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七夕

时间: 2022-08-0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99

  ◎ 丁福文

  中国传统节日甚多,大多数与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或与纪吊先祖、凭吊先贤英烈有关。唯独“七夕节”是最具浪漫色彩且属于女性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有关,象征着爱情,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这一天,妇女们要迎拜巧娘、祈福纳巧,以寄寓夫妻团聚、情人相会、妇女得巧等朴素的民耕思想与女性情怀。2016年,“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得到了保护,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周易》卦爻辞中对“七”这个数字解释为:反复;归来,显然已有相会、相见的意思了。《诗经·小雅·大东》有诗曰: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周中晚期,东方各国及各部族受西周统治者惨重盘剥的情形,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但已出现了织女在河汉纺织和牛郎拉车的生动描述,隐含着他们无法相逢的外在原因,为以后故事成型作了朴拙的积淀。可见关于“七夕”的核心元素,最早可上溯到西周“诗经”时代。

  真正的七夕节始于汉代,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记载了西汉妇女竞相习巧的场面: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以习之。东汉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互相倾慕的恋人了。梁代萧统编纂的《文选》中有条注释:“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相会情节初步成型,他们已是明确的夫妻关系了。

  到唐宋时七夕已很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清宫夜宴,宫女各自乞巧。不光上层盛行,在民间也风行成俗。杜牧的《秋夕》就是很好的明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代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道尽了有情人心心相印却无缘相聚的无奈。

  七夕节不仅渊源流长,而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七夕夜,女子手按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七孔),趁月光穿针引线,能快速穿完者称“得巧”。更有意思的是,姑娘们把“鸳鸯水”(昼夜所取水混在一起的水)倒入面盆,盛水面盆要露天过夜,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经太阳一晒,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妇女们取来引线(缝衣针)轻轻平放水面,若针不沉,水底出现针影呈各种形状则是成功,若针影笔直或粗细不匀,则说明失败。这种活动是谓投针验巧。还有一种叫“喜蛛应巧”。七夕这天,妇女们各捉一只蜘蛛置于盒中,至拂晓打开,网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拜织女”是七夕最具群体互动和期许爱情的活动。少妇少女于案前焚香礼拜,默念自己心事,少女祈祷嫁个如意郎君,少妇祈祷早生贵子。

  七夕节除了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民风外,还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从考古资料看,三四千年前,人们对天文有了认识,掌握了纺织技术,随之就有了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了。读书人把“七夕”称“魁星节”,反映了七夕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另外,“七”与“期”同音,七夕折射了先祖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巧果是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之一,也是传统祭品和美点,晚上全家人围坐庭院品尝“巧果”,其乐融融。

  目前,甘肃礼县、西和的七夕节是国内保留传承最为完整、最系统的庆祝七夕的歌舞活动,有独特而浓郁的地方色彩。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仪式,是传统民俗的活化石。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漫话七夕

  ◎ 丁福文

  中国传统节日甚多,大多数与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或与纪吊先祖、凭吊先贤英烈有关。唯独“七夕节”是最具浪漫色彩且属于女性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有关,象征着爱情,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这一天,妇女们要迎拜巧娘、祈福纳巧,以寄寓夫妻团聚、情人相会、妇女得巧等朴素的民耕思想与女性情怀。2016年,“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得到了保护,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周易》卦爻辞中对“七”这个数字解释为:反复;归来,显然已有相会、相见的意思了。《诗经·小雅·大东》有诗曰: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周中晚期,东方各国及各部族受西周统治者惨重盘剥的情形,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但已出现了织女在河汉纺织和牛郎拉车的生动描述,隐含着他们无法相逢的外在原因,为以后故事成型作了朴拙的积淀。可见关于“七夕”的核心元素,最早可上溯到西周“诗经”时代。

  真正的七夕节始于汉代,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记载了西汉妇女竞相习巧的场面: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以习之。东汉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互相倾慕的恋人了。梁代萧统编纂的《文选》中有条注释:“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相会情节初步成型,他们已是明确的夫妻关系了。

  到唐宋时七夕已很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清宫夜宴,宫女各自乞巧。不光上层盛行,在民间也风行成俗。杜牧的《秋夕》就是很好的明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代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道尽了有情人心心相印却无缘相聚的无奈。

  七夕节不仅渊源流长,而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七夕夜,女子手按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七孔),趁月光穿针引线,能快速穿完者称“得巧”。更有意思的是,姑娘们把“鸳鸯水”(昼夜所取水混在一起的水)倒入面盆,盛水面盆要露天过夜,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经太阳一晒,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妇女们取来引线(缝衣针)轻轻平放水面,若针不沉,水底出现针影呈各种形状则是成功,若针影笔直或粗细不匀,则说明失败。这种活动是谓投针验巧。还有一种叫“喜蛛应巧”。七夕这天,妇女们各捉一只蜘蛛置于盒中,至拂晓打开,网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拜织女”是七夕最具群体互动和期许爱情的活动。少妇少女于案前焚香礼拜,默念自己心事,少女祈祷嫁个如意郎君,少妇祈祷早生贵子。

  七夕节除了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民风外,还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从考古资料看,三四千年前,人们对天文有了认识,掌握了纺织技术,随之就有了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了。读书人把“七夕”称“魁星节”,反映了七夕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另外,“七”与“期”同音,七夕折射了先祖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巧果是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之一,也是传统祭品和美点,晚上全家人围坐庭院品尝“巧果”,其乐融融。

  目前,甘肃礼县、西和的七夕节是国内保留传承最为完整、最系统的庆祝七夕的歌舞活动,有独特而浓郁的地方色彩。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仪式,是传统民俗的活化石。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