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如父

时间: 2021-03-0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15

  ◎黄金泽

  长兄如父。很久以来,我都想写写我大哥,以表达对大哥大爱的感激和崇敬。

  小时候,对大哥的印象很模糊。大哥18岁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到部队时,我才4岁。在离家4年后,大哥第一次回家探亲。当时我们住的老屋,出门两边都是牛栏和茅厕,夏天的时候,老屋周围臭气熏天,苍蝇横飞。仲夏的一天,我正在门口俯身洗脸,大哥背着一个军用背包突然而至。我家的大黄狗狂吠着朝他飞奔过去,大哥毕竟在部队训练过,并不畏惧。“老幺,快帮我赶狗。”我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有些惶恐,身子向后缩了一下。母亲正在屋里做早饭,听到屋外有人到来,探出身子:“是东林吗?”大哥答道:“妈,是我。”母亲对我说:“这是你哥哥!”然后把大哥迎进屋里。那时,全家都沉浸在团聚的幸福中,尽管人多房小,晚上睡觉必须打地铺睡草楼。

  大哥回家探亲后,家里人开始为大哥张罗亲事。但因为家里穷,兄弟姊妹多,也没有多余的房子,说了几门亲事,最后都没下文。对此,大哥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坚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

  艰难困苦磨砺了大哥不屈向上的品性。他在部队军区司令部工作,因为踏实肯干,被推荐上军校,一步一步成长为部队的领导干部。

  那个年代,农村男孩家里没有房子,要想娶上媳妇是很难的。因为兄弟众多,条件又差,村子里的人都瞧不起我们,根本没人愿意为我的哥哥们牵线说媒。后来,在姑妈的介绍下,同村的一位姑娘愿意和我大哥相亲,这个姑娘就是我大嫂。即使大哥后来成为军官,也没有背弃婚约。大哥成家后那几年,长时间两地分居,经济条件也很不好,可想到如果不给兄弟们修房子,他们连房媳妇都讨不上,为此,大哥一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了2000元钱。1989年腊月,二哥专门到大哥部队,将钱放在鞋底安全带回老家。有了钱,父亲开始风风光光地为儿子们建房子。当时修建的五间房子经过几番修缮,至今仍然是我们温暖的家,留给了我们一大家子永远的温馨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很多农村人纷纷外出沿海打工挣钱,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大哥工作在外,自然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早年,二哥三哥因要挣工分帮助家人填饱肚子,已错过了读书的年龄。在大哥的影响下,父亲倾其所有让四哥和我上学念书。四哥上初一时,为了让他有个好的读书环境,大哥托在石柱县财政局工作的表哥将四哥转学到石柱县南宾中学。在石柱读了一年多,四哥因为不适应土家族学校的生活,要求大哥转学。无奈,大哥又四处找熟人交高价,将四哥转学到区重点中学读初三。那时候,区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各个乡镇的拔尖学生考进去的,四哥的成绩自然跟不上。很快初中毕业,四哥连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没办法,大哥要求父亲再次交高价让四哥继续读高中。由于基础差,再怎么努力,四哥的成绩总在班上垫底。两年制高中很快毕业。那年我也刚小学毕业。两兄弟都在等待考试结果。大哥特别担心四哥的考试成绩,又专门请假从部队回老家,和父亲一道匆忙跑到镇上找熟人了解兄弟俩的考试情况,为四哥继续求学提早作安排。两个小孩同时读书,我父母当时承受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庆幸的是有大哥的分担,包括后来四哥上军校和我上中学的开支,大哥都承担了不少。

  我上中学时,家里的境况依然未变。每月5元到10元的零花钱都很难保证,衣服常常是一穿到底。记得上中学的第一天,我穿了一件大哥给我的格子衬衣。当时天气还很炎热,汗水打湿了全身,晚上只得把衬衣洗了晾挂在寝室里。由于寝室不通风,第二天早上衬衣并没有完全干,但又没有多余的衣服可换,只得把那件衬衣又穿上。冬天没有棉鞋穿,冻得双脚都麻木了,后背总是凉幽幽的。那时,学生是蒸饭和打菜吃,素菜5分钱一份,荤菜2角钱一份。那时的大哥一家也非常艰难,大嫂刚随军到部队没有工作,家里又刚添了侄子,但大哥总想着读书求学需要用钱的我。每月总会按时给我寄来10元钱的生活费。当时联络全靠书信 ,对我而言真是“家书抵万金”。大哥每次都是将钱装在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夹在书信里寄给我。每每收到来信,我总会暗自高兴,知道大哥寄钱来了,这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哥从未间断,总是按时寄来。这个秘密定会温暖我整个人生,给我前行的力量。遗憾的是,我没有保存好大哥给我的那些弥足珍贵的书信。

  大哥一直非常懂事和上进,是我从小学习的榜样。磨难和曲折是那一代人的必修课,大哥也不例外,但他总是坚强面对。那个年代,父母从未走出过山村,更未见过世面,第一次送别孩子远行,特别是听说大哥可能要到前线去的时候,更是害怕,但家里的窘况又不得不送出去。所以,当时在村口送别时,听说母亲抱住大哥泣不成声。大哥想到家里一贫如洗,兄妹众多,前途未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虽然大哥那时年龄并不大,可他那时就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他让母亲放心,自己一定会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从那时起,大哥就深知自己没有退路。到了部队,一干就是4年,才第一次回家探亲。后来在部队的发展,也是历经困难和挫折,但他总是坚强面对迎难而上。

  为了大家庭和睦兴旺,大哥不计回报的付出,心里总是装着弟弟妹妹。他先后将二哥、三哥带到身边谋事,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实大哥的生活一直都不宽裕,工作多年还到处找人借钱才买了单位的福利房。可尽管这样,三哥在城里买房,大哥鼎力相助;二哥老家创业,大哥不遗余力支持;妹妹农村修房,大哥全力资助。大哥常讲,一家人在一起是缘分,要互相珍惜,讲付出,不计较。不仅对弟弟妹妹像父亲一样慈爱,就是对外人,大哥也是非常友善,竭尽所能给别人提供帮助。他的善心仁义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中传递演绎。

  大哥常讲,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要一定要传承好家风家教。他对父母的感恩,对父母的孝道也很让我感佩。每每想到父母的离去,他总是责怪自己未尽好孝道。谈及往事,大哥虽一生戎马侠肝义胆,却常常哭得像个泪人。其实,大哥在孝顺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父母的养老钱,他给得最多,陪伴父母的时间也不少。再忙,他每年都会休假回家探望父母,特别是父母临走前的一两年,大哥也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常常陪着父母上医院,侍奉汤药,端茶递水。为行动不便的母亲擦洗身子,脱衣安寝,送母亲安详离世。父母走后,大哥号召弟弟妹妹春节尽量回老家团圆,把父母在世时的团结和谐、善良孝道的家风传承发扬好。

  小时生活穷苦,但大哥留给我们全家的记忆是甜蜜的。大哥与我年龄相差较大。懂事以来,我和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并不多,但对大哥的崇拜和依恋是神圣的。孩童时,每逢过年过节,我都盼望大哥能早点回来。特别是当听说大哥已回到他岳父家时,那种期盼的心情尤为强烈。因为大哥回家,一定会为弟弟妹妹带回可口的糖果点心。除了糖果,更有大哥每次带回来的课外书籍以及他连长的儿子不穿的旧衣服。这些都是我童年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只要大哥一回家,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春节期间 ,一家人围坐在破旧老屋柴火旁,边烤火边听大哥讲部队的故事。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天晚上都会聊天至深夜。我那时虽还小,但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记忆里,大哥部队里那些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让我百听不厌。因为对大哥的膜拜,他的善良孝顺,勤奋上进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成为我人生前行的源动力。

  感谢大哥,此生做你的兄弟好温暖好幸福。

  (作者单位:凤城监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长兄如父

  ◎黄金泽

  长兄如父。很久以来,我都想写写我大哥,以表达对大哥大爱的感激和崇敬。

  小时候,对大哥的印象很模糊。大哥18岁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到部队时,我才4岁。在离家4年后,大哥第一次回家探亲。当时我们住的老屋,出门两边都是牛栏和茅厕,夏天的时候,老屋周围臭气熏天,苍蝇横飞。仲夏的一天,我正在门口俯身洗脸,大哥背着一个军用背包突然而至。我家的大黄狗狂吠着朝他飞奔过去,大哥毕竟在部队训练过,并不畏惧。“老幺,快帮我赶狗。”我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有些惶恐,身子向后缩了一下。母亲正在屋里做早饭,听到屋外有人到来,探出身子:“是东林吗?”大哥答道:“妈,是我。”母亲对我说:“这是你哥哥!”然后把大哥迎进屋里。那时,全家都沉浸在团聚的幸福中,尽管人多房小,晚上睡觉必须打地铺睡草楼。

  大哥回家探亲后,家里人开始为大哥张罗亲事。但因为家里穷,兄弟姊妹多,也没有多余的房子,说了几门亲事,最后都没下文。对此,大哥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坚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

  艰难困苦磨砺了大哥不屈向上的品性。他在部队军区司令部工作,因为踏实肯干,被推荐上军校,一步一步成长为部队的领导干部。

  那个年代,农村男孩家里没有房子,要想娶上媳妇是很难的。因为兄弟众多,条件又差,村子里的人都瞧不起我们,根本没人愿意为我的哥哥们牵线说媒。后来,在姑妈的介绍下,同村的一位姑娘愿意和我大哥相亲,这个姑娘就是我大嫂。即使大哥后来成为军官,也没有背弃婚约。大哥成家后那几年,长时间两地分居,经济条件也很不好,可想到如果不给兄弟们修房子,他们连房媳妇都讨不上,为此,大哥一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了2000元钱。1989年腊月,二哥专门到大哥部队,将钱放在鞋底安全带回老家。有了钱,父亲开始风风光光地为儿子们建房子。当时修建的五间房子经过几番修缮,至今仍然是我们温暖的家,留给了我们一大家子永远的温馨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很多农村人纷纷外出沿海打工挣钱,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大哥工作在外,自然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早年,二哥三哥因要挣工分帮助家人填饱肚子,已错过了读书的年龄。在大哥的影响下,父亲倾其所有让四哥和我上学念书。四哥上初一时,为了让他有个好的读书环境,大哥托在石柱县财政局工作的表哥将四哥转学到石柱县南宾中学。在石柱读了一年多,四哥因为不适应土家族学校的生活,要求大哥转学。无奈,大哥又四处找熟人交高价,将四哥转学到区重点中学读初三。那时候,区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各个乡镇的拔尖学生考进去的,四哥的成绩自然跟不上。很快初中毕业,四哥连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没办法,大哥要求父亲再次交高价让四哥继续读高中。由于基础差,再怎么努力,四哥的成绩总在班上垫底。两年制高中很快毕业。那年我也刚小学毕业。两兄弟都在等待考试结果。大哥特别担心四哥的考试成绩,又专门请假从部队回老家,和父亲一道匆忙跑到镇上找熟人了解兄弟俩的考试情况,为四哥继续求学提早作安排。两个小孩同时读书,我父母当时承受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庆幸的是有大哥的分担,包括后来四哥上军校和我上中学的开支,大哥都承担了不少。

  我上中学时,家里的境况依然未变。每月5元到10元的零花钱都很难保证,衣服常常是一穿到底。记得上中学的第一天,我穿了一件大哥给我的格子衬衣。当时天气还很炎热,汗水打湿了全身,晚上只得把衬衣洗了晾挂在寝室里。由于寝室不通风,第二天早上衬衣并没有完全干,但又没有多余的衣服可换,只得把那件衬衣又穿上。冬天没有棉鞋穿,冻得双脚都麻木了,后背总是凉幽幽的。那时,学生是蒸饭和打菜吃,素菜5分钱一份,荤菜2角钱一份。那时的大哥一家也非常艰难,大嫂刚随军到部队没有工作,家里又刚添了侄子,但大哥总想着读书求学需要用钱的我。每月总会按时给我寄来10元钱的生活费。当时联络全靠书信 ,对我而言真是“家书抵万金”。大哥每次都是将钱装在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夹在书信里寄给我。每每收到来信,我总会暗自高兴,知道大哥寄钱来了,这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哥从未间断,总是按时寄来。这个秘密定会温暖我整个人生,给我前行的力量。遗憾的是,我没有保存好大哥给我的那些弥足珍贵的书信。

  大哥一直非常懂事和上进,是我从小学习的榜样。磨难和曲折是那一代人的必修课,大哥也不例外,但他总是坚强面对。那个年代,父母从未走出过山村,更未见过世面,第一次送别孩子远行,特别是听说大哥可能要到前线去的时候,更是害怕,但家里的窘况又不得不送出去。所以,当时在村口送别时,听说母亲抱住大哥泣不成声。大哥想到家里一贫如洗,兄妹众多,前途未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虽然大哥那时年龄并不大,可他那时就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他让母亲放心,自己一定会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从那时起,大哥就深知自己没有退路。到了部队,一干就是4年,才第一次回家探亲。后来在部队的发展,也是历经困难和挫折,但他总是坚强面对迎难而上。

  为了大家庭和睦兴旺,大哥不计回报的付出,心里总是装着弟弟妹妹。他先后将二哥、三哥带到身边谋事,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实大哥的生活一直都不宽裕,工作多年还到处找人借钱才买了单位的福利房。可尽管这样,三哥在城里买房,大哥鼎力相助;二哥老家创业,大哥不遗余力支持;妹妹农村修房,大哥全力资助。大哥常讲,一家人在一起是缘分,要互相珍惜,讲付出,不计较。不仅对弟弟妹妹像父亲一样慈爱,就是对外人,大哥也是非常友善,竭尽所能给别人提供帮助。他的善心仁义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中传递演绎。

  大哥常讲,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我们要一定要传承好家风家教。他对父母的感恩,对父母的孝道也很让我感佩。每每想到父母的离去,他总是责怪自己未尽好孝道。谈及往事,大哥虽一生戎马侠肝义胆,却常常哭得像个泪人。其实,大哥在孝顺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父母的养老钱,他给得最多,陪伴父母的时间也不少。再忙,他每年都会休假回家探望父母,特别是父母临走前的一两年,大哥也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常常陪着父母上医院,侍奉汤药,端茶递水。为行动不便的母亲擦洗身子,脱衣安寝,送母亲安详离世。父母走后,大哥号召弟弟妹妹春节尽量回老家团圆,把父母在世时的团结和谐、善良孝道的家风传承发扬好。

  小时生活穷苦,但大哥留给我们全家的记忆是甜蜜的。大哥与我年龄相差较大。懂事以来,我和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并不多,但对大哥的崇拜和依恋是神圣的。孩童时,每逢过年过节,我都盼望大哥能早点回来。特别是当听说大哥已回到他岳父家时,那种期盼的心情尤为强烈。因为大哥回家,一定会为弟弟妹妹带回可口的糖果点心。除了糖果,更有大哥每次带回来的课外书籍以及他连长的儿子不穿的旧衣服。这些都是我童年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只要大哥一回家,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春节期间 ,一家人围坐在破旧老屋柴火旁,边烤火边听大哥讲部队的故事。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天晚上都会聊天至深夜。我那时虽还小,但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记忆里,大哥部队里那些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让我百听不厌。因为对大哥的膜拜,他的善良孝顺,勤奋上进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成为我人生前行的源动力。

  感谢大哥,此生做你的兄弟好温暖好幸福。

  (作者单位:凤城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