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打造“真警官调解室” 探索适合本地的“枫桥经验”样本

时间: 2021-09-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53

  家庭不和、邻里口角、损害赔偿、消费纠纷……这些街头小巷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子。2019年4月1日,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深入探索、践行“枫桥经验”,通过打造“真警官调解室”,组建不同类型的金牌调解团队,为一线民警减负增效,为辖区平安添砖加瓦,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枫桥经验”铜梁样本。

  精心选拔,组建“金牌调解团队”

  走进巴川派出所“真警官调解室”,一眼就看到调解室墙壁上张贴着“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九个大字。调解室不大,建得却尤为规范:电脑、饮水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长条调解桌、调解职能座牌在整洁的环境中熠熠生辉。调解室还制定了矛盾调解的相关工作制度,细化调解范围和调解任务,规范民警、调解员行为及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流程。

  “派出所民警调解纠纷由来已久,调解工作的重难点其实在于讲法和说理,由于各类纠纷涉及到不同的法律条文,很多是公安业务无法囊括和涉及的。”据巴川派出所所长刘义红介绍,2019年4月1日,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成立“真警官调解室”,采取“1+6+N”模式,由社区民警曾祥松担任负责人,联合司法所派驻巴川派出所的6名人民调解员,发动社区退休老党员、村社干部,立足辖区实际,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工作,积极开展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准确把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超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切实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民转诉、杜绝民转刑案件。

  刘义红说,平日里百姓的家长里短、邻里的鸡毛蒜皮、路边的口角争执等,群众都会到这里来,由民警、人民调解员与巴川司法所的干部共同组成调解小组会对这些日常警情中的矛盾纠纷进行高效调解。各级调解力量的参与,有效缓解了基层派出所的压力,也减轻了民警工作量。

  目前,“真警官调解室”共有专兼职调解员7名,各自在团队里有不同的担当:调解员吴小琴曾担任过幼儿园副园长,有亲和力,是调解室里经验最丰富的调解员,尤其善于调解各种婚姻家庭、感情类纠纷;调解员刘伟懂医,擅长医患纠纷方面的调解;调解员胡春燕为人和善,是邻里纠纷矛盾调解的专家;调解员刘固桃当过多年辅警,办案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类纠纷;调解员王伟性格温和,对情感类纠纷见解独到,化解手法巧妙;调解员顾学望计算机应用熟练,协调办事能力比较强。

  为民解忧,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在基层派出所,调解室是个承载故事的地方:家长里短、邻里是非等等,只要一个报警电话,故事就延伸到了派出所的调解室。7月21日,两位当事人周女士和范女士在民警的带领下走进真警官调解室。双方当事人面色阴沉,极不情愿地坐到对方对面,一副随时要“开撕”的态势。

  原来7月12日9时许,周女士收到在网上购买的酸奶和其他物品,由于暂时不回家,便将其寄存在附近一家商业门市。可周女士第二天去取货时,发现门市老板范女士未按网上规定及时将酸奶放入冰箱,周女士就一直抱怨,并在情绪激动时辱骂了范女士。双方相互辱骂后,周女士打了范女士一耳光,导致范女士脸部红肿,头部昏痛,双方于7月20日到巴川派出所协商解决。

  两位当事人到了调解室后,调解员吴小琴并没有立即对当事双方进行法制教育,而是先端上热气腾腾的开水,请当事人分别在调解桌的两边坐下。等双方情绪稍微稳定下来,才笑眯眯地切入正题。几个回合下来,吴小琴发现双方经过几天反思,都已冷静下来,想尽快和解,只是碍于面子都不愿意先低头。于是,吴小琴很快制定出来一套调解方案。她不急不躁,始终保持着亲和态度,微笑面对双方当事人,对双方进行情绪疏导,再从人与人和谐相处展开劝导。由于之前有调解员进行过一次调解,加之前一天晚上提前和双方进行了沟通,在吴小琴的耐心调解下,两位当事人相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对方道歉。周女士检讨自己不够冷静,不应该对范女士动手;范女士也表示自己情绪过于激动,语言上对周女士有冒犯的地方。随后,吴小琴提供中肯的意见建议,当事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基层派出所调解工作中的重难点在于讲法和说理。近年来,巴川街道某小区的陈先生和妻子周女士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发生家暴。夫妻俩的矛盾在长辈劝说、社区干部调和、派出所出警后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今年6月5日,夫妻俩再次争吵,并互相抓扯,导致陈先生头部受伤,周女士胸部、胳膊受伤。因夫妻双方感情已破裂,长时间争吵,多次因打架而报警,对方精神上和心理上都受到伤害,此次,双方均表示已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希望解除婚姻关系。本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执法追求,巴川派出所“真警官调解室”第一时间派出调解员开展调解调查工作,了解纠纷经过,认真分析纠纷产生原因。在找到症结所在,厘清了双方诉求后争取巴川司法所的司法援助。在多方协调下,最终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

  据统计,“真警官调解室”成立以来,该所充分利用“真警官调解室”品牌公信力和金牌调解团队成员个人影响力,在化解辖区矛盾纠纷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9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240余起,不仅及时化解了现行矛盾纠纷,也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该所整体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有力促进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讯员 刘伽玲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打造“真警官调解室” 探索适合本地的“枫桥经验”样本

  家庭不和、邻里口角、损害赔偿、消费纠纷……这些街头小巷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子。2019年4月1日,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深入探索、践行“枫桥经验”,通过打造“真警官调解室”,组建不同类型的金牌调解团队,为一线民警减负增效,为辖区平安添砖加瓦,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枫桥经验”铜梁样本。

  精心选拔,组建“金牌调解团队”

  走进巴川派出所“真警官调解室”,一眼就看到调解室墙壁上张贴着“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九个大字。调解室不大,建得却尤为规范:电脑、饮水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长条调解桌、调解职能座牌在整洁的环境中熠熠生辉。调解室还制定了矛盾调解的相关工作制度,细化调解范围和调解任务,规范民警、调解员行为及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流程。

  “派出所民警调解纠纷由来已久,调解工作的重难点其实在于讲法和说理,由于各类纠纷涉及到不同的法律条文,很多是公安业务无法囊括和涉及的。”据巴川派出所所长刘义红介绍,2019年4月1日,铜梁区公安局巴川派出所成立“真警官调解室”,采取“1+6+N”模式,由社区民警曾祥松担任负责人,联合司法所派驻巴川派出所的6名人民调解员,发动社区退休老党员、村社干部,立足辖区实际,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工作,积极开展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准确把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超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切实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民转诉、杜绝民转刑案件。

  刘义红说,平日里百姓的家长里短、邻里的鸡毛蒜皮、路边的口角争执等,群众都会到这里来,由民警、人民调解员与巴川司法所的干部共同组成调解小组会对这些日常警情中的矛盾纠纷进行高效调解。各级调解力量的参与,有效缓解了基层派出所的压力,也减轻了民警工作量。

  目前,“真警官调解室”共有专兼职调解员7名,各自在团队里有不同的担当:调解员吴小琴曾担任过幼儿园副园长,有亲和力,是调解室里经验最丰富的调解员,尤其善于调解各种婚姻家庭、感情类纠纷;调解员刘伟懂医,擅长医患纠纷方面的调解;调解员胡春燕为人和善,是邻里纠纷矛盾调解的专家;调解员刘固桃当过多年辅警,办案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各类纠纷;调解员王伟性格温和,对情感类纠纷见解独到,化解手法巧妙;调解员顾学望计算机应用熟练,协调办事能力比较强。

  为民解忧,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在基层派出所,调解室是个承载故事的地方:家长里短、邻里是非等等,只要一个报警电话,故事就延伸到了派出所的调解室。7月21日,两位当事人周女士和范女士在民警的带领下走进真警官调解室。双方当事人面色阴沉,极不情愿地坐到对方对面,一副随时要“开撕”的态势。

  原来7月12日9时许,周女士收到在网上购买的酸奶和其他物品,由于暂时不回家,便将其寄存在附近一家商业门市。可周女士第二天去取货时,发现门市老板范女士未按网上规定及时将酸奶放入冰箱,周女士就一直抱怨,并在情绪激动时辱骂了范女士。双方相互辱骂后,周女士打了范女士一耳光,导致范女士脸部红肿,头部昏痛,双方于7月20日到巴川派出所协商解决。

  两位当事人到了调解室后,调解员吴小琴并没有立即对当事双方进行法制教育,而是先端上热气腾腾的开水,请当事人分别在调解桌的两边坐下。等双方情绪稍微稳定下来,才笑眯眯地切入正题。几个回合下来,吴小琴发现双方经过几天反思,都已冷静下来,想尽快和解,只是碍于面子都不愿意先低头。于是,吴小琴很快制定出来一套调解方案。她不急不躁,始终保持着亲和态度,微笑面对双方当事人,对双方进行情绪疏导,再从人与人和谐相处展开劝导。由于之前有调解员进行过一次调解,加之前一天晚上提前和双方进行了沟通,在吴小琴的耐心调解下,两位当事人相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对方道歉。周女士检讨自己不够冷静,不应该对范女士动手;范女士也表示自己情绪过于激动,语言上对周女士有冒犯的地方。随后,吴小琴提供中肯的意见建议,当事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基层派出所调解工作中的重难点在于讲法和说理。近年来,巴川街道某小区的陈先生和妻子周女士经常争吵不休,甚至发生家暴。夫妻俩的矛盾在长辈劝说、社区干部调和、派出所出警后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今年6月5日,夫妻俩再次争吵,并互相抓扯,导致陈先生头部受伤,周女士胸部、胳膊受伤。因夫妻双方感情已破裂,长时间争吵,多次因打架而报警,对方精神上和心理上都受到伤害,此次,双方均表示已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希望解除婚姻关系。本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执法追求,巴川派出所“真警官调解室”第一时间派出调解员开展调解调查工作,了解纠纷经过,认真分析纠纷产生原因。在找到症结所在,厘清了双方诉求后争取巴川司法所的司法援助。在多方协调下,最终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

  据统计,“真警官调解室”成立以来,该所充分利用“真警官调解室”品牌公信力和金牌调解团队成员个人影响力,在化解辖区矛盾纠纷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9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240余起,不仅及时化解了现行矛盾纠纷,也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该所整体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有力促进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讯员 刘伽玲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