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全面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间: 2023-11-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989

近年来,随着禁毒戒毒环境日趋复杂,戒毒场所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重庆市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涪陵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场所安全稳定为主线,提升民警队伍素质为引领,推动场所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涪陵所要实现全面大提升,要按照市戒毒管理局党委提出的‘十个提倡、十个反对’要求,拿出‘滚石上山、九牛用力’的狠劲和韧劲,瞄准近期提升队伍履职能力、中期实现各项工作走在全系统前列、远期锚定‘西部领先 全国一流’的场所建设目标,以实际行动推动场所戒毒工作提档升级。”涪陵所所长吕剑说道。

较真碰硬保持管理执法的力度

——“我做不到的,我不要求你们做到”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能不令而行。“我做不到的,我不要求你们做到。”吕剑在民警大会上立下“军令状”。

所领导带头、班子先行。党委班子成员、机关职能科室每天到基层大队常态化督导工作,一起谋划场所发展,与一线民警交心谈心,实实在在为基层服好务。“所领导到一线带头做事,我们也干劲十足。”一大队大队长王健点赞道。

在戒毒管理科民警吴华平眼里,戒毒场所整体工作推进过程中,规范管理执法是场所安全稳定的关键一环,规范管理执法效果如何,就得看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是否较真碰硬。“各大队的督察检查情况、周研判记录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是我们科室检查的重点,现场指出安全研判中存在的问题情况,一对一针对性开展指导培训,对长期研判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完善、落实责任不到人的进行单独约谈,督促其整改到位,落实到位。”吴华平介绍说。

“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纪律作风不严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追责问责,近年来一共处置了近50起。”纪律检查室民警潘洪文表示,在加强监督检查问责督导方面,纪检部门紧盯安全领域反复反弹问题,实行清单化部署、台账式管理、追责式督导。在督导检查中对执行制度不力、落实要求不到位的民警,将进行扣分考核;再次违反的,则进行约谈;多次违反的,一律待岗学习,直至整改合格后才能上岗。

“支部一班人积极做事,领导干部带头干事,党员民警争先恐后想成事,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越来越好,队伍中少数不良风气有了显著改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政治处民警田兵说。

“涪陵所以健全制度、优化机制为切入点,按照‘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工作机制,力求教育矫治攻心治本,综合考量刑罚种类、矫正阶段、人身危险等分类标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标准。”教育科民警李忠平介绍。

“管理要从细节着手,首先要从戒毒人员入所第一课开始,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对他们实施全流程、等级化分类管理,实现从‘管得住’到‘矫得好’。”管理科民警吴华说。

二大队大队长周前万有戒毒管理科科长的工作经历,对于戒毒人员的行为养成感受颇深。他说:“行为养成必须专项整治,按照戒毒人员礼仪规范、生活规范、医疗规范、康复训练规范等要求,重点整治戒毒人员不讲礼仪礼貌、不守秩序规矩等行为,强化戒毒人员行为养成、身份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持续整治戒毒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了管理基础,才能确保场所安全稳定。”

以文化人展现戒治成效的深度

——“要投入情绪价值,关心关爱每一名戒毒人员”

“感谢涪陵所,感谢民警,帮我解决了棘手问题。”戒毒人员牟某入所后,情绪烦躁、行为冲动,不仅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管教,还顶撞民警。

“我去年的单子都还没有执行完毕,为什么又来了一张新的执行单。”原来,牟某因为同一个案件,先后被两地公安机关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一张执行单到2024年3月才结束,牟某对两次重复的行政处罚结果不满,表示要申请行政复议。一大队民警游来友了解情况后,立刻向大队汇报,大队决定帮助牟某进行行政复议解决疑问。最终,牟某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被确定以第一张执行单为准。问题得到解决后,牟某一改抵触情绪,主动接受戒治,更加积极地参加康复训练,还主动找民警汇报思想。

戒毒人员刚进所时,问题较多,情绪也十分复杂。“对于新入所戒毒人员,我在谈话时首先会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违法缘由、家庭情况等信息,只有看深一层,厚爱一层,真正打通了戒毒人员心里的枷锁,戒治才能有成效。”游来友说:“每一次帮助戒毒人员解决问题,我都感到非常自豪,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

今年10月以来,涪陵所开展个别谈话700余人次,组织心理测试200余人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4人次、个别咨询5人次、团体辅导12人次,对排查出的教育类重点重危人员实现100%转化,矫治成果不断显现。

谈到如何管理戒毒人员,二大队党员民警李金俊很有心得:“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得到戒毒人员的信任,他们才会信服自己,才会服从管教。同时,要投入情绪价值,关心关爱每一名戒毒人员。”

教育戒治是戒毒工作的重头,涪陵所坚持在创新教育戒治方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具有场所特色的教育矫治方法,以教育为核心,挖掘涪陵区理学文化特色,探索创建了“崇理正行”戒治品牌,营造“文化戒治”浓厚氛围。“借助传统理学,以文化育人,能从戒毒人员思想根源上解决戒治难题。”教育矫正中心主任吴怡静说。

坚持“管教医”一体推进,也是涪陵所一直秉承的戒治理念。戒毒人员余某,因肝硬化在戒毒医疗中心输液过程中突然大出血,出血量达1000毫升。危急之时,民警医生王富国临危不乱,凭借多年经验,果断从颈部置入输液管,对余某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最终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感谢民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恢复后的余某对王富国感激不尽。

“王富国是一位医术精湛、业务能力很强的民警。在他的带领下,涪陵所戒毒医疗中心多次成功处置急危重病戒毒人员突发紧急救治事件。”同事这样评价他。

今年8月,渝东南片区首家戒毒专科医院——重庆市涪陵区戒毒医院正式挂牌,迄今已开展联合会诊4场次,筛查病残人员182人,并全部纳入清单化管理,重点关注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戒毒人员,通过固化巡诊+诊疗医疗模式,实现所内病残戒毒人员零死亡,医疗成效进一步提升。

凝心聚力强化队伍建设的硬度

——“支部向党委看齐,民警向党员看齐”

“在所领导的带动下,全所每个民警都主动将理论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精修课。”涪陵所政治处民警张科介绍,场所每周通过线上学与线下学、集中学与专题学、个人自学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民警对最新理论成果进行系统学习,并贯彻到场所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涪陵所坚持“支部向党委看齐,民警向党员看齐”,不断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提升队伍政治站位、思想觉悟和履职能力,通过开展政治轮训、参观先烈遗址、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让全体民警接受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就忠诚警魂。

聚焦场所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涪陵所坚持将从严管党治警责任化、纪律整治常态化、体制机制科学化、专项活动目标化,常态化开展警务督察、纪律监察和业务检查“三查联动”,全面改善队伍作风士气,有效提升队伍执行能力,保障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有力有效。

“11月初,场所整合调整了基层大队,优化了基层警力,一系列举措不仅让民警队伍更加团结有力,还充分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王健说。

所领导在民警大会上,开诚布公地与全所民警交心谈心,立规矩、讲措施、提要求,端正风气,凝心聚力。“会后,民警严格落实规范化工作流程标准,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政治处民警李玫灿说。

为促进民警素质大提升,涪陵所不仅对具有大数据网络和科技信息专长、管理专长等能力的民警骨干进行多岗位交流锻炼,还集中调整中层领导干部25名,将愿干事、能干事的民警安排到更具挑战的岗位上,同时,创新开展机关对基层、老民警对新民警、党员对新党员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此外,场所通过制定《民警业务素能提升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优奖优励制度,通过“双亮榜”,让真真正正踏实干事的人得到奖励回报,也对违规违纪的人进行公示警告,不断激发民警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队伍执行能力明显提升。

一线执勤民警易产生焦躁、忧郁等心理不良反应。为此,涪陵所从健康预警预防入手,定期邀请专职心理辅导师来所,对一线执勤民警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测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同时,通过优化工休时间表,合理安排排班轮休时间,保障戒毒民警正常休假权利。

“大队整合调整后,民警值班排班更加合理了,不仅优化了警力,同时也确保了民警始终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李金俊介绍说,场所除了增设文化娱乐设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有效解决了民警心理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外,还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开通民警就医绿色通道,将集中体检的“安排式体检”升级为自选项目的“自主式体检”,每年组织民警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体检、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并建立一人一册心理健康档案,全力呵护民警身心健康,民警队伍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涪陵所还严格落实对困难民警家庭的帮扶制度,常态化开展“五必访”暖警措施。对于双警家庭,定期上门慰问,帮助解决民警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体现组织的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落实暖警措施。

谈到暖警措施,民警冉飞平说起来头头是道:“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桌及健身设施、饮水设施、民警餐厅都焕然一新,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也大大提升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三餐外,场所还为值夜班民警精心准备了营养餐食,真正暖到了我们心坎上。”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涪陵所全体民警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昂扬奋进的工作姿态,交出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分答卷,为推动司法行政戒毒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奋斗。”该所政委张金路说。

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供稿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全面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近年来,随着禁毒戒毒环境日趋复杂,戒毒场所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重庆市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涪陵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场所安全稳定为主线,提升民警队伍素质为引领,推动场所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涪陵所要实现全面大提升,要按照市戒毒管理局党委提出的‘十个提倡、十个反对’要求,拿出‘滚石上山、九牛用力’的狠劲和韧劲,瞄准近期提升队伍履职能力、中期实现各项工作走在全系统前列、远期锚定‘西部领先 全国一流’的场所建设目标,以实际行动推动场所戒毒工作提档升级。”涪陵所所长吕剑说道。

较真碰硬保持管理执法的力度

——“我做不到的,我不要求你们做到”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就能不令而行。“我做不到的,我不要求你们做到。”吕剑在民警大会上立下“军令状”。

所领导带头、班子先行。党委班子成员、机关职能科室每天到基层大队常态化督导工作,一起谋划场所发展,与一线民警交心谈心,实实在在为基层服好务。“所领导到一线带头做事,我们也干劲十足。”一大队大队长王健点赞道。

在戒毒管理科民警吴华平眼里,戒毒场所整体工作推进过程中,规范管理执法是场所安全稳定的关键一环,规范管理执法效果如何,就得看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是否较真碰硬。“各大队的督察检查情况、周研判记录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是我们科室检查的重点,现场指出安全研判中存在的问题情况,一对一针对性开展指导培训,对长期研判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完善、落实责任不到人的进行单独约谈,督促其整改到位,落实到位。”吴华平介绍说。

“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纪律作风不严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追责问责,近年来一共处置了近50起。”纪律检查室民警潘洪文表示,在加强监督检查问责督导方面,纪检部门紧盯安全领域反复反弹问题,实行清单化部署、台账式管理、追责式督导。在督导检查中对执行制度不力、落实要求不到位的民警,将进行扣分考核;再次违反的,则进行约谈;多次违反的,一律待岗学习,直至整改合格后才能上岗。

“支部一班人积极做事,领导干部带头干事,党员民警争先恐后想成事,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越来越好,队伍中少数不良风气有了显著改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政治处民警田兵说。

“涪陵所以健全制度、优化机制为切入点,按照‘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工作机制,力求教育矫治攻心治本,综合考量刑罚种类、矫正阶段、人身危险等分类标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标准。”教育科民警李忠平介绍。

“管理要从细节着手,首先要从戒毒人员入所第一课开始,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对他们实施全流程、等级化分类管理,实现从‘管得住’到‘矫得好’。”管理科民警吴华说。

二大队大队长周前万有戒毒管理科科长的工作经历,对于戒毒人员的行为养成感受颇深。他说:“行为养成必须专项整治,按照戒毒人员礼仪规范、生活规范、医疗规范、康复训练规范等要求,重点整治戒毒人员不讲礼仪礼貌、不守秩序规矩等行为,强化戒毒人员行为养成、身份意识和遵规守纪意识,持续整治戒毒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了管理基础,才能确保场所安全稳定。”

以文化人展现戒治成效的深度

——“要投入情绪价值,关心关爱每一名戒毒人员”

“感谢涪陵所,感谢民警,帮我解决了棘手问题。”戒毒人员牟某入所后,情绪烦躁、行为冲动,不仅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管教,还顶撞民警。

“我去年的单子都还没有执行完毕,为什么又来了一张新的执行单。”原来,牟某因为同一个案件,先后被两地公安机关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一张执行单到2024年3月才结束,牟某对两次重复的行政处罚结果不满,表示要申请行政复议。一大队民警游来友了解情况后,立刻向大队汇报,大队决定帮助牟某进行行政复议解决疑问。最终,牟某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被确定以第一张执行单为准。问题得到解决后,牟某一改抵触情绪,主动接受戒治,更加积极地参加康复训练,还主动找民警汇报思想。

戒毒人员刚进所时,问题较多,情绪也十分复杂。“对于新入所戒毒人员,我在谈话时首先会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违法缘由、家庭情况等信息,只有看深一层,厚爱一层,真正打通了戒毒人员心里的枷锁,戒治才能有成效。”游来友说:“每一次帮助戒毒人员解决问题,我都感到非常自豪,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

今年10月以来,涪陵所开展个别谈话700余人次,组织心理测试200余人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4人次、个别咨询5人次、团体辅导12人次,对排查出的教育类重点重危人员实现100%转化,矫治成果不断显现。

谈到如何管理戒毒人员,二大队党员民警李金俊很有心得:“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得到戒毒人员的信任,他们才会信服自己,才会服从管教。同时,要投入情绪价值,关心关爱每一名戒毒人员。”

教育戒治是戒毒工作的重头,涪陵所坚持在创新教育戒治方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具有场所特色的教育矫治方法,以教育为核心,挖掘涪陵区理学文化特色,探索创建了“崇理正行”戒治品牌,营造“文化戒治”浓厚氛围。“借助传统理学,以文化育人,能从戒毒人员思想根源上解决戒治难题。”教育矫正中心主任吴怡静说。

坚持“管教医”一体推进,也是涪陵所一直秉承的戒治理念。戒毒人员余某,因肝硬化在戒毒医疗中心输液过程中突然大出血,出血量达1000毫升。危急之时,民警医生王富国临危不乱,凭借多年经验,果断从颈部置入输液管,对余某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最终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感谢民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恢复后的余某对王富国感激不尽。

“王富国是一位医术精湛、业务能力很强的民警。在他的带领下,涪陵所戒毒医疗中心多次成功处置急危重病戒毒人员突发紧急救治事件。”同事这样评价他。

今年8月,渝东南片区首家戒毒专科医院——重庆市涪陵区戒毒医院正式挂牌,迄今已开展联合会诊4场次,筛查病残人员182人,并全部纳入清单化管理,重点关注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戒毒人员,通过固化巡诊+诊疗医疗模式,实现所内病残戒毒人员零死亡,医疗成效进一步提升。

凝心聚力强化队伍建设的硬度

——“支部向党委看齐,民警向党员看齐”

“在所领导的带动下,全所每个民警都主动将理论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精修课。”涪陵所政治处民警张科介绍,场所每周通过线上学与线下学、集中学与专题学、个人自学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民警对最新理论成果进行系统学习,并贯彻到场所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涪陵所坚持“支部向党委看齐,民警向党员看齐”,不断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提升队伍政治站位、思想觉悟和履职能力,通过开展政治轮训、参观先烈遗址、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让全体民警接受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就忠诚警魂。

聚焦场所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涪陵所坚持将从严管党治警责任化、纪律整治常态化、体制机制科学化、专项活动目标化,常态化开展警务督察、纪律监察和业务检查“三查联动”,全面改善队伍作风士气,有效提升队伍执行能力,保障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有力有效。

“11月初,场所整合调整了基层大队,优化了基层警力,一系列举措不仅让民警队伍更加团结有力,还充分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王健说。

所领导在民警大会上,开诚布公地与全所民警交心谈心,立规矩、讲措施、提要求,端正风气,凝心聚力。“会后,民警严格落实规范化工作流程标准,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政治处民警李玫灿说。

为促进民警素质大提升,涪陵所不仅对具有大数据网络和科技信息专长、管理专长等能力的民警骨干进行多岗位交流锻炼,还集中调整中层领导干部25名,将愿干事、能干事的民警安排到更具挑战的岗位上,同时,创新开展机关对基层、老民警对新民警、党员对新党员一对一帮扶,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此外,场所通过制定《民警业务素能提升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优奖优励制度,通过“双亮榜”,让真真正正踏实干事的人得到奖励回报,也对违规违纪的人进行公示警告,不断激发民警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队伍执行能力明显提升。

一线执勤民警易产生焦躁、忧郁等心理不良反应。为此,涪陵所从健康预警预防入手,定期邀请专职心理辅导师来所,对一线执勤民警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测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同时,通过优化工休时间表,合理安排排班轮休时间,保障戒毒民警正常休假权利。

“大队整合调整后,民警值班排班更加合理了,不仅优化了警力,同时也确保了民警始终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李金俊介绍说,场所除了增设文化娱乐设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有效解决了民警心理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外,还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开通民警就医绿色通道,将集中体检的“安排式体检”升级为自选项目的“自主式体检”,每年组织民警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体检、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并建立一人一册心理健康档案,全力呵护民警身心健康,民警队伍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涪陵所还严格落实对困难民警家庭的帮扶制度,常态化开展“五必访”暖警措施。对于双警家庭,定期上门慰问,帮助解决民警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体现组织的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落实暖警措施。

谈到暖警措施,民警冉飞平说起来头头是道:“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桌及健身设施、饮水设施、民警餐厅都焕然一新,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也大大提升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三餐外,场所还为值夜班民警精心准备了营养餐食,真正暖到了我们心坎上。”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涪陵所全体民警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昂扬奋进的工作姿态,交出人民满意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分答卷,为推动司法行政戒毒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奋斗。”该所政委张金路说。

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