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时间: 2022-11-1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27

  □ 渝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 蔚传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为法学会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法学会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不断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渝中、法治渝中建设。

  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着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党员学习、会员培训的核心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观点侵蚀,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当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

  始终把法治服务作为关键举措,持之以恒助力渝中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

  报告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持续巩固国家首批法治政府示范区成果,发挥好成渝金融法院落户渝中的优势,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参加西部、京津沪渝、泛珠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性法治论坛,积极开展法学研究交流活动,让法治工作更符合渝中实际,更具有母城渝中特色。要立足建设重庆中央法务区,依托渝中司法机构集聚、法务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行政法务、专业法务、技术法务、关联法务和智慧法务,主动融入全区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重要产业,建好用好金融法学、文旅法学等直属研究会,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法治服务。要充分借力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市内高校法学教育研究资源,整合区内法学法律机构法治实践优势,强化交流合作,为深化司法领域改革以及渝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让法治真正成为母城渝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会员单位结合实际,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抓手,建设全域“云上共享法庭”“云端小马”智慧便民小程序,深化运用“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等,以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建设。要在法治轨道上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行首席法律专家咨询制度,深化街道法学会工作站、诉调对接速裁中心、专业调委会、“律师驻派出所”、社区法律顾问等平台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始终把守正创新作为根本方向,持之以恒打造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法治宣传品牌。

  报告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和法治文化基层行工作,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的宣传宣讲。深度挖掘渝中法治故事、法治人物,线上通过市级、区级政法单位新媒体矩阵,线下通过各大商圈、网红景点、主题广场、车站、码头等可传播载体,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打造“一街道一特色”法治宣传工作品牌,不断丰富桂花园新村状元步道法治文化长廊、“百姓讲坛”等社区法治文化内容,用好用活全区73家会员单位、11个街道、79个社区、18个品牌调解工作室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动力引擎,持之以恒提升法学会队伍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报告强调:“引导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法学会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全区会员及法学会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强化教育培训,持续举办法治运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强化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的管理,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信念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依托中豪、中联、段和段等律师事务所及合作高校涉外人才荟萃的优势,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强化先进引领,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优秀人物,引导法学法律工作者创先争优,通过人才举荐等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舞台,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 渝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 蔚传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为法学会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法学会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不断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渝中、法治渝中建设。

  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着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党员学习、会员培训的核心课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观点侵蚀,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当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

  始终把法治服务作为关键举措,持之以恒助力渝中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

  报告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持续巩固国家首批法治政府示范区成果,发挥好成渝金融法院落户渝中的优势,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参加西部、京津沪渝、泛珠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性法治论坛,积极开展法学研究交流活动,让法治工作更符合渝中实际,更具有母城渝中特色。要立足建设重庆中央法务区,依托渝中司法机构集聚、法务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行政法务、专业法务、技术法务、关联法务和智慧法务,主动融入全区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重要产业,建好用好金融法学、文旅法学等直属研究会,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法治服务。要充分借力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市内高校法学教育研究资源,整合区内法学法律机构法治实践优势,强化交流合作,为深化司法领域改革以及渝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让法治真正成为母城渝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会员单位结合实际,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抓手,建设全域“云上共享法庭”“云端小马”智慧便民小程序,深化运用“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等,以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建设。要在法治轨道上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行首席法律专家咨询制度,深化街道法学会工作站、诉调对接速裁中心、专业调委会、“律师驻派出所”、社区法律顾问等平台建设,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始终把守正创新作为根本方向,持之以恒打造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法治宣传品牌。

  报告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八五”普法和法治文化基层行工作,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的宣传宣讲。深度挖掘渝中法治故事、法治人物,线上通过市级、区级政法单位新媒体矩阵,线下通过各大商圈、网红景点、主题广场、车站、码头等可传播载体,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打造“一街道一特色”法治宣传工作品牌,不断丰富桂花园新村状元步道法治文化长廊、“百姓讲坛”等社区法治文化内容,用好用活全区73家会员单位、11个街道、79个社区、18个品牌调解工作室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动力引擎,持之以恒提升法学会队伍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报告强调:“引导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法学会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全区会员及法学会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强化教育培训,持续举办法治运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强化法学法律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的管理,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信念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依托中豪、中联、段和段等律师事务所及合作高校涉外人才荟萃的优势,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强化先进引领,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优秀人物,引导法学法律工作者创先争优,通过人才举荐等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舞台,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