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反扒”民警无声守护日均450余万市民出行

时间: 2023-06-2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27

  记者今(29)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分局全面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强化分析研判,提升指挥调度能力,针对轨道交通路网特点,坚持打防管控服一体化结合,深挖犯罪、强化打击,紧扣“净线行动”“夏季攻势”“打击传统侵财犯罪”等专项行动持续净化轨道区域治安环境。

  今年以来,该分局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1名,协助破获刑事案件55起。治安案件查结率同比上升10%,打击人数同比上升12%,破案率同比上升38%,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59%,真正实现了“三升一降”的目标。

  而这一切,离不开便衣反扒民警的共同努力。

  这是一支隐蔽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便衣警察队伍,于2022年8月重新组建成立。他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甚至连警服也不穿。他们用自己无声的守护,保障着11条线路、278座车站、486公里,日均450余万市民轨道交通出行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每日上演“猫捉老鼠”游戏

  李超强2021年从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转调至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加入了“抓小偷”队伍,要抓的是那种面对面遭遇、危害性更大的扒窃小偷。

  通过对近年来轨道区域扒窃案件串联分析,李超强发现,被扒窃的报案人大多都缺乏防范意识,习惯把手机、钱包随意放置在外衣口袋内,殊不知,正因为疏于防范,才让扒手们有机可乘。

  要在密集的人群中一眼就找到某个人并不容易,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嫌疑人的体型、动作、行走速度、眼神等特征分析,甚至细微到鞋子的款式、发型的识别等。渐渐地,李超强和战友们总结出适用于轨道交通扒窃类案件的反扒心得。

  今年4月27日,乘客王女士来到轨道交通红旗河沟站警务室报警称其手机被盗。李超强立即根据王女士提供的信息调看站内公共视频,经过不断更换角度查看现场视频,终于在一段远距离的监控中,发现一名男子趁王女士上车时,在其身后有故意拥挤的动作,并且上车后从另一节车厢迅速下车逃离现场。同时,李超强还发现该男子有一个明显的体貌特征,就是走路一瘸一拐,似乎有腿疾。经过梳理站内公共视频信息和摸排走访,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余某身份,并在其住处和经常出没的地点进行蹲守布控。

  5月10日早上7时许,在江北财信广场附近,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李超强视野中,体貌特征确认无误,李超强与反扒队员快速上前合力将嫌疑人余某抓获。

  “我们反扒民警平时破的民生小案,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都是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案件,关系到市民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感,我们必将全力以赴。”李超强说道。

  学会隐藏自己才能成功反扒

  “干反扒工作,学会隐藏自己是必修课。”有着丰富反扒追逃经验的便衣行动队民警马骏介绍道。

  5月3日19时许,该分局合成作战中心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名被巴南区公安分局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在轨道交通4号线区域内有活动轨迹。

  接到指令后,马骏便带领便衣行动队迅速前往站点周边进行摸排走访,很快摸清了嫌疑人的生活规律并制定了蹲守、抓捕计划。

  次日清晨5时许,天刚微微亮,反扒队员们起床简单地梳洗装扮,便出门执行抓捕任务。

  他们衣着打扮五花八门,有的拉着行李箱、背着公文包,乔装成上班族;有的手里提上一包新鲜的蔬菜,俨然一副居家休闲的样子;少有的几名女队员衣着朴素,出现在客流中,根本不会引起注意。“这是我们的老规矩了,为了乔装掩护,我们特意按照不同角色进行自我装扮,以便顺利‘潜伏’。”马骏说。

  “骏哥,我发现嫌疑人骑的摩托车了,现在就在我前面那栋楼下。”11时许,在张某的住所附近的反扒队员发现了张某踪迹。

  马骏分析此时正值中午,摩托车在这里,代表嫌疑人没有离开或是步行到了不远的地方。马骏立即布控各点,在张某出门和回家的必经之路安排好人员。

  11时30分许,嫌疑人张某若无其事地提着一袋干粮从楼栋后面绕行至楼前。蹲守已久的民警果断出击,迅速将其控制。

  做好市民财产的“隐形保护者”

  4月17日早高峰时段,牛角沱站的一名安全志愿者发现有一名男子在站内徘徊,与此前民警要求重点关注的一名扒窃前科人员体貌相似,于是立即向民警进行报告。

  很快,便衣侦查队民警便来到现场,对这名男子身份进行了核实,虽然最终核实确认该名男子并非警方关注的扒窃前科人员,但警民联动、警企协作的强大攻势,将隐匿在轨道交通内各个角落的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压缩,助力推动轨道交通区域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风尚。

  当前,依托警情分析,该分局深入开展便衣侦控及抓捕,扒窃类案件的犯罪空间被不断挤压,扒窃类案件数量呈断崖式下跌,但轨道区域内猥亵、侵犯他人隐私、名借实骗等治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要求便衣行动队的队员们得时刻保持警觉,积极投身于保障轨道区域的安全稳定的工作中去。正如马骏常说的:“既然选择了做反扒工作,就无怨无悔,做好市民财产的‘隐形保护者’。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将警服穿在心里,将群众安危时时刻刻放在心上。”

  今年以来,便衣行动队在站内盘查训诫刑事前科人员126名,开展安全防范提醒2000余人次,有效净化了轨道治安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感。与此同时,结合主题教育,便衣行动队还大力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探索建立了“反扒联盟”。反扒民警通过与轨道常乘客、站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加强沟通协作,采用分享反扒经验、及时发布反扒动态预警、站内“小喇叭”播放反扒反诈顺口溜等方式,打出了一套反扒防诈工作的“组合拳”,进一步织密安全“防护网”。

  记者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这群“反扒”民警无声守护日均450余万市民出行

  记者今(29)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分局全面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强化分析研判,提升指挥调度能力,针对轨道交通路网特点,坚持打防管控服一体化结合,深挖犯罪、强化打击,紧扣“净线行动”“夏季攻势”“打击传统侵财犯罪”等专项行动持续净化轨道区域治安环境。

  今年以来,该分局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1名,协助破获刑事案件55起。治安案件查结率同比上升10%,打击人数同比上升12%,破案率同比上升38%,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59%,真正实现了“三升一降”的目标。

  而这一切,离不开便衣反扒民警的共同努力。

  这是一支隐蔽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便衣警察队伍,于2022年8月重新组建成立。他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甚至连警服也不穿。他们用自己无声的守护,保障着11条线路、278座车站、486公里,日均450余万市民轨道交通出行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每日上演“猫捉老鼠”游戏

  李超强2021年从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转调至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加入了“抓小偷”队伍,要抓的是那种面对面遭遇、危害性更大的扒窃小偷。

  通过对近年来轨道区域扒窃案件串联分析,李超强发现,被扒窃的报案人大多都缺乏防范意识,习惯把手机、钱包随意放置在外衣口袋内,殊不知,正因为疏于防范,才让扒手们有机可乘。

  要在密集的人群中一眼就找到某个人并不容易,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嫌疑人的体型、动作、行走速度、眼神等特征分析,甚至细微到鞋子的款式、发型的识别等。渐渐地,李超强和战友们总结出适用于轨道交通扒窃类案件的反扒心得。

  今年4月27日,乘客王女士来到轨道交通红旗河沟站警务室报警称其手机被盗。李超强立即根据王女士提供的信息调看站内公共视频,经过不断更换角度查看现场视频,终于在一段远距离的监控中,发现一名男子趁王女士上车时,在其身后有故意拥挤的动作,并且上车后从另一节车厢迅速下车逃离现场。同时,李超强还发现该男子有一个明显的体貌特征,就是走路一瘸一拐,似乎有腿疾。经过梳理站内公共视频信息和摸排走访,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余某身份,并在其住处和经常出没的地点进行蹲守布控。

  5月10日早上7时许,在江北财信广场附近,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李超强视野中,体貌特征确认无误,李超强与反扒队员快速上前合力将嫌疑人余某抓获。

  “我们反扒民警平时破的民生小案,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都是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案件,关系到市民乘客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感,我们必将全力以赴。”李超强说道。

  学会隐藏自己才能成功反扒

  “干反扒工作,学会隐藏自己是必修课。”有着丰富反扒追逃经验的便衣行动队民警马骏介绍道。

  5月3日19时许,该分局合成作战中心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名被巴南区公安分局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在轨道交通4号线区域内有活动轨迹。

  接到指令后,马骏便带领便衣行动队迅速前往站点周边进行摸排走访,很快摸清了嫌疑人的生活规律并制定了蹲守、抓捕计划。

  次日清晨5时许,天刚微微亮,反扒队员们起床简单地梳洗装扮,便出门执行抓捕任务。

  他们衣着打扮五花八门,有的拉着行李箱、背着公文包,乔装成上班族;有的手里提上一包新鲜的蔬菜,俨然一副居家休闲的样子;少有的几名女队员衣着朴素,出现在客流中,根本不会引起注意。“这是我们的老规矩了,为了乔装掩护,我们特意按照不同角色进行自我装扮,以便顺利‘潜伏’。”马骏说。

  “骏哥,我发现嫌疑人骑的摩托车了,现在就在我前面那栋楼下。”11时许,在张某的住所附近的反扒队员发现了张某踪迹。

  马骏分析此时正值中午,摩托车在这里,代表嫌疑人没有离开或是步行到了不远的地方。马骏立即布控各点,在张某出门和回家的必经之路安排好人员。

  11时30分许,嫌疑人张某若无其事地提着一袋干粮从楼栋后面绕行至楼前。蹲守已久的民警果断出击,迅速将其控制。

  做好市民财产的“隐形保护者”

  4月17日早高峰时段,牛角沱站的一名安全志愿者发现有一名男子在站内徘徊,与此前民警要求重点关注的一名扒窃前科人员体貌相似,于是立即向民警进行报告。

  很快,便衣侦查队民警便来到现场,对这名男子身份进行了核实,虽然最终核实确认该名男子并非警方关注的扒窃前科人员,但警民联动、警企协作的强大攻势,将隐匿在轨道交通内各个角落的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压缩,助力推动轨道交通区域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风尚。

  当前,依托警情分析,该分局深入开展便衣侦控及抓捕,扒窃类案件的犯罪空间被不断挤压,扒窃类案件数量呈断崖式下跌,但轨道区域内猥亵、侵犯他人隐私、名借实骗等治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要求便衣行动队的队员们得时刻保持警觉,积极投身于保障轨道区域的安全稳定的工作中去。正如马骏常说的:“既然选择了做反扒工作,就无怨无悔,做好市民财产的‘隐形保护者’。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将警服穿在心里,将群众安危时时刻刻放在心上。”

  今年以来,便衣行动队在站内盘查训诫刑事前科人员126名,开展安全防范提醒2000余人次,有效净化了轨道治安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感。与此同时,结合主题教育,便衣行动队还大力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探索建立了“反扒联盟”。反扒民警通过与轨道常乘客、站内工作人员、志愿者加强沟通协作,采用分享反扒经验、及时发布反扒动态预警、站内“小喇叭”播放反扒反诈顺口溜等方式,打出了一套反扒防诈工作的“组合拳”,进一步织密安全“防护网”。

  记者 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