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坪强戒所探索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模式

时间: 2018-06-25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357

本网讯(记者 谭 剑) 重庆市西山坪强戒所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试点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蓄势而发探索“重庆经验”。

5月29日、30日,司法部在安徽合肥召开了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会议明确通过2至3年的努力,建立以四期四区为基础、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

6月14日,重庆市戒毒管理局组织全系统学习领会和贯彻会议精神,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工作。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重庆市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试点单位,重庆市戒毒管理局要求该所要以精准细实严的作风,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精细施工,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切实为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模式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重庆样板”。

场所如何制定实施方案?五大中心如何运行?如何提高自身软实力?带着这些疑问,昨日,重庆法制报社记者前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一探究竟。

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

以四期四区为基础。根据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全过程的不同时间期段,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实现不同期段之间区域分设。

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根据戒治工作需要,以专业化手段为引领,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承担戒毒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等专业戒治工作。

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帮助戒毒人员解除毒瘾为根本目标,融科学理念、专业方法、综合施策为一体,大力加强戒毒康复和教育矫治优势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大力加强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研发、运用和推广,形成综合配套的戒毒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科学精准戒毒。

以衔接帮扶为延伸。在后续延伸中,以衔接帮扶作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缝对接的主要形式,突出康复指导和社会化延伸。

毒品,一个令人闻声色变的“魔鬼”,它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坠入深渊。作为一所专门收治男性戒毒人员的场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每天开展着规范的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医疗救治等工作,亲历了吸毒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伤痛和无尽遗憾,也不断见证了一个个戒毒人员灵魂蜕变后的喜悦。

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将经历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和回归指导四个期段,每个期段环环相扣,紧密连接,尤其是新入所的戒毒人员心理情绪极不稳定,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将影响教育矫治质量,同时给场所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在新模式的运行下,教育适应方显其重要性。

前不久,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场爱心救助,让一颗“定时炸弹”得到解除。

朋友圈的求助信息 让民警及时发现“险情”

“5岁女童身患罕见疾病,父母离异,父亲正在强戒所戒毒,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你的滴水之恩,我们将涌泉相报……”5月23日,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民警胡珈玮在朋友圈看见一条众筹求助信息,在翻看信息时,发现女孩的父亲和所里一名戒毒人员很像,“难道是同一人?孩子身世如此可怜,我们应该帮扶才行。”胡珈玮决定到所里一查究竟。

第二天,胡珈玮前往所管理科查阅戒毒人员档案,与女孩父亲很像的男子名叫袁洪(化名),系二大队戒毒人员,胡珈玮立即向二大队领导报告了自己掌握的情况。二大队通过当地派出所与袁洪家属取得了联系,确认他为求助女孩的父亲。

获悉情况后,二大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和帮扶方案。为避免引起袁洪巨大情绪波动,大队决定暂时不向袁洪通告女儿患病情况。

5月25日,二大队派遣管理干事贺磊前往儿童医院探望袁洪女儿。医生告诉民警,孩子确诊为“亚洲性硬化性全脑炎”,此病在我市尚属首例,全国仅有10例,目前尚无治愈手段。目前孩子处于昏迷状态,已下发病危通知书。经了解,病因是女孩小时候没有按规定注射疫苗。

事态紧急,经大队认真研究并与袁洪家属电话商议,决定将此情况告知他。5月29日,民警以委婉的方式将其女儿的病情、救治情况及家庭现状详细告知袁洪。

听到消息,袁洪悲伤难耐,嚎啕大哭。随后,袁洪向民警提出想外出探望孩子的请求。

经上级批准,5月31日上午,在3名民警的带领下,袁洪踏上了探望女儿的路途。

中午12时,抵达儿童医院后,袁洪快步冲入病房伏在女儿病床前,看到病床上的女儿身上插满管子,双眼紧闭,喉咙里发出急促的喘息声,小小的身体不时痉挛抽搐。眼前的一切,让袁洪情绪几近崩溃。他对女儿轻声呼唤:“乖乖,爸爸来看你了,你醒一醒,看一眼爸爸好吗?”

也许是父女间的感应,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6天的孩子竟然慢慢睁开了眼睛,艰难地喊出了“爸爸”,这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泪如雨下。

下午15时,与家人商讨完后续事宜后,袁洪深深看了一眼又陷入昏迷的女儿,他明白,也许这是父女俩在世间的最后缘分。

积极开展爱心帮扶 成功拆除“定时炸弹”

回所后,袁洪变得很沉默,常常在角落发呆,大队一方面加强对袁洪的教育,另一方面深入细致做好袁洪的教育疏导工作,专管民警多次找他谈话疏解心结。袁洪告诉民警,他满是自责和悔恨,如果当年不吸毒,就不会妻离子散,也不会造成女儿没去注射疫苗,是自己亲手毁了家庭、害了孩子,要用一辈子来赎罪。

民警鼓励袁洪,为了孩子,专心戒治,一切向前看,相信会有奇迹发生。同时,大队积极组织民警和戒毒人员为袁洪捐款,并全力向市戒毒管理局申请戒毒人员困难帮扶基金。

6月12日,大队再次派出民警专程赶往医院,将万余元的爱心捐款和帮扶基金送到袁洪家属手中。袁洪父亲告知民警,袁洪吸毒以后,对孩子不管不顾,就连孩子深夜发烧,都是两位老人送到医院。谈到袁洪走上吸毒这条路,袁父更是恨铁不成钢,几度落泪,他希望袁洪能专心戒毒,回来后和自己一起撑起这个多灾多难的家。

同时,袁洪的前妻也多次向民警询问袁洪戒治情况,希望他早日回家担负起应担的责任。

从得知袁洪孩子的病情开始,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先后四次前去探望,以多种方式向这个苦难的家庭提供无私帮助,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因吸毒变得自私、冷漠,对孩子疏于照顾而铸成终生大错,看着病床上的女儿,我悔不当初……”怀着对家人的深深愧疚和对民警的无限感激,袁洪写下了这样一封家书。

“正是民警的提前心理干预,才将一颗‘定时炸弹’拆除,而这正是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当中五大中心规范运行的要求之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试点单位,全所动员上下吃透新政策精神,并迅速出台实施方案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

“虽无前车之鉴,但近年来,场所在全系统推行的‘PC’戒毒模式中,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场所布局调整和完善功能设施建设,切实在空间布局上、在软硬件上,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该负责人表示,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定有信心,按时、保质实施全国统一戒毒模式,一定让它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出“重庆样板”。

名词解释

五大专业中心

戒毒医疗中心

运行模式:⑴接收体检。⑵急性生理脱毒治疗。⑶慢性稽延性症状治疗。⑷常态化戒毒医疗。

教育矫正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以入所介入谈话为主要手段,执行24小时首谈制。⑵教育适应和康复巩固区以认知矫正为核心,以课堂化教学为主要手段,采取班级制管理。⑶回归指导区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以就业创业培训为主要手段,采取专职民警担任班主任,实施民警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康复训练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微运动”模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踏步、散步等轻微运动。⑵教育适应区“两基教学运动”模式,在康复训练师教授下,戒毒人员熟练掌握广播操、六字诀。⑶康复巩固区“两基两特+有氧运动”模式,在广播操、六字诀的基础上,练习太极和八段锦,开展各类器械有针对性的训练。⑷回归指导区“两基两特+趣味运动”模式,在“两基两特”练习上,开展投篮、飞镖、体感等趣味运动训练。⑸每天早操(广播操、六字诀)30分钟,周一至周四因场地限制由2个大队依次序分上下午带入蓝球场“两基两特”或针对性训练。

心理矫治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协助医疗中心筛查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障碍症状。⑵教育适应区进行入所2周内的心理测试,2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2-3个适应性主题团体辅导,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治。⑶康复巩固区每季度组织1期专题心理健康讲座,每月组织1次团体辅导,培训心理互助员,对重点人员、心理严重失衡人员开展个别咨询与危机干预。⑷回归指导区组织1次正视挫折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开展1次树立回归自信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有针对性开展个别咨询。

诊断评估中心

运行模式:⑴入所7日内建立诊断评估手册。⑵开展强制隔离戒毒3个月后的生理脱毒阶段性评价,组织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和期满前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四个方面的诊断评估,审核诊断评估结果;提出诊断评估综合意见。⑶开展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指导期“四期流转”考评。⑷鼓励被责令社区康复的人员到戒毒康复场所执行社区康复,帮助戒毒人员了解戒毒康复、社区康复的机构和流程。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西山坪强戒所探索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模式

本网讯(记者 谭 剑) 重庆市西山坪强戒所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试点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蓄势而发探索“重庆经验”。

5月29日、30日,司法部在安徽合肥召开了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会,会议明确通过2至3年的努力,建立以四期四区为基础、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

6月14日,重庆市戒毒管理局组织全系统学习领会和贯彻会议精神,并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工作。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重庆市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试点单位,重庆市戒毒管理局要求该所要以精准细实严的作风,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精细施工,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切实为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模式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重庆样板”。

场所如何制定实施方案?五大中心如何运行?如何提高自身软实力?带着这些疑问,昨日,重庆法制报社记者前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一探究竟。

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

以四期四区为基础。根据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全过程的不同时间期段,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实现不同期段之间区域分设。

以五大专业中心为支撑。根据戒治工作需要,以专业化手段为引领,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承担戒毒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等专业戒治工作。

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帮助戒毒人员解除毒瘾为根本目标,融科学理念、专业方法、综合施策为一体,大力加强戒毒康复和教育矫治优势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大力加强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研发、运用和推广,形成综合配套的戒毒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科学精准戒毒。

以衔接帮扶为延伸。在后续延伸中,以衔接帮扶作为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缝对接的主要形式,突出康复指导和社会化延伸。

毒品,一个令人闻声色变的“魔鬼”,它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坠入深渊。作为一所专门收治男性戒毒人员的场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每天开展着规范的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医疗救治等工作,亲历了吸毒者给家庭带来的巨大伤痛和无尽遗憾,也不断见证了一个个戒毒人员灵魂蜕变后的喜悦。

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将经历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和回归指导四个期段,每个期段环环相扣,紧密连接,尤其是新入所的戒毒人员心理情绪极不稳定,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将影响教育矫治质量,同时给场所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在新模式的运行下,教育适应方显其重要性。

前不久,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场爱心救助,让一颗“定时炸弹”得到解除。

朋友圈的求助信息 让民警及时发现“险情”

“5岁女童身患罕见疾病,父母离异,父亲正在强戒所戒毒,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你的滴水之恩,我们将涌泉相报……”5月23日,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五大队民警胡珈玮在朋友圈看见一条众筹求助信息,在翻看信息时,发现女孩的父亲和所里一名戒毒人员很像,“难道是同一人?孩子身世如此可怜,我们应该帮扶才行。”胡珈玮决定到所里一查究竟。

第二天,胡珈玮前往所管理科查阅戒毒人员档案,与女孩父亲很像的男子名叫袁洪(化名),系二大队戒毒人员,胡珈玮立即向二大队领导报告了自己掌握的情况。二大队通过当地派出所与袁洪家属取得了联系,确认他为求助女孩的父亲。

获悉情况后,二大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和帮扶方案。为避免引起袁洪巨大情绪波动,大队决定暂时不向袁洪通告女儿患病情况。

5月25日,二大队派遣管理干事贺磊前往儿童医院探望袁洪女儿。医生告诉民警,孩子确诊为“亚洲性硬化性全脑炎”,此病在我市尚属首例,全国仅有10例,目前尚无治愈手段。目前孩子处于昏迷状态,已下发病危通知书。经了解,病因是女孩小时候没有按规定注射疫苗。

事态紧急,经大队认真研究并与袁洪家属电话商议,决定将此情况告知他。5月29日,民警以委婉的方式将其女儿的病情、救治情况及家庭现状详细告知袁洪。

听到消息,袁洪悲伤难耐,嚎啕大哭。随后,袁洪向民警提出想外出探望孩子的请求。

经上级批准,5月31日上午,在3名民警的带领下,袁洪踏上了探望女儿的路途。

中午12时,抵达儿童医院后,袁洪快步冲入病房伏在女儿病床前,看到病床上的女儿身上插满管子,双眼紧闭,喉咙里发出急促的喘息声,小小的身体不时痉挛抽搐。眼前的一切,让袁洪情绪几近崩溃。他对女儿轻声呼唤:“乖乖,爸爸来看你了,你醒一醒,看一眼爸爸好吗?”

也许是父女间的感应,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6天的孩子竟然慢慢睁开了眼睛,艰难地喊出了“爸爸”,这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泪如雨下。

下午15时,与家人商讨完后续事宜后,袁洪深深看了一眼又陷入昏迷的女儿,他明白,也许这是父女俩在世间的最后缘分。

积极开展爱心帮扶 成功拆除“定时炸弹”

回所后,袁洪变得很沉默,常常在角落发呆,大队一方面加强对袁洪的教育,另一方面深入细致做好袁洪的教育疏导工作,专管民警多次找他谈话疏解心结。袁洪告诉民警,他满是自责和悔恨,如果当年不吸毒,就不会妻离子散,也不会造成女儿没去注射疫苗,是自己亲手毁了家庭、害了孩子,要用一辈子来赎罪。

民警鼓励袁洪,为了孩子,专心戒治,一切向前看,相信会有奇迹发生。同时,大队积极组织民警和戒毒人员为袁洪捐款,并全力向市戒毒管理局申请戒毒人员困难帮扶基金。

6月12日,大队再次派出民警专程赶往医院,将万余元的爱心捐款和帮扶基金送到袁洪家属手中。袁洪父亲告知民警,袁洪吸毒以后,对孩子不管不顾,就连孩子深夜发烧,都是两位老人送到医院。谈到袁洪走上吸毒这条路,袁父更是恨铁不成钢,几度落泪,他希望袁洪能专心戒毒,回来后和自己一起撑起这个多灾多难的家。

同时,袁洪的前妻也多次向民警询问袁洪戒治情况,希望他早日回家担负起应担的责任。

从得知袁洪孩子的病情开始,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先后四次前去探望,以多种方式向这个苦难的家庭提供无私帮助,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因吸毒变得自私、冷漠,对孩子疏于照顾而铸成终生大错,看着病床上的女儿,我悔不当初……”怀着对家人的深深愧疚和对民警的无限感激,袁洪写下了这样一封家书。

“正是民警的提前心理干预,才将一颗‘定时炸弹’拆除,而这正是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当中五大中心规范运行的要求之一。”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试点单位,全所动员上下吃透新政策精神,并迅速出台实施方案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

“虽无前车之鉴,但近年来,场所在全系统推行的‘PC’戒毒模式中,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场所布局调整和完善功能设施建设,切实在空间布局上、在软硬件上,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该负责人表示,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定有信心,按时、保质实施全国统一戒毒模式,一定让它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出“重庆样板”。

名词解释

五大专业中心

戒毒医疗中心

运行模式:⑴接收体检。⑵急性生理脱毒治疗。⑶慢性稽延性症状治疗。⑷常态化戒毒医疗。

教育矫正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以入所介入谈话为主要手段,执行24小时首谈制。⑵教育适应和康复巩固区以认知矫正为核心,以课堂化教学为主要手段,采取班级制管理。⑶回归指导区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核心,以就业创业培训为主要手段,采取专职民警担任班主任,实施民警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康复训练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微运动”模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踏步、散步等轻微运动。⑵教育适应区“两基教学运动”模式,在康复训练师教授下,戒毒人员熟练掌握广播操、六字诀。⑶康复巩固区“两基两特+有氧运动”模式,在广播操、六字诀的基础上,练习太极和八段锦,开展各类器械有针对性的训练。⑷回归指导区“两基两特+趣味运动”模式,在“两基两特”练习上,开展投篮、飞镖、体感等趣味运动训练。⑸每天早操(广播操、六字诀)30分钟,周一至周四因场地限制由2个大队依次序分上下午带入蓝球场“两基两特”或针对性训练。

心理矫治中心

运行模式:⑴生理脱毒区协助医疗中心筛查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障碍症状。⑵教育适应区进行入所2周内的心理测试,2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2-3个适应性主题团体辅导,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治。⑶康复巩固区每季度组织1期专题心理健康讲座,每月组织1次团体辅导,培训心理互助员,对重点人员、心理严重失衡人员开展个别咨询与危机干预。⑷回归指导区组织1次正视挫折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开展1次树立回归自信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有针对性开展个别咨询。

诊断评估中心

运行模式:⑴入所7日内建立诊断评估手册。⑵开展强制隔离戒毒3个月后的生理脱毒阶段性评价,组织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和期满前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四个方面的诊断评估,审核诊断评估结果;提出诊断评估综合意见。⑶开展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指导期“四期流转”考评。⑷鼓励被责令社区康复的人员到戒毒康复场所执行社区康复,帮助戒毒人员了解戒毒康复、社区康复的机构和流程。