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润童心

时间: 2022-10-1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32

  ◎ 邵晓白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进校园,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京剧文化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自我的实现、对于人心灵的澄明以及对于生活的体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京剧文化在个性脸谱、角色生活、表现舞台等方面之于学校教育还有很丰富的意涵。

  近年来,教育部也对中小学新课程进行了改革,要求小学音乐课堂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狭义的技艺性教育,还应该力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个性的人。最初在2008年,教育部就明确阐述,需要将京剧课程安排在义务教育的音乐教学规划当中,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在小学十二册音乐教材中。近几年来对其多次完善,不但没有减少音乐教材中戏曲的比重与课时,在原来基础上还大大增加了京剧内容。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当前阶段的课程规划下,怎样使更多小学生对戏曲有深入地了解,并提升对戏曲学习的兴趣;怎样使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这都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笔者以为,京剧进校园,应是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要突破当前单一的表演式的项目操作模式,从京剧中寻找文化元素,在京剧中挖掘教育意涵,进而系统地、深层次地思考京剧进校园应该采取的方式、策略和途径,从而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进一步营造京剧氛围方面,校园是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营造京剧氛围而又不增加学校额外的建设成本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学校廊道开设戏曲长廊,即提升整体校园环境的戏曲化特征,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布置和安排,目前来看,我市绝大部分学校就没有充分利用走廊过道等场所,即便张贴了部分名人画作与警世箴言,而在内容方面也缺乏较好的创新性。因此,对于氛围的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布置一些如戏曲种类、脸谱等内容。二是开通利用校园广播戏曲音乐频道,如将京剧歌曲设置为午间下课铃声,并在每周固定时间段专门开设戏曲环节,播放京剧选段,向学生宣传京剧知识。

  进一步优化音乐课堂设置方面,京剧进校园需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本质上是无法对戏曲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缺乏学习戏曲的主动性,所以积极引导并提升学生学习京剧的主动性,是当前阶段教学规划安排中的关键任务。其次多角度切入,因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光,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京剧的形成,受到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结合其它学科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进一步搭建展示平台方面,市区两级文化和教育部门联合社会力量,针对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文化搭建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比如举办京剧活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大大小小的演出机会,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汇报演出,反馈社团的教学质量,并让学生通过演出得到阶段性的满足感。还可以在学校开设京剧社团,实践证明,除了音乐课堂外,通过组织京剧社团这种形式,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京剧的深邃,还能增加他们学习京剧的兴趣,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爱国意识,当弘扬中华文化的小使者,从而全面提高道德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京剧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国粹润童心

  ◎ 邵晓白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进校园,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京剧文化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自我的实现、对于人心灵的澄明以及对于生活的体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京剧文化在个性脸谱、角色生活、表现舞台等方面之于学校教育还有很丰富的意涵。

  近年来,教育部也对中小学新课程进行了改革,要求小学音乐课堂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狭义的技艺性教育,还应该力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个性的人。最初在2008年,教育部就明确阐述,需要将京剧课程安排在义务教育的音乐教学规划当中,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在小学十二册音乐教材中。近几年来对其多次完善,不但没有减少音乐教材中戏曲的比重与课时,在原来基础上还大大增加了京剧内容。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当前阶段的课程规划下,怎样使更多小学生对戏曲有深入地了解,并提升对戏曲学习的兴趣;怎样使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这都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笔者以为,京剧进校园,应是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要突破当前单一的表演式的项目操作模式,从京剧中寻找文化元素,在京剧中挖掘教育意涵,进而系统地、深层次地思考京剧进校园应该采取的方式、策略和途径,从而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进一步营造京剧氛围方面,校园是学生开展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营造京剧氛围而又不增加学校额外的建设成本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学校廊道开设戏曲长廊,即提升整体校园环境的戏曲化特征,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布置和安排,目前来看,我市绝大部分学校就没有充分利用走廊过道等场所,即便张贴了部分名人画作与警世箴言,而在内容方面也缺乏较好的创新性。因此,对于氛围的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布置一些如戏曲种类、脸谱等内容。二是开通利用校园广播戏曲音乐频道,如将京剧歌曲设置为午间下课铃声,并在每周固定时间段专门开设戏曲环节,播放京剧选段,向学生宣传京剧知识。

  进一步优化音乐课堂设置方面,京剧进校园需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精选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本质上是无法对戏曲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缺乏学习戏曲的主动性,所以积极引导并提升学生学习京剧的主动性,是当前阶段教学规划安排中的关键任务。其次多角度切入,因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光,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京剧的形成,受到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结合其它学科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进一步搭建展示平台方面,市区两级文化和教育部门联合社会力量,针对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文化搭建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比如举办京剧活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大大小小的演出机会,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汇报演出,反馈社团的教学质量,并让学生通过演出得到阶段性的满足感。还可以在学校开设京剧社团,实践证明,除了音乐课堂外,通过组织京剧社团这种形式,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京剧的深邃,还能增加他们学习京剧的兴趣,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爱国意识,当弘扬中华文化的小使者,从而全面提高道德素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