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是怎样练成的?记“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永昌

时间: 2022-04-2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83

  在各类悬疑推理影视文学作品里,大侦探们往往会从一个个毫不起眼的细节中发现关键线索,他们观察力敏锐、头脑冷静、睿智果敢,带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也有这样一位“侦探”,他就是刑侦支队情报信息大队探长王永昌。

  作为主攻犯罪心理学的专业人才,王永昌长于融合情报侦查、犯罪心理、犯罪现场勘查、网络电子信息等进行嫌疑人刻画,先后参与侦破刑事案件2500多起,其中大案要案120多起,追踪抓获上网逃犯180余名,被评为“全国首批刑事情报研判人才”,今年4月,他被授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成为神探是从小到大的梦想

  王永昌从小便是同学、老师眼中的书虫。中学时期,他迷上了侦探推理小说,高中时,仅管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备考上,但对侦探的痴迷依然不减。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排到最前面,最后被甘肃政法大学侦查学系录取。

  进入大学后,他开始了系统学习,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侦破与影视文学作品里带有神秘色彩的推理有很大不同:真正的破案过程十分枯燥,查阅监控视频、开展调查走访、逐一摸底排查、现场勘察取证……大量简单步骤的不断重复,支撑起一个百分百确定的结论,完全不像小说中那般信手拈来。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没有使他气馁,反而使他更加努力钻研。

  大学四年,王永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搜集了大量以往案例进行分析、重构、解读。他发现,随着公安民警侦查手段的进步,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和能力也比以前更强,破案难度更大了。

  “只有站在犯罪分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知道他们会怎么做。”这是王永昌在推理小说里看到过的一句话。为了提高自己的侦查能力,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进修,并成功考入人民公安大学攻读犯罪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他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关于犯罪侦查的权威文献,同时也开始进入公安机关实习,分析现实案情,帮助破案,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侦查经验,从老民警那里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精准刻画是破案法宝

  2010年,获得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王永昌来到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陈家桥派出所,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探案生涯。

  虽然是新警,但他熟练地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行为手法、现场痕迹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犯罪心理学对犯罪行为规律的判断,刻画嫌疑人形象,从而缩小追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破案速度和成功率,很快便在所里崭露头角。

  2012年,他被调至分局刑侦支队,担任现场勘查。刚到单位报到,就接到群众报警:金沙港湾某栋楼某层4家住户全部被盗,指纹锁被手锯锯开,没有目击者。

  由于案发在过年期间,几户业主都去度假了,发现被盗时已是元宵之后。警方经过大量走访询问,没有发现可疑人员,监控视频只有大楼门口和电梯有,全部看完也没确定案发时间。

  四家的锁都被手动锯开,说明嫌疑人身体健壮;电梯里有监控,嫌疑人极有可能从其他楼层下电梯再走到25层;被盗物品有现金有饰品,分量不少,嫌疑人应该背了包或者提着袋子,且很有可能作案前后变装……

  王永昌根据犯罪心理学判断刻画出嫌疑人大致形象后,再次对监控视频进行核查,发现了可疑人员:一光头男子手上提着深色塑料袋,从1楼到8楼后十几天都没出现在监控里。

  “只要出这栋楼就肯定会在视频里出现。他不是凭空消失,而是换了一副面孔!”王永昌仔细观察可疑男子,记下其体态、行为特征,并与后面出现的人进行比对,发现一披肩卷发的男子,虽然发型、衣服、裤子都跟光头男子不一样,但体型、走路姿势十分吻合。

  王永昌和同事们一路跟踪,通过一个交通监控摄像头得到了可疑男子正面,最后成功锁定其住处并将其抓获,在其藏身的房间内搜出了部分还未来得及销赃的被盗物品。

  案件的快速破获让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王永昌心中也一阵窃喜,认为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侦探”。

  维护公平正义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然而,2013年底的一件案子让王永昌的心态彻底发生了转变:一位在江边破旧房子里独居的孤寡老太,某天回家时发现自己用塑料袋包了七八层、塞到草药堆里藏着的两千元钱不翼而飞,只留下塑料袋散落一地。

  老太靠平时在江边、山坡等荒地上种草药卖维持生计,钱是辛苦攒下来的棺材本。王永昌到达现场时,老太跪下求他主持公道。王永昌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只是普通的一起案子,但对受害者来说却是关乎一生的大事。他赶紧扶起老人,安慰她钱一定能找回来,随后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在其中一个塑料袋上发现了一枚指纹。凭着这枚指纹,警方成功追踪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老人追回了毕生积蓄。

  “以前办案,我只想着与犯罪分子比个高低。这件事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份职业背后承载的意义。我意识到,维护公平正义、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才是鞭策我努力办案的动力。”王永昌说。

  那之后,他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侦查、追踪。2014年参加合成作战以来,他累计破获案件近2000余起,侦破多起跨省流窜作案、盗窃案件和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明确并抓获犯罪嫌疑人900余名,其中重特大案件嫌疑人80余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50余个。

  看到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多,且受害者多是老人、学生、宝妈等相对弱势的群体,王永昌又全身心投入电信网络诈骗案的侦破中。

  “一个电诈案件需要研判的信息量常常是一个普通盗窃案件的成百上千倍,但我们依然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地查下去,给受害者一个公平正义,这就是作为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王永昌说。

  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王文思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神探”是怎样练成的?记“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永昌

  在各类悬疑推理影视文学作品里,大侦探们往往会从一个个毫不起眼的细节中发现关键线索,他们观察力敏锐、头脑冷静、睿智果敢,带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也有这样一位“侦探”,他就是刑侦支队情报信息大队探长王永昌。

  作为主攻犯罪心理学的专业人才,王永昌长于融合情报侦查、犯罪心理、犯罪现场勘查、网络电子信息等进行嫌疑人刻画,先后参与侦破刑事案件2500多起,其中大案要案120多起,追踪抓获上网逃犯180余名,被评为“全国首批刑事情报研判人才”,今年4月,他被授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成为神探是从小到大的梦想

  王永昌从小便是同学、老师眼中的书虫。中学时期,他迷上了侦探推理小说,高中时,仅管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备考上,但对侦探的痴迷依然不减。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排到最前面,最后被甘肃政法大学侦查学系录取。

  进入大学后,他开始了系统学习,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侦破与影视文学作品里带有神秘色彩的推理有很大不同:真正的破案过程十分枯燥,查阅监控视频、开展调查走访、逐一摸底排查、现场勘察取证……大量简单步骤的不断重复,支撑起一个百分百确定的结论,完全不像小说中那般信手拈来。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没有使他气馁,反而使他更加努力钻研。

  大学四年,王永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搜集了大量以往案例进行分析、重构、解读。他发现,随着公安民警侦查手段的进步,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和能力也比以前更强,破案难度更大了。

  “只有站在犯罪分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知道他们会怎么做。”这是王永昌在推理小说里看到过的一句话。为了提高自己的侦查能力,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进修,并成功考入人民公安大学攻读犯罪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他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关于犯罪侦查的权威文献,同时也开始进入公安机关实习,分析现实案情,帮助破案,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侦查经验,从老民警那里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精准刻画是破案法宝

  2010年,获得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王永昌来到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陈家桥派出所,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探案生涯。

  虽然是新警,但他熟练地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行为手法、现场痕迹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犯罪心理学对犯罪行为规律的判断,刻画嫌疑人形象,从而缩小追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破案速度和成功率,很快便在所里崭露头角。

  2012年,他被调至分局刑侦支队,担任现场勘查。刚到单位报到,就接到群众报警:金沙港湾某栋楼某层4家住户全部被盗,指纹锁被手锯锯开,没有目击者。

  由于案发在过年期间,几户业主都去度假了,发现被盗时已是元宵之后。警方经过大量走访询问,没有发现可疑人员,监控视频只有大楼门口和电梯有,全部看完也没确定案发时间。

  四家的锁都被手动锯开,说明嫌疑人身体健壮;电梯里有监控,嫌疑人极有可能从其他楼层下电梯再走到25层;被盗物品有现金有饰品,分量不少,嫌疑人应该背了包或者提着袋子,且很有可能作案前后变装……

  王永昌根据犯罪心理学判断刻画出嫌疑人大致形象后,再次对监控视频进行核查,发现了可疑人员:一光头男子手上提着深色塑料袋,从1楼到8楼后十几天都没出现在监控里。

  “只要出这栋楼就肯定会在视频里出现。他不是凭空消失,而是换了一副面孔!”王永昌仔细观察可疑男子,记下其体态、行为特征,并与后面出现的人进行比对,发现一披肩卷发的男子,虽然发型、衣服、裤子都跟光头男子不一样,但体型、走路姿势十分吻合。

  王永昌和同事们一路跟踪,通过一个交通监控摄像头得到了可疑男子正面,最后成功锁定其住处并将其抓获,在其藏身的房间内搜出了部分还未来得及销赃的被盗物品。

  案件的快速破获让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王永昌心中也一阵窃喜,认为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侦探”。

  维护公平正义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然而,2013年底的一件案子让王永昌的心态彻底发生了转变:一位在江边破旧房子里独居的孤寡老太,某天回家时发现自己用塑料袋包了七八层、塞到草药堆里藏着的两千元钱不翼而飞,只留下塑料袋散落一地。

  老太靠平时在江边、山坡等荒地上种草药卖维持生计,钱是辛苦攒下来的棺材本。王永昌到达现场时,老太跪下求他主持公道。王永昌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只是普通的一起案子,但对受害者来说却是关乎一生的大事。他赶紧扶起老人,安慰她钱一定能找回来,随后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在其中一个塑料袋上发现了一枚指纹。凭着这枚指纹,警方成功追踪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老人追回了毕生积蓄。

  “以前办案,我只想着与犯罪分子比个高低。这件事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份职业背后承载的意义。我意识到,维护公平正义、为受害者讨回公道,才是鞭策我努力办案的动力。”王永昌说。

  那之后,他开始了“拼命三郎”式的侦查、追踪。2014年参加合成作战以来,他累计破获案件近2000余起,侦破多起跨省流窜作案、盗窃案件和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明确并抓获犯罪嫌疑人900余名,其中重特大案件嫌疑人80余名,打掉各类犯罪团伙50余个。

  看到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多,且受害者多是老人、学生、宝妈等相对弱势的群体,王永昌又全身心投入电信网络诈骗案的侦破中。

  “一个电诈案件需要研判的信息量常常是一个普通盗窃案件的成百上千倍,但我们依然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地查下去,给受害者一个公平正义,这就是作为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王永昌说。

  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王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