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检察院联动鼓足人才发展后劲

时间: 2023-07-1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376

今年4月到6月,一批实力派优秀青年检察干警迎来了自己的精彩时刻,他们在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等一波波赛事中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来自重庆检察系统的9名青年干警。如何交出培养青年干警的“高分答卷”,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日,记者在重庆市三级检察院找到了答案。

检校合作

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路

今年2月,第五次全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实现“全国先进、西部先行”目标,努力达到“六个新提升”。实现这个目标无疑是一道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考题,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的一环。在重庆市检察机关,45岁以下青年干警约占比三分之二,且越到基层比例越高。能否抓好青年干警培养,直接关系到重庆检察事业发展的上限高不高,后劲足不足。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检察机关有3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2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竞赛标兵,7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竞赛能手。

“9名全国检察业务竞赛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33岁。”据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算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12人中有2人来自市检察院,3人来自分院,7人来自基层院,呈现出三级检察院“金字塔式”的分布格局。

据悉,重庆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打造专业团队、定期举办业务竞赛、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梯次性、长期性培养青年人才。今年6月,该院与西南政法大学签订检校合作备忘录,共同进行重大课题研究、重大项目攻关,积极探索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新路子。

新晋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北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王东海就是检校合作培养的受益者之一。作为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王东海在检察办案与法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42岁的他已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

人才工程

带动青年干警创先争优

“保护未成年人重任在肩,我将继续奋力奔跑,把奋斗镌刻在从检之路上。”6月26日,一场“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青年干警座谈会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举行,不久前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的丁涵在会上说道。

丁涵的成功,离不开“人才工程”。去年6月,该院出台《拔尖人才引领工程实施方案》,选拔优秀青年干警成立人才后备库,将全国(全市)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全市检察业务专家、法学博士纳入拔尖人才导师库,组建起14个由“导师+后备人才”组成的“青蓝对子”,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以竞赛锻炼、培训锤炼、考评促练带动青年干警创先争优。

2022年6月,丁涵从渝北区检察院调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第五分院意识到丁涵办理重大案件经验不足、组织协调能力有所欠缺,于是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办理复杂疑难案件、参与基层案件业务讨论、开展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短短数月,丁涵的“短板”逐渐补齐,为今年4月竞赛获奖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实战锻造

发挥青年干警看家本领

办案能手都是案子“喂”出来的,除了传帮带,还要压担子。

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托一体化办案机制,抽调两级院检察干警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实战锻造青年干警的“看家本领”。今年上半年,该院2名干警在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辖区奉节县检察院1名干警获评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竞赛能手。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喜提全国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的2名青年干警,来自永川、大足两个基层院。“这体现了较强的基层‘造血’能力,也是我们抓基层、打基础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相关负责人说。

这两个检察院在区位和资源上并不占优势,为何能双双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逆袭成功?营造“赛马比拼、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很关键。

永川区检察院先后培育出10余名市级以上标兵能手,其中就包括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胡玉婷,“90后”的她仅从检6年就触摸到了检察生涯的至高荣耀。

“院里年轻人多,每个人都很拼,大家都暗暗较着劲,没事就到图书室学习充电。”在胡玉婷看来,该院推行的导师领航计划、永检论坛、周五学习日,以及工会阵地、永检书屋等,为青年干警打造了“成长之家”。

无独有偶,大足区检察院持续深耕“青年励新班”,打造传承式帮带、观摩式学习、实训式锻炼、对抗式竞争平台,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黎佳等优秀人才。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三级检察院联动鼓足人才发展后劲

今年4月到6月,一批实力派优秀青年检察干警迎来了自己的精彩时刻,他们在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业务竞赛、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等一波波赛事中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来自重庆检察系统的9名青年干警。如何交出培养青年干警的“高分答卷”,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日,记者在重庆市三级检察院找到了答案。

检校合作

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路

今年2月,第五次全市检察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实现“全国先进、西部先行”目标,努力达到“六个新提升”。实现这个目标无疑是一道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考题,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的一环。在重庆市检察机关,45岁以下青年干警约占比三分之二,且越到基层比例越高。能否抓好青年干警培养,直接关系到重庆检察事业发展的上限高不高,后劲足不足。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检察机关有3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2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竞赛标兵,7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竞赛能手。

“9名全国检察业务竞赛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33岁。”据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算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12人中有2人来自市检察院,3人来自分院,7人来自基层院,呈现出三级检察院“金字塔式”的分布格局。

据悉,重庆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打造专业团队、定期举办业务竞赛、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梯次性、长期性培养青年人才。今年6月,该院与西南政法大学签订检校合作备忘录,共同进行重大课题研究、重大项目攻关,积极探索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新路子。

新晋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北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王东海就是检校合作培养的受益者之一。作为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和硕士生导师,王东海在检察办案与法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42岁的他已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

人才工程

带动青年干警创先争优

“保护未成年人重任在肩,我将继续奋力奔跑,把奋斗镌刻在从检之路上。”6月26日,一场“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青年干警座谈会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举行,不久前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的丁涵在会上说道。

丁涵的成功,离不开“人才工程”。去年6月,该院出台《拔尖人才引领工程实施方案》,选拔优秀青年干警成立人才后备库,将全国(全市)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全市检察业务专家、法学博士纳入拔尖人才导师库,组建起14个由“导师+后备人才”组成的“青蓝对子”,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以竞赛锻炼、培训锤炼、考评促练带动青年干警创先争优。

2022年6月,丁涵从渝北区检察院调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第五分院意识到丁涵办理重大案件经验不足、组织协调能力有所欠缺,于是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办理复杂疑难案件、参与基层案件业务讨论、开展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短短数月,丁涵的“短板”逐渐补齐,为今年4月竞赛获奖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实战锻造

发挥青年干警看家本领

办案能手都是案子“喂”出来的,除了传帮带,还要压担子。

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托一体化办案机制,抽调两级院检察干警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实战锻造青年干警的“看家本领”。今年上半年,该院2名干警在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辖区奉节县检察院1名干警获评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竞赛能手。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喜提全国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的2名青年干警,来自永川、大足两个基层院。“这体现了较强的基层‘造血’能力,也是我们抓基层、打基础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相关负责人说。

这两个检察院在区位和资源上并不占优势,为何能双双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逆袭成功?营造“赛马比拼、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很关键。

永川区检察院先后培育出10余名市级以上标兵能手,其中就包括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胡玉婷,“90后”的她仅从检6年就触摸到了检察生涯的至高荣耀。

“院里年轻人多,每个人都很拼,大家都暗暗较着劲,没事就到图书室学习充电。”在胡玉婷看来,该院推行的导师领航计划、永检论坛、周五学习日,以及工会阵地、永检书屋等,为青年干警打造了“成长之家”。

无独有偶,大足区检察院持续深耕“青年励新班”,打造传承式帮带、观摩式学习、实训式锻炼、对抗式竞争平台,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黎佳等优秀人才。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