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21-03-06 来源: 重庆日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60

王济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府工作亮点纷呈,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彪炳史册的出色答卷。”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王济光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开篇道出了我国在过去一年所走过的艰辛之路、奋进之路和硕果之路。2020年,在“十三五”即将收关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际风云复杂变幻,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但我们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王济光由衷称赞,这是全国上下顾全大局、尽责担当的结果,这是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

  “说到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砥砺奋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王济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金钥匙,也是党率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担当

  “回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处处体现了庄重而深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王济光说,在大会现场,代表委员对涉及民生实事工作表述给予了持久的热烈掌声。

  “民生所在,政策所至,工作所为,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悠悠情怀。”王济光举例说,经济发展基本盘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期盼制定和实施系列重要政策。宏观政策方面,在做好“六稳”工作的同时提出“六保”任务,通过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总体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财政政策重在助企纾困、挺过难关、激发活力,税收政策突出减费降税、形成制度规范,创新建立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市县基层切实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把生存能力低下的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运行难题,为切实保障人民生活,政府工作安排中优先考虑稳就业保民生。”王济光特别提到,在推动各地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的同时,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促进新增市场主体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努力稳住务工收入。在去年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仍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成为世界上就业大局最为稳定的国家。

  “正是在危难之际不忘初心使命,焕发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不仅推动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而且也为政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王济光说。

  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良策

  政府工作报告庄严宣告: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同时,面对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十四五”,尤其要编制好《规划纲要》,通过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王济光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开好局、起好步,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有良策。

  “未来五年,政府把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目标任务。”王济光说,报告特别强调,要树立发展目标的区间思维,把“十四五”时期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各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应当根据当时情况加以科学确定。基本原则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应当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应当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应当保持总体平稳,从而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真实客观地体现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王济光看来,这是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撑。

  王济光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方法,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特别是针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将要长期面对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深刻调整,报告提出要确保种源安全,并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此作为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基础。

  与此同时,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提出要把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并把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及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作为提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配套政策。

  王济光认为,由此可进一步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目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统筹、系统推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定力

  “面对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益增强的国际环境,解决和处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既要有科学和理性,也要有沉着和定力。”王济光认为,政府工作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报告在确定2021年的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时,承载了中国之治的强大优势,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社会优势,并由此提出了全年的工作重点任务。

  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在他看来,这一经济增速目标的制定和提出,反映出我国政府在治国理政方面越来越理性、科学。

  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受世界疫情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还处于恢复状态,在具有恢复性质的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其二,不能粗放式地追求规模,而是要引导各方面力量集约式地推进改革创新;其三,除了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目标,还要更注重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带动高品质生活;第四,经济增速本身不是孤立的发展指标,还需要与就业、物价等其他预期目标相互匹配;第五,制定经济增速目标时必须要保证能够平稳衔接,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方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第六,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也就是要确保投资、消费适度稳定增长,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报告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王济光认为,宏观政策是引领其他政策、促进经济运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是做好全年工作的基础。经过去年以来的疫情大考、国际形势剧变,政府工作中的调控手段也越来越具有科学体系,从定向调控到相机调控再到精准调控,政策方向主要是为市场主体减少困难,支持市场主体度过危机、调整结构,巩固经济基本盘。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运行的健康有序提供合理空间。”王济光说。

  财政政策要积极有为,重点是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降,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

  王济光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还处于恢复性增长中,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仍然是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此外,去年赤字率为3.6%,今年则是按3.2%左右来安排,这也是一个更可持续的表现。今年2.8万亿的中央财政资金将纳入常态化的资金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这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值得关注的重大决策,可以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税收政策注重减税效果。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王济光认为,报告为此提出,今年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而今年的减税政策对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更为关注。特别是报告已经明确,要把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这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因素。

  报告提出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对象确定好,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在王济光看来,货币政策更为精准和合理适度。

  他说,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是政府工作在货币政策设计当中所考虑的一个重点,从涉企信贷、归还贷款方面,流程更加简化,甚至对商业银行贷款使用方向也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治国之本。”在王济光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这一治国理政理念,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竭诚奋斗!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王济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府工作亮点纷呈,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彪炳史册的出色答卷。”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王济光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开篇道出了我国在过去一年所走过的艰辛之路、奋进之路和硕果之路。2020年,在“十三五”即将收关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际风云复杂变幻,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但我们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王济光由衷称赞,这是全国上下顾全大局、尽责担当的结果,这是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

  “说到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砥砺奋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王济光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金钥匙,也是党率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担当

  “回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处处体现了庄重而深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王济光说,在大会现场,代表委员对涉及民生实事工作表述给予了持久的热烈掌声。

  “民生所在,政策所至,工作所为,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悠悠情怀。”王济光举例说,经济发展基本盘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期盼制定和实施系列重要政策。宏观政策方面,在做好“六稳”工作的同时提出“六保”任务,通过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总体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财政政策重在助企纾困、挺过难关、激发活力,税收政策突出减费降税、形成制度规范,创新建立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市县基层切实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把生存能力低下的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运行难题,为切实保障人民生活,政府工作安排中优先考虑稳就业保民生。”王济光特别提到,在推动各地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的同时,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促进新增市场主体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努力稳住务工收入。在去年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仍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成为世界上就业大局最为稳定的国家。

  “正是在危难之际不忘初心使命,焕发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不仅推动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而且也为政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积累了新经验,以合理代价取得较大成效。”王济光说。

  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良策

  政府工作报告庄严宣告: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同时,面对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十四五”,尤其要编制好《规划纲要》,通过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王济光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开好局、起好步,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有良策。

  “未来五年,政府把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目标任务。”王济光说,报告特别强调,要树立发展目标的区间思维,把“十四五”时期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各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应当根据当时情况加以科学确定。基本原则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应当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应当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应当保持总体平稳,从而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真实客观地体现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王济光看来,这是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撑。

  王济光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方法,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特别是针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将要长期面对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深刻调整,报告提出要确保种源安全,并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此作为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基础。

  与此同时,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提出要把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并把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及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作为提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配套政策。

  王济光认为,由此可进一步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目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统筹、系统推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定力

  “面对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益增强的国际环境,解决和处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既要有科学和理性,也要有沉着和定力。”王济光认为,政府工作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报告在确定2021年的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时,承载了中国之治的强大优势,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社会优势,并由此提出了全年的工作重点任务。

  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在他看来,这一经济增速目标的制定和提出,反映出我国政府在治国理政方面越来越理性、科学。

  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受世界疫情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还处于恢复状态,在具有恢复性质的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其二,不能粗放式地追求规模,而是要引导各方面力量集约式地推进改革创新;其三,除了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目标,还要更注重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带动高品质生活;第四,经济增速本身不是孤立的发展指标,还需要与就业、物价等其他预期目标相互匹配;第五,制定经济增速目标时必须要保证能够平稳衔接,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方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第六,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也就是要确保投资、消费适度稳定增长,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报告提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王济光认为,宏观政策是引领其他政策、促进经济运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是做好全年工作的基础。经过去年以来的疫情大考、国际形势剧变,政府工作中的调控手段也越来越具有科学体系,从定向调控到相机调控再到精准调控,政策方向主要是为市场主体减少困难,支持市场主体度过危机、调整结构,巩固经济基本盘。

  “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运行的健康有序提供合理空间。”王济光说。

  财政政策要积极有为,重点是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降,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扩大使用范围。

  王济光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目前我国财政收入还处于恢复性增长中,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仍然是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此外,去年赤字率为3.6%,今年则是按3.2%左右来安排,这也是一个更可持续的表现。今年2.8万亿的中央财政资金将纳入常态化的资金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这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值得关注的重大决策,可以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税收政策注重减税效果。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王济光认为,报告为此提出,今年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而今年的减税政策对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更为关注。特别是报告已经明确,要把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这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因素。

  报告提出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对象确定好,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在王济光看来,货币政策更为精准和合理适度。

  他说,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是政府工作在货币政策设计当中所考虑的一个重点,从涉企信贷、归还贷款方面,流程更加简化,甚至对商业银行贷款使用方向也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治国之本。”在王济光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这一治国理政理念,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竭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