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寻求公平正义“最优解”

时间: 2022-08-1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30

  站上公诉席,她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宣读公诉书时铿锵有力,宛如一柄指控犯罪的“利剑”;走下公诉席,她温婉一笑,目光和煦,距离感顿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邻家姐姐”的亲切感,她就是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检察七部主任李宁。

  重庆市最美新时代政法英模、重庆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一个个荣誉和光环的背后,是李宁对检察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李宁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勇挑重担

  “扫黑除恶”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2008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宁踏入万州区检察院,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检察蓝”。走上检察岗位的第一天,她就立下志愿:“把公平正义体现在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

  从书记员、助理检察员到员额检察官,从检察新兵到办案骨干,从检14年来,李宁共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1000余件,承办了重庆市首例跨境赌博案、万州区首例“套路贷”案件等大案要案,所办案件无一起错案。

  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在李宁看来,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于是她申请成为办案组骨干成员,领办涉黑涉恶案件。

  “妈妈,这个周末可以陪我玩吗?”“老婆,晚上加班记得要吃东西。”“闺女,平时注意休息。”……那段时期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桩桩件件都是需要攻坚克难的急事难事,“5+2”“白+黑”成为李宁的工作常态,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也正因为她恪尽职守、追求极致的精神,在办案中严把“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严审细查证据,精准打击犯罪,做到“不拔高、不凑数”,把一件件涉黑涉恶案件办成了铁案,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朵“战地玫瑰”,在“扫黑除恶”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迎风绽放、分外芬芳。

  一心为民

  把群众的“小案”当成大事办

  今年1月,李宁调整到万州区检察院检察七部担任主任,负责案件管理、质量评查、控告申诉等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控告申诉是检察机关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部门,只有以‘如我在诉、情同此心’的情怀对待每一起信访案件,把群众的‘小案’当成大事来办,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才能推动矛盾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是李宁在新岗位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李宁始终坚持热情服务,细致周到地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为当事人全面释法说理,稳妥处理每一个信访案件,有效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赢得不少来访者的信任与理解。

  “感谢检察官给予我尊重和理解,让我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善意和温度,我愿意息诉罢访。”日前,李宁参与化解了一起重复信访积案。面对这位信访20余年的信访人,李宁与同事一起通过上门走访、公开听证、法律援助等措施,经过一次又一次沟通,最终用诚恳和耐心打动了信访人,帮助信访人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今年5月,李宁在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部分案件当事人因外出务工、疫情管控等原因,无法及时领取不起诉决定书。为了破除空间屏障、减少当事人诉累,她带领部门干警积极探索远程送达机制,让当事人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勤学苦练

  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干警,应当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业务素能,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李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增强专业本领,更高质量地办好案、办铁案,她坚持学习,利用休息时间攻读在职法律硕士,并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办案之余,她还常常梳理经办过的重大复杂案件,把自己对检察工作的思考、对实践前沿的探索沉淀下来、传递出去,不断磨炼脑力和笔力。

  从检以来,李宁先后在《中国检察官》《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调研文章10余篇。其中,通过总结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的经验,她在《中国检察官》杂志发表《“套路贷”犯罪案件司法会计鉴定难题及其破解》一文,提出“建议在提前介入阶段明确鉴定方案,确保鉴定意见科学可采,避免数据失真”。

  “李宁主任是部门年轻干警的‘活字典’‘好师傅’,她刻苦钻研、止于至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该院检察七部干警耿智强深有感触地说,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她请教,她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同事们分析问题、解答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因专业功底扎实、个人能力突出,李宁还入选了重庆市检察业务人才库(侦查监督方向)、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库、检察外事人才库和重庆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专业团队,并于2020年9月被聘为西南政法大学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

  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李宁说,会永远保持穿上“检察蓝”那天的干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检察工作中努力寻求公平正义的“最优解”。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王于丹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努力寻求公平正义“最优解”

  站上公诉席,她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宣读公诉书时铿锵有力,宛如一柄指控犯罪的“利剑”;走下公诉席,她温婉一笑,目光和煦,距离感顿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邻家姐姐”的亲切感,她就是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检察七部主任李宁。

  重庆市最美新时代政法英模、重庆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一个个荣誉和光环的背后,是李宁对检察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李宁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勇挑重担

  “扫黑除恶”战线上的铿锵玫瑰

  2008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宁踏入万州区检察院,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检察蓝”。走上检察岗位的第一天,她就立下志愿:“把公平正义体现在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中。”

  从书记员、助理检察员到员额检察官,从检察新兵到办案骨干,从检14年来,李宁共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1000余件,承办了重庆市首例跨境赌博案、万州区首例“套路贷”案件等大案要案,所办案件无一起错案。

  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在李宁看来,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于是她申请成为办案组骨干成员,领办涉黑涉恶案件。

  “妈妈,这个周末可以陪我玩吗?”“老婆,晚上加班记得要吃东西。”“闺女,平时注意休息。”……那段时期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桩桩件件都是需要攻坚克难的急事难事,“5+2”“白+黑”成为李宁的工作常态,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也正因为她恪尽职守、追求极致的精神,在办案中严把“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严审细查证据,精准打击犯罪,做到“不拔高、不凑数”,把一件件涉黑涉恶案件办成了铁案,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朵“战地玫瑰”,在“扫黑除恶”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迎风绽放、分外芬芳。

  一心为民

  把群众的“小案”当成大事办

  今年1月,李宁调整到万州区检察院检察七部担任主任,负责案件管理、质量评查、控告申诉等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控告申诉是检察机关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部门,只有以‘如我在诉、情同此心’的情怀对待每一起信访案件,把群众的‘小案’当成大事来办,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才能推动矛盾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是李宁在新岗位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李宁始终坚持热情服务,细致周到地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为当事人全面释法说理,稳妥处理每一个信访案件,有效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赢得不少来访者的信任与理解。

  “感谢检察官给予我尊重和理解,让我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善意和温度,我愿意息诉罢访。”日前,李宁参与化解了一起重复信访积案。面对这位信访20余年的信访人,李宁与同事一起通过上门走访、公开听证、法律援助等措施,经过一次又一次沟通,最终用诚恳和耐心打动了信访人,帮助信访人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今年5月,李宁在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部分案件当事人因外出务工、疫情管控等原因,无法及时领取不起诉决定书。为了破除空间屏障、减少当事人诉累,她带领部门干警积极探索远程送达机制,让当事人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勤学苦练

  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干警,应当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业务素能,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李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增强专业本领,更高质量地办好案、办铁案,她坚持学习,利用休息时间攻读在职法律硕士,并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办案之余,她还常常梳理经办过的重大复杂案件,把自己对检察工作的思考、对实践前沿的探索沉淀下来、传递出去,不断磨炼脑力和笔力。

  从检以来,李宁先后在《中国检察官》《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调研文章10余篇。其中,通过总结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的经验,她在《中国检察官》杂志发表《“套路贷”犯罪案件司法会计鉴定难题及其破解》一文,提出“建议在提前介入阶段明确鉴定方案,确保鉴定意见科学可采,避免数据失真”。

  “李宁主任是部门年轻干警的‘活字典’‘好师傅’,她刻苦钻研、止于至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该院检察七部干警耿智强深有感触地说,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她请教,她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同事们分析问题、解答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因专业功底扎实、个人能力突出,李宁还入选了重庆市检察业务人才库(侦查监督方向)、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库、检察外事人才库和重庆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专业团队,并于2020年9月被聘为西南政法大学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

  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李宁说,会永远保持穿上“检察蓝”那天的干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检察工作中努力寻求公平正义的“最优解”。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王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