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微”工作法打造社区警务工作“友于里路径”

时间: 2023-05-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35

  刘舒是南岸区公安分局涂山派出所友于里社区民警,2020年11月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任社区民警以来,她不断发扬部队养成的吃苦奉献精神,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创新“三微”工作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服务独居老人3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社区治安乱、矛盾纠纷多、群众意见大等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她用“微警务”撬动了“大治理”,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出一条社区警务工作的“友于里路径”。

  党建扎桩、治理结网 打造“微治理”新格局

  友于里社区虽然仅0.35平方公里,但涵盖入住率高的小区、老年人集中的老破旧危房群、基本无人居住的待拆迁房和部分商户,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地区已成为“民宿”和“网红打卡”的主要活动场所。

  为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刘舒积极策动社区党支部,探索开展社区“微治理”。一方面,根据社区地理分布、群众结构等情况合理划分7个网格,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按照“谁熟悉谁牵头”的办法,将他们纳进网格,常态收集社情民意和案件线索,延伸巡控触角,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目前,已形成以社区警务室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纽带、网格为支撑、社区工作者为骨干、老党员和退役军人等志愿者为补充的组织架构,结合“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开展各类联防联巡16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0余起,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顽固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促进警务工作的同时,也帮助社区解决痛点、难点问题60余件,形成了良性互动局面。

  另一方面,科学组建“信息共享群”“微治理群”等工作微信群10余个,让社区群众全部“进圈入群”,使微信群成为联系群众的“网上警务室”。通过定期在群内发布治安动态、预警防范信息、意见建议,不断延伸和扩大治安防范工作的覆盖面。同时,积极发动群里的网格员、老党员引导群众发言,用“群众自己的话”讲道理、摆事实、说政策,用“小举措”撬动“大效能”,有效提升警务工作质效,真正实现“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打通基层警务工作的“最后一米”。

  线上线下联动调解 开辟“微调解”新路径

  友于里社区是涂山镇的老社区,留守老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加之不少小区、楼栋彼此独立,引进物业难,管理服务跟不上,车辆乱停乱放、商户餐饮污染、上下水管跑冒滴漏等问题突出,这些“老小乱”微型小区已成为社区治理的“老大难”,成为发生矛盾纠纷的最大来源。

  为做好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刘舒探索走出“微调解”路径。她把“三调合一”机制搬进微信群,让政法、司法、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进群解惑”,既解决了基层民警调解非警务问题“讲不透”“管不住”的情况,又避免了现场调解可能出现的“衙门化”“不接地气”等问题,让群众拿起手机就能问,民警第一时间就能答。如此一来,有效提高了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形成“多方参与、联动联调、矛盾多源、化解一源”的格局。据悉,建群以来,群内日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起,除需要司法确认的外,到派出所现场调解的矛盾纠纷同比减少了67.8%。

  此外,刘舒还推动柔性调解、深层治理,把“周五工作法”作为品牌来打造。她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每周五集中一个时间段,协调社区综治委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资源力量,对本周重难点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攻坚,让矛盾对象“带着纠纷来,化解纠纷走”。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教育12期,受众3000余人,调解重难点矛盾纠纷11起,成功率100%,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联动调解”的“微调解”新路径。

  靠前一步更有温度 开启“微服务”新模式

  友于里社区独居老年人多、伤残人多,两类人群占社区常驻人口11%左右。因老年人缺乏关心,容易被诈骗团队锁定,且社区基础设施老旧,给社区居民出行安全和民警办案取证带来困扰。为提高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反诈意识,预防和减少电诈案件发生,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刘舒探索推开警务“微服务”工作模式。

  据了解,刘舒采取“点对点+铁脚板”方式,大力推行反诈“三千”工程,即“千方百计见面说、千家万户挨个说、千言万语反复说”。近年来,刘舒徒步3000余公里,走完社区2000余户居民,“点对点”见面宣传反诈完成率达96.2%,完成见面劝阻800余人,见面劝阻成功率达100%。

  同时,主动协调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等相关单位,定期对所属安防设备进行检修。目前,社区25个高清摄像头全部能够正常使用,有效提升了对特殊人群、涉案等人员的有效管控。

  针对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在微信群开展“微警务马上办”活动,主动上门帮助老人、残疾人处理相关警情1000余起,实现社区安全事故、刑事案件“零发生”。

  “靠前一步·更有温度”的“微服务”新模式,也实现了社区民警人人知晓、社区警务人人支持,群众满意度长期在98%以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用“三微”工作法打造社区警务工作“友于里路径”

  刘舒是南岸区公安分局涂山派出所友于里社区民警,2020年11月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任社区民警以来,她不断发扬部队养成的吃苦奉献精神,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创新“三微”工作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服务独居老人3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社区治安乱、矛盾纠纷多、群众意见大等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她用“微警务”撬动了“大治理”,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出一条社区警务工作的“友于里路径”。

  党建扎桩、治理结网 打造“微治理”新格局

  友于里社区虽然仅0.35平方公里,但涵盖入住率高的小区、老年人集中的老破旧危房群、基本无人居住的待拆迁房和部分商户,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地区已成为“民宿”和“网红打卡”的主要活动场所。

  为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刘舒积极策动社区党支部,探索开展社区“微治理”。一方面,根据社区地理分布、群众结构等情况合理划分7个网格,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按照“谁熟悉谁牵头”的办法,将他们纳进网格,常态收集社情民意和案件线索,延伸巡控触角,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目前,已形成以社区警务室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纽带、网格为支撑、社区工作者为骨干、老党员和退役军人等志愿者为补充的组织架构,结合“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开展各类联防联巡16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0余起,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顽固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促进警务工作的同时,也帮助社区解决痛点、难点问题60余件,形成了良性互动局面。

  另一方面,科学组建“信息共享群”“微治理群”等工作微信群10余个,让社区群众全部“进圈入群”,使微信群成为联系群众的“网上警务室”。通过定期在群内发布治安动态、预警防范信息、意见建议,不断延伸和扩大治安防范工作的覆盖面。同时,积极发动群里的网格员、老党员引导群众发言,用“群众自己的话”讲道理、摆事实、说政策,用“小举措”撬动“大效能”,有效提升警务工作质效,真正实现“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打通基层警务工作的“最后一米”。

  线上线下联动调解 开辟“微调解”新路径

  友于里社区是涂山镇的老社区,留守老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加之不少小区、楼栋彼此独立,引进物业难,管理服务跟不上,车辆乱停乱放、商户餐饮污染、上下水管跑冒滴漏等问题突出,这些“老小乱”微型小区已成为社区治理的“老大难”,成为发生矛盾纠纷的最大来源。

  为做好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刘舒探索走出“微调解”路径。她把“三调合一”机制搬进微信群,让政法、司法、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进群解惑”,既解决了基层民警调解非警务问题“讲不透”“管不住”的情况,又避免了现场调解可能出现的“衙门化”“不接地气”等问题,让群众拿起手机就能问,民警第一时间就能答。如此一来,有效提高了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形成“多方参与、联动联调、矛盾多源、化解一源”的格局。据悉,建群以来,群内日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起,除需要司法确认的外,到派出所现场调解的矛盾纠纷同比减少了67.8%。

  此外,刘舒还推动柔性调解、深层治理,把“周五工作法”作为品牌来打造。她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每周五集中一个时间段,协调社区综治委员、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资源力量,对本周重难点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攻坚,让矛盾对象“带着纠纷来,化解纠纷走”。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教育12期,受众3000余人,调解重难点矛盾纠纷11起,成功率100%,走出了一条“线上线下·联动调解”的“微调解”新路径。

  靠前一步更有温度 开启“微服务”新模式

  友于里社区独居老年人多、伤残人多,两类人群占社区常驻人口11%左右。因老年人缺乏关心,容易被诈骗团队锁定,且社区基础设施老旧,给社区居民出行安全和民警办案取证带来困扰。为提高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反诈意识,预防和减少电诈案件发生,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刘舒探索推开警务“微服务”工作模式。

  据了解,刘舒采取“点对点+铁脚板”方式,大力推行反诈“三千”工程,即“千方百计见面说、千家万户挨个说、千言万语反复说”。近年来,刘舒徒步3000余公里,走完社区2000余户居民,“点对点”见面宣传反诈完成率达96.2%,完成见面劝阻800余人,见面劝阻成功率达100%。

  同时,主动协调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等相关单位,定期对所属安防设备进行检修。目前,社区25个高清摄像头全部能够正常使用,有效提升了对特殊人群、涉案等人员的有效管控。

  针对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在微信群开展“微警务马上办”活动,主动上门帮助老人、残疾人处理相关警情1000余起,实现社区安全事故、刑事案件“零发生”。

  “靠前一步·更有温度”的“微服务”新模式,也实现了社区民警人人知晓、社区警务人人支持,群众满意度长期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