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撑起基层治理“半边天”——记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

时间: 2024-01-0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10798

在南岸区,依托妇女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以“1+N”的方式,以渐进式嵌入社区,让更多服务型、功能型社会组织和资源加入,从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等组织中培育“社区明星”巾帼志愿者220余人,该中心还以楼栋为最小单元,组织女性网格员、热心大姐、爱心妈妈800余人,实施结对帮扶、重点关爱。构成一支释放“她力量”的队伍,专门从事常态化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与预防,让南岸区的家庭矛盾在萌芽时终止,在发生后迅速化解。

嵌入社区建立基层组织调解室

在南岸区城南家园5组团5栋,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婆婆欧女士与儿媳王女士均为聋哑人,其儿子常年不在家,家中唯有公公胡先生和年仅6岁的小孙女可以对外正常交流。公婆与儿媳妇天天呆在家里,难以交流,2020年2月20日9时许,两人因生活费等家庭琐事发生口角,随后,胡先生与儿媳王女士抓扯互殴,原本并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就更加紧张,生活费小事迅速导致这个家庭的矛盾升级。后来,双方选择报警,并移交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驻天文派出所调解室调解。

但是,由于欧女士只能使用手语交流,交流障碍给调解带来难题。不过,调解员灵机一动,热情泡茶让座,促使双方冷静平和,并用手比划微表其意,以书写文字来交流表达,再请胡先生聪明伶俐的小孙女当翻译,这才明白了这个家庭矛盾的起因。

一番耐心细致的调解疏导,调解员把胡先生叫到一旁指出,作为家中长辈,应以德持家育人,对儿媳应宽容,又将王女士叫到一旁劝说道,年老的公婆还要打工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应理解老人的难处。并对双方说法,发生分歧时,均不能以暴力方式侵害对方,否则就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调解员的耐心劝导,让老人和儿媳都意识到各自的错误。于是,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在小孙女的翻译协助中,双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书,表示以后平和相待。

做好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

2021年1月6日,天文街道玉马路社区王先生的次子华某称,他家有七十多岁的因病卧床老人,但3个子女因赡养引起家庭纠纷。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的调解员杜仁海、黄泰利随即组织调解。

原来,王先生与老伴胡某含辛茹苦将3个子女抚养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长子祥某近六旬,还在上班,大儿媳早逝。王先生患晚期肺癌,妻子胡某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住在长子家。次子华某在家无业,二儿媳患有癌症;小女琴某成家立业。他们几家均属2013年的征地拆迁安置户,王先生夫妻因未购房,故有存款约70万元,3个子女因该存款凭据的保管而发生赡养家庭矛盾。

经调解,这一家达成协议约定,王先生住在大儿子祥某家,其起居分别由次子华某(白天)、大儿祥某(晚上)照顾。母亲胡某住小女儿琴某家并由其照顾。两个老人社保和70万元存款利息优先安排两位老人生活、治病所需,父亲王某每月生活费1500元,母亲胡某每月3000元,多张存款凭据由长孙女婷婷保管。两个老人去世后,余款先分配给祥某10万元,余款再行分配。

该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中心依托妇女组织寻求“群社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辅助弹子石街道东山坪社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等城乡社区,先行在社区、网格、小区等基层单元试点建设妇女小组17个,探索实施婚恋家庭纠纷“江南姐妹”互助解纷工作法,把“家家难念的经”细化为“江南姐妹”心中的“一本账”,常态化进行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她们撑起基层治理“半边天”——记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

在南岸区,依托妇女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以“1+N”的方式,以渐进式嵌入社区,让更多服务型、功能型社会组织和资源加入,从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等组织中培育“社区明星”巾帼志愿者220余人,该中心还以楼栋为最小单元,组织女性网格员、热心大姐、爱心妈妈800余人,实施结对帮扶、重点关爱。构成一支释放“她力量”的队伍,专门从事常态化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与预防,让南岸区的家庭矛盾在萌芽时终止,在发生后迅速化解。

嵌入社区建立基层组织调解室

在南岸区城南家园5组团5栋,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婆婆欧女士与儿媳王女士均为聋哑人,其儿子常年不在家,家中唯有公公胡先生和年仅6岁的小孙女可以对外正常交流。公婆与儿媳妇天天呆在家里,难以交流,2020年2月20日9时许,两人因生活费等家庭琐事发生口角,随后,胡先生与儿媳王女士抓扯互殴,原本并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就更加紧张,生活费小事迅速导致这个家庭的矛盾升级。后来,双方选择报警,并移交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驻天文派出所调解室调解。

但是,由于欧女士只能使用手语交流,交流障碍给调解带来难题。不过,调解员灵机一动,热情泡茶让座,促使双方冷静平和,并用手比划微表其意,以书写文字来交流表达,再请胡先生聪明伶俐的小孙女当翻译,这才明白了这个家庭矛盾的起因。

一番耐心细致的调解疏导,调解员把胡先生叫到一旁指出,作为家中长辈,应以德持家育人,对儿媳应宽容,又将王女士叫到一旁劝说道,年老的公婆还要打工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应理解老人的难处。并对双方说法,发生分歧时,均不能以暴力方式侵害对方,否则就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调解员的耐心劝导,让老人和儿媳都意识到各自的错误。于是,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在小孙女的翻译协助中,双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书,表示以后平和相待。

做好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

2021年1月6日,天文街道玉马路社区王先生的次子华某称,他家有七十多岁的因病卧床老人,但3个子女因赡养引起家庭纠纷。南岸区“江南姐妹”巾帼志愿服务中心的调解员杜仁海、黄泰利随即组织调解。

原来,王先生与老伴胡某含辛茹苦将3个子女抚养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长子祥某近六旬,还在上班,大儿媳早逝。王先生患晚期肺癌,妻子胡某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住在长子家。次子华某在家无业,二儿媳患有癌症;小女琴某成家立业。他们几家均属2013年的征地拆迁安置户,王先生夫妻因未购房,故有存款约70万元,3个子女因该存款凭据的保管而发生赡养家庭矛盾。

经调解,这一家达成协议约定,王先生住在大儿子祥某家,其起居分别由次子华某(白天)、大儿祥某(晚上)照顾。母亲胡某住小女儿琴某家并由其照顾。两个老人社保和70万元存款利息优先安排两位老人生活、治病所需,父亲王某每月生活费1500元,母亲胡某每月3000元,多张存款凭据由长孙女婷婷保管。两个老人去世后,余款先分配给祥某10万元,余款再行分配。

该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中心依托妇女组织寻求“群社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辅助弹子石街道东山坪社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等城乡社区,先行在社区、网格、小区等基层单元试点建设妇女小组17个,探索实施婚恋家庭纠纷“江南姐妹”互助解纷工作法,把“家家难念的经”细化为“江南姐妹”心中的“一本账”,常态化进行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