘807名“田秀才”“土专家”,通过“田间课堂”实现“技能培训到村组、技术服务到农家”,帮助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在农特产品助销行动方面,云阳积极打造“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和“云阳洋”农村电商品牌,帮助55个农特产品抱团闯市场,通过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让山货变网货,累计助销农特产品22.8亿元。该县成功入选2017年、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围绕砖刀、面刀、菜刀为特色的“三把刀”,针对性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6万人次,打造拆迁工、面条工、厨师三块就业金字招牌,帮助5.8万贫困劳动力带着技能闯市场,“特别是云阳的面工,占领了全国70%的鲜面市场,可以讲,只要是吃面的城市基本上都能见到云阳面工的身影,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学锋表示。
 
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缺一不可
 
为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云阳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频共振。每年春节,以“一次爱心走访、一次迎新大扫除、一场交心述职会、一场连心院坝会、一件贴心实事、一份温馨礼包”为主题;每年农忙,以“一次帮扶助耕、一次农忙互助、一次农业培训、一次科普宣传、一次农资打假、一次乡村振兴座谈”为主题;为万名党员干部从“案头”奔向“田头”,深入农家院坝,听民声、问民情、解民忧,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时,云阳还以文明卫生、优生优育、理性消费、邻里和谐、崇尚科学、尽孝尽责、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这“八大理念”为重点,评选“八好之星”2.9万户,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开展“三改”“三归”清洁家园行动,引导群众改厨、改厕、改院坝,禽畜归圈、柴禾归位、垃圾归桶,不断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建立脱贫荣誉制度,对主动脱贫的贫困户颁发“同奔小康荣誉证”,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以“志”脱贫。
 
在教育方面,云阳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思想贫困、阻断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市成立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将每年8月定为贫困学生帮扶月。创新“学生申请——学校初审公示——部门联合识别认定——学校资助——乡镇核对查漏——学校补资助”的精准资助六步工作法和“对享受了普惠资助政策仍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特困学生再资助”的差异化资助办法,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此外,还将每月的第一个周末定为贫困学生家访日,组织开展全员家访,对不能随班就读的473名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让每一名适龄少儿都能公平接受教育。推动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有学上、上好学,目前,3791名贫困学生考入重点本科院校,5名贫困学生圆梦清华北大。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既“输血”送温暖,更“造血”管长远!云阳县145个贫困村、13.4万贫困群众脱贫
本网讯(记者 张柳妞)今(11)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云阳县委书记张学锋介绍,自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该县实现了145个贫困村、13.4万贫困群众脱贫。2018年,云阳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连续5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学锋介绍,云阳县30名市管领导担任42个乡镇(街道)战区“指挥长”,定点包干、常态督战脱贫攻坚工作,不定期开展随机随访、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面对面”反馈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限期15日整改到位,县委督查办跟踪问效,形成“随访——反馈——整改——提升”的工作闭环,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
 
同时,从100个帮扶单位选派有农村工作经历的班子成员驻点帮扶贫困村,落实325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挂点帮扶非贫困村,选派了14836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为突出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落实了1380名医生帮扶因病致贫户、落实了6376名教师帮扶因学致贫户、531名科技人员帮扶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做到“一户至少一个帮扶人,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松手”。
 
针对贫困村扶贫工作力量不足、村级班子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普遍较弱等难题,云阳先后从全县各级各部门精选1457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他们与村“两委”干部结成对子,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全面提高村干部的履职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探索推广“党小组+”为主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壮大村级产业,助力集体经济“破茧成蝶”。同时,创新开展驻村工作队“赛技能、赛业绩”活动,成效突出的通报表扬、提拔重用,不能胜任的“召回重派”,以硬考核倒逼驻村工作队尽职履责、担当有为。
 
另外,云阳还跟社会帮扶“聚合力”。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威海市、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渝北区等倾情倾力帮扶云阳,250家民营企业组成40个帮扶集团参与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凝聚起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一起抓,干部职工齐上阵,社会各界踊参与的浓厚氛围。
 
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主抓手
 
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云阳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抓手,既“输血”送温暖,更“造血”管长远,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云阳开展农业产业攻坚三年行动,建成柑橘园区30万亩、中药材基地8.9万亩、牛羊饲养量142万头,村村都有了主导产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稳步推动“三变”改革,把贫困户全部嵌在产业链上,村集体经济全部破壳清零,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联结带动3.4万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此外,云阳还采取政策推动、金融撬动、到户产业扶持等方式,每年扶持2万余户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家养一头猪、户种一亩菜”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并建立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制度,就地就近选聘807名“田秀才”“土专家”,通过“田间课堂”实现“技能培训到村组、技术服务到农家”,帮助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在农特产品助销行动方面,云阳积极打造“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和“云阳洋”农村电商品牌,帮助55个农特产品抱团闯市场,通过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让山货变网货,累计助销农特产品22.8亿元。该县成功入选2017年、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围绕砖刀、面刀、菜刀为特色的“三把刀”,针对性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6万人次,打造拆迁工、面条工、厨师三块就业金字招牌,帮助5.8万贫困劳动力带着技能闯市场,“特别是云阳的面工,占领了全国70%的鲜面市场,可以讲,只要是吃面的城市基本上都能见到云阳面工的身影,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张学锋表示。
 
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缺一不可
 
为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云阳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频共振。每年春节,以“一次爱心走访、一次迎新大扫除、一场交心述职会、一场连心院坝会、一件贴心实事、一份温馨礼包”为主题;每年农忙,以“一次帮扶助耕、一次农忙互助、一次农业培训、一次科普宣传、一次农资打假、一次乡村振兴座谈”为主题;为万名党员干部从“案头”奔向“田头”,深入农家院坝,听民声、问民情、解民忧,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时,云阳还以文明卫生、优生优育、理性消费、邻里和谐、崇尚科学、尽孝尽责、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这“八大理念”为重点,评选“八好之星”2.9万户,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开展“三改”“三归”清洁家园行动,引导群众改厨、改厕、改院坝,禽畜归圈、柴禾归位、垃圾归桶,不断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建立脱贫荣誉制度,对主动脱贫的贫困户颁发“同奔小康荣誉证”,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以“志”脱贫。
 
在教育方面,云阳把教育扶贫作为摆脱思想贫困、阻断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市成立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将每年8月定为贫困学生帮扶月。创新“学生申请——学校初审公示——部门联合识别认定——学校资助——乡镇核对查漏——学校补资助”的精准资助六步工作法和“对享受了普惠资助政策仍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特困学生再资助”的差异化资助办法,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此外,还将每月的第一个周末定为贫困学生家访日,组织开展全员家访,对不能随班就读的473名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让每一名适龄少儿都能公平接受教育。推动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有学上、上好学,目前,3791名贫困学生考入重点本科院校,5名贫困学生圆梦清华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