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城周末

时间: 2021-05-0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05

  ◎苏伦

  暮春周末,老家亲人相约钓鱼,我应允下来。

  钓鱼这爱好,是从小养成的。那时候几乎是有水就有鱼,稚子垂轮、独钓寒江随处可见,并非只是唐诗宋词里边才有。家旁边便是水,记忆中有不少钓鱼摸虾的故事。

  最近这些年,钓鱼时间并不多,除了口头上的“忙”之外,其实另有因由。一则环境变化大,原始干净的水面已经不多,很多地方被污染,变得黑臭,鱼虾绝迹,想钓鱼却是无处可钓了。二则心境变化,大事小事无聊事,烦心烦脑烦情绪,常觉生活索然无味,家中鱼竿不知不觉久已闲置,原来是心中无鱼可钓了。

  留下的只有吃鱼这个习惯,麻辣水煮、清蒸红烧、酸菜豆花、油炸凉拌,坊间多有。当然,除了钓鱼的记忆和吃鱼的爱好,心里一直都有重抄鱼竿的期待,想象着去塘边、河边、溪边寻找儿时的欢乐。

  工作地离老家较远,是相邻的两座城市,为兑现钓鱼约定,我起了个大早,准备走一趟从未走过的回乡路。

  自从去年把代步车送店维修,对方就一直没有通知提车,催了若干次,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我呢,干脆就退回公交时代,上班下班坐轻轨、搭公交,过上了不开车、不堵车的日子。

  出门之后,搭乘轨道环线到沙坪坝,只二十来分钟,出了地铁便是高铁。下一步站内换乘实现后,当会更加方便。

  上了高铁,仅一刻钟便到达永川。在中国,地上一日万里的的确确已经变为现实。

  剩下的路,我没叫专车,也没拼顺风车,而是转乘大巴回老家。大巴车走走停停,六十来公里路程,花了近两个小时。好在路上不再颠簸,也没有了沿途的尘土飞扬,速度比以前有所提升,不过比起高铁、高速来,交通方式之间的代际差别,反差感非常强烈。

  靠近家乡的时候,天上下起雨来。暮春的雨淅淅沥沥,迎着我们飘过来,车窗湿了,公路湿了,行道树湿了,路旁的山山水水都笼罩在细细柔柔的春雨里。而这所有的雨滴,最后都汇入了家乡那一块块的春水田。家乡农时早,谷雨之前便开始插秧。公路两边,一块块梯田早已耕耙平整,昏黄的水面就像一面面月牙形的铜镜,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水面,无声无息,并未激起一丝涟漪。

  家乡多山,为了养活人口,先人们发明了筑田垒土。凡是能积水用水的地方,都成了一丘一丘的梯田,而缺水干旱的高处,则变成一坡一坡的旱地。一年四季,田里地里一律因地制宜种上庄稼,稻粮薯麦、瓜菜果秧,一年间各式收获轮换着端上餐桌。人们享受亲自劳作的收获,感恩慷慨大地的馈赠,就这样守着土地,一代代生生不息、传承不绝。

  水田是专门用来种稻谷的,十分金贵。人们把对土地的虔诚敬重,都集中到对水田的呵护上来。田里一年四季保有清水,白天鹅鸭畅游,夜晚追星赶月。田里的热闹从春天开始。开春之后,农夫就要下田劳作,铲掉田壁上的野草、地皮,然后牵上耕牛,把田犁一遍、耙一遍,伺弄平整,为插秧做好准备。插秧时节到了,农人们冒着雨,小心翼翼把秧苗从秧田里移出来,投入铜镜般水面的田里。

  春雨贵如油。人们竟如爱惜土地般珍惜这难得的春雨。淅淅沥沥中,农人为着秋天的收成忙碌起来。一人也为伍,三俩便成群。弯着腰,弓着臂,一手持秧,一手插秧,如织锦般精细。那插秧的手三指着水,如蜻蜓似燕子,力道不轻不重,一株株、一排排把秧苗插入水田中,边插边往后退。半天下来,田里便织出了一片绿色的锦绣。

  新插的秧田行与行之间宽窄适度,横平竖直,随地势自然增减收发,虽非绳尺规范,却如精工打造,恰是一门千年相传的春季大地艺术,而这一切全凭插秧人的技术和经验。

  雨生百谷。人们抢在暮春的细雨里把秧苗种下去,两三天之后,那苗就会生根、转青、发叶,再过个把月,还会分蘖、封林。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绿,想起水稻成熟时的遍地金黄,农人的幸福自豪油然而生。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汽车穿行在家乡的田野,穿行在暮春的细雨里。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文旅委)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跨城周末

  ◎苏伦

  暮春周末,老家亲人相约钓鱼,我应允下来。

  钓鱼这爱好,是从小养成的。那时候几乎是有水就有鱼,稚子垂轮、独钓寒江随处可见,并非只是唐诗宋词里边才有。家旁边便是水,记忆中有不少钓鱼摸虾的故事。

  最近这些年,钓鱼时间并不多,除了口头上的“忙”之外,其实另有因由。一则环境变化大,原始干净的水面已经不多,很多地方被污染,变得黑臭,鱼虾绝迹,想钓鱼却是无处可钓了。二则心境变化,大事小事无聊事,烦心烦脑烦情绪,常觉生活索然无味,家中鱼竿不知不觉久已闲置,原来是心中无鱼可钓了。

  留下的只有吃鱼这个习惯,麻辣水煮、清蒸红烧、酸菜豆花、油炸凉拌,坊间多有。当然,除了钓鱼的记忆和吃鱼的爱好,心里一直都有重抄鱼竿的期待,想象着去塘边、河边、溪边寻找儿时的欢乐。

  工作地离老家较远,是相邻的两座城市,为兑现钓鱼约定,我起了个大早,准备走一趟从未走过的回乡路。

  自从去年把代步车送店维修,对方就一直没有通知提车,催了若干次,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我呢,干脆就退回公交时代,上班下班坐轻轨、搭公交,过上了不开车、不堵车的日子。

  出门之后,搭乘轨道环线到沙坪坝,只二十来分钟,出了地铁便是高铁。下一步站内换乘实现后,当会更加方便。

  上了高铁,仅一刻钟便到达永川。在中国,地上一日万里的的确确已经变为现实。

  剩下的路,我没叫专车,也没拼顺风车,而是转乘大巴回老家。大巴车走走停停,六十来公里路程,花了近两个小时。好在路上不再颠簸,也没有了沿途的尘土飞扬,速度比以前有所提升,不过比起高铁、高速来,交通方式之间的代际差别,反差感非常强烈。

  靠近家乡的时候,天上下起雨来。暮春的雨淅淅沥沥,迎着我们飘过来,车窗湿了,公路湿了,行道树湿了,路旁的山山水水都笼罩在细细柔柔的春雨里。而这所有的雨滴,最后都汇入了家乡那一块块的春水田。家乡农时早,谷雨之前便开始插秧。公路两边,一块块梯田早已耕耙平整,昏黄的水面就像一面面月牙形的铜镜,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水面,无声无息,并未激起一丝涟漪。

  家乡多山,为了养活人口,先人们发明了筑田垒土。凡是能积水用水的地方,都成了一丘一丘的梯田,而缺水干旱的高处,则变成一坡一坡的旱地。一年四季,田里地里一律因地制宜种上庄稼,稻粮薯麦、瓜菜果秧,一年间各式收获轮换着端上餐桌。人们享受亲自劳作的收获,感恩慷慨大地的馈赠,就这样守着土地,一代代生生不息、传承不绝。

  水田是专门用来种稻谷的,十分金贵。人们把对土地的虔诚敬重,都集中到对水田的呵护上来。田里一年四季保有清水,白天鹅鸭畅游,夜晚追星赶月。田里的热闹从春天开始。开春之后,农夫就要下田劳作,铲掉田壁上的野草、地皮,然后牵上耕牛,把田犁一遍、耙一遍,伺弄平整,为插秧做好准备。插秧时节到了,农人们冒着雨,小心翼翼把秧苗从秧田里移出来,投入铜镜般水面的田里。

  春雨贵如油。人们竟如爱惜土地般珍惜这难得的春雨。淅淅沥沥中,农人为着秋天的收成忙碌起来。一人也为伍,三俩便成群。弯着腰,弓着臂,一手持秧,一手插秧,如织锦般精细。那插秧的手三指着水,如蜻蜓似燕子,力道不轻不重,一株株、一排排把秧苗插入水田中,边插边往后退。半天下来,田里便织出了一片绿色的锦绣。

  新插的秧田行与行之间宽窄适度,横平竖直,随地势自然增减收发,虽非绳尺规范,却如精工打造,恰是一门千年相传的春季大地艺术,而这一切全凭插秧人的技术和经验。

  雨生百谷。人们抢在暮春的细雨里把秧苗种下去,两三天之后,那苗就会生根、转青、发叶,再过个把月,还会分蘖、封林。看着那层层叠叠的绿,想起水稻成熟时的遍地金黄,农人的幸福自豪油然而生。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汽车穿行在家乡的田野,穿行在暮春的细雨里。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文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