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时间: 2021-01-0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73

  ◎李春光

  当日历翻向2021年的第一页,回首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或多或少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年来,感触、感慨、感动,就像一组证据留在脑海中,跨越暑往寒来、春夏秋冬。

  记得在年中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第二季开播前,不少好友在“种草”推介。当首集“铁证如山”播出后,带来了一场以史为鉴的普法盛宴,朋友圈好评如潮,用“真香”二字来形容更为贴切。“铁证如山”从民国第一悬案“宋教仁被刺案”起,到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止,诸如刑起于兵、请君入瓮、昆虫破案以及DNA生物指纹等法律故事逐一铺开,很多法治史料尚属首次披露,令人震撼。

  平心而论,证据的这个题材选得非常好,专业法律名词术语融入在具体个案讲解中,通俗易懂、扣人心弦,十分契合现如今的生活。从法律进程上讲,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步,便是重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核心,诉讼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展开的。如何开展证据的搜集和留存工作,对于诉讼案件的成败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证据,便无谈诉求。

  其实,作为最好的法律武器,固定证据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的,不仅限于电视节目中的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避免出现刑讯逼供和冤打成招,还在于民商事纠纷、行政争议等日常生活方面办事有据,防止出现朋友亲人之间因债务纠缠而反目成仇的情形。如《民法典》对夫妻离婚时经济补偿作出了新规定,一方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对家庭付出较多,而另一方对家庭照顾较少,就可以要求另一方进行家务补偿,且能够得到法院支持。所以,在法治社会,人们只有具备良好的证据意识,才能做好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留,才能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然而,结合法院对外宣传实际来讲,时下诸多涉法题材的新闻稿件或影视作品往往在故事性上钻研很深,有关故事的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但容易忽略有关证据这一细节的展示和表达,读者和观众也许只记得某涉法故事的“结论”或当事人的“陈述”,却对证据如何认定不明就里、对程序如何要求不知所然,更导致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时,就相似情节产生刻板印象,进而得出与司法机关经证据认定所偏离甚至相反的结论。实践中,还有少数当事人不懂得如何正确收集证据,或是证据收集不够、证据有效力瑕疵而得不到法院支持时,便“迁怒”于司法机关。缺乏证据意识,不仅弱化了法治文化传播,也不利于当事人参与诉讼,还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设法治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凝聚法治力量、涵养法治情怀,正是新时代法治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岁月有轮换,节气有更替。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刚刚抵达的2021年也因《民法典》的正式实施而被赋予了极其特殊的意义,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将进一步推动司法文明进程。因此,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以有效传播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才能让民法典护航我们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李春光

  当日历翻向2021年的第一页,回首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或多或少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一年来,感触、感慨、感动,就像一组证据留在脑海中,跨越暑往寒来、春夏秋冬。

  记得在年中大型纪录片《中国司法》第二季开播前,不少好友在“种草”推介。当首集“铁证如山”播出后,带来了一场以史为鉴的普法盛宴,朋友圈好评如潮,用“真香”二字来形容更为贴切。“铁证如山”从民国第一悬案“宋教仁被刺案”起,到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止,诸如刑起于兵、请君入瓮、昆虫破案以及DNA生物指纹等法律故事逐一铺开,很多法治史料尚属首次披露,令人震撼。

  平心而论,证据的这个题材选得非常好,专业法律名词术语融入在具体个案讲解中,通俗易懂、扣人心弦,十分契合现如今的生活。从法律进程上讲,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步,便是重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核心,诉讼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展开的。如何开展证据的搜集和留存工作,对于诉讼案件的成败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证据,便无谈诉求。

  其实,作为最好的法律武器,固定证据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的,不仅限于电视节目中的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避免出现刑讯逼供和冤打成招,还在于民商事纠纷、行政争议等日常生活方面办事有据,防止出现朋友亲人之间因债务纠缠而反目成仇的情形。如《民法典》对夫妻离婚时经济补偿作出了新规定,一方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对家庭付出较多,而另一方对家庭照顾较少,就可以要求另一方进行家务补偿,且能够得到法院支持。所以,在法治社会,人们只有具备良好的证据意识,才能做好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留,才能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然而,结合法院对外宣传实际来讲,时下诸多涉法题材的新闻稿件或影视作品往往在故事性上钻研很深,有关故事的情节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但容易忽略有关证据这一细节的展示和表达,读者和观众也许只记得某涉法故事的“结论”或当事人的“陈述”,却对证据如何认定不明就里、对程序如何要求不知所然,更导致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时,就相似情节产生刻板印象,进而得出与司法机关经证据认定所偏离甚至相反的结论。实践中,还有少数当事人不懂得如何正确收集证据,或是证据收集不够、证据有效力瑕疵而得不到法院支持时,便“迁怒”于司法机关。缺乏证据意识,不仅弱化了法治文化传播,也不利于当事人参与诉讼,还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全面依法治国不仅需要完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建设法治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凝聚法治力量、涵养法治情怀,正是新时代法治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岁月有轮换,节气有更替。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刚刚抵达的2021年也因《民法典》的正式实施而被赋予了极其特殊的意义,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将进一步推动司法文明进程。因此,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以有效传播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才能让民法典护航我们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