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警务赛道上的奔跑者——记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科信科副科长、二级警督、警务技术四级主任王李平

时间: 2024-03-1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856

他,42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6次;他,从警13年,不断探索创新,始终将科技与警务工作相结合;他,以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成为“最美新时代政法英模”之一。他就是现任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科信科副科长、二级警督、警务技术四级主任王李平。

王李平(资料图)

作为智慧警务赛道上的奔跑者,王李平“码”力全开,在以科技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条道路上,走得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深耕智慧警务

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如何发挥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基层民警负担,实现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变,是王李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2年2月,针对基层民警工作中面临的警务系统适用浏览器版本多、不兼容的问题,王李平通过引入进程共享域、内存压缩机制、内存索引加密等办法,历时4个月,成功研发出与公安警务系统高度匹配的“易览”浏览器,实现警务系统应用“一窗开启、全网通用”。

为解决基层派出所在“一标三实”采集、执法办案、打击电诈等工作中遇到的跨系统流程融合难、数据对接共享难、系统兼容性差、重复录入操作等痛点问题,2022年5月,王李平带领团队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成功研发集智慧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反诈止损、程序化案件管理等多项实战技能于一体的智能警务减负AI助手。

AI助手上线以来,每日向民警自动推送诈骗案件账户续冻提醒2000余条,24小时可准确排查行政案件1800余件、证据保全涉及案件40余件、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案件400余件,第一时间向民警发送催办预警提示400余人次,相较传统工作方法,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

做实预防警务

当科技惠民的“先行者”

2023年,王李平围绕破案打击、数字警务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为基层减负增效、服务民生等重点领域,搭建120余个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模型,逐步建立起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基础支撑、科技创新、网络安全、制度规范“六大体系”,破解了一系列技术性难题,形成了一大批实战应用成果。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准确率不高、治安要素难管控、独居老人服务管理难等问题,2022年12月,王李平选取大渡口区8个治安状况复杂的公租房、还建房小区进行蹲点调研,组织海康威视公司和大数据办民警攻坚克难,打造社区数字警务系统,历时3个月成功研发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自动筛查、独居老人关心关爱等功能于一体的“前哨”社区数字警务系统,推动社区治理由人力管控向数智管控的转变。在2023年公安部“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中,“前哨”社区数字警务系统荣获三等奖。

2021年6月,大渡口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因救人不幸被江水冲走。事后,王李平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警务科技将溺水事故的“事后补救”转化为“前端预防”。为此,他多次到滑石滩、牛栏坝等临江涉水景点实地勘验,开发出根据水位变化自适应调整危险区的“云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实时预警、语音劝离等方式,对进入水域人员进行提醒,并对进入危险水域的群众第一时间警示劝离。自运行以来,系统累计预警325人次,联动“红旭”水上救援队成功救援遇险市民28人。

强化实战应用推广

做科技人才的“领路人”

一人强不是强,队伍强才真强。为了补齐技术型人才不足的短板,王李平积极探索引才、育才、选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育体系,推动落实青年民警雏鹰计划、公安工匠锻造计划、人才资源孵化行动等一系列举措。

2022年以来,王李平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李平工作室”,他带领大数据团队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实战型科信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潜能。

2023年,王李平结合分局实战练兵“淬火行动”,牵头搭建该分局“科技人才库”。期间,他研发“全警E培训”线上培训程序,建立“赛马比拼亮成绩、学练比考创新绩”的比拼机制,从分局内部选拔10名民警辅警进入“科技人才库”,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带动、雏雁丰翼”的“雁阵效应”。

记者 饶 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智慧警务赛道上的奔跑者——记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科信科副科长、二级警督、警务技术四级主任王李平

他,42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6次;他,从警13年,不断探索创新,始终将科技与警务工作相结合;他,以其在公安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成为“最美新时代政法英模”之一。他就是现任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科信科副科长、二级警督、警务技术四级主任王李平。

王李平(资料图)

作为智慧警务赛道上的奔跑者,王李平“码”力全开,在以科技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条道路上,走得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深耕智慧警务

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如何发挥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基层民警负担,实现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变,是王李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2022年2月,针对基层民警工作中面临的警务系统适用浏览器版本多、不兼容的问题,王李平通过引入进程共享域、内存压缩机制、内存索引加密等办法,历时4个月,成功研发出与公安警务系统高度匹配的“易览”浏览器,实现警务系统应用“一窗开启、全网通用”。

为解决基层派出所在“一标三实”采集、执法办案、打击电诈等工作中遇到的跨系统流程融合难、数据对接共享难、系统兼容性差、重复录入操作等痛点问题,2022年5月,王李平带领团队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成功研发集智慧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反诈止损、程序化案件管理等多项实战技能于一体的智能警务减负AI助手。

AI助手上线以来,每日向民警自动推送诈骗案件账户续冻提醒2000余条,24小时可准确排查行政案件1800余件、证据保全涉及案件40余件、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案件400余件,第一时间向民警发送催办预警提示400余人次,相较传统工作方法,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

做实预防警务

当科技惠民的“先行者”

2023年,王李平围绕破案打击、数字警务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为基层减负增效、服务民生等重点领域,搭建120余个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模型,逐步建立起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基础支撑、科技创新、网络安全、制度规范“六大体系”,破解了一系列技术性难题,形成了一大批实战应用成果。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准确率不高、治安要素难管控、独居老人服务管理难等问题,2022年12月,王李平选取大渡口区8个治安状况复杂的公租房、还建房小区进行蹲点调研,组织海康威视公司和大数据办民警攻坚克难,打造社区数字警务系统,历时3个月成功研发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自动筛查、独居老人关心关爱等功能于一体的“前哨”社区数字警务系统,推动社区治理由人力管控向数智管控的转变。在2023年公安部“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中,“前哨”社区数字警务系统荣获三等奖。

2021年6月,大渡口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因救人不幸被江水冲走。事后,王李平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警务科技将溺水事故的“事后补救”转化为“前端预防”。为此,他多次到滑石滩、牛栏坝等临江涉水景点实地勘验,开发出根据水位变化自适应调整危险区的“云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实时预警、语音劝离等方式,对进入水域人员进行提醒,并对进入危险水域的群众第一时间警示劝离。自运行以来,系统累计预警325人次,联动“红旭”水上救援队成功救援遇险市民28人。

强化实战应用推广

做科技人才的“领路人”

一人强不是强,队伍强才真强。为了补齐技术型人才不足的短板,王李平积极探索引才、育才、选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育体系,推动落实青年民警雏鹰计划、公安工匠锻造计划、人才资源孵化行动等一系列举措。

2022年以来,王李平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李平工作室”,他带领大数据团队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实战型科信人才培养,激发人才潜能。

2023年,王李平结合分局实战练兵“淬火行动”,牵头搭建该分局“科技人才库”。期间,他研发“全警E培训”线上培训程序,建立“赛马比拼亮成绩、学练比考创新绩”的比拼机制,从分局内部选拔10名民警辅警进入“科技人才库”,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带动、雏雁丰翼”的“雁阵效应”。

记者 饶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