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小沔镇:“多举措”化解矛盾纠纷取得实效

时间: 2017-08-01 来源: 合川区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054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唐勇)据悉,近年来,合川区小沔镇始终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因情施策、分类处置”的原则,探索创新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017年以来,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82起,化解176起,化解率96.7%。

一是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提升辖区群众法律知识,筑牢群众纠纷调解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农村矛盾纠纷90%以上是群众不懂法、不知法所引发。土地纠纷、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相关问题都有相应法律规定,如果群众知法、用法、依法维权群众矛盾纠纷数量将大幅减少,针对这一现状,小沔镇综治办以加强法律宣传为突破口,及时组织“老兵说法团”成员、网格员、司法员等深入村(社区),采取发放法律宣传单、开展法律常识宣传讲座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矛盾纠纷、合理合法表达个人诉求,有效预防“民转治、民转刑、小转群”案件的发生。1-6月份小沔镇已开展普法宣传进村(社区)66场、进企业26场、集中宣讲3场、“老兵普法广播”46期460分钟、受教育群众30000余人次,提供法律质询服务132人次、代写法律文书42人次,通过一系列法律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为各项矛盾纠纷的调解构筑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是强化防范和排查,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调整充实调解员力量,加强与村(社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以网格化管理为指引,驻村干部与驻村民警深入社区、村组,通过走访、暗查、摸排等多种形式,倾听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针对性地开展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有效避免各类恶性案(事)件的发生。2017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点80余个,成功处置了小沔新区垃圾转运点项目工程、草航移民遗留问题等一系列矛盾纠纷,密切了干群关系,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三是强化回访,健全矛盾纠纷受理、调查取证、调解、考核评价制度。按照“谁调处、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调解员职责。完善定期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制度,对现场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坚持电话沟通和上门回访,落实教育疏导措施,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方式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加强矛盾双方交流与沟通,增进信任和互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调处成功率。

四是强化疏导,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增强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同一年龄阶段所面临的所爆发出的矛盾纠纷都有一定的共性,我镇通过结合每月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例会,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分析,各抒己见寻找调解突破口,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提高调解人员工作水平。调解员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紧密结合辖区群众的风俗习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开展化解。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均未发生反复、反弹或转化、激化、演变、升级等问题,实现了矛盾纠纷无积存目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合川区小沔镇:“多举措”化解矛盾纠纷取得实效

重庆长安网讯(通讯员 唐勇)据悉,近年来,合川区小沔镇始终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因情施策、分类处置”的原则,探索创新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及时发现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2017年以来,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82起,化解176起,化解率96.7%。

一是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提升辖区群众法律知识,筑牢群众纠纷调解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农村矛盾纠纷90%以上是群众不懂法、不知法所引发。土地纠纷、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相关问题都有相应法律规定,如果群众知法、用法、依法维权群众矛盾纠纷数量将大幅减少,针对这一现状,小沔镇综治办以加强法律宣传为突破口,及时组织“老兵说法团”成员、网格员、司法员等深入村(社区),采取发放法律宣传单、开展法律常识宣传讲座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矛盾纠纷、合理合法表达个人诉求,有效预防“民转治、民转刑、小转群”案件的发生。1-6月份小沔镇已开展普法宣传进村(社区)66场、进企业26场、集中宣讲3场、“老兵普法广播”46期460分钟、受教育群众30000余人次,提供法律质询服务132人次、代写法律文书42人次,通过一系列法律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为各项矛盾纠纷的调解构筑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是强化防范和排查,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调整充实调解员力量,加强与村(社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以网格化管理为指引,驻村干部与驻村民警深入社区、村组,通过走访、暗查、摸排等多种形式,倾听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针对性地开展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有效避免各类恶性案(事)件的发生。2017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点80余个,成功处置了小沔新区垃圾转运点项目工程、草航移民遗留问题等一系列矛盾纠纷,密切了干群关系,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三是强化回访,健全矛盾纠纷受理、调查取证、调解、考核评价制度。按照“谁调处、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调解员职责。完善定期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制度,对现场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坚持电话沟通和上门回访,落实教育疏导措施,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方式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加强矛盾双方交流与沟通,增进信任和互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调处成功率。

四是强化疏导,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增强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同一年龄阶段所面临的所爆发出的矛盾纠纷都有一定的共性,我镇通过结合每月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例会,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分析,各抒己见寻找调解突破口,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提高调解人员工作水平。调解员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紧密结合辖区群众的风俗习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开展化解。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均未发生反复、反弹或转化、激化、演变、升级等问题,实现了矛盾纠纷无积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