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

时间: 2024-03-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733

◎ 山   柳

雨是午夜时分才来到这座小城的,我是个爱安静的人,尤其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这种感觉就愈发强烈。一股隔窗而过的风,马路上一辆疾驰的车,甚至一只叫春的猫,都能惊扰到我,给我带来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然而这夜雨,却是那么的亲切,像一位好久不见的故人,让我轻松地放下了因烦心事而带来的不快。我没有写诗,也没有看书,只这样静静地躺着,听着,任这柔柔雨声轻轻走进我心里、梦里。春雨本就羞涩,独因窗外楼下一活动板房的缘故,这雨,才有了小小的动静,淅淅沥沥,如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在我破了烂了的生活上。

春雨贵如油。雨声令我想起了绿绿的麦苗。若不是受了经济潮流的冲击,短短几年光景,在我们这个一直以种小麦为主的大山深处,各种各样的果树断不能以如此强势之姿态,将黄土地上千百年来扮演着主角的麦子挤兑出历史舞台。如果小麦还在,那这阵子,听麦苗喝水,就成了农民们最享受的事。常记得父亲在世时,三四月间,每每遇上夜雨,他总要给我讲春雨和麦苗间的事,讲一茬麦子要丰收最紧要的三场雨,讲着讲着,父亲说,粮食就是“粮势”,有粮才有“势”。说到高兴处,父亲的老脸上就会开出花来,说到激动时,父亲还会从炕头上跳下去,好像急着等不到天明似的,将第一块麦地要撒的化肥,提前倒进了粪斗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似乎是母亲脚边,一群刚出窝不久的鸡雏,小嘴轻啄着搪瓷脸盆里的米粒,声音急促而细密,更有啄着我梦境的意思,麻麻的,酥酥的,令人生出太多美好的遐想来。至于这卖杏花的吆喝声,而今,一定是听不到了。唯有这春雨,照例会落到正在开着或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沾衣欲湿杏花雨”是的,这样听着想着的时候,老家门前那株老树上的杏花,这会又在我心上绽放了。虽然,我离开老家已多年,那杏树几年前就被堂哥给挖了。可挖归挖,那一树灿烂的红杏花,仍会时不时地闯进我的梦里来,还有雨后那落了半院的花瓣,一树嗡嗡地闹着,采花的蜜蜂儿,浸泡在花香里的小院,永远地住进了我的回忆里,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听雨,本就是一件很雅的事,尤其在这安静的夜里,听蒙蒙细雨的声音,就像一句一句读历代文人墨客的诗,且不说杜甫在成都草堂,听到春雨后喜形于色,落笔即成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不必说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性、细腻,单是这宋代聂胜琼的“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就足以让人喜欢得不行。且不谈她对于李之问的爱情如何,仅这几句词,就令许多有同样经历或多愁善感的人产生共鸣。所以,我要说,这听雨本身就是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话,一次情感交流。

我不是什么文人,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雅味,可今夜这细雨,还真让我这个俗人涌出太多感慨。当然,这听雨,让我首先想到的还是土地和庄稼,想到在我深爱着的梁家坪,在美子湾、大坪山、峡畔上、凉水泉、阳屲河这些名字古怪的自留地里,陪父母耕田、下种、除草、施肥、收割麦子的情景。我是农民的儿子,土地的儿子,梁家坪的儿子,我的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对于土地和庄稼,怀有深深的敬意与感激。我真真切切地目睹过,父亲为了等一场透雨,急得长吁短叹、寝食难安,我也见过麦苗、玉米、谷子,乃至小草们痛饮甘霖的样子。即使后来我考上了学,在城里做了老师,可每到庄稼急需透雨的季节,若不见有雨落下,我焦渴的心总会生出许多不安来。而这,是我那些自幼生在城里的朋友们所无法理解的。所以,听到今夜有这么一场春雨酣畅落着,我就喜不自胜了。

书房的床不大,临窗,后院深小,却独因一座活动板房,才抬高了雨脚,也让这本就有点羞涩的春雨,受了塑料瓦的怂恿,才勇敢起来,才敢放胆敲了我一夜的梦。听,雨似乎又大了一点,由“小弦切切如私语”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倒令我的心情更加愉悦了。

看架势,这雨,今夜怕是不能再停下来了。这样想着的时候,我的梦,竟也不知不觉地甜了起来。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秦安县第四小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小楼一夜听春雨

◎ 山   柳

雨是午夜时分才来到这座小城的,我是个爱安静的人,尤其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这种感觉就愈发强烈。一股隔窗而过的风,马路上一辆疾驰的车,甚至一只叫春的猫,都能惊扰到我,给我带来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然而这夜雨,却是那么的亲切,像一位好久不见的故人,让我轻松地放下了因烦心事而带来的不快。我没有写诗,也没有看书,只这样静静地躺着,听着,任这柔柔雨声轻轻走进我心里、梦里。春雨本就羞涩,独因窗外楼下一活动板房的缘故,这雨,才有了小小的动静,淅淅沥沥,如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在我破了烂了的生活上。

春雨贵如油。雨声令我想起了绿绿的麦苗。若不是受了经济潮流的冲击,短短几年光景,在我们这个一直以种小麦为主的大山深处,各种各样的果树断不能以如此强势之姿态,将黄土地上千百年来扮演着主角的麦子挤兑出历史舞台。如果小麦还在,那这阵子,听麦苗喝水,就成了农民们最享受的事。常记得父亲在世时,三四月间,每每遇上夜雨,他总要给我讲春雨和麦苗间的事,讲一茬麦子要丰收最紧要的三场雨,讲着讲着,父亲说,粮食就是“粮势”,有粮才有“势”。说到高兴处,父亲的老脸上就会开出花来,说到激动时,父亲还会从炕头上跳下去,好像急着等不到天明似的,将第一块麦地要撒的化肥,提前倒进了粪斗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似乎是母亲脚边,一群刚出窝不久的鸡雏,小嘴轻啄着搪瓷脸盆里的米粒,声音急促而细密,更有啄着我梦境的意思,麻麻的,酥酥的,令人生出太多美好的遐想来。至于这卖杏花的吆喝声,而今,一定是听不到了。唯有这春雨,照例会落到正在开着或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沾衣欲湿杏花雨”是的,这样听着想着的时候,老家门前那株老树上的杏花,这会又在我心上绽放了。虽然,我离开老家已多年,那杏树几年前就被堂哥给挖了。可挖归挖,那一树灿烂的红杏花,仍会时不时地闯进我的梦里来,还有雨后那落了半院的花瓣,一树嗡嗡地闹着,采花的蜜蜂儿,浸泡在花香里的小院,永远地住进了我的回忆里,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听雨,本就是一件很雅的事,尤其在这安静的夜里,听蒙蒙细雨的声音,就像一句一句读历代文人墨客的诗,且不说杜甫在成都草堂,听到春雨后喜形于色,落笔即成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不必说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性、细腻,单是这宋代聂胜琼的“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就足以让人喜欢得不行。且不谈她对于李之问的爱情如何,仅这几句词,就令许多有同样经历或多愁善感的人产生共鸣。所以,我要说,这听雨本身就是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话,一次情感交流。

我不是什么文人,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雅味,可今夜这细雨,还真让我这个俗人涌出太多感慨。当然,这听雨,让我首先想到的还是土地和庄稼,想到在我深爱着的梁家坪,在美子湾、大坪山、峡畔上、凉水泉、阳屲河这些名字古怪的自留地里,陪父母耕田、下种、除草、施肥、收割麦子的情景。我是农民的儿子,土地的儿子,梁家坪的儿子,我的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对于土地和庄稼,怀有深深的敬意与感激。我真真切切地目睹过,父亲为了等一场透雨,急得长吁短叹、寝食难安,我也见过麦苗、玉米、谷子,乃至小草们痛饮甘霖的样子。即使后来我考上了学,在城里做了老师,可每到庄稼急需透雨的季节,若不见有雨落下,我焦渴的心总会生出许多不安来。而这,是我那些自幼生在城里的朋友们所无法理解的。所以,听到今夜有这么一场春雨酣畅落着,我就喜不自胜了。

书房的床不大,临窗,后院深小,却独因一座活动板房,才抬高了雨脚,也让这本就有点羞涩的春雨,受了塑料瓦的怂恿,才勇敢起来,才敢放胆敲了我一夜的梦。听,雨似乎又大了一点,由“小弦切切如私语”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倒令我的心情更加愉悦了。

看架势,这雨,今夜怕是不能再停下来了。这样想着的时候,我的梦,竟也不知不觉地甜了起来。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秦安县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