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计划改造831个老旧小区

时间: 2021-07-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39

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今年计划改造831个老旧小区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王宋佚名)7月23日,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介绍了“一旧一危”,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危房改造工作情况。

 

  做到“四坚持”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董勇称,我市围绕“四坚持、四提升”,推动老旧小区和危房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享乐居”的转变。全市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31个、2662万平方米,改善29.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截至6月底已开工484个小区,开工率58.2%;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户,截至6月底已完成1.1万户,完成率53.8%。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机制。我市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完善长效维护机制,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通过“菜单式”调查、一对一入户、院坝会等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例如,渝中区按照“党建+物业”模式组建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已初步实现老旧社区全覆盖。

  坚持统筹协调,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牵头、街镇负责、社区落地”的体系。制定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部门,整合各方政策,针对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加强协调联动,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将养老托幼、社区服务等专项工作打通运行,形成工作合力。截至6月底,已同步改造提升养老托幼、农贸商超等配套设施一共3980处,加装电梯2129部,新增停车位1.9万个,改造水电气讯22万户。

  坚持多元筹资,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机制。我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与老旧小区相关的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住房租赁及养老、托幼等各类专项资金,通过政策集成、产业导入、商业模式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和居民出资参与积极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例如:荣昌区白象社区项目,搭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投工投劳投资”的资金筹措机制,吸引社会企业投入150余万元,居民以义工、志愿者方式出工出力,并自愿投入80余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5.3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116户。

  坚持补齐短板,突出“设计引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理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强化设计引领,推动100余名工程师、设计师进社区,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将零星分散的单体楼栋连线成片,实施“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改造提升,注重建筑与社区、街巷在空间、功能、文化及风貌上的有机协调,着力打造完整社区,确保实用、管用、可持续。渝中区双钢路、北碚区南京路、永川区三河汇碧、云阳县大雁路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彰显了城市“功能美、和谐美、特色美”,群众满意度高。

 

  做好“四提升”

  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

 

  提升房屋安全,让危房群众住得“安”。今年以来,市住建委将城镇危房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了城镇C、D级危房的清理排查,督促指导区县按照“存量清仓见底、增量动态清零”的要求,编制危房搬离整治计划和方案,集中力量改造整治一批安全隐患突出、分布零散的城镇C、D级危房,努力做到“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让群众在安全的房子里踏实地过日子。

  提升住房品质,让棚户区群众住得“好”。“十四五”时期,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要求,持续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计划五年内实施棚改10万户,着力改善棚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品质,让“忧居”变成“安居”。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户,长嘉汇、科学城、艺术湾等重点区域棚改项目正加紧推进,原来破旧狭小的居住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

  提升人居环境,让老旧城区焕发“美”。按照我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部署,围绕城市更新工作目标,市住房城乡建委将重点对危房集中、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老旧片区,实施修缮加固与危房拆除相结合的棚改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传承街巷文脉,留住城市里的“乡愁”,让老旧城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再次焕发老城区的青春“美”。沙坪坝区磁器口后街、渝中区十八梯、北碚区金刚碑、南川区东街等棚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文旅价值正得到逐步显现。

  提升综合统筹,让棚改项目推得“快”。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城市提升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协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旧城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棚改工作模式,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今年以来,全市已争取并落实中央棚改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券5.2亿元,九龙坡区、江津区的部分棚改项目正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实施,确保了棚改项目的高效快速推进。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今年计划改造831个老旧小区

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今年计划改造831个老旧小区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王宋佚名)7月23日,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介绍了“一旧一危”,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危房改造工作情况。

 

  做到“四坚持”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董勇称,我市围绕“四坚持、四提升”,推动老旧小区和危房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享乐居”的转变。全市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31个、2662万平方米,改善29.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截至6月底已开工484个小区,开工率58.2%;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户,截至6月底已完成1.1万户,完成率53.8%。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的机制。我市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完善长效维护机制,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通过“菜单式”调查、一对一入户、院坝会等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例如,渝中区按照“党建+物业”模式组建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已初步实现老旧社区全覆盖。

  坚持统筹协调,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牵头、街镇负责、社区落地”的体系。制定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部门,整合各方政策,针对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加强协调联动,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将养老托幼、社区服务等专项工作打通运行,形成工作合力。截至6月底,已同步改造提升养老托幼、农贸商超等配套设施一共3980处,加装电梯2129部,新增停车位1.9万个,改造水电气讯22万户。

  坚持多元筹资,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机制。我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与老旧小区相关的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住房租赁及养老、托幼等各类专项资金,通过政策集成、产业导入、商业模式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和居民出资参与积极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例如:荣昌区白象社区项目,搭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投工投劳投资”的资金筹措机制,吸引社会企业投入150余万元,居民以义工、志愿者方式出工出力,并自愿投入80余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5.3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116户。

  坚持补齐短板,突出“设计引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理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强化设计引领,推动100余名工程师、设计师进社区,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将零星分散的单体楼栋连线成片,实施“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改造提升,注重建筑与社区、街巷在空间、功能、文化及风貌上的有机协调,着力打造完整社区,确保实用、管用、可持续。渝中区双钢路、北碚区南京路、永川区三河汇碧、云阳县大雁路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彰显了城市“功能美、和谐美、特色美”,群众满意度高。

 

  做好“四提升”

  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

 

  提升房屋安全,让危房群众住得“安”。今年以来,市住建委将城镇危房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了城镇C、D级危房的清理排查,督促指导区县按照“存量清仓见底、增量动态清零”的要求,编制危房搬离整治计划和方案,集中力量改造整治一批安全隐患突出、分布零散的城镇C、D级危房,努力做到“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让群众在安全的房子里踏实地过日子。

  提升住房品质,让棚户区群众住得“好”。“十四五”时期,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要求,持续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计划五年内实施棚改10万户,着力改善棚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品质,让“忧居”变成“安居”。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万户,长嘉汇、科学城、艺术湾等重点区域棚改项目正加紧推进,原来破旧狭小的居住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

  提升人居环境,让老旧城区焕发“美”。按照我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部署,围绕城市更新工作目标,市住房城乡建委将重点对危房集中、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老旧片区,实施修缮加固与危房拆除相结合的棚改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传承街巷文脉,留住城市里的“乡愁”,让老旧城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再次焕发老城区的青春“美”。沙坪坝区磁器口后街、渝中区十八梯、北碚区金刚碑、南川区东街等棚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文旅价值正得到逐步显现。

  提升综合统筹,让棚改项目推得“快”。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城市提升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协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旧城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棚改工作模式,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今年以来,全市已争取并落实中央棚改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券5.2亿元,九龙坡区、江津区的部分棚改项目正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实施,确保了棚改项目的高效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