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的苦与痛酿成蜜——读庞余亮《小虫子》

时间: 2023-11-1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925

◎ 吴静

小蚂蚁当上搬运工,蛐蛐儿弄碎了砖头,孙大圣天牛能“抓一斤”,蚂蚱一口黄牙……这是一个神奇热闹的昆虫大家族,“从三味书屋 ”到“百草园”,《小虫子》是新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庞余亮继《小先生》之后的又一部长篇散文,作家以第三人称视角,用轻松活泼的童言稚语,娓娓讲述了近四十种小虫子伴随小主人公“老害”成长的故事。

苏北农村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村庄里,这一天,一个苦孩子诞生了,他是父母的第十个孩子,被一字不识的爹娘唤名“老害”(意为家庭的累赘和负担),“他”是谁?他是童年时期的庞余亮,他是父母眼中的鼻涕虎、尿床宝、打碗精、小癞子、跟屁虫、好吃佬、讨债鬼、糊涂虫,是被父母装在老竹篮里送人却没有送出去的多余孩子,他也是自己心里的怪孩子、笨孩子、傻孩子。

老害孝顺又懂事,他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卑微而敏感。因为食物匮乏,他寻找一切可以填充肚子的东西:他吃烤知了,吃“蚂蚱虾”,吃咸蚂蝗,吃烤屎壳郎,他吃蜜蜂肚子里的“甜”,从芦苇管里酸甜酸甜的蜜蜂屎到蜜蜂蛋,尽管每一次探究,都付出了被蜜蜂蛰得满嘴肿胀的代价,那疼中的甜,却成为记忆里最芬芳的甜。

庞余亮说:“穷日子给予我两个潮湿的翅膀——饥饿和孤独。”幸好,无处不在的小虫子来到他的生命里,于苦涩的日常中,穿插布局,他与它们惺惺相惜。那些小虫子虽然渺小、卑微,和它们做朋友,却十分快乐满足。春夏秋冬,小虫子们是他的“玩伴、敌人、玩具、食物和零花钱”,从小虫子那里,他认识了世界,也治愈了心灵。小虫子似乎是命运派遣来慰藉他这个苦孩子的糖果,似一种“爱和恩情”,带领他探索生命的真谛,引导他成长,让他学会爱与被爱,如一束束光,照亮了他晦暗的童年。

细读庞余亮的散文《小虫子》,你会发现,这不是单纯的童年回忆,而是哲学与美学糅合的独特讲述。那些充满童趣的文字中,带着一种淡淡的清苦和忧伤,如一棵苦楝树,静静散发着幽香。

苦难中成长的童年,亦是昏暗忧愁和明亮温柔相互交织的童年,诗人与生俱来的细腻与敏锐,让字里行间流淌着清新的诗意。在他的笔下,萤火虫好像一盏盏小灯笼,蛐蛐儿是夜游神,螳螂、知了和蜻蜓都穿上了乔其纱……轻轻拂去命运的沉重与恶意,一切如落花般悠然轻盈。

“小虫子,就是曾经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又消失了的爱和恩情。”如《小王子》的语言之美,《小虫子》笔触深沉温润,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和自然生长的爱心。老害心里装着父母,他心疼父母,盼着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升级为“半劳力”。他提着老竹篮帮母亲去河边洗衣服;他豢养螳螂,只为给父亲治瘊子。母亲在棉田里弯腰捉棉铃虫,疼成了驼背老人样,老害看见母亲皱着眉头,便要求母亲打他一下“解疼”。

“我没有宏大叙事,但做出了最丰富的触角和探究;没有苦痛的停留,写下了世间万物相互照应的幽默……”庞余亮说。在这本书里,庞余亮毫无保留地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的虚设,没有伪装的情感。欢乐与痛苦,如同两股奔涌的溪流,时而交缠、时而平行。

每一个关于虫子的故事,都充满了温暖,都可以温习。庞余亮用“微笑的叙述,偿还了童年的所有神奇”,他愿做一只蜜蜂,将所有的苦和痛酿成蜜。

  (作者系安徽省散文作家协会会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将生活的苦与痛酿成蜜——读庞余亮《小虫子》

◎ 吴静

小蚂蚁当上搬运工,蛐蛐儿弄碎了砖头,孙大圣天牛能“抓一斤”,蚂蚱一口黄牙……这是一个神奇热闹的昆虫大家族,“从三味书屋 ”到“百草园”,《小虫子》是新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庞余亮继《小先生》之后的又一部长篇散文,作家以第三人称视角,用轻松活泼的童言稚语,娓娓讲述了近四十种小虫子伴随小主人公“老害”成长的故事。

苏北农村的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村庄里,这一天,一个苦孩子诞生了,他是父母的第十个孩子,被一字不识的爹娘唤名“老害”(意为家庭的累赘和负担),“他”是谁?他是童年时期的庞余亮,他是父母眼中的鼻涕虎、尿床宝、打碗精、小癞子、跟屁虫、好吃佬、讨债鬼、糊涂虫,是被父母装在老竹篮里送人却没有送出去的多余孩子,他也是自己心里的怪孩子、笨孩子、傻孩子。

老害孝顺又懂事,他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卑微而敏感。因为食物匮乏,他寻找一切可以填充肚子的东西:他吃烤知了,吃“蚂蚱虾”,吃咸蚂蝗,吃烤屎壳郎,他吃蜜蜂肚子里的“甜”,从芦苇管里酸甜酸甜的蜜蜂屎到蜜蜂蛋,尽管每一次探究,都付出了被蜜蜂蛰得满嘴肿胀的代价,那疼中的甜,却成为记忆里最芬芳的甜。

庞余亮说:“穷日子给予我两个潮湿的翅膀——饥饿和孤独。”幸好,无处不在的小虫子来到他的生命里,于苦涩的日常中,穿插布局,他与它们惺惺相惜。那些小虫子虽然渺小、卑微,和它们做朋友,却十分快乐满足。春夏秋冬,小虫子们是他的“玩伴、敌人、玩具、食物和零花钱”,从小虫子那里,他认识了世界,也治愈了心灵。小虫子似乎是命运派遣来慰藉他这个苦孩子的糖果,似一种“爱和恩情”,带领他探索生命的真谛,引导他成长,让他学会爱与被爱,如一束束光,照亮了他晦暗的童年。

细读庞余亮的散文《小虫子》,你会发现,这不是单纯的童年回忆,而是哲学与美学糅合的独特讲述。那些充满童趣的文字中,带着一种淡淡的清苦和忧伤,如一棵苦楝树,静静散发着幽香。

苦难中成长的童年,亦是昏暗忧愁和明亮温柔相互交织的童年,诗人与生俱来的细腻与敏锐,让字里行间流淌着清新的诗意。在他的笔下,萤火虫好像一盏盏小灯笼,蛐蛐儿是夜游神,螳螂、知了和蜻蜓都穿上了乔其纱……轻轻拂去命运的沉重与恶意,一切如落花般悠然轻盈。

“小虫子,就是曾经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又消失了的爱和恩情。”如《小王子》的语言之美,《小虫子》笔触深沉温润,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和自然生长的爱心。老害心里装着父母,他心疼父母,盼着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升级为“半劳力”。他提着老竹篮帮母亲去河边洗衣服;他豢养螳螂,只为给父亲治瘊子。母亲在棉田里弯腰捉棉铃虫,疼成了驼背老人样,老害看见母亲皱着眉头,便要求母亲打他一下“解疼”。

“我没有宏大叙事,但做出了最丰富的触角和探究;没有苦痛的停留,写下了世间万物相互照应的幽默……”庞余亮说。在这本书里,庞余亮毫无保留地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的虚设,没有伪装的情感。欢乐与痛苦,如同两股奔涌的溪流,时而交缠、时而平行。

每一个关于虫子的故事,都充满了温暖,都可以温习。庞余亮用“微笑的叙述,偿还了童年的所有神奇”,他愿做一只蜜蜂,将所有的苦和痛酿成蜜。

  (作者系安徽省散文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