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法院今年办理代表建议继续保持100%满意率

时间: 2020-12-0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99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正在进行的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交关于办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的报告称,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该院共收到代表建议12件,其中,单办3件(含闭会建议1件)、主办9件。除1件闭会建议仍在办理外(尚在办理期限内),其余11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理答复,继续保持办理工作和办理效果满意率100%的良好成效。协助办理代表建议20件(含闭会建议1件),均按要求提交协办意见。

  落实“一把手”工程 建议办理纳入年度督查重点

  市高法院党组始终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在落实“一把手”工程方面,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多次听取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亲自参与一些综合性强、办理难度大的建议研究,督促出台针对性举措,把好建议办理“关键关口”,确保办理质量。

  杨临萍还到基层调研,无论行程多紧,都与代表座谈交流,听取建议、批评和意见。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院长负责下的分级负责制”和“归口管理、分项实施的工作责任制”,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年度政务督查重点,专项督查、重点督办、限期办结,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两会”闭幕后,第一时间召开由全市各级法院院长以及市高法院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题会议,传达“两会”精神,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出安排,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代表建议第一时间交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建议办理水平

  市高法院注重分析研判,深入落实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要求,聚焦代表关切,深入基层一线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提高建议办理的科学性、针对性。

  该院在建议办理中,注重及时沟通情况,所有建议均在15个工作日内与代表取得联系,并坚持答复前先与提出建议的代表沟通,不断增进理解、深化共识。在建议办理过程中,采取电话、网络等“在线”沟通方式与代表沟通100余人次。在办理市人大代表赵明《关于民营经济法制环境有关问题的建议》过程中,通过上门走访,共同研究办理方案,取得了较好办理效果。

  还严把复函质量关,该院制定答复函要素指引,实行“承办部门负责人初审、分管院领导复审、院督查办复核、办公室负责人签报、主要领导审核签发”的“五审核查”机制,提升代表建议答复质量。

  注重成果转换 强化建议办理实效

  在精准服务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工作大局方面,该院充分采纳薛方全、钟娟等代表关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力度等方面建议,出台为依法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司法保障32条意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12条措施等司法文件,形成司法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六稳”“六保”的“1+N”制度体系,指导全市法院一体联动、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深入办理牟洁、席家庄等代表关于依法打击“伤医”“医闹”相关建议,推动出台《做好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有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黄建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批10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方面,该院充分吸纳王姣等代表关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出台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2条意见,与四川高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两地相关中院、自贸区法院、铁路运输法院,以及毗邻地区基层法院等30余家中基层法院相继建立司法协作机制,为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该院认真办理赵芾、夏守亦等代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等建议,制定精准保全11条措施等司法文件,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乱查封,尽最大可能“放水养鱼”,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持续完善“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出台保市场主体、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20条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解纠纷减诉累、添活力增动力。2019年12月31日,挂牌成立西部首家破产法庭,集中管辖全市破产案件及强制清算案件。认真办理刘放、唐波等代表关于加强破产审判工作相关建议,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依法稳妥审理力帆系企业破产重整等重点案件,在不依靠行政“输血”和外来资金的情况下,依法审结长江干线航运业规模最大民营企业川江船务公司破产重整案,保障685名职工生计和150余家债权人利益,助力企业生产自救、脱困重生。

  在共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方面,该院充分吸纳赵明等代表关于助力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建议,发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支点作用,深化内陆开放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审结全国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为我国争取陆上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提供法治支持,工作实践先后被中央办公厅《专报》、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介。

  在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方面,该院认真办理杨勇、高仁翠等代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相关司法工作建议,积极引入心理干预机制,推行“圆桌审判”“分离保护式”的庭审方式,开展“庭审进校园”“小公民法律课堂”“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依法严惩侵害少年儿童犯罪,培养未成年人的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服务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方面,该院认真办理刘召奎、杨芙蓉代表关于环境司法保护相关建议,积极推进川渝两地环境司法协作,加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建设,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认真办理崔巧玉代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群众通过调解组织、驻院调解室诉前调解纠纷16.3万件,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评估质效居全国前列。成功调处河南高院侵权案件,依法维护亲情伦理,确保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在打造过硬法院队伍方面,市高法院充分吸纳袁林、龚放等代表关于基层法院队伍稳定发展等相关建议,推动员额配置向基层和一线倾斜,挖掘审判人力资源潜力,充实加强基层一线力量。分期分批举办素能培训示范班,大力实施“一线磨砺计划”,推动干警司法能力稳步提升。1-11月,95个集体和287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创新联络形式 为代表履职提供便利条件

  坚持“人来人往”。落实“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全市法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结成固定“对子”,常态化、制度化听取意见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的支持下,全市三级法院以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向38个区县人大常委会及其辖区部分市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深入听取意见。

  注重“常来常往”。向代表常态化赠阅全年《人民法院报》,寄送联络刊物《公正与效率》,发送“12368”短信,微信实时推送重庆高院公众号文章,帮助代表便捷了解法院工作。

  创新网上互动。搭建在线平台,建立“公众服务网代表委员履职平台”“智能履职终端APP”等代表联络平台,为代表参与活动提供便利。在市高法院微信公众号设立“看·法”专栏,全方位介绍代表履职情况,展示代表风采。疫情以来,组织开展庭审直播、线上新闻发布会、案件在线调解等各类“云监督·云联络”活动189场,参与代表700余人次,确保接受监督不因疫情而弱化。

  该院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我市法院将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更加严格执行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条例,努力推进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市高法院今年办理代表建议继续保持100%满意率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正在进行的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交关于办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的报告称,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该院共收到代表建议12件,其中,单办3件(含闭会建议1件)、主办9件。除1件闭会建议仍在办理外(尚在办理期限内),其余11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理答复,继续保持办理工作和办理效果满意率100%的良好成效。协助办理代表建议20件(含闭会建议1件),均按要求提交协办意见。

  落实“一把手”工程 建议办理纳入年度督查重点

  市高法院党组始终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在落实“一把手”工程方面,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多次听取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亲自参与一些综合性强、办理难度大的建议研究,督促出台针对性举措,把好建议办理“关键关口”,确保办理质量。

  杨临萍还到基层调研,无论行程多紧,都与代表座谈交流,听取建议、批评和意见。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院长负责下的分级负责制”和“归口管理、分项实施的工作责任制”,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年度政务督查重点,专项督查、重点督办、限期办结,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两会”闭幕后,第一时间召开由全市各级法院院长以及市高法院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题会议,传达“两会”精神,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出安排,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代表建议第一时间交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建议办理水平

  市高法院注重分析研判,深入落实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要求,聚焦代表关切,深入基层一线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提高建议办理的科学性、针对性。

  该院在建议办理中,注重及时沟通情况,所有建议均在15个工作日内与代表取得联系,并坚持答复前先与提出建议的代表沟通,不断增进理解、深化共识。在建议办理过程中,采取电话、网络等“在线”沟通方式与代表沟通100余人次。在办理市人大代表赵明《关于民营经济法制环境有关问题的建议》过程中,通过上门走访,共同研究办理方案,取得了较好办理效果。

  还严把复函质量关,该院制定答复函要素指引,实行“承办部门负责人初审、分管院领导复审、院督查办复核、办公室负责人签报、主要领导审核签发”的“五审核查”机制,提升代表建议答复质量。

  注重成果转换 强化建议办理实效

  在精准服务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工作大局方面,该院充分采纳薛方全、钟娟等代表关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力度等方面建议,出台为依法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司法保障32条意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12条措施等司法文件,形成司法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六稳”“六保”的“1+N”制度体系,指导全市法院一体联动、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深入办理牟洁、席家庄等代表关于依法打击“伤医”“医闹”相关建议,推动出台《做好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有力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黄建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批10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方面,该院充分吸纳王姣等代表关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出台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2条意见,与四川高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两地相关中院、自贸区法院、铁路运输法院,以及毗邻地区基层法院等30余家中基层法院相继建立司法协作机制,为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该院认真办理赵芾、夏守亦等代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等建议,制定精准保全11条措施等司法文件,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乱查封,尽最大可能“放水养鱼”,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持续完善“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出台保市场主体、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20条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解纠纷减诉累、添活力增动力。2019年12月31日,挂牌成立西部首家破产法庭,集中管辖全市破产案件及强制清算案件。认真办理刘放、唐波等代表关于加强破产审判工作相关建议,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依法稳妥审理力帆系企业破产重整等重点案件,在不依靠行政“输血”和外来资金的情况下,依法审结长江干线航运业规模最大民营企业川江船务公司破产重整案,保障685名职工生计和150余家债权人利益,助力企业生产自救、脱困重生。

  在共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方面,该院充分吸纳赵明等代表关于助力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建议,发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支点作用,深化内陆开放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审结全国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为我国争取陆上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提供法治支持,工作实践先后被中央办公厅《专报》、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介。

  在服务社会治理创新方面,该院认真办理杨勇、高仁翠等代表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相关司法工作建议,积极引入心理干预机制,推行“圆桌审判”“分离保护式”的庭审方式,开展“庭审进校园”“小公民法律课堂”“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依法严惩侵害少年儿童犯罪,培养未成年人的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服务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方面,该院认真办理刘召奎、杨芙蓉代表关于环境司法保护相关建议,积极推进川渝两地环境司法协作,加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建设,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认真办理崔巧玉代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群众通过调解组织、驻院调解室诉前调解纠纷16.3万件,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评估质效居全国前列。成功调处河南高院侵权案件,依法维护亲情伦理,确保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在打造过硬法院队伍方面,市高法院充分吸纳袁林、龚放等代表关于基层法院队伍稳定发展等相关建议,推动员额配置向基层和一线倾斜,挖掘审判人力资源潜力,充实加强基层一线力量。分期分批举办素能培训示范班,大力实施“一线磨砺计划”,推动干警司法能力稳步提升。1-11月,95个集体和287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创新联络形式 为代表履职提供便利条件

  坚持“人来人往”。落实“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全市法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结成固定“对子”,常态化、制度化听取意见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的支持下,全市三级法院以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向38个区县人大常委会及其辖区部分市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深入听取意见。

  注重“常来常往”。向代表常态化赠阅全年《人民法院报》,寄送联络刊物《公正与效率》,发送“12368”短信,微信实时推送重庆高院公众号文章,帮助代表便捷了解法院工作。

  创新网上互动。搭建在线平台,建立“公众服务网代表委员履职平台”“智能履职终端APP”等代表联络平台,为代表参与活动提供便利。在市高法院微信公众号设立“看·法”专栏,全方位介绍代表履职情况,展示代表风采。疫情以来,组织开展庭审直播、线上新闻发布会、案件在线调解等各类“云监督·云联络”活动189场,参与代表700余人次,确保接受监督不因疫情而弱化。

  该院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我市法院将进一步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更加严格执行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条例,努力推进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